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3.01.14

加减痛风方

【组成】生麻黄8克,制苍术10克,桂枝8克,防风、防己、威灵仙、制南星各10克,鸡血藤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全蝎3克,雷公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风渗湿,散寒通络,化痰消瘀。

【方解】病由风湿痰瘀所致,治以祛风,宣湿,化痰,消瘀之法。此四法合为一体,缺一不可。而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熔此四法于一炉,对本病甚为合柏。本方即以此方为基础化裁而成。方用麻黄发散风寒;苍术苦温燥湿;防风祛风散寒;桂枝除在上之风;防己除在下之湿;威灵仙通行十二经而祛风通络;制南星化痰燥湿;桃仁、红花活血消瘀;鸡血藤活血养血兼制他药温燥太过;全蝎搜风剔络;雷公藤祛风解毒。综观全方,既能散风邪于上,又能渗湿邪于下,还可散寒通络,化痰消瘀,因而用之多效。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加减】若寒邪偏甚者,加熟附子、制川乌各10克;热邪偏甚者,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忍冬藤、虎杖各30克;气血亏虚者,加黄芪15克,当归、白芍各10克;肝肾不足者,加熟地、鹿角片各12克;风胜游走加白芷、羌活;湿盛漫肿,加苡仁、大腹皮;周身关节疼痛,加千年健、伸筋草、络石藤等,同时按部位加引经药。

【疗效】治疗50例,服药60~180天,结果痊愈1例,显效21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9例为类风湿因子阳性中、阴转率为35.9%。

名医名方之痛风方组成熟大黄9克,萆薢30克,虎杖30克,水蛭6克,大青叶18克,土茯苓30克,苍术20克,黄柏9克,生甘草12克,薏苡仁30克。功效解毒清热,利湿泄浊。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引起的足趾关节及全身其他关节红肿热痛和高尿酸血症。

用法用水约1500毫升,先浸泡1小时,文火煎20分钟,复煎一遍(水500毫升煎15分钟),两煎合一,分2次于日内饮尽。忌食海鲜、动物内脏及各种酒类。

方解本方以六种祛毒之法组方。清热解毒是用甘凉、甘寒的药物清解和透发毒邪外出,如大青叶;燥湿解毒是用苦寒的药物攻伐湿毒,有助于截其源流,去除毒邪胶黏之性,如黄柏、苍术;活血解毒即是用活血的药物破血解毒,可使血脉畅通,有助于祛毒外出,如水蛭、虎杖;利湿排毒即祛邪要有出路,出路之一在于利小便,利小便选用清热利尿药物以利尿排毒,使毒邪从前阴而出,如萆薢、土茯苓;清热排毒即清泻内伏之热毒,通脏腑、泻浊毒,取釜底抽薪之意,使热毒、浊毒从大便而出,如熟大黄;益气化毒用于因毒邪日久,正气亏损,深入血脉胶腻之湿瘀毒邪,解毒、排毒之法难以奏效,需用益气健脾之法,缓缓托毒化毒而出,方可使余毒得净,正气得复,如生甘草、薏苡仁。

加减单侧足大趾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剧烈难忍,夜间加重,可加蒲公英、川牛膝;血脂高,可加泽泻、猪苓;大便干结加大熟大黄的用量。

治痛风方

治痛风性关节炎(白虎历节)秘方

33.1消痛饮

【组成】当归12克,牛膝15克,防风12克,防己15克,泽泻18克,钩藤15克,忍冬藤25克,赤芍18克,木瓜25克,老桑枝30克,甘草5克。

【功用】清热通络,消肿止痛。

【方解】多因脏腑经络先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所致。方中以当归、赤芍、牛膝凉血活血止痛;钩藤、忍冬藤、桑枝清热解毒通络;防风、防己、泽泻、木瓜、祛风利湿消肿,配合祛风渗湿止痛之剂局部熏洗,内外同治,共奏清热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加减】关节红肿甚者,加黄柏、地龙;大便燥加大黄(便软则同煎,便结则后下);痛甚加田三七、乳香、没药。同时用下列药物煎汤熏洗;马钱子20克,红花15克,生半夏20克,王不留行40克,大黄30克,海桐皮30克,葱须3根,艾叶20克。煎水熏洗患处,每天1剂2次。

【疗效】治疗18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为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必须注意节制饮食,不可暴饮暴食,不吃高嘌呤饮食(如动物肝、肾、脑、心等内脏,以及虾、蟹、鸡汤、鱼卵等),避免饮酒(尤其啤酒),防止受凉、劳累和过度肥胖,平时多饮水。待关节肿痛消失后,每周仍需要服3剂,坚持两个月,可促进尿酸排出,降低血中尿酸的浓度,巩固治疗效果。

33.2痛风方

【组成】苍术、黄柏各15克,蚕砂12克,木瓜10克,牛膝6克,丹参15克,白芍、桑枝各12克,灵脂9克,延胡索、路路通各15克,槟榔10克,云苓15克,升麻、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局部外敷金黄散、活血散。

【功用】清利湿热、行气豁痰。

【方解】本方用苍术、黄柏、蚕砂祛风除湿;路路通、灵脂、桑枝、丹参祛瘀通络;槟榔祛热燥湿,云苓、泽泻、利水除湿,使浊邪从小便而去。在牛膝与升麻的用量上,使牛膝倍升麻,一升一降,活动气机,以调整气机升降平衡,共奏疗效。

【主治】痛风。

【加减】热甚加金银花、蒲公英、丹皮等;肿甚加泽泻、防己、瞿麦等;后期补肝肾,加龟板、枸杞、淫羊藿、锁阳等,豁痰散结加南星、法半夏、浙贝等;体虚加黄芪、人参等。

【疗效】治疗痛风300例,均取得良好疗效。

33.3泄浊化瘀汤

【组成】土茯苓45克,萆薢15克,威灵仙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泽兰10克,生苡仁30克,全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

【功用】降浊泄毒,活血化瘀。

【方解】痛风乃浊毒瘀滞所致。故方用土茯苓、萆薢、威灵仙、桃仁、红花、泽兰、泽泻、生苡仁、全当归、车前子等为基础方。土茯苓泄浊解毒、健胃燥湿、通利关节;萆薢分清泄浊。

著名国医朱良春治疗痛风

1978年朱老去广州讲学,曾在××医院为一尿酸盐沉积引起的“痛风”患者会诊。斯时患者左足蹲趾第二关节肿痛,痛楚不堪,经西药治疗半年未愈,朱老诊为湿毒蕴结,经脉痹闭,予泄化湿毒、宣痹定痛方。药用:土茯苓、生苡仁、淮山药各30克,生黄芪、木防己、泽泻、怀牛膝各12克,徐长卿15克,片姜黄9克。1981年该病友函摘述,此方连服三十余剂,肿痛尽消而出院,3年未复发。

痛风丸

【异名】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医方考》卷五)。

【组成】南星(姜制)苍术(泔浸)黄柏(酒炒)各60克川芎30克白芷15克神曲(炒)30克桃仁15克威灵仙(酒拌)9克羌活9克防己15克桂枝9克红花(酒洗)4.5克草龙胆1.5克

【用法】上为末,曲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主治】痛风,上、中、下一身尽痛。

刘宏达老先生提供的“乌藤痛风方”

传统中医学对痛风早就有细致的描述,并有系统的辨证施治理论。在《医学正传》中,认为痛风即“痛痹”,其病因乃进食膏粱厚味,导致湿热内蕴,加之外感风邪侵犯经络。气血不通,瘀血凝结,经络阻塞,畸形僵硬。故其治则为“发作时治标,缓解后治本”。

这里介绍一个中药小偏方,简单有效,山慈菇30g、透骨草40g、白花蛇10g、藏红花30g、人参25g、珍珠30g等反复熬制成膏状,每日分早晚两次涂抹在发作关节处,可起到解瘀散结,软化结石的作用,再结合藏红花15g、乌梢蛇15g、黑骨藤30g、忍冬藤25g、僵蚕12g等熬沸煮汤,晚间用作泡脚,可疏通经络排毒降酸,这样用一个来月,各种痛风和高尿酸性结石基本康复。

这个方子是中医学博士刘宏达老先生提供的“乌藤痛风方”,效果很独特,半个来月溶解,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僵硬驱散,伸屈自如,关节痛风石表面溶解。而且由于其疏通了经络循化游离分解了沉积尿酸盐,恢复了人体本身的气血津液调节机能,停药后不会反弹。

