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文明:民生新期盼

编者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民素质水平影响着社会文明程度,社会环境也在影响着国民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

显然,当物质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金钱带给人们的满足感将呈下降趋势,而社会文明程度却越来越左右人们的幸福感。

在地方层面,江苏省2016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第一个省级社会文明指标测评体系,一些地方以社会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引领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也颇有成效。文明建设,不再被视为发展中敲边鼓跑龙套的角色,而是引领发展的“牛鼻子”,这无疑是政府行政理念中一个明显的进步。

社会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共同努力。

最近,半月谈编辑部组织多路记者奔赴北京、江苏、江西、河南等地深入调研社会文明建设情况,以期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会文明:由远及近的民生强音

半月谈记者吴晓颖陈毓珊邬慧颖

社会文明程度成为民生新热点

最近,《半月谈内部版》联合半月谈新媒体中心开展了《今天,你对社会文明满意吗》的大型移动互联网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手机网民对社会文明程度的关切度非常高。参与调查的5536名手机网民中,94%选择对社会文明“很关心”或“关心”。

在对社会文明的感知方面,46%的调查对象认为近几年周围的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了”,40%的人认为“变化不大”,仅有14%的调查对象认为“降低了”。而在对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上,91%的调查对象希望未来自己的子孙后代生活在“文明程度更高的社会”,仅有8%的人希望子孙后代生活在“收入更高、物质更丰富的社会”。

2016年G20峰会期间,杭州的灯光秀和西湖上的文艺晚会通过媒体与网络传向世界,惊艳了全球。峰会结束后,80后陈超和其他3位同事,外加一位来他们公司玩的朋友,半夜自发来到“城市阳台”捡垃圾,5人一夜之间成了“网红”。他们的故事发出后,很多网民表示要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捡垃圾成了特殊的城市风景。

地铁是城市现代文明的缩影,也是最能集中显现众生百态的地方。近年来,地铁中的“占杆族”“跷脚族”“脱鞋族”“膀爷”“瓜子女”等反映不文明现象的网络热词走红。相比之下,在地铁上随手捡起他人鞋底掉落的泥土,擦干净地面,手捧垃圾直到下车的大妈,却引发了一场全城的“爱心大搜索”。江西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毛顺茂说:“类似‘地铁大妈’的微小举动作为榜样走红网络,本身就体现出人们对文明行为的崇尚。散落在我们身边点点滴滴的文明正逐步被找回。”

“凡人善举常在一念之间,人性光芒却触动心灵。”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尹小健说,生活中有许多普通人做过很多公益小事,然而这些小事却并不普通。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正是对正能量的倡导。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包容。

“文明崛起”构建社会价值新体系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

“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在社会进步与社会弊病并生、物质丰富与精神贫瘠并存的时代,我们需要确立怎样的价值航向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道德的基石、社会运行的基础,树立起社会新价值坐标。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拿诚信体系建设来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炉后,各地纷纷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用账本”。在京津冀,政府启动区域信用体系和奖惩联动机制,力求让守信者“处处守信,事事方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为诚信文化的养成营造刚性环境。

社会文明程度是居民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体现。在《今天,你对社会文明满意吗》大型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公众对自己行为的文明程度表示关心。超过40%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注意自己行为的文明程度,将近57%的人选择“注意”,仅有不到3%的受访对象选择“不在意、随大流”和“不清楚”。

参与调查的手机网友“李尔王”对社会文明发展充满信心,他说:“社会文明内涵很丰富,暂时某些现象的出现可能让人觉得世风日下,但我们不能对社会发展失去信心,每个人都应积极投入到社会文明建设中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世界的改变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每周末,将家里分好类的垃圾拿到楼下,交给专门来回收垃圾的“绿色地球”工作人员,已成为成都市民王碧近四年来的习惯。在王阿姨所居住的成都锦江区比利华国际城小区,90%的居民已学会将垃圾分类。

在“绿色地球”(成都市绿色地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CEO汪建超看来,像垃圾分类这种文明习惯的养成,从政府的号召、制度变成居民的行动,中间需要搭建便捷的可执行通道。“绿色地球”采取鼓励方式,用户实名制注册后,根据垃圾的种类、重量换算成积分,积分可兑换礼品或直接提现。这种推广模式受到居民欢迎,不到6年,“绿色地球”的垃圾分类业务已覆盖成都579个小区的20.47万个家庭,共回收可再生垃圾一万余吨。

