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
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
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嬷嬷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
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
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
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
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去叫我的小厮来罢。”
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
子,怎么不了事的!"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
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
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
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
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
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
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
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
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
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
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
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
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
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
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
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
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
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
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
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
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
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
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
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
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
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
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
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
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
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
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
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
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碎了
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
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
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
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
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
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
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
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
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
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
"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
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
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头认罪。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
挞》)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姆姆和金钏在贾府中身份地位相似,但面对金钏跳井的悲剧,老
姆姆不但没有同情,反而视同笑谈,这与二百多年后鲁迅先生笔下麻木冷
漠的看客相似。
B.王夫人是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虽然宝玉挨打令她心痛不已,
但她关心的首先是贾政和贾母的安好,体现了她顾全大局、端庄贤淑的特
点。
C.贾珠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嫡长子,他早早进学,娶妻生子,是大家族
的希望,可惜英年早逝。王夫人在哭求中提起贾珠,贾政也悲从中来,心
痛不已。
D.贾母的到来彻底平息了宝玉挨打的风波。贾母不仅以身份来痛斥贾
政,也用犀利的口才来击垮贾政,更用扬言回南京来要挟贾政。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选文通过神态、语言和
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贾政的形象,表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B.选文中人物的语言有明显的身份特征。贾政痛打宝玉,王夫人劝阻
的话语显得委婉而痛切,而作为贾府身份最高贵的贾母,则表现出极度生
气和强烈不满。
c.贾母的登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与林黛玉进贾府情节中王熙
凤的出场相似,都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D.老嬷嬷耳聋,话不对题,不能为宝玉通风报信,她的出现使小说的
叙事节奏变缓,却强化了宝玉即将挨打的紧张氛围。
8.宝玉挨打,上演了《红楼梦》中最激烈的一场矛盾冲突,充分反映
概括宝玉挨打事件中主要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4分)
9.有人认为,贾政要将宝玉打死或勒死的行径,揭露出封建父权的极
端专横、残忍的实质;也有人认为,贾政嘴上说要打死或勒死宝玉,实际
上是在教育他,体现了严父之爱。你更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选文谈谈你
的看法。(6分)
【答案】
6.B("体现了封建大家族掌权女性顾全大局,言行端庄得体的特点"
说法不正确。王夫人没有先为宝玉求情,而是从贾政和贾母的角度去劝说,
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搬出贾母来阻止贾政打宝玉。所以贾政听后冷
笑,并扬言要勒死宝玉。)
7.C(贾母的登场确实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了贾母焦急、
心疼、愤怒的心情,不是刻画其性格。)
8.(1)贾政与贾宝玉之间关于人生道路和价值观的矛盾冲突;(2)
贾政和贾母及王夫人在教育宝玉方面的冲突;(3)作为庶子的贾环与作为
嫡子的贾宝玉之间的利益冲突。
(答对1点2分,2点4分,每点写出冲突双方1分,写出矛盾点1
分。)
9.我赞同第一种观点。(1)贾政打宝玉之前没有深入了解,不容辩
解,就命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可以看出他的专横和武断。(2)他
嫌小厮打得轻,自己狠命盖了三四十下,王夫人来了后板子下得又快又急,
可以看出父权的专横和残忍。
我赞同第二种观点。(1)贾政打宝玉是盛怒之下的反应。贾政打宝玉
内心也是痛苦的,在王夫人哭诉后,贾政几次泪流满面,可见贾政并非无
情。(2)贾政打宝玉为的是宝玉能够走正道,他含泪向贾母解释是为了光
宗耀祖,所以打死、勒死是气话,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表明观点得1分;答对1点得3分,答对其中2点意思可得5分,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节选的《红楼梦》文段,并结合对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题。
且说贾元春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别人听
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
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
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不敢去。贾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宝
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
你几句,不过不教你在里头淘气。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
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
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
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
起来。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
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着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
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宝
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半晌说道;"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
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
不中分安常,你可仔细!"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王夫人便拉他
在身旁坐下。他姊弟三人依旧坐下。
王夫人摸掌着宝玉的脖项说道:"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天天临睡的
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
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
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
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
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
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
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
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
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说毕,断喝一声:
"作业口]的畜生,还不出去!"王夫人也忙道:"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
吃饭呢。"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
个嬷嬷一溜烟去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揍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
艳曲警芳心》,有删改)
注释:口]业:罪孽。
在节选文段中,作者是如何将宝玉对父亲的畏惧心理表现出来的?