典型病例:赵某某,男,53岁,2004年3月8日就诊。患者痛风多年,现右大拇趾暗红发热,肿痛夜甚,舌苔,黄腻,脉弦数,足趾有痛风石,血尿酸650tmaol/L。

处方:苍术15g,黄柏15g,赤芍15g,粉防己15g,生薏苡仁30g,姜黄15g,威灵仙15g,海桐皮15g,地龙15g,川牛膝15g,胆南星10g。并嘱其禁食酒肉、动物内脏等以防湿热内生。以此方加减,共服药40余剂,肿痛消退,痛风石渐消,舌脉转好,血尿酸降至437mmol/L。

痛风病-浙江博客网

【方名】许学士痛风方。

【组成】大川乌2个(去皮烘燥研末),黑豆21粒(炒),全虫21枚(水洗),地龙15克(焙干去泥),麝香0.75克。

【用法】共为细末,粉糊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温酒送下。

【备注】力节诸风走痛,甚效。

【概述】

痛风是一组瞟吟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为主要临床特点。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性疾病。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弓I起。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的妇女也有发生者。本病常由于酒食失节、过劳、受寒或感染等多种因素复发,以春秋季发作较多,且常在午夜突然发病。本病除药物引起者外,大多缺乏病因治疗,因而不能根治,晚期常伴肾功能不全。痛风属中医的“痹证”、“历节风”、“腰痛”等范畴。

【病因病理】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病理变化为风热之邪,与湿相并,合邪为患;或素体阳盛肝旺,或酒食失节,蕴生痰热,均可致风湿热邪,或风夹痰热,滞留经络关节,痹阻气血,而为风湿热痹。风寒夹湿,袭入经络,凝涩气血,经气不通,而发为风寒湿痹。痹证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则痰浊瘀血痼结经络,而致关节刺痛、结节、畸形等症。邪恋伤正,脾肾阳虚,终致固摄无权,精微下泄,形体衰惫。

【诊断要点】

1.中年以上男性,突然发生拇趾、跖、踝、膝等处单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或跖趾、指间和掌指等处有痛风石。

2.关节腔穿刺,取滑囊液旋光显微镜检查,可找到尿酸盐结晶;血尿酸增高,可有肾尿酸结石或蛋白尿,以及肾功能减退等肾脏疾病。

【辩证分型】

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

证候分析:风湿热邪,袭入机体,伤及卫表,则发热、汗出、咽痛;入于经络,痹阻气血,则足趾关节红肿热痛;风引湿热,走窜经络,则游走性痛;舌红.苔薄,脉弦数,为风湿热痹之征。

2.风寒湿痹症状: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舌淡红,苔薄,脉弦紧。

证候分析:风寒湿邪,袭入经络,寒性凝滞,故痹阻气血,致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寒伤阳气,血运衰少,故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舌淡红,苔薄,脉弦紧,为风寒湿痹之征。

3.痰瘀痼结症状:关节刺痛,夜晚加剧,发作频繁,伴结节,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

证候分析:痰瘀互结,滞留经脉,气血瘀阻,则见关节刺痛,多发结节;痰瘀为阴邪,夜晚阳气不足,痰瘀痹阻益甚,故疼痛加剧,发作频繁;痰瘀久痹,痼结经络,骨节经气不通,失于气血濡养,则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为痰瘀痹阻之征。

4.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隐痛,腿酸软,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夜尿频多,少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邪恋日久,伤及正气,脾肾阳虚,气血失于温运测面色白,手足不温;肾虚则腰隐痛,腿酸软;脾虚则不耐劳作,劳则症重,卧则症减;肾气亏虚,固摄失司,肾阳虚损,不能蒸腾气化,故夜尿频多;精微流失,形体衰惫,则少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分型治疗】

1.风湿热痹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

方药:四妙散加味。

苍术9克黄柏12克牛膝12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克草20克秦艽10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龙12克,以清热凉血通络;伴发热、汗出、烦渴者,加石膏30克(先下)、知母10克、桂枝6克、赤芍15克,以清气凉营。

2.风寒湿痹治则:温经散寒,祛风化湿。

方药:乌头汤加味。

制川乌9克麻黄9克白芍12克黄芪15克附片9克桂枝9克白术12克防风9克防己12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伴拇指关节紫黯、或有痛风结节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乳香6克、没药6克,以活血通络散结。

3.痰瘀痼结治则:化痰祛瘀,通经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川芎9克威灵仙12克穿山甲12克白芥子9克胆南星9克全蝎3克蜈蚣1条随症加减:关节痛剧者,加制川乌、草乌各6克、细辛3克,以温通止痛;血尿酸高者,加黄柏9克、苍术9克、薏苡仁30克、防己15克,以清利祛邪。

4.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2克杜仲12克附片10克肉桂粉2克(兑服)黄芪20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3克随症加减: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20克、海金砂10克(包煎)、冬葵子10克、琥珀粉3克(兑服)、鸡内金9克,以清利排石;纳少,便溏者,加于姜5克、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以温运脾阳。

【中成药】

海桐片每次6克,每日3次。

【简便方】

苍术10克、黄柏10克、薏苡仁3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痛风属关节红肿热痛者。

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痛风属风寒湿痹轻症者。

【其它疗法】

外治法:金黄膏外敷关节肿痛处,2~3天换药一次,10天1个疗程。适用于痛风属风湿热痹者。

针灸疗法:针刺解溪、昆仑、悬钟、阳陵泉、合谷、翳风、外关、曲池、肾俞等穴,每次选2~3个穴,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

食疗法:鲜葡萄30克、大米50克,同煮粥,每R服用,以促尿酸排泄。

【注意事项】

1.痛风常伴发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并因高尿酸血症易累及肾脏,引起肾功能不全,故应及时治疗高尿酸血症。

2.控制饮食,忌酒、禁食含嘌呤高的各种动物内脏、肉汤,以及一些高蛋白及高脂肪的鱼类、豆类。

一、急性期

1:寒湿痹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2:湿热痹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4:血热毒侵型: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10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

5:肝郁乘脾型: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舒肝泄热、健脾祛湿,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萆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

6: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7: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二、迁延活动期

1:湿痹稽留型:急性期不愈,湿热流注,关节痹阻,红肿胀痛,痛风石、尿结石生成,治以清化湿热,活血散结。宣痹汤加艾叶、全虫、生草乌、生半夏各10克,生南星15克。

2:脾胃虚弱型:脾虚运化湿浊功能减弱,代谢产物蓄积不化,湿浊流注关节郁久化瘀,湿瘀相合是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所以,尿酸高而不降,有痛风石,关节肿胀活动不利,治以补脾益气,化痰除湿。运脾渗湿汤加黄芪、泽兰各20克,防己、灵仙各15克,丹参30克。

3:瘀血型:病久迁延,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治以化痰祛瘀,搜风通络。身痛逐瘀汤加穿山甲、地鳖虫、祁蛇10克,法半夏15克。

三、间歇期

1:脾虚湿滞型:症状缓解,但血尿酸仍明显高于正常值,此时要继续治疗。治以益气健脾,泄浊化瘀,尿酸平降剂方(经验方)加减。土茯苓、忍冬藤、滑石粉、生苡仁各30克,泽泻、丹皮、当归、赤芍、黄柏、川芎、防己各10克,苍术15克,半夏12克,党参20克。

2:正虚邪恋型:关节炎症和体征已经消失,血尿酸仍增高,神疲乏力,反复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弱,治以补气养血,舒筋通络,三痹汤加减。人参(兑服)、白术、炙草、五味子各10克,当归、茯苓、熟地、怀牛膝、川断、杜仲、赤芍各15克,黄芪30克,陈皮、防风、秦艽各9克,细辛3克,川芎、独活各12克,桂枝6克,生姜3片,大枣5枚。3:脾肾不足型:痛风诸症缓解,但仍腰酸膝冷,畏寒水肿。治以健脾护肾,祛湿扶正巩固疗效,加味四妙汤加减。苍术、黄柏、牛膝、萆、赤芍、地龙、全蝎、寄生、知母各15克,防己、泽泻、茯苓、川断各10克,薏苡仁20克,金钱草30克,生黄芪、山药各15克。