文明来自点滴改变。“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汪建超坦言,他之所以从微软辞去几十万年薪的职位从事“收废品”的行业,是为了给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呼吸的空气更好一点。

从最初的“支姐姐”,到后来的“支妈妈”,再到现在的“支奶奶”,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36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已经56岁的她,原本可以退休颐养天年,但她不舍离去。“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今年61岁的凌苏是南昌市小金台社区3号院的居家养老志愿者。身为章金媛爱心奉献团成员的她不仅是社区居民心目中的好管家,也是社区建设的热心人。她说:“人都会有老的时候,能帮助他人,我觉得很快乐。”她认为,正因有她们这样的“小人物”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才能不断凝聚社会文明进步的无限动力。

江西光大国际旅行社导游叶伟新有着多年带团出境游的经历。从业已10年的他告诉记者,在全国社会风气不断改善的背景下,现在中国游客的形象与多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从几年前带团出去需反复提醒游客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到现在游客会自觉带走垃圾,遵守交通秩序。“即使在户外,一些游客也会先询问是否可以抽烟,这些都说明了文明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新选择。”

清新家风凝聚文明进步新动能

从城市到乡村,以家庭为细胞,以惠及民生为出发点的文明城市、乡镇创建活动,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群众精神状态为之一新,城乡面貌为之一变。

走进“全国文明村”四川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只见绿树绕屋,梨花绽放,家家堂屋上方挂着统一设计的“家训牌”,农户院坝、村道整洁干净,村里一块块嶙峋的石头上刻着“日勤三省、夜惕四知”“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等格言警句。你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房屋破旧、道路坑坑洼洼、垃圾遍地,随处可见牲畜粪便。

改变,从每户家庭入手。春风村村支书王家元介绍,村两委与村民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到户,发动起一场“卫生革命”。针对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村民求神问卜等陈规陋习,春风村相继组建了农民文艺演出队、志愿服务队、乡贤服务队。有了这些文化载体,村民们农闲时读书看报、健身、自编自演乡土节目,不再无所事事,打麻将赌博。近10年来,村里没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

传世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理想,更是一种道德实践,不仅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好家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社会风尚的价值内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家庭文明带动社会文明的改革路径逐渐清晰。一股清新之风正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自觉提升素质,移风易俗,不断加强内在精神文明和外在行为文明的建设。

发展的竞争,在深层次上必然是文明的竞争。如今,以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许多地方的自觉追求,一些颇有远见的探索性举措陆续推出。

地方探索亮点:文明引领发展

半月谈记者

北京:将核心价值观具象化、鲜活化

“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是培养人的价值观,政府在引导过程中关键是落实落细落小。”首都文明办副主任韩龙彬认为,榜样在道德教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启动自2011年的“北京榜样”活动,以塑造接地气、入人心的道德群像,逐渐成为北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活动。“北京榜样”活动的特点在于坚持面向群众,以故事解读概念,以真实情感沟通群众。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赵曙光认为,相较于操作层面采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北京榜样”的创新意义更体现在人物典型推选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方式是体制内层层上报筛选,北京打破这种单向度的推选渠道,覆盖更多体制外的人群,背后体现出政府工作思维方式的转变。”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北京不断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在公共文明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韩龙彬介绍,首都文明办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将公共行为文明划分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五个方面,建立了由5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标体系”。据此,每年对万名市民进行抽样调查和现场观测,并经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从2005年到2015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提升了18.87分,从侧面说明了北京社会文明建设的成效。”

韩龙彬认为,将文明建设落实的关键,是引导公众认识到遵守文明道德,对其本人有益,不遵守则没有好处甚至有害。“一方面,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被认为是有教养的人。另一方面,教养最大的益处是可以与周边的人关系和谐,减少摩擦,对个体在社会上的生存发展有益处。”

江苏:建有温度的人文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视察时对江苏省提出殷切希望,要求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其中,“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新江苏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记者采访了解到,江苏文明城市的创建强调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多办惠民实事,让老百姓看到创建带来的城市新变化,尤其在推动各地注重育民惠民、落细落小、常态长效抓创建方面着力颇多。