【答案】“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
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
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不敢去",这是典
型的表情描写。
"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
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这是典型的
语言描写。
"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宝玉答应了,慢
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这是
一系列动作描写。
这些都能体现宝玉对父亲的畏惧心理。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经典名著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如何将宝玉对父亲的畏惧心理表现出来的"可知,考生需要到文
中找到宝玉畏惧父亲的具体表现,包括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如一开始,当元春命宝玉随进去读书的时候,宝玉"喜的无可不可。
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结果听到丫鬟说"老爷叫宝玉"时,
"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不敢去",这是
对宝玉的神态表情的描写,可以看出宝玉是畏惧父亲的。
如宝玉没有办法去见父亲的时候,"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
"挪""蹭"是动作描写;当父亲让他出去的时候,宝玉”答应了,慢慢
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退"
“伸”等也是动作,这些动作可以看出宝玉畏惧父亲。
如父亲让宝玉在园中要用心学习的时候,宝玉"连连答应了几个‘是‘";
当提到袭人名字的时候,宝玉"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
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这是语言描
写,通过这些语言可以看出宝玉畏惧父亲。二、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
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
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
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
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
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
惭,一时也道不尽。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
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
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
说着便丢下了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
也来了,上来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宝钗回身指道:"他们都在那里呢,
你们找他们去罢。我叫林姑娘去就来。"说着便逶迤往潇湘馆来。忽然抬
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
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
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
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
风翩趾,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
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
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喊喊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
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槁子糊着纸。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
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
人说话:"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
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又听说
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
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的东西,自然该还的。我拿
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
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
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一你要告诉别人呢?须说个誓来。"又听说道:
"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又听说道:"暧呀!
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槁子都推开了,便是
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顽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
就别说了。"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
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
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
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
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
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
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
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
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
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
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
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
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