上述方药均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温服。

痛风病情甚为复杂,病程长短不一,复发率高,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有高尿酸但无症状,有的缠绵不愈甚至发展到痛风性肾病,在痛风早期又容易与其他关节痛混淆。所以,采用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缓解症状,降低尿酸,巩固疗效有明显优势。

痛风的中医治疗验方

方1:苍术15g,黄柏15g,蚕沙12g,木瓜10g,牛膝6g,丹参15g,白芍12g,桑枝12g,五灵脂9g,元胡15g,路路通15g,槟榔10g,茯苓15g,升麻3g,甘草3g,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

方2:虎刺鲜根或花30g(干根10~15g),煎汁用酒冲服,有清热通络之效。

方3:钩藤根250g,加烧酒适量,浸1天后分3天服完,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方4:牡丹藤1500g,牛膝30g,钻地风60g,五加皮250g,红糖250g,红枣250g,烧酒5000g,密封1个月。每次30ml,日3次服,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效。

方5:鲜五色梅根10~20g,青壳鸭蛋1枚,和水酒(各半)适量,炖1小时服用,有活血止痛之效。

方6:凌霄花根(紫葳根)6~10g,浸酒或以酒煎服,有活血止痛之功。

方7:珍珠莲根(或藤)、钻地风根、毛竹根、牛膝各30~60g,丹参30~120g,水煎服,兑黄酒,早晚空腹服,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主慢性痛风。

方8:黄柏6g,威灵仙6g,苍术10g,陈皮6g,芍药3g,甘草10g,羌活6g,共为末服,有清热除湿、活血通络之功,主湿热型痛风。

方9:党参60g,白术60g,熟地黄60g,山药30g,海浮石30g,黄柏60g,锁阳15g,南星30g,龟板30g,干姜灰15g,共为末,粥糊为丸,每次9g,日3次,主补脾益肾、化痰散结,治气血两虚,痰浊痛风。

方10:红花、白芷、防风各15g,威灵仙10g,酒煎服,有活血祛风之功,主痛风历节,四肢疼痛。

目前治疗痛风的中成药很少,临床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

太子参30g,生黄芪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焦山楂30g,丹参30g,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0g,土茯苓30g,晚蚕砂15g,制乳没各6g。挟湿热可兼见关节肿痛发热,口渴烦躁,尿黄赤,舌红苔黄腻。可在扶正方中加入忍冬藤30g,生苡米30g,海桐皮15g,以清热利湿。挟寒湿兼见关节疼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可在扶正方中加桂枝10g,制附片10g,麻黄6g,细辛3g,炮姜10g、白芍30g,甘草6g等,以温散寒湿而止痛。挟水湿表现为水肿。轻者下肢稍肿,可在扶正方中酌加车前子30g,防己6g,赤小豆30g,冬瓜皮30g。重则宜温阳利水,可用实脾饮、济生肾气汤、防己黄芪汤合防己茯苓汤等治之。挟淤血有肢痛肢麻,关节不利,唇暗,舌质暗或有淤斑或有淤点的淤血症状,可酌加鸡血藤30g,泽兰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以活血化淤。

痛风中药治疗注意:慢性患者需养血和营。石膏20克知母15克苍术20克白芷10克赤芍20克白芍12克青风藤15克忍冬藤10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酒大黄5克滑石15克甘草5克

1、原料:大红萝卜(东北大红萝卜)

2、用量:400克

3、用法:将大红萝卜洗净,连皮切块,加200毫升50度温开水,加适量蜂蜜,生榨汁,10分钟内全部饮下(生吃细嚼也可),30~120分钟即可见到效果。日饮2次,早饭前、晚饭后(一小时内不能食用任何其它东西,以免影响疗效),直到症状消失。

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千金药方》中把食疗专立一科,明确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方可谓良工”。由此可见,古代中医非常重视食疗,认为食物本身就有防病治病,补益人体的作用.。

秘验效方

痛风定痛汤金钱草40g车前子15g制又与30g防己15g黄柏15g制十亦10g制盛土10g地龙15g水牛角30g制川乌6-10g制草鸟5g蜈蚣2条山慈菇10g海藻15-30g苍术15g六曲25g羌活15g灵仙15g红花10g:

用法:一天一剂,分二次服,粗粉煎服;2周一疗程!

疗效:用上方治疗痛风患者673例,经用药2-5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597例,显效者74例,无效者2例.愈后者经随访3年,均未复发.

使用秘验效方须知

典型病例

<病例1>.

患者:邹某,男,52岁。手脚关节红肿剧烈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每次吃海鲜喝啤酒后加重。经检查诊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用此方服1个疗程症减,连服4个疗程,告愈。随访3年未复发。

<病例2>)

患者:王某,男,37岁;2001年6月1日诊。5年前患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近半月来两踝、两腕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伴有心悸、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经用西药抗痛风治疗,效果不明显。予本方治疗,服药15剂,诸症悉除,随访3年未复发。

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痛风”的食疗秘方

用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鲜竹叶和白茅根洗净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30分钟,代茶饮,利尿,防痛风合并症肾结石。

用独活60克,大豆500克,当归10克,白酒1000毫升。将独活去芦头后,与当归同捣碎,置于净器中,以白酒浸泡一宿后,将大豆炒至青烟出锅,投入酒中密封,候冷,去渣备用。每日3次,每次温饮10毫升。

取独活45克,白藓皮15克,羌活30克,人参20克,酒适量。将独活、羌活分别去芦头,上4味药,捣为粗末备用。每用10克药末,同水7分,酒3分,煎至7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治疗

在治疗上,西医常用秋水仙碱、消炎镇痛剂以及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来处理痛风病人,基本上疗效不错,但是过敏体质及肠胃不适的副作用颇为常见。事实上,中医也有许多方药可以处理痛风,像是急性的痛风关节炎发作,可依病情选用当归拈痛汤、上中下通用痛风丸、白虎加桂枝汤或四妙丸等,通常可取得不错的疗效。

另有一类痛风病人是属于虚胖水肿的体质,亦即是肥胖而肌肉松软,易流汗、常疲劳、常感腰以下沉重,甚至劳累后即出现下肢水肿,这类病人可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来控制尿酸,也多少能达到减重及改善疲劳的效果。而研究文献也指出,土茯苓、萆薢可降低血中尿酸浓度,薏苡仁、泽泻、车前子、大腹皮、茯苓皮等中药则有助于尿酸的排泄,这些药物经过适当的配伍后,可用于痛风的间歇期来降低尿酸。.

食疗方

痛风患者对饮食一定也要有所讲究,基本上要多喝水少喝酒,尽量不要吃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小鱼干、吴郭鱼、白带鱼、四破鱼、虱目鱼、鱿鱼、干贝、牡蛎、高汤、黄豆芽、芦笋、香菇等,家畜肉类食品及豆类的普林含量也不少,不宜多吃。但是痛风患者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吃,像蔬菜水果类则多吃无妨,

以下也介绍两道有助于痛风患者的食疗方:

一、薏仁粥

取适量的薏仁和白米,两者的比例约为三比一,薏仁先用水浸泡四、五个钟头,白米浸泡三十分钟,然后两者混合,加水一起熬煮成粥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

民间治愈本病的效验良方有:

处方: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3次

疗效:服药1个月,可获痊愈

处方: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细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用法:药研细,布包浸酒内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歇5天。,

疗效:用药1-2疗程,有效率达100%.

痛风食疗方

简单几招教你搞定痛风

经诊断为痛风,试用1克食用苏打粉兑250毫升水饮用.

有一定的效果,因为梳打水里含有碳酸氢钠,是碱性的,可以中和尿酸,促进血尿酸排泄。对病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没有副作用的特效痛风偏方!