江苏首推的未成年人“八礼四仪”养成教育,把“爱、善、诚、勤、俭、美”价值理念融入生活细节,引导未成年人从小践礼修德。

“要把江苏建成有温度的人文之地、有显示度的文明之地、有感受度的精神家园。”江苏省文明委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起,组建由省文明办等单位组成的测评工作小组,重点围绕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道德建设、文明风尚、社会治理等项目内容,对全省多个主城区及部分代表性村镇进行现场打分,将得分数据与年度文明城市测评成绩、各地城市化率和常住人口占比等因素相结合,测算得出测评指数,作为省文明城市评选和推荐参评全国文明城市及提名城市的重要依据,并将其纳入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力争经过5年探索实践,到2020年测评指数由2015年的86.25上升到90以上。

江西: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

江西省南昌县三江镇后万大巷64号,门庭上方写有“燕庐”二字的,是该县“最美家庭”万绍绪的家。万绍绪介绍,“燕庐”前身被日军飞机炸成废墟。父亲70多岁时,修建了这个居所,取名“燕庐”,告诫后人,要勤俭持家、团结友善。

最近,江西省南昌县妇联、县文明办联合在三江镇后万古村开展最美家庭说家风活动。台上家风蔚然,台下感触颇深。村民万绍文表示:“我们三江镇是千年古镇,‘处为贤士、出做良臣、退则辅教、进则育民’16字家训不仅印在后万家谱上,也刻在后万村民心里,我们将把家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南昌市自2015年4月开展“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主题活动以来,市民身边的好人、好事被发掘、被传扬,全城寻贤、全民崇德的氛围日益浓厚。南昌市政协主席周关说,“三风”活动与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延伸到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川:对症下药治“精神贫困”

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地处川东北秦巴山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通江县高度重视“精神扶贫”,通过创新宣讲方法,将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文化浸润与法治约束结合,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探索出一条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法制观念淡薄、科技知识欠缺、陈规陋习蔓延、文化生活单调等。针对乡村存在的现实问题和需求,2014年起,通江县组建县委宣讲团和若干宣讲小分队,按照基层群众“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讲什么”的原则,开展讲方针政策、讲法律法规、讲道德规范、讲科技知识,赛知识、赛才艺、赛品行、赛技能等“四讲四赛”活动。

系列活动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通江县30%以上的村组建了文艺队,村民们自编自演乡土节目,从“听众”“观众”变成“主角”。松溪乡赵坪村党员干部走上舞台,以“三句半”的表演形式自我揭短,促进了班子团结,获得了村民的谅解和支持,该村迅速由后进村转变为先进村。

“这样的活动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为脱贫奔小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江县委书记孙辉说,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不仅要加大物质资金投入,更要高度重视精神扶贫问题,要注入反贫困的精神动力。

(采写记者:林苗苗梁天韵蒋芳陈毓珊邬慧颖吴晓颖)

短板多多,亟待提速

半月谈记者双瑞林苗苗梁天韵

老问题与新痛点

游客不文明行为仍层出不穷。近日,一名年轻女子将自己翻越护栏与安康博物馆文物合影的照片上传到微博。在春节期间,有网友爆料上海迪士尼乐园被“洗劫”了。原来,迪士尼为迎接春节制作了一组金鸡闹春的景观,其中唐老鸭的手里拿着一盒“糖果”,而就是这样一盒不能吃的模型糖果,不出几日就被游客抠得所剩无几。

不文明行为还会酿成悲剧。今年1月,浙江宁波一家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致死事件,受害游客属于未买门票翻墙进入老虎散放区。在交通方面,野蛮变道、不按规定让行、闯红灯过马路等老问题常年受到诟病。此外,居住区内停车占用消防通道、楼道堆砌杂物等不文明行为也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除了老问题,还有新情况。从共享单车,到airbnb民宿,共享经济的日渐兴起为人们带来更多选择和便捷。然而,共享单车遭遇“霸占摧残”,airbnb房屋被租赁者破坏,共享经济成了一面“照妖镜”,暴露了部分公众文明素质仍存短板,也反映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约束不文明行为的必要性。

