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药的服用温度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宜温服,就是煎好的中药液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服用。但是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脉的汤药应趁热服下;治疗热性病的清热解毒药和止吐类药,则应待药液冷却后服用。
中药汤药的剂量大人和孩子有区别。成人一般每次以服用150~200毫升为宜,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药时,药液可稍多些;儿童和危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
大多数人都知道,中药汤剂一般是一日一剂,将头煎、二煎药汁混合均匀,早晚分服。欧阳荣提醒,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如感冒高烧不退者,可4小时服1次发汗解表药(不分昼夜)。
有患者为掩盖汤药难以下咽的苦味,在汤药里加糖,这种做法不宜提倡。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中,会减弱药性。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产生沉淀,影响药效。此外,还有些药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分泌,从而发挥疗效的,如黄连。如果加糖,就会失去这种作用。
服用汤药期间,饮食方面应注意忌食生、冷、黏腻、辛辣的食物,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感冒高烧病人,饮食上应清淡,如米粥、藕粉等;慢性腹泻病人,应吃些山药、莲子、薏苡仁等健脾胃的食品,忌服生菜瓜果和生冷食品;浮肿者忌咸食;肝胆疾病者忌油腻;皮肤病患者要忌食海鲜、辛辣等食物;服安神药治失眠时,不要饮茶水、咖啡;服人参、黄芪等补药时,不宜吃山楂、萝卜;糖尿病病人应适当控制主食及甜食;服化痰止咳药物时,要少吃糖和辛辣食物等;妇女月经期忌食生冷食物及酒类。
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吃中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在吃中药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药物的发挥,有一些饮食禁忌,是你需要了解的。只要了解吃中药不能吃哪些食物,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
忌萝卜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忌生冷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吃中药时有哪些禁忌食物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忌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
忌辛辣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吃中药时有哪些禁忌食物如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之品,如若食之,则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伤阴动血(出血)。
忌油腻
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服用中药期间,如进食荤腻食物,势必影响中药的吸收,故对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
忌腥膻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吃中药时有哪些禁忌食物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从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