痛风秘方

偏方配方:(因个人体质不同,效果因人而异。以下配方仅供参考)

白色苦瓜八条、苹果二颗、葡萄柚一颗,榨汁当茶水服用。

百合薏米粥治疗痛风

痛风病人的饮食治疗非常重要。在进行饮食治疗过程中,除了遵循低嘌呤膳食的原则之外,在食物的选择上还应注意选择具有特殊疗效功能的食物。百合薏米粥可以提供患者必须的热能需求,而且对痛风有直接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其关节炎的症状,是痛风病人的理想主食。笔者在临床治疗当中发现:在低嘌呤饮食的原则下,以百合薏米粥为主食对痛风患者十分有效。

青藤、钩藤、红藤、丁公藤、桑络藤、菟丝藤、天仙藤、阴地蕨各120g,忍冬藤、五味子藤各60g。共为细末,以老酒适量,其药用真绵包裹,浸入酒中,放入瓷罐密封,不可泄气,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治疗痛风。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还是不错的根据中医疾病分类,痛风属于"痹症"痛风病人应根据其关节炎的症状特点与是否急性发作等决定痹症的性质,是属于风寒湿痹,还是风湿热痹,有无痰瘀痹阻证,然后再对症下药建议您道比较权威的中医院进行辨证治疗

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

每晚临睡前将洗净的东北雌性红萝卜切条或切片带皮生吃即可,但要细细咀嚼,以免造成胃部不适.

【樱桃】

桃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维生素E等,均是很有效的抗氧化剂,它们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的排泄,能缓解因痛风,关节炎所引起的不适.特别是樱桃中的花青素,对消除肌肉酸痛和发炎十分有效.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发现,樱桃中的花青素,能降低发炎的几率,吃20粒樱桃比吃阿司斯匹林更有效.一般痛风或关节炎病人,食用樱桃几天之内能起到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常常会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毛病,多吃些樱桃也可以缓解或消除这些症状.

方法:樱桃与酒的比例一般为1∶10,即100克樱桃用1000毫升酒.樱桃入酒中泡1周即可饮用,可以早晚各饮20毫升;疼痛不太剧烈时,可以只在晚间饮25毫升.酒将饮完时,可适量添加酒再泡.

注意:樱桃酒虽对缓解关节痛有良效,但决不能代替必要的药物治疗.高血压者应慎用.

【西红柿】

味甘,酸,性凉.能清热止渴,养阴,凉血.

含糖类(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脂肪,苹果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锌,铁,硼,锰,铜,碘,腺嘌呤,胡芦巴碱,胆碱,番茄碱等成分.

能降低血压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

痛风发作时生吃3-5个,可以减轻疼痛与浮肿.多数患者有效.

百合:味甘,微寒,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百合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秋水仙碱,而秋水仙碱制剂是临床治疗痛风的特效药,它可通过抑制C5a和白细胞三烯B4抑制多种核白细胞的趋化作用,从而改善关节炎症状.百合所含的秋水仙碱对痛风病人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含秋水仙碱量甚微,长期服用才能发挥其治疗功效,而且较制剂更安全,无毒副作用.

痛风病人其实除了饮食控制以外,还可以通过食疗来调节,具体的食疗方法可以给你推荐以下数种方法供你选择。

(1)百合薏米粥干百合60克,薏米60克,粳米50克。将三味洗净后放锅中煮粥,每日分中、晚两次服完,可作为痛风病人主食。百合所含的秋水仙碱对痛风病人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薏米既可以发挥其利尿作用,以排出更多的尿酸,又可以利用其祛风除痹的功效,以改善痛风关节炎的症状。二者合用,加入粳米,作为痛风病人的主食,既可以为痛风病人提供必需的热能需求,又能很好的发挥其食疗食养作用,是痛风病人的食疗佳品。

(2)薏苡仁粥取适量的薏苡仁和白米,两者的比例约为3:1,薏苡仁先用水浸泡4~5个小时,白米浸泡30分钟,然后两者混合,加水一起熬煮成粥。

(3)苡仁木瓜粥薏苡仁20克,木瓜10克,粳米50克。洗净同煮粥食用。

(4)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16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主治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5)冬瓜笋干汤冬瓜500克,笋干30克,姜、盐、味精、食用油各适量。有利湿消肿,促排尿酸的功效,对延长痛风发作周期有良好作用。

(6)冬瓜汤取冬瓜300克(去皮),红枣5~6颗,姜丝少许。先用油将姜丝爆香,然后连同冬瓜切片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及适量的调味料煮成汤。

(7)乌梢蛇肉粥乌梢蛇肉20克,薏苡仁30克,黄芪15克,粳米100克。洗净,煮粥食用。

(8)牛膝菊花茶川牛膝、杭自菊各5克。将川牛膝洗净后切片,与杭白菊一同入杯,加沸水冲泡后加盖闷5~10分钟即可。每日l剂,可连续冲泡,代茶频饮。具有活血化瘀,除痹降脂的功效。主治痛风伴有血脂偏高的患者。

(9)茅根桑枝饮白茅根20克,桑枝15克。煎取液代茶常饮用。

(10)白茅根饮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鲜竹叶和白茅根洗净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30分钟,代茶饮,利尿,预防痛风石。

(11)玉米须饮鲜玉米须100克。加水适量,煎煮l小时滤出药汁,小火浓缩100毫升,停火待冷,加白糖搅拌吸尽药汁,冷却后晒干压粉装瓶。每日3次,每日10克,用开水冲服。具有利尿作用,防止痛风石。

(12)奇异果苹果汁奇异果两个,苹果一个,开水适量,榨汁饮用。

(13)寄生桑枝茶桑寄生5克,冬桑枝3克。将桑寄生、冬桑枝洗净后切成碎片,加沸水冲泡后加盖闷10分钟,即成。代茶频饮,一般可连续冲泡多次,每日1剂。具有祛风除湿、通络补益的功效。可用于老年体虚、正气不足而见病痛迁延的痛风患者。

(14)马齿苋米仁粥马齿苋、生米仁各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马齿苋、生米仁与米同煮粥,熟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分2次,1日服完。经常服用,有清热、利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关节红肿热痛明显的急性期痛风的辅助治疗。

(15)灵仙木瓜饮威灵仙15克,木瓜12克,白糖适量。将威灵仙、木瓜放入砂锅中加水煎汤约300毫升并加白糖适量,每日分2次服完。有通利关节、祛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四肢多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的痛风患者。

(16)土茯苓粥土茯苓10~30克,生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先用粳米、生薏苡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均匀煮沸食用。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最适用于痛风的防治。

(17)防风薏米粥防风10克,薏苡仁10克。水煮至米熟,每日1次,连服1周。可以清热除痹,主治湿热痹阻型痛风。

(18)薯蓣薤白粥生怀山药100克,薤白10克,粳米150克,清半夏30克,黄芪30克,白糖适量。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的怀山药和洗净的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能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

(19)牛膝粥牛膝茎叶20克,粳米100克。取牛膝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100,再加水约500,煮成稀粥即可。有补益肝肾之效。可经常食用。主治痛风肝肾两虚,关节酸痛,腰腿无力。

(20)百合汤百合20—30克,煎汤或蒸熟食,每日l剂,可长期服用。能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百合含有秋水仙碱等成分,对痛风有防治作用。

(21)百前蜜百合20克,车前子30克,煎水约500毫l升,加蜜一勺,调匀服,每日l剂。能补肺益气,健脾利尿。车前有利尿酸排出。可防止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22)加味萝卜汤萝卜250克,柏子仁30克。萝卜洗净切丝,用植物油煸炒后,加入柏子仁及清水500毫升,同煮至熟,酌加食盐即可。能养心安神,利尿渗湿。常服可预防痛风发作。(23)红花苏木饮红花5克,苏木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去渣取汁加食糖适量调味,一日分3次服用,食前加热温服。适用于关节肿胀,皮下有结节者。

(24)木瓜车前苡米饮木瓜30克,鲜车草60克(干车前草用30克)、薏苡仁20克。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不拘时当茶饮。适用于关节肿痛。

(25)薏苡仁防风茶生薏苡仁30克,防风lO克。将以上二味加水煮熬,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祛风除湿,通络宣痹之效。每日饮1—2剂,连饮一周。痛风风湿入络,关节疼痛等。

(26)白芥莲子山药糕自芥子粉5克,莲子粉100克,鲜怀山药200克,陈皮丝5克,红枣肉200克。先将怀山药去皮切片,再将枣肉捣碎,与莲子粉、自芥子粉、陈皮丝共和,加适量水,调和均匀,蒸糕作早餐用,每次50~100克。益气化痰通痹,脾胃气虚型痛风。

(27)桑枝鸡老桑枝60克,绿豆30克,鸡肉250克。将鸡剖开、取肠杂、洗净;桑枝洗净、切成段,同绿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清炖至肉烂。以盐、姜等调味,即可食用。饮汤食肉,量自酌。