“浙江党建”微博发文认为,“共享”二字,必须建立在信任和规则并举的前提下,向当前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只有监管的完善,才能保障信任带来的业态发展。

形式主义“花架子”成绊脚石

2014年10月,已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0余年未果的武汉,在当年的创建活动中要求全城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在街头巡查考核学习情况,一些学校专门给学生印发带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小纸片。“创建文明城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家都很支持,但背诵这种形式就有点机械了。”一位武汉大学生说。

社会文明建设重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生硬地考核背诵显得形式主义,难发挥实效。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明锁表示,相当一部分人的抵触情绪并非针对创建本身,而是源于对社会文明建设过程中屡见不鲜的各类形式主义的反感。

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引导鼓励类的措施陆续出台,例如文明城市、文明家庭的评选,对各行业涌现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表彰。各地也有创造性的特色探索,如河南、山东等地成立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江苏镇江打造“乡风明德文化墙”,利用老百姓自家院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连环画传播“善”文化,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也不少。一些评比搞突击迎检,当时热热闹闹,过后悄无声息;还有的做面子工程,把意在改造基础设施、改进文化服务的惠民项目做成“夹生饭”。

张明锁认为,社会文明建设要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性需求。喊口号容易,深入下去难;形成声势容易,收到实效难。应该探索多种形式,使公众真正参与其中,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最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正和民革中央的团队一起做“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调研。在他看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公民文明程度同步提升,这个题目找准了立法与促进社会文明的结合点,也得到了许多地方党政机关负责人的认同。

不过,目前各地的立法探索或多或少遇到了阻碍,地方法规“法不责众”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主体不规范、权责不清等问题导致执法力度有限。汤维建评价:“有的地方出台的条例比较粗放,科学性、民主性、可操作性不足。”

运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将惩治不文明行为“入法”,要有顶层设计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完善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避免有立法无执法。

激活公众参与是当务之急

半月谈记者蒋芳双瑞

公众参与成“短板”

“我不知道怎么参与啊,填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算吗”谈到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话题,河南商丘的郑丽滔滔不绝,从乘车不排队、广场舞噪声污染“吐槽”到宠物随地大小便,但当被问到是否参与过社会文明建设时,她一下子愣住了。

采访中,公众参与感低是普遍现象。除了一些公益性活动、志愿者组织,采访对象几乎说不出更多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平台。各类文明评比中的打分、投票、测评等环节,则是被视为负担,而非主动参与的途径。

与此同时,如何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成为新课题。官方主导的“随手拍”公益活动就是一次有益探索。2015年,国家旅游局及有关机构发起“文明旅游随手拍”公益活动,在旅游途中随时拍下照片,既为文明行为点赞,也曝光不文明行为。事实证明,维护旅游环境是所有旅游者的共识,“随手拍”活动平台起到了良好的相互监督和约束作用。

“啄木鸟”撬动群众的“洪荒之力”

城市“牛皮癣”、夜宵摊扰民、窨井盖缺失……2015年10月底以来,江苏省江阴市登记在册的6.3万名“城市啄木鸟”,已报送各类城市问题7.3万件,结案率为95.5%。所谓的“城市啄木鸟”是一款手机软件,市民随时发现城市中的不文明现象就能通过这款软件予以举报。

“文明创建中的大头是城市管理问题,面广量大,仅靠城管部门突击治理收效甚微。如今通过‘城市啄木鸟’和其他渠道,更多市民被吸引,自发投身到了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活动中。”江阴市城管局指挥中心指挥科科长张喻燕说,每一只“啄木鸟”看起来无足轻重,但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洪荒之力”。

激活与吸纳社会力量

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精神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诉求日益强烈。江苏省文明办调研发现,一些个人和企业有参加志愿服务的意愿,但难以找到参与的渠道和好项目;另一方面,一些志愿服务组织想开展项目,但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有时也摸不准社会需求。

2016年,江苏举办了首届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有近5万人直接参与活动,390多个项目获得社会各界支持资金3120万元,在推动志愿服务组织与各类社会资源有效对接上取得新突破。

“强政府”在推进社会文明建设的动员力和组织力上成绩斐然,但客观上容易挤压社会和公众的内生力量发展空间,使公众产生“惰性”,缺乏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所应有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因此,激活与吸纳社会力量已成当务之急,对于提升文明建设温度、降低社会治理成本非常关键。