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
各人的就完了。"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
爰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二人
正说着,只见文官、香菱、司棋、待书等上亭子来了。二人只得掩住这话,
且和他们顽笑。
只见凤姐儿站在山坡上招手叫,红玉连忙弃了众人,跑至凤姐跟前,
堆着笑问:"奶奶使唤作什么事?"凤姐打谅了一打谅,见他生的干净俏
丽,说话知趣,因笑道:"我的丫头今儿没跟进我来。我这会子想起一件
事来,要使唤个人出去,不知你能干不能干,说的齐全不齐全?"红玉笑
道:"奶奶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我说去。若说的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
凭奶奶责罚就是了。"凤姐笑道:"你是那位小姐房里的?我使你出去,
他回来找你,我好替你说的。"红玉道:"我是宝二爷房里的。"凤姐听
了笑道:"暧哟!你原来是宝玉房里的,怪道呢。也罢了,等他问,我替
你说……”
(取材于《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A.本文选自《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这里的"杨
妃”指薛宝钗,因杨玉环素以丰腴著称,而宝钗生得肌肤丰泽,故以“杨
妃"代之。
B.对"宝钗扑蝶”的正面描写虽只有十余字,却写出了宝钗天真烂漫
的小儿女情态,是宝钗内心世界与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展现了少女的青
春活力。
C.宝钗把无意中听到的“还帕传情"定位为"奸淫狗盗",说明宝钗
在“冷香丸”的压制下,早已成为一个绝情绝爱、没有七情六欲的封建思
想卫道士。
D.小红其人,连宝玉自己都不熟知,凤姐也毫无印象,宝钗竟能从"语
本人。
18.《红楼梦》中不同节日的场景描述,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也蕴含
作者的深意。下列对《红楼梦》中节日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芒种节有祭饯花神的习俗。选文借芒种节引出了宝钗扑蝶和偷听的
情节。红玉和黛玉的性格借他人直接点出,宝钗性格则需要借助其动作、
心理、语言体会。
B.英莲被拐、元妃归省、通灵宝玉丢失宝玉变傻等事件都发生在元宵
期间。"元宵"即"圆消",在一次次元宵节中可体会作者描绘热闹繁华
节日背后的真实用意。
C.中秋节是象征团圆的节日。但第75至第76回的中秋节,因大观
园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抄检,气氛冷清。曹雪芹用欢乐的中秋图景来反衬大
观园人们的悲凉心情。
D.元春的端午节赐礼,用意深远。元春赐给宝玉和黛玉的节礼相同,
借此表达她代表贵妃娘娘对弟弟贾宝玉婚事的明确指向:林黛玉作为兄弟
媳妇是最佳人选。
述这段"情事"的来龙去脉。(6分)
20.对宝钗使用“金蝉脱壳"计一事,早期点评家说宝钗"卸罪于黛玉
也,虽云急解,实有成心。"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6分)
17.C
18.D
19.红玉和贾芸在宝玉院前相见后,互存好感。红玉不小心把手帕丢
了,被贾芸拾了去。贾芸把自己的帕子说成是拾的,让坠儿交给红玉,并
嘱说"你若得了她的谢礼,可不许瞒我的"。坠儿还帕,并按嘱索谢礼,
红玉嘴上虽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该还的",但实际
上却又把自己的一方手帕给了她。二人传帕定情。一来二去,红、芸二人
的恋情有了发展。
20.答案示例一:同意
①薛宝钗如果想找个替罪羊洗清自己,完全可以喊其他人,但她本能
地选择林黛玉。薛宝钗对大观园的亲疏分得很清楚:贾宝玉是她心爰的表
弟,迎、探、惜是她的表姐妹,而林黛玉不仅跟她无任何亲戚关系,还是
与她争夺贾宝玉的最强有力对手。
②薛宝钗还故意把林黛玉偷听滴翠亭谈话一事一步一步坐实。薛宝钗
的金蝉脱壳虽然是为了洗白自己,但她为一己私利,恶意编造林姑娘戏水,
以嫁祸于人。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
薛宝钗对此事件的处理确有失当之处,但以此就论定薛宝钗成心嫁祸,
有意为之,未免夸大其词。宝钗可能是一时慌张,找不到适当的借口而已。
①宝钗之所以随口叫出黛玉来,只是因为她当时本是为找黛玉而来的,
所以慌张之中,第一反映就是黛玉,自然就叫出黛玉的名字来了。这在心
理学上,叫做近因效应。
②她的急中生智对象,只能是黛玉,别人不合理。因芒种节,其他人
都在园子里玩耍,独不见林黛玉,如果她喊的其他人,红玉和坠儿只要过
去看见这些人就能明白她撒谎了。
17.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早已成为一个绝情绝爱、没有七情六欲的封建思想卫道士"错,
薛宝钗觉得男女手帕私下传情极不光彩,只是受书香世家正规教育的影响,
她也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D.”元春赐给宝玉和黛玉的节礼相同"错,应该是元春赐给宝玉和宝
钗的节礼相同。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
幽情"。叙述情节时注意把人物关系和事件交代清楚。如"情事”是红玉
和贾芸之间的,手帕是红玉先丢的,被贾芸拾去,两人通过坠儿还帕、传
帕定情等。
原文主要情节是:"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便知
是所在园内的人失落的,但不知是那一个人的,故不敢造次。今听见红玉
问坠儿,便知是红玉的,心内不胜喜幸。又见坠儿追索,心中早得了主意,
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了出来,向坠儿笑道:"我给是给你,你若得了
他的谢礼,不许瞒着我。“坠儿满口里答应了,接了手帕子,送出贾芸,
回来找红玉”
20.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本题要求评价薛宝钗使用“金蝉脱壳"嫁祸于林黛玉一事。首先要亮
明观点,分析此事的原委,然后结合宝钗的性格,再分析宝钗与黛玉之间
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
如果同意点评家的说法,结合“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
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
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
故意往前赶"可知,在需要替罪羊的危急时刻,薛宝钗第一个本能地选择
林黛玉,可见,二人关系上有矛盾,又不够亲近,嫁祸给她有故意之嫌;
结合"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一面说,
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可知,薛宝钗情急之下
选择林黛玉替罪,而以她在贾府素日为人,本来可以悄悄地离开,也应该
悄悄地走开,这样就不会有后来嫁祸之事,但宝钗并没有离开,而是一步
一步坐实,可见她是恶意编造嫁祸于黛玉。
如果不同意,结合"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
蝉脱壳’的法子"可知,这是宝钗情急之下的临时反映,没有深思熟虑的
过程,黛玉躺枪也就是因为两人相熟的关系;再结合宝钗稳重的性情分析,
在这种情形之下的合适任选没有别人,只能是黛玉。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那底下凡执
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
是端阳节间,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少时,贾
母等出来。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儿,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