(28)鸡血藤木瓜豆芽汤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黄豆芽250克,油盐少许。将鸡血藤、木瓜洗净,同放入沙锅内,煎汁去渣放入黄豆芽、猪油同煮汤,熟后再加食盐。随量食用。

(29)秦艽煲瘦肉秦艽30克,猪瘦肉50克。将猪瘦肉洗净、切块,与洗净的药材共入煲内,加适量水,文火提至肉烂,即可食用。喝汤食肉,随量服食。

(30)木瓜陈皮粥木瓜、陈皮、丝瓜络、川贝母各5克,粳米50克。将以上原料洗净,木瓜、陈皮、丝瓜络先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川贝母(切碎)煮至米烂粥稠,加冰糖适量即成。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31)橘皮饮橘皮(干、鲜均可)10—15克,杏仁10克,老丝瓜络10克。将以上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共煮15分钟,澄清后加少许白糖,即可饮用。代茶频饮,四季常服。

(32)薏苡仁山药汤薏苡仁50克,山药15克,梨(去皮)200。将原料洗净,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煎1-1.5小时,去渣留汁,加冰糖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总之,痛风患者进补,可选用百合、苡仁、木瓜、花粉、蜂王浆、冬虫夏草等适量食用,以甘平清润为主,不宜食用某些过分温燥的补品,如鹿茸、海马、羊肉、狗肉等,否则会诱发痛风。

痛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平时如果食用大量油腻肉类食物,容易导致湿热内蕴,加之外感风邪侵袭经络,气血不能畅通则发生本病。风寒湿邪为痹证的诱因,秋冬之时,天气转冷,风寒之邪易于侵袭人体而发病。其根本原因还是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既不能为身体器官提供足够的气血能量,也不能清除本身所存在的尿酸晶垃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肉类食品可引起血尿酸升高。体内血尿酸浓度的调节主要取决于其合成的速度及尿中排出的速度,其中约2/3经尿排泄。因此尿酸合成过多、过快或排泄过少、过慢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基础。天气转冷,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因而容易加重病情。

痛风的临床表现

痛风在我国过去认为少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西方成年人中为0.5~1%。因关节炎就诊者5%为痛风,而特发性高尿酸血症为5~20%。男性多见,好发年龄30~40岁,约50%有遗传家族史。国内浙江医院报告40例中39例(97.5%)发病于50岁以后。多见于肥胖、脑力劳动者。发病似与啫酒、盛餐、过敏体质有关。女性痛风仅占5%,多数在更年期后发病。

痛风的并发症:

(1)肥胖常见体重平均超过标准体重的10~30%。

(2)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中2~50%有糖尿病,痛风病人中糖耐量减退者占7~74%,有临床糖尿病表现者一般为Ⅱ型糖尿病。

(3)高血脂痛风病人中高甘油三酯达75~84%。在高甘油三酯病人中,高尿酸达82%。

(4)高血压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人中,22~38%有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中的高尿酸发生率。在高血压病人中,痛风的发生率为2~12%,血尿酸盐浓度与肾血流量及尿酸盐清除成反比。因此,高血压伴高血压尿酸可能与高血压病人肾血流量减少有关。

(5)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病人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高尿酸血症看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痛风的诊断

典型的痛风容易诊断。有痛风素质,家庭史,常见于下肢远端的跖趾齹内侧面,半夜发作,剧痛,白天好转,秋水仙碱有特效。尿路结石史,高尿酸血症和高尿酸酸尿症。慢性痛风的诊断依据是病史和痛风石,但很少有痛风患者均有上述症状。可采用下述诊断标准:

(1)血尿酸男性>417μmol·L-1;女性>357μmol·L-1。

(2)有痛风石。

(3)关节内找到尿酸钠结晶或组织内有尿酸钠沉积。

(4)有两次以上发作。

(5)有典型的发作突然起病,夜剧昼缓,局限于下肢远端。

(6)秋水侧碱治疗48h内缓解。上述标准中有两项符合即可诊断为痛风。

痛风的治疗

1、治疗痛风的原则和目的

治疗痛风的原则是:合理的饮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摄入;规律生活制度;适当的体育活动;有效

的药物治疗;定期的健康检查。

临床治疗痛风一般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

(2)防止关节炎复发;

(3)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4)防止肾脏的尿酸结晶石形成;

(5)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在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期的病

情进行针对性处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2、一般治疗

包括采用低嘌呤低脂肪饮食、多饮水、戒除烟酒,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定

期检查等方法。

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痛风病急性发作应及时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其最有效的药物是:秋水仙碱,其他药物还有消

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见效快的是秋水仙碱,但副作用也是最大的。中药有:清痹通络药

酒。

4、痛风间歇发作期的治疗

间歇发作期的治疗主要是使尿酸维持正常值(6.5毫克/分升),保护肾脏功能,防止痛风性肾

病。为此除坚持一般治疗外,最好是使用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临床上抑制尿酸合

成的药物只有别嘌呤醇,而促进尿酸形成的药物有丙黄舒,痛风利仙等。中药有:复方伸筋胶囊。

5、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一旦发展成慢性则很难恢复。主要是避免反复发作,损伤肾脏及关节功能,对痛

风结石较大者可进行手术切除。

6、痛风病晚期的治疗

晚期痛风病患者多数已形成痛风性肾病,对晚期痛风性肾病应积极控制高尿酸症,使尿酸长期维

持在正常水平,保护肾脏,防止尿酸性肾病的发展。消除一切影响肾脏功能的因素。防止尿路感

染、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症的发生。

中医对痛风的治疗

传统上对痛风的治疗有西医和中医两种,西医主要是用镇痛和消炎类药物暂时缓解疼痛.中医治

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

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目前治

疗痛风的中成药主要有清痹通络药酒和复方伸筋胶囊。

痛风的注意事项

痛风病人除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适当药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①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不吃;鱼虾类、菠菜、豆类、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数蔬菜、各种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鸡蛋、米饭、糖等可以吃。②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③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④节制烟酒,尤其不能酗酒。⑤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2)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维生素B1和B2、胰岛素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小于2g)等。

(3)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痛风的饮食

痛风是一种嘌呤(Purine)代谢失调的疾病,临床特点是血尿酸升高。身体过量的尿酸,会结成晶体,沉积在关节内,引起剧痛。通常大拇扯首先发热红肿,一下即疼痛无比,活动困难。再严重时会影响膝、腕及踝关节,造成关节畸形僵硬。慢性痛风可导致肾结石、痛风性肾病等。

为何尿酸会过高

尿酸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由细胞核内的嘌呤分解而成。体内叁分之二的尿酸由肾脏排出体外,叁分之一由大肠排出。若体内产生的尿酸过高,未及完全排出,便会积聚成结石。痛风是营养过度丰富的"产品",患者以肥胖者占多。他们一方面进食过量高嘌呤、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肾功能亦偏差,以致影响排尿机能。从中医角度来说,「肾主骨」,肾气亏虚,也会造成关节疼痛。

预防痛风饮食

戒吃高嘌呤的食物

动物内脏(肝、肠、肾、脑)、海产(鲍鱼、蟹、龙虾、叁文鱼、沙甸鱼、吞拿鱼、鲤鱼、鲈鱼、鳟鱼、鳕鱼)、贝壳食物、肉类(牛、羊、鸭、鹅、鸽)、黄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芦笋、蘑菇、浓汤、麦皮

戒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动物内脏(肝、肠、肾、脑)、肥肉、鱿鱼、鱼、墨鱼

戒酒

一旦血中酒精浓度高达200mg/dl,血中乳酸会随着乙醇的氧化过程而增加,令肾脏的尿酸排泄受阻,结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碱不平衡,会影响身体机能,加重肝肾负担。

宜吃的食物

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

中医学认为,固肾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黄」(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饮用,以收滋阴补肾功效。

备注:若关节发炎期间,不要吃带补的樱桃(车厘子)及草莓(士多啤梨),以免加剧炎症,但消炎后则应多吃,有强身固肾功效。

除固肾外,亦适宜多吃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食物。例如可用桑寄生(一人份量为五钱)煲糖水,但不要放鸡蛋,可加莲子。