短评:让文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李建发

让文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必要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聚焦新实践、培育新风尚、凝聚正能量。在这种背景下,各级政府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举措。

然而,仅靠政府的“外力”未必能够“药到病除”,公众参与显得更为重要。在《今天,你对社会文明满意吗》大型移动互联网问卷调查中,超过60%的调查对象表示,公众参与是建设好社会文明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才是教育宣传(23.03%)和政府引导(13.20%)。

正如刘云山同志今年在中央文明委第五次全会上所指出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是动员群众创造文明美好生活的创举。要顺应群众期待抓创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为民、利民、惠民的要求体现在工作各方面;要强化问题导向,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激浊扬清、移风易俗,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文明,既是个体对生活内涵的本来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所以,当每个个体都能努力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都能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主动参与社会的文明进程时,当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引导与法治保障形成合力,与公民需求打成一片时,文明的生活方式才能普惠大地、福泽后人。(策划、编辑:邓伽)

THE END
1.胡思乱想001:明知吸烟有害降,为什么还要吸烟吸烟有害健康的常识,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吸烟,烟草是最暴利的行业之一; 第一次吸烟的人,多数都是抱着一种体验尝试的态度,觉得吸烟很酷,觉得吸烟能跟别人不一样,或者是觉得吸烟是作为成年人的一种权利象征; 这是很多还未成年的小孩子吸烟的心态; https://www.jianshu.com/p/f69f7b9705e2
2.低调奢华烟文化探索之旅保健按摩服务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烟文化,以其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姿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烟,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文化的体现。 一、烟文化的低调之处 烟文化的低调,源于其内敛与深沉,在许多人眼中,吸烟是一种私人行为,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烟民们在享受烟雾缭https://haomengjk.com/post/2003.html
3.最新抽烟现象,影响危害与反思网络表演3、抽烟文化的新解读:在当代社会,抽烟文化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一些人认为抽烟是一种时尚、解压的方式,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抽烟现象的蔓延。 抽烟的危害和影响 1、健康危害: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包括肺癌、心血管疾病等,吸烟还会影响皮肤健康,加速皮肤老化,增加皱纹等。 http://www.chihutech.cn/post/947.html
4.大学销烟,烧掉的不只是烟剑桥火柴学校抽烟余秋雨学校的理由当然很充分,“我们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吸烟,也是考虑到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但是换个角度,烟草局的不知道怎么看这件事。况且,烟购买了之后,就是学生的私有物品。如果学校禁止抽烟,也没必要去损坏这些东西,让他们在校外抽也就是了。搞这么大一阵势,总让我想到阉割二字。是的,抽烟是有害的,这我也承认。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4AGI6505567FJK.html
5.文明之风,烟行有道——文明吸烟标语大赏这则标语强调了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重要性,在禁烟区吸烟不仅违反规定,更是对他人健康的不负责任。 3、“文明吸烟,从我做起” 这则标语简洁有力地呼吁大家从自己做起,践行文明吸烟的行为,它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作用,也体现了社会的期望和要求。 在公共场所,文明吸烟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让我们从http://www.sjzgushi.com/syzx/86079.html
6.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安全文化:核与辐射安全百问百答 一、放射源相关问题 1、我国是如何进行放射源管理工作的? 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和要求。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手段保障放射源管理工作实施。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作为我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放射源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http://www.bb1y.com/yydt/info.aspx?itemid=1611
7.韩国的吸烟文化韩国文化与生活韩国旅游网从香烟价格的提升到对吸烟场所的限制,以及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进行的处罚等,整体来说,人们对于吸烟的行为规范有了更高的要求,吸烟文化也迎来一个新的变革时期。那么韩国的吸烟文化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韩国的吸烟现状 以男性为主的吸烟大国 和饮酒的年龄线一样,在韩国,可以吸烟的年龄也是从刚满https://cn.konest.com/contents/korean_life_detail.html?id=1342
8.ak.akvtc.cn/mokoi11他既是燕子京的宿敌,也是苏幕遮和燕子京之间最大的障碍。他的存在,映射了命运的无情:即使你再努力,最终的结局,还是由别人决定。 《珠帘玉幕》的结局让很多观众感到意难平,但它传递的主题却耐人寻味。苏幕遮说过一句话:“有憾无悔。”这句话,是她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是一种释然。 http://ak.akvtc.cn/mokoi11_30/933337.html
