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4.11.01
二、口甜。又称“口甘”,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虚口甜。前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治宜清脾泻火。方药选用泻黄散:藿香15克,栀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风2克;或清胃散:黄连、当归、升麻各10克,生地、丹皮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后者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受津灼所致。表现为口甜而干、气短体倦、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治宜益气健脾,和胃养阴。方药选用益胃汤与四君子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玉竹、白术、茯苓各10克,生地、藿香各12克,砂仁、炙甘草各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三、口咸。多为肾虚所致。如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即“肾阴虚口咸”。治宜补益肾阴,滋阴降火。方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山药、丹皮、茯苓各10克,熟地15克,山茱萸、泽泻、附子12克,肉桂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四、口酸。口中自觉有酸味,但并无酸水吐出。多为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口感酸者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状。治宜泻肝和胃。方药选用左金丸与六君子汤加减:黄连、吴茱萸、茯苓、白术各10克,人参、甘草各8克,陈皮15克。日服2次,每日1剂,水煎服。
五、口臭。[/color]口中出气臭秽,自觉或为他人所闻。一般有三种情况:1胃火上蒸:舌红或口舌糜烂生疮,或牙龈肿痛,口气热臭,并兼有口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苔黄等症状。治宜清泻胃火。方药选用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各10克,黄连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2胃肠食积:口臭如酸腐,或夹有生食味,伴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腐秽,舌苔垢腻等伤食症状。治宜消食化积。可用中成药保和丸或山楂丸吞服。每日2次,每次9克。3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龋齿或口腔炎症。可用黄芩、藿香、石膏、生地各10克,甘草4克,煎水漱口。
六、口淡。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发淡而无法尝出饮食滋味,多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临床上主要分为脾虚和湿阻两型。前者除口淡外,尚有神疲气短,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脾虚症状,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方药选用六君子汤加砂仁、焦谷麦芽等。后者可见口淡黏腻,恶心胸闷,苔腻脉濡等湿阻脾胃症状。治宜芳香辟浊,化湿醒脾。方药选用藿朴夏苓汤:藿香、赤苓、杏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各10克,半夏8克,白蔻仁2克,薏苡仁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此外,要想治愈口中异常味觉,除积极用药治疗外,还应注意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嗜好,防止房劳过度,保持口腔卫生。
味觉异常,是提示疾病的一种信息,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本人的注意。
△口苦:临床观察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在现代医学中则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这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甜味阈升高、苦味阈降低,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口淡: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外科大手术后病人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舌淡而无味。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现,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现,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其意义与口苦显然不同。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常有口淡,辨证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虽属实证,但要注意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经临床测定,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阈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
△口甜: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口涩: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可出现口涩。肝胆郁热伤阴或脾土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或通宵不眠之后,唾液腺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
△口酸: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常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多有关。有人测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正常人增高,PH偏于酸性反应。
△口咸: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弱碱性反应。
△口辣: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辨证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虚痰热;在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时有所见。经测定,在室温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口辣患者舌温偏高,有时可达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粘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
泡脚方一
生姜泡脚:
脚凉怕冷,用生姜一块(像枣大这么一块姜)用刀拍扁,红花、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
红花泡脚:
活血化淤,药店买一两红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烧开,然后加一勺盐,先熏脚后泡脚,治腰酸痛。(泡脚的水一定满过脚踝骨)
艾叶泡脚:
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药店买一两艾叶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叶用纱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先熏脚,然后再泡脚,水温40到50度的时候,再把双脚放入水中泡脚,红花、艾叶泡脚,可治脚凉腰酸。
花椒水泡脚:
可防脚臭、脚汗、脚气、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后,双脚先熏等水温能下脚的时候就开始泡脚。
另:
艾叶和花椒泡脚,可治疗皮肤病如湿疹。
红花加盐泡脚,可治疗腿静脉曲张。
醋泡脚:
在泡脚水里放一勺到两勺醋可治脚后跟干裂,有软化足跟骨刺的作用。
小苏打加盐泡脚:
可平稳血压,先放一勺盐把水烧开,然后放小苏打,血压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点。严重的高血压,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苏打主要是降血压)
干姜、桑枝泡脚:
患风湿病、怕冷、怕凉、脾胃虚寒的人,适合用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草药,如干姜、桑枝。
泡脚方二
痛经的女性,或者脚干、皮肤干燥的人,用点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芍、益母草、当归、艾叶等。
杏仁茶叶方:
苦杏仁45g,绿茶10g。将上述药一同入锅,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1小瓶药液外搽脸部及手臂,余下的药液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足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防治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痤疮、疥疮。
当归桂圆方:
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山楂当归方:
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频饮,余液与2000毫升开水—起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天为1疗程。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尤其适用于产后服用避孕药,而使面部长黄褐斑的妇女。
日常养生足浴配方:
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用上药加水1000煎至600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脚30-40分钟,配合脚步自我按摩手法。
气虚足浴配方:
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血虚足浴配方:
当归20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川断15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治感冒或感冒头痛配方:
在热水中加食盐约50克左右,50--70克生姜。泡脚时,先把脚放在热气上熏,待水温下降后再将双脚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凉时可续加热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温时及时擦干脚部,盖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觉就好了。
治咳嗽配方:
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治高血压病配方:
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或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或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用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去渣后混入足浴盆,睡觉前浸泡双足30--40分钟。
治头痛配方:
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葱白5根。
治失眠配方:
磁石60克、丹参20克、远志15克、夜交藤30克,或酸枣仁20克、远志20克、合欢皮10克、朱砂5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3000毫升泡脚每晚睡前一次。或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睡前一次。
治痛经配方:
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也可小茴香200g单煎泡脚,每日一次。
治风湿麻木配方:
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
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配方:
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克。煎后去渣,混入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10天一疗程,每日二次。
治中风后手足拘挛配方:
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6g。5kg清水加上药,煎煮10分钟后加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治双足水肿配方配方:
楠木,桐木各适量。用上药煎汤后加温水,用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治足跟痛配方:
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上药煎水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治糖尿病足配方:
川桂枝,生附片各50g,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g,乳香,每剂药各24g。上药用3000毫升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去渣后混入温水内用足浴盆浸泡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使用三次。
减肥配方:
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0分钟,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治老年斑配方:
治黄褐斑配方:
治脚底皴裂配方:
桂枝15克、银花15克、红花20克,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足部冻伤:
桂枝、茄秧、白芷、防风、细辛各15克,水煎加热水至3000毫升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在上方中添加:
加姜一大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和关节病。
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加茄子枝或红辣椒适量:防治习惯性冻疮。
加银杏叶适量:防小儿腹泻。
加芹菜叶适量: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体质比较虚弱,经常头痛,咳嗽,到了冬天手脚发凉的配方:
用“艾叶10、桂枝15、川芎10、羌活15、防风10、生姜20、花椒10、红花10、威灵仙15”用水煮沸,待温度适宜就泡脚,如果泡一会水冷了可以再冲进开水再泡,多准备一瓶开水就好了,最好是睡前泡,泡了搽干就睡觉,不要用冷水再冲洗。可以治疗冻疮或者怕冷的。如果有冻疮,最好可以加“茄子根”2棵一起煮。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心不清净,思虑妄生。心神安宁,病从何生。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以财为草,以身为宝。烟熏火燎,不吃为好。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冷勿冰齿,热勿灼唇。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
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10.活动身体,贵在经常,心情舒畅,长寿健康;遇事勿怒,劳勿过偏,茶水勿浓,学习勿念;
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
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防;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
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
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
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
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20.睡前洗脚,胜吃补药。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22.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23.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24.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胖补气瘦补血人体要气血平衡,才会精神抖擞,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气血是否平衡。
民间老年斑特效秘方
转自《养生之家。
方1
外用:康齿灵牙膏涂在斑上,每晚睡前涂一次,第二天早晨洗去,治10天左右斑脱落,以后每周涂一次,不再长老年斑,力士香皂洗手脸,也可祛斑。
方2
内服+外用:VE100毫克,VC0.2,逍遥丸10克,一次服,每日三次,同时用VE涂面部及手臂长斑的地方,每日涂三次,治疗二个月,斑基本退净,长期服用不在长斑。
方3
内服:醋泡鸡蛋15天,一次多泡一些,每天晚上煮熟吃二个,连吃一个月,斑退净,以后每周吃一次,不在长斑。
方4
内服:黄芪18,薏仁15,丝瓜络12,红花、川芎、制大黄各6,当归、制大黄各10,生地、丹皮、郁金、骨碎补、麦冬各9(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服二周后改为隔日一次服,连服三个月治愈。
方5
内服:薏苡仁40克煮粥吃,可加适量白糖,每日一次,连吃二个月,老年斑基本退净。
方6
外用:云南白药,用等量白酒调糊,涂擦面部,每日三次,半个月斑可退。
方7
外用:芦荟汁涂擦面部,每日二次,坚持一个月可祛斑。
方8
外用:熟香蕉内皮涂擦长斑的地方,每日三次,两周显效,坚持半年可治愈老年斑。
方9
内服:生姜一块切片,加水200毫升煮水,加少量蜂蜜一次服下,每日一次,坚持服一年可祛老年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