苹果醋加蜜糖

这是西方传统的治疗方法,经多项临床测试证明有效。苹果醋含有果胶、维他命、矿物质(磷和钾)及酵素。苹果醋的酸性成份具杀菌功效,有助排除关节、血管及器官的毒素。经常饮用,能调节血压、通血管、降胆固醇、亦有助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症。饭后可将一茶匙苹果醋及一茶匙蜜糖加入半杯温水内,调匀饮用。

保持适当体重

应做适量的带氧运动,例如游泳、太极。中医学有句话:「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痛风,应以养气、行血及固肾为主,气血通畅,则尿酸不会积聚。

痛风,吃出来的“富贵病”。这病永远不来,那是最好,但假如来了,也不用怕。它既然是吃来的,我们就再用吃来搞定它。无论是有痛风症状的,还是没病预防的,这九招都好使。

治疗方:当归片20克、生地黄15克、白芍片20克、川芎片15克、鸡血藤15克、海风藤20克、宽筋藤20克、络石藤20克、独活片10克、桑寄生20克、党参15克、威灵仙15克。

做法:

1、准备瓦煲煎药;2、药材料洗净;3、所有材料加清水5碗,慢火煎剩1碗;4、饭后饮服,每周三次。

活血养血、驱风祛湿、舒筋活络、消炎止痛。

中国人有句老话儿叫做“病从口入”,这对于痛风来说最是恰当不过了。痛风,就是吃出来的“富贵病”。

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无论是主动的还是无奈的,总是要常年累月地应对那些三高(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对于那些忙于各种应酬的社会精英分子来说,更是容易将那谁都不愿意要的痛风拉到自己身边来。

痛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由于人体内的尿酸在血液中呈现出过度饱和的状态时,就会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人的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从而引起了这些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造成剧烈疼痛。这些疼痛的原因很简单,来得可能也很简单,但要把它赶走,恐怕就会很麻烦了。

痛风,差不多就和糖尿病一样,总是要与你“相依为命”的。

一般说来,由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所以,差不多95%的痛风患者都是男性公民。那些经常要喝酒应酬的男性公民一定更要多注意,不要把痛风这个麻烦招惹来。

这个麻烦永远不来,那是最好,但假如来了,也不用怕。这麻烦既然是吃来的,我们就再用吃来搞定它。无论是有痛风症状的,还是没病预防的,这九招都好使。

第一招限制高嘌呤食物

血液中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就把它简化一下。就是有内因、外因两部分。内因就是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了尿酸;外因就是我{门从食物中吃来的嘌呤类化合物,很少被机体利用。基本上都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了尿酸。尤其是肾脏排泄尿酸已存在障碍的患者,食物中摄入的嘌呤会直接影响血液中尿酸的水平,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所以,无论是控制还是预防痛风,都必须限制高嘌呤食物。当然,已患有急性痛风时,更是要注意,每天的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毫克以下。

有一些食物,嘌呤含量很高,那就一定要多注意,比如说,胰腺、凤尾鱼、沙丁鱼、动物肝、肾、脑、鱼子、蟹黄、肉汤等,能不吃就不吃了;

一些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就要自己控制一下,比如说,小米、糙米、鲤鱼、鲈鱼、青鱼、鳗鱼、猪肉、牛肉、鸭、鹅、扁豆、干豆等等;

嘌呤含量较少的食品,比如说,芦笋、菜花、蘑菇、鸡肉、羊肉、花生、豆类及制品、麦片、鲑鱼、金枪鱼、白鱼、麦麸、面包等等,拣自己喜欢吃的,适量地吃;

对于那些嘌呤含量很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比如,精白米、富强粉、苏打饼干、通心粉、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南瓜、鲜奶、炼乳、奶酪、酸奶、蛋类、水果类、干果等等,随便吃,别过量就行。

当然,对于各种食物的嘌呤含量,我们只能大致地说一下,如果真要患上了痛风,在厨房里贴一张各种食物的嘌呤含量表。还是很有必要的。终究,痛风一旦发作起来,疼的还是自己。

第二招保持理想体重

从中医学的角度讲,胖人常多湿、多痰,这就为痛风的产生提供了病理基础。而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痛风患者均较胖,因此,有必要在日常饮食中限制总热量的摄入,控制肥胖。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若减得过快,会因突然减少热量的摄入而导致酮血症。酮体和尿酸竞相排出,也会使尿酸排量减少,从而促进痛风的急性发作。

第三招用蛋奶补充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

如果真患有痛风,饮食需要控制,肉、鱼等荤食不能过多食用,营养可能会显得不足。奶、蛋类食品中所含的营养丰富而又均衡,所含的嘌呤又很少,远远低于各种肉类、鱼类,很适合痛风患者食用。

蛋类、奶类食品之外,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因为炖肉和卤肉富含嘌呤,不能达到预防痛风的目的。

第四招限制脂肪摄入

由于脂肪可减少尿酸排除,不利于痛风的防治。因此,为了促进尿酸的正常排泄,最好用中等量或较低量的脂肪,一般控制在每日50克左右为宜。

烹饪方法当然是尽量多采用蒸、煮、炖、卤等少油方式,尤其是要减少动物油的使用,达到预防痛风的目的。

第五招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因为糖可促进尿酸的排出,所以要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第六招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碱性食物

无论是否痛风患者,膳食中的维生素要充足,尤其是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C,因为此类食物以促进组织内淤积的尿酸溶解。

我们所吃的食物,如果其中所含的钙、钠、钾、镁等碱性元素的总量较高,在体内氧化后的最终产物呈碱性的话,就常被称为碱性食物。碱性食品经吸收后,可以碱化尿液。

如果我们摄入的碱性食品食用不足,体内含碱量减少,就会使尿呈酸性。尿酸就很难溶解于水,很容易发生结石。因此,

多吃碱性食物很有必要。许多蔬菜和水果,既能够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又是碱性食物,能够碱化尿,抑制尿酸沉淀,从而达到预防痛风的作用。因此,对于这样的食物,自是多多益善了。

为了不使这些好食品在不经意间错过,我们列得详细些,看好了。

苹果、梨子、桃子、柑橘、葡萄、西瓜、香蕉、草莓、栗子、青菜、菠菜、白菜、卷心菜、生菜、花菜、茭白、莴笋、竹笋、萝卜、土豆、丝瓜、苦瓜、冬瓜、牛奶、豆类、海藻类、黑木耳、茶、咖啡、荠菜、生姜、山药、百合等。

山楂、西红柿等食物由于味道较酸。常被人误认为是酸性食物。其实它们也是碱性食物,不要错过呀。

有一些食物为弱碱性,比如说,大豆、绿豆、油菜、芹菜、莲藕、洋葱、茄子、南瓜、黄瓜、蘑菇、牛奶等,防治作用可能差点,但喜爱的话,也可以吃些。

第七招少吃盐少吃盐,这三个字一定没少听说吧,它确实是真理,即使仅仅是为了减肥,也要少吃盐,身体有病的就更应该注意了。

食盐性味咸寒,具有泻火凉血、滋肾固齿、通便解毒的功效,是人体必需的食品,但对于痛风患者来讲,每天盐的摄入量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因为钠盐有促进尿酸沉积的作用,钠盐中的钠离子可使人体血容量增加。引起水肿及血压升高,导致心、肾负荷加重。

当痛风合并肾脏病变,尤其是出现水肿,或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脑动脉硬化时,更应限制钠盐的摄入,疾病严重者应该严格忌盐。

第八招禁酒,尤其是啤酒

痛风患者都知道自己有很多食品不能吃,但有的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长期饮酒也可增加尿酸最终患上痛风病。

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啤酒内含有大量的嘌呤和核酸,经过代谢后的产物是尿酸。而且酒精还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的作用。

第九招多饮水

多饮水,这就更是真理了,大人、小孩都应如此,患痛风的人就更应该如此。

预防痛风的要点之一就是多饮水,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便有利于尿酸从尿液中排出。此外,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还可防止形成结石。合理的饮水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痛风有一定的好处。

痛风患者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坚持一定的饮水量,切忌平时少饮,渴时暴饮,这样不能达到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这九招告诉你了,但还得多说几句。

如果你已经招惹痛风这个麻烦上身了,主食一定应以选择细粮为主,比如精白米、精白面、精制挂面、高级白面包等。

许多人觉得多吃粗粮比较健康,这其实没错,只要不是痛风患者。因为嘌呤主要存在于粗粮的麸皮中,各类粗粮中的嘌呤含量则明显高于上述细粮,因此,痛风患者,五谷杂粮还是少吃为佳。