9.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33、有的城市旧城改造,把一种文化底蕴都改没了,你的看法? 答:1、随着社会的发展,旧城的改造是必然的。但改造不是重建,所以在考虑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也得考虑城市其本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保留传统,体现现代。2、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它同样是“我个性故我存在”的,所以不能为了追求热点而千城一面,更不http://www.yuloo.com/news/2005-06-14/19730.html
10.[渝粤教育]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训练参考资料A、安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B、安全的文化性,是安全文化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C、安全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D、以上都不正确 参考资料【 】 9、【多选题】12、下面哪些实践可以表明人类安全文化的形成? A、通过集体居住来增强防御能力 https://blog.csdn.net/yuyueshool/article/details/123606825
11.文明礼仪知识文明实践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11、 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12、 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http://sdlk.wenming.cn/wenmingjiangtang/201608/t20160825_2601481.html
12.图文:《鄂州文明20条》解读抽烟、扔烟头虽然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是如果时间、地点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到别人,在危害自己健康的同时还会危害别人的健康,影响到公共场所卫生,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公共场所是一个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广大市民要自觉养成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乱扔烟头的良好习惯,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文明https://www.ezhou.gov.cn/gk/zc/zcjd/ztkt/rksh/202109/t20210916_425652.html
13.中国文化产业政策范文6篇(全文)文化政策是国家实现组织、领导以及管理的有序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它体现的是特定社会时期所产生的一种文化运作体系, 是国家整个政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内容, 对整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一直以来, 文化问题都是我国比较关注与争论的焦点性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文化政策在选择过程https://www.99xueshu.com/a/Suepvkhk6mmi.html
14.北京故宫最佳游览路线图怎么走超全故宫一日游半日游参观路线图摘要:北京故宫,在我国明清两朝时名为“紫禁城”,是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封建帝王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故宫几乎是每一位到北京的游客必去之地,可故宫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近九千间,收藏的文物有180多万件,但却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参观故宫怎么不走冤枉路?故宫游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4164.html
15.香烟背后蕴含的文化信仰图散文随笔香烟在很多场合,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也是香烟文化所在。香烟,在当下已经是许多人士的“伴侣”之一,它作为一种精神嗜好品,除了其生物化学的作用外,对消费者而言还需要有一个信仰来支撑。 香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小小的烟盒以及各种烟具都在表现一种文化。吸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有人吸烟,有人不吸烟,这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whpd/swsb/529992.shtml
16.做个文明中国人文明人演讲稿优秀17篇曾有一则报道这样写道: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由此可见不文明行为也是一种国耻。 https://www.shubaoc.com/fanwen/yanjiang/81la.html
17.世界各国烟文化:探索烟草的魅力!烟草文化烟草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烟文化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宗教和社会背景。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世界几个国家的烟文化,感受烟草的魅力。 1.中国烟文化 中国烟文化起源于烟草传入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吸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用于表达尊重、信任和友谊。中国各地的烟草https://www.tobaccochina.cc/html/news/ycwh/674836.shtml
18.第三章塑造健全的人格少年同伴群体也是一个结构分明的集体,群体内有具有上下级关系的“统领者”和“服从者”,有平行关系的“合作者”和“互助者”。这个群体中体现着不同于孩童与成人的少年亚文化特征。与幼童的不同的是,孩子离开父母或被父母拒绝是幼童焦虑的最大根源;而少年的焦虑不安则来自于同辈群体的拒绝。在少年这个相对“自由轻https://jgxy.usc.edu.cn/info/1077/1501.htm
19.探讨煊赫门标语背后的社会现象,一句句子揭示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2、正如抽烟只抽煊赫门,只钟情这一种烟,人的一生也只爱你一个人!就如挚爱喝竹叶青这种美酒一样,愿只爱彼此白头偕老。 3、煊赫门,不仅是一个烟草品牌,更是一首原创歌曲《炫赫门》的灵魂,歌词中“抽烟只抽煊赫门,一生只爱一个人”,是对爱情的深情告白,也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http://722973.com/1dDBcBc111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