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
辆朱轮华盖车。然后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头
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
春的Y头待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
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
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金钏,彩云,奶
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一共又连上各房的老
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贾母等已经坐
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
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
折了我的扇子",咕咕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走来过去的说道:"姑
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前头的全副执事摆
开,早已到了清虚观了。
宝玉骑着马,在贾母轿前。街上人都站在两边。将至观前,只听钟鸣
鼓响,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贾母的轿刚至山门
以内,贾母在轿内因看见有守门大帅并千里眼,顺风耳,当方土地,本境
城隍各位泥胎圣像,便命住轿。贾珍带领各子弟上来迎接。凤姐儿知道鸳
鸯等在后面,赶不上来搀贾母,自己下了轿,忙要上来搀。可巧有个十二
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剪筒,照管剪各处蜡花,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
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
斗,骂道:"野牛养的,胡朝那里跑!"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
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
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
贾母听了忙问:“是怎么了?"贯珍忙出来问。凤姐上去搀住贾母,
就回说:"一个小道士儿,剪灯花的,没躲出去,这会子混钻呢。"贾母
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
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
疼的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
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
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
"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贾珍答应,
领他去了。这里贾母带着众人,一层一层的瞻拜观玩。外面小厮们见贾母
等进入二层山门,忽见贾珍领了一个小道士出来,叫人来带去,给他几百
钱,不要难为了他。家人听说,忙上来领了下去。
贾珍站在阶矶上,因问:“管家在那里?"底下站的小厮们见问,都一
齐喝声说:"叫管家!"登时林之孝一手整理着帽子跑了来,到贾珍跟前。贾
珍道:"虽说这里地方大,今儿不承望来这么些人。你使的人,你就带了往
你的那院里去,使不着的,打发到那院里去。把小幺儿们多挑几个在这二层
门上同两边的角门上,伺候着要东西传话。你可知道不知道,今儿小姐奶
奶们都出来,一个闲人也到不了这里。"林之孝忙答应“晓得",又说了几
个"是"。贾珍道:"去罢。"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
从钟楼里跑了出来。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
了!"喝命家人碎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
便上来向贾蓉脸上碎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
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那贾芸,贾
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亦且连贾璜,贾玲,贾琼等也都忙了,
一个一个从墙根下慢慢的溜上来。贾珍又向贾蓉道:"你站着作什么?还不
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老太太同姑娘们都来了,叫他们快来伺
候。”贾蓉听说,忙跑了出来,一叠声要马,一面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
的,这会子寻趁我。"一面又骂小子:"捆着手呢?马也拉不来。"待要打发
小子去,又恐后来对出来,说不得亲自走一趟,骑马去了,不在话下。
注:上面的文字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
情女情重愈斟情",写的是贾母前往清虚观打醮的事。
A."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一细节,写出贾府
一行人动作的迟缓,突出了贾府对下人管理的松散。
B.贾母到了清虚观,凤姐"自己下了轿,忙要上来搀",这一情节充分体
现了王熙凤见风使舵、善于拍马逢迎的性格特征。
C.在清虚观里,"贾母带着众人,一层一层的瞻拜观玩”的情节,说
明贾母等人来清虚观祈福是借口,游玩是主要目的。
D.贾珍呵斥贾蓉,并喝命家人碎他,又让小厮们问他。这一系列的行
为写出了贾珍管理家人时"正人先正已”的智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街上人都站在两边""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上在路旁
迎接",从侧面衬托出贾家的权势和地位。
B."小道士”的出现,既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这样安排情节,既体
现了生活的真实性,也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容。
C.《红楼梦》中常常用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心理,如写贾蓉"待要打
发小子去,又恐后来对出来,说不得亲自走一趟"。
序,叙写了贾府众人在清虚观祷福的情景。
8.上面的文字中"凤姐、众婆娘媳妇"和贾母对待小道士不同的言行
体现了她们各自什么样的心理特性?(4分)
9.《红楼梦》中的场面描写往往富有深意,你认为上面文字中第一段
有哪些含意?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
【答案】(二)现代文阅读D(本题共4小题,16分)
6.C(A项写出了贾府一行人队伍的庞大,突出其声势及显赫的地位;
B项体现王熙凤察言观色、做事细心周到的性格特点;D项显示贾珍"杀
鸡儆猴”的管理智慧)
7.D(节选部分没有写“祷福的情景")
8.①"凤姐、众婆娘媳妇"高傲、鄙视凌辱弱者,不懂得身在福中应
惜福。②贾母作为长者,阅历丰富,懂得惜福,心疼小道士,心怀悲悯之
情。(每项2分,共4分)
9.①尊卑有序,等级森严。贾母一行人,根据等级乘坐不同的轿子和
车辆。②显示了贾府的权势和地位。清理街道,只有贾家的车马队伍行进,
清理清虚观,只有贾府人入内。③富贵人家,奢侈无度,讲究大排场。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