如果是痛风病患者合并了糖尿病,主食还仍以细粮为主,纤维素可用蔬菜补充。

另外,关于食用油,也要说说。

在我们所食用的油类中,无论动物油和植物油,所含的嘌呤都较少。但相比较而言,植物油如花生油(甘,平。补中润燥,滑肠下积)、菜子油(辛,温。润燥缓下,行气五破血,消肿散结,祛湿杀虫)、芝麻油(甘,平。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棉子油(辛,热。消疮除癣)、大豆油(辛、甘,热。驱虫,润燥,解毒)中瞟呤含量比动物油更少,而且植物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加速胆固醇分解和排泄的作用,从而使血胆固醇降低,保护血管壁,防治动脉硬化。动物油中含有较多量的饱和脂肪酸,它可以使血胆固醇升高,促发动脉硬化,由于痛风病患者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故动物油不宜多食用。同时,动物油尚可妨碍尿酸由肾脏排泄,因此,预防痛风时以多食用植物油为宜。

不过,食用植物油时也要注意,若食用不当也可以导致动脉硬化。

植物油内的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反式不饱和脂肪酸,而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现已证实可促进动脉硬化。

另外,鱼油具有降低血脂及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

中医是如何治疗痛风症

痛风症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走遍的疾病,临床上的典型表现有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伴反复急性发作,血液尿酸浓度增高;久病者有痛风石沉积,导致关节畸形,并有肾脏病变,常并发肾石症。中医学称为“白虎历节”属痹证范畴,现代亦称为痛风。

诊断:

1.中年以上男性为多发及家庭病史。

2.多见拇趾关节和腕、踝、膝、肘关节。初期见单个关节发炎。

3.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甚,伴见体温增高。白细胞及中性增高。

4.慢性期关节肿大、僵硬,甚至畸形,有大痛风石时,关节常溃烂,伤口渗出白色尿酸盐结晶,并可并发肾结石极肾功能障碍。

5.化验检查:血液尿酸9mg%.6.X片检查:关节面四周的骨骼部,因骨组织被尿酸所替代,出现凿孔状圆形缺损阴影。

中医药针对急性期的发热、必烦、关节剧烈疼痛,或呈游走性,局部红肿发热,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数者,诊为湿热邪毒,阻痹关节;

治用白虎通痹汤;药用: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知母15克,石膏50克,黄芩12克,防风15克秦艽15克,桑枝30克,细辛10克制草乌10克(先熬),黄柏12克,牛膝15克,露峰房15克,甘草6克,每日剂,水煎服。热甚加泽汈泻、防己。对慢性期,出现关节畸形僵硬,活动失灵,或局部溃烂(有白盐状物从伤口排出),疲乏厌食,笑苔白腻,脉象沉细者,多为气血虚痹;治用调补气血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药用:黄芪60克,赤芍15克,桂枝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生姜15克,杜仲15克,补骨脂30克,制川乌15克(先熬),白术12克,乌梢蛇20克,全蝎8克,鹿角霜15克,甘草8克,每日1剂,水煎服。痛甚则加乳香、没药。可常规配合跨世纪物浴泡患处法,以及针灸、按摩,局部激光照射法等。患者生活要有规律,禁酗洒,少吃含嘌呤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肾、脑等),以及海鲜食品等。

{名医验方}痛风性关节炎

*苍术赤虎汤*

[药物组成]苍术9克野赤豆15克虎杖15克独活9克桑寄生12克紫丹参12克臭梧桐12克汉防己12克黄柏9克晚蚕砂12克冰球子12克土茯苓30克丝瓜络6克生甘草4。5克

[适应性]痛风性关节炎。

[制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

[用法]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针灸对付痛风效果佳

针灸主要通过调理人体自身的神经功能来起到治疗作用,没有副作用,是一种“绿色疗法”。针灸治疗痛风有讲究,当痛风急性发作时,应先进行针灸止痛。这时应循筋取远端穴位针灸。

取远端穴位针灸有两个好处:一是进针不疼痛;二是针灸时有病变的关节可配合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症状消失的快一点。

一般针灸2~10次后,疼痛症状便会消失,接着在半年内,每个月针灸一次,然后根据病人的体质,进行全身的针灸调理,以达到长久控制疾病的复发。

针灸刺激小肠俞穴位,其主要目的是让含嘌呤类物质吸收减少,针灸刺激肾俞穴位,是增加尿酸的排泄,尿酸进入体内少了,排泄出去多了,症状就能得到控制。

但值得提醒的是,不要在疼痛部位附近的穴位针灸,虽然在这些穴位针灸后也能使疼痛症状消失,但在病人十分疼痛的情况下,还在这些部位进针,病人会痛得吃不消。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常见的疾病,那么要怎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呢专家表示,痛风性关节炎不同的发病期治疗方法不一样。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最好。

中西医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1)急性期:

对急性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我们以西医治疗为主,应用0.9%生理盐水350ml,加入5%碳酸氢钠150ml,地塞米松10mg,每日1次静点,口服利尿药氯噻酮、利尿酸、呋噻米、吡嗪酰胺等,症状消失后地塞米松用量减半,继续应用1次后停药。多饮水。

同时红肿关节处辅以外敷我院自制以血竭、川芎、白芍、小牛角为主药的消炎镇痛散,每日2次。对疼痛剧烈的同时加服秋水仙碱1.0mg,1日3次或非甾体消炎药物(如布洛芬,尼美舒利,双氯芬酸等)。

(2)间歇期:

不用西药,口服我们自制中药痛风清胶囊,1次6g,1日2次,连服2周后改为1日1次,服用1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预防用药。痛风清胶囊由防己、黄芪、白术为主,配以青陈皮、独活、生苡仁、茯苓、车前子、黄柏、泽泻、威灵仙、苍术、金银花、桂枝、补骨脂、肉苁蓉、骨碎补、秦艽等组成。诸药研末装入胶囊。

(3)饮食调节:

尽量少食辛、辣、海鲜、动物内脏、肉汤等食物,禁酒尤其是啤酒。

中医治疗痛风方剂

1、痛风饮

【药物组成】:虎杖、灯笼草、掉毛草、九子连环草、苍术、牛膝各15g,土茯苓、萆薢各20g,薏苡仁30g,甘草6g。

加减变化:热甚者加大虎杖用量,并加黄柏、知母;湿盛者加大萆薢、苍术用量,并加防己;肿盛者加大灯笼草、九子连环草用量;痛甚者加七叶莲;腹胀、纳差加马蹄香、苦参。

【治疗方法】:先将诸药用冷水浸泡30min后加水至300ml,煎沸30min后取汁150ml,二煎加水300ml,煎沸30min后取汁150ml,两煎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10d为一疗程,服药时忌饮茶。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祛风通络。主治痛风。

【临床疗效】:运用本方加减治疗痛风40例,结果痊愈(诸症消失、关节活动灵活、血尿酸正常)30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2%。

【经验体会】:根据病因,方选虎杖、灯笼草、土茯苓、九子连环草、萆薢清热除湿,利尿消肿;掉毛草、苍术、薏苡仁、牛膝祛风、除湿、通络以利关节。全方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利尿消肿,促进体内尿酸排泄,以使体内嘌呤代谢正常,从而达到消除症状,降低血尿酸的目的。治疗同时嘱患者戒烟酒,多进食清淡之品,禁食含嘌呤高的动物内脏。

2、痛风宁

【药物组成】:苍术、黄柏、防己、当归、车前子、木瓜各10g,银花、玄胡、滑石各20g,赤芍15g、土茯苓、忍冬藤、薏苡仁各30g,炙乳香、甘草各6g。

加减变化: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加生石膏60g,知母15g,三棱、莪术各10g;并发肾脏尿酸结石加金钱草30g,海金砂、石韦各10g。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局部用重楼大黄汤(重楼100g、大黄50g、芒硝120g等)水煎外洗痛处。西药内服秋水仙碱片,每日一次。治疗期间禁食高嘌呤食物,禁酒,注意卧床休息,多饮开水,以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祛风通络,清热利湿。主治痛风。

【临床疗效】:本组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病程1~5年。年龄39~83岁。35例病人均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病史、急性间歇发作的关节疼痛、高尿酸血症。经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内为痊愈,有26例(74%);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并接近正常为好转,有7例(20%);无效2例(6%)。总有效率为94%。

【经验体会】:本病是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并有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变。中医认为,毒邪入犯与寒邪相结化热,蕴热成痰,而致血运失常,聚于肌肤腠理而成毒发为本病。本方针对病机,配合局部外洗和西药治疗,可抑制尿酸合成,加速尿酸排泄,对痛风的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定痛灵

【药物组成】:黄柏、栀子、车前草、汉防己、木瓜、秦艽、昆布、海藻、槟榔各15g,木通、山慈姑各6g,僵蚕10g,全蝎3g,黄芪20g,绿茶适量。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急性发作者局部外敷金黄膏。治疗期间,限制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摄入,禁烟酒,多饮水,多食碱性食物。定期复查血尿酸。

【功效主治】:清热利尿,散结定痛。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本组35例,其中,234例,女1例。年龄22~81岁,平均39岁。病程半年至20年,平均5.2年。临床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且始发部位为足第一跖趾关节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水平在420~698μmol/L之间,类风湿因子及抗“O”均为阴性。35例经用本方治疗1周,显效28例(80%),有效7例(20%)。1个月后复查均达显效,大部分随访2个月至2.5年,无1例复发。

【经验体会】:本方具有清热利湿,散结止痛之功效,可改善血液的低碱性,增强尿酸的血液溶解度,清除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另外,本方亦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可促进尿酸盐及非蛋白氮从尿中排出。临床观察表明,定痛灵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治疗期间无1例胃肠反应和皮疹发生。

4、痛风I汤

【药物组成】:土茯苓、薏苡仁各30g、赤芍、泽泻、萆薢各15g、虎杖、蒲公英各20g,山慈姑、黄柏各12g、川牛膝18g,防己9g,水蛭6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10d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凉血通络。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运用本方治疗30例,其中治愈(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血尿酸值下降至正常,且随访1年内无复发)9例;显效(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血尿酸值下降接近正常)12例;有效(关节肿痛明显减轻,血尿酸值下降,但症状有反复)7例;无效(治疗前后关节症状及血尿酸无明显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3.33%。

【经验体会】: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湿热痹”范畴,湿热毒瘀为其主要病机,痛风汤有清热利湿解毒,凉血通络之功效。方中黄柏、土茯苓、萆薢、防己清热利湿;山慈姑、蒲公英、虎杖清热解毒;紫草、赤芍、牛膝、水蛭凉血活血通络。据药理研究,山慈姑中含有秋水仙碱,与上药合用,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5、痛风Ⅱ汤

【药物组成】:党参、独活各15g、薏米30g、苍术12g、黄柏、当归、泽泻各10g,威灵仙、云苓各20g,桂枝9g。

加减变化:痛甚者加元胡15g,制川乌、细辛各10g;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30g,猫爪草20g;挟瘀血者加丹参30g,赤芍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分2次服。

【功效主治】:健脾祛湿,泄浊通络。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经验体会】: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因其首发症状为关节肿痛,故与风湿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门诊急诊时易误诊。本组48例在确诊前误诊率约62%,可见正确诊断值得重视。本病可属痹证范畴。但若单纯认为本病是风、寒、湿三气杂致,侵袭肌表经络,痹阻气血,引起关节肿痛,只用祛风胜湿驱寒之品,关节疼痛症状虽可暂时缓解,但降低血尿酸效果却欠佳,西药秋水仙碱、消炎痛等亦如此。本病多脾虚,多湿浊,其本在脾,其标为湿浊。

近代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常用中药妙方

痛风平汤

[处方]土茯苓、紫花地丁、萆解、车前子、青风藤各20克,酒大黄、秦艽各15克,土鳖虫、黄柏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混合后分3次热服。

痛风宁颗粒

[处方]革薜、苍术、丹参、肿节风、金钱草各100克。

[用法]上药碾粉装袋,每袋20克。每次1袋,每日3次,餐前冲服。30日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高嘌呤饮食。

痛风宁口服液

[处方]吴茱萸1份,淫羊藿、木瓜、白芷、苍术各2份,土茯苓3份。每份50克。

[用法]每份中药水煎3次,混合后分3次热服。

加味五痹汤

[处方]麻黄16~25克,桂枝10克,黄芪、石膏各30克,葛根24克,白芷、红花、防己、防风、知母、羌活、牡丹皮、赤芍、茜草、川乌、土鳖虫、乌梢蛇各10克,羚羊角粉(冲)0.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取汁200毫升,混合后分3次口服,15日为1个疗程。

白虎桂枝汤加减

[处方]生石膏、虎杖、忍冬藤各30克,牡丹皮20克,桂枝、知母、赤芍、防己、苍术各10克,甘草5克。

(加减)发热甚者,生石膏增量,加柴胡12克;痛剧者,加延胡索15克;高血压头痛者,加夏枯草、龙胆草各12克;口干咽燥者,加生地黄、玄参各10克;便秘者,加大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取汁200毫升,混合后分3次口服,7日为1个疗程。

痛风汤Ⅲ号

[处方]薏苡仁30克,土茯苓、革薜、独活各20克,蚕沙、川牛膝、防己各15克。

[加减]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2克。

健脾利尿凉血汤

[处方]生薏苡仁、青风藤各30克,土茯苓、萆解、焦山楂各20克,猪苓、瞿麦、篇蓄、车前子、玄参、黄柏各15克,白术;牡丹皮各10克。

[加减]急性期,加生石膏30克,苍术、知母各12克;慢性期,加全当归、泽泻、皂角刺各15克;尿结石者,去玄参,加石韦12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取汁200毫升,混合后分3次口服,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7日。

痛风煎加减

[处方]防己、石膏、蒲公英各15克,萆解、知母、苍术、连翘、秦艽、川芎各10克,金钱草、薏苡仁各30克,生甘草6克。

[加减]关节红肿热痛者,加炒黄芩2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2克;上肢关节痛者,加桑枝20克,羌活12克;下肢关节痛甚者,加川牛膝1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取汁200毫升,混合后分3次口服。治疗期间多饮水。

THE END
1.服药期间能吃大蒜辣椒等食品吗降问答病情分析:在服药期间是不可以吃蒜辣椒等食品的,原因在于大蒜辣椒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胃肠道有https://www.miaoshou.net/question/GkABLEnxWGZgyq6Q.html
2.灵丹草颗粒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医生建议:您好,灵丹草颗粒在服用期间.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咽痛伴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https://www.yaofangwang.com/yongyao/2188817.shtml
3.夏枯草片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能够治疗瘰疬和瘿瘤,一个是淋巴结的结合,另一个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都可以起到散结的作用,多配合菊花、石决明、当归、白芍等应用。夏枯草水煎急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脾胃比较差的人群,同时孕妇、月经期间的女性以及小朋友都不适合服用夏枯草片。用药时请遵医嘱。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98078
4.一位沂蒙山老中医的60个秘方46、口臭 临沂孙大夫教给大家一个治疗口臭的绝招:黄连、薄荷各5克,生地、天冬、石斛、黄芩、茵陈、枳实、麦冬、枇杷叶、熟地、甘草各10克,这是成人剂量,早中晚3次饭后服用,1服见效,服21服不再复发。临沂孙大夫提醒大家,妇女经期停服,服药期间忌:辛辣食品及烟酒。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2281857721.html
5.吃药需忌口,除了烟酒,这些食物也会影响药效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因为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实验证实,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药浓度约降至不吸烟时的1/20。尼古丁降低药物效应,增加不良反应。特别在服用麻醉药、镇静药、解热镇痛药和催眠药期间,最好不要吸烟。 https://www.gzxr.gov.cn/zfxxgk/fdzdgknr/zdmsxx/spypaq/201901/t20190111_25696256.html
6.牛黄解毒片是处方药,所有人在服用期间都需忌烟酒及辛辣油腻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牛黄解毒片是处方药,所有人在服用期间都需忌烟酒及辛辣、油腻的食物。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ce88b18b23b6451293acbe1b68f2c7c5.html
7.柴芩清宁片的功效作用说明书副作用及禁忌组成成分中成药2.本品尚无用于体温>39℃或WBC>12×109/L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3.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服用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5.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类中药。 6.过敏体质者慎用。 7.药物性状发生改变禁用。 贮藏密封、防潮。 有效期24个月。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https://www.fane8.com/drugs/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