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是省列烤烟基地县之一,种植烤烟有着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1958年开始引进试种,到1981年初具规模。1985年,正宁县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烤烟生产基地县。近年,当地人民在唐肃宗当年休息过的“唐台”修建起了草坪、展厅、碑林和亭子,四周遍植罗川旱烟,使之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二、发展烟草生产优势及特点
(二)烟草综合利用优势。烟草全身都是宝。除富含蛋白质外,还富含柠檬酸、苹果酸,提取出来可做成天然饮料和保健饮品。烟草籽含油量高达30-40%,可供食用。从烟草中可提取香精、树脂、甲醇等多种工业原料。烟草用于农业上,可用来制肥料和新型绿色杀虫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烟草提取物在医治心脏病、糖尿病、皮肤癌、炎症、腹泻、记忆力衰退、精神抑郁等病症方面有一定的疗效,还可作为急救药、强心剂、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等药用原料,烟草用于现代医药学,具有非常宽广的发展领域。
(三)烟草种植效益较高。1983年,国务院正式确立了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使烟草种植得到加强规范。烟草是高效益作物,亩收益加补贴比粮食作物多30%以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烟草又是高税利商品,2011年中国烟草税费约占各项税收的6.7%。
三、烟草种植现状
2012年全省烟叶播种面积6.17万亩,同比增长10.6%;产量1.09万吨,同比增长7.2%。其中烤烟播种面积5.01万亩,同比增长16.2%。
四、存在的问题
从大层面来看,烟草行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于1987年将每年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吸烟者及二手烟危害一样,各国都限制在公共场所吸烟。近年来,美国、英国的烟民减少了20%以上。我国现仍是烟草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从我省烟草种植现状来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产规模小,总体效益较低。近年来,全省烟叶种植面积在5-7万亩左右,仅占总播种面积的0.1%。由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每家耕地面积有限,总体效益较低。因烟草要实行轮茬种植,土地流转经营的制度法规还需规范。
(二)农民文化程度低,田间科学管理弱。由于我省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科学种植的方式方法不够精准,多数靠种植经验施肥、药等,肥药使用及测土配方施肥精准度不够高,使烟草种植不够统一规范,影响种植效益。
(三)烟草种植对烟农健康的影响。烤烟生长期长,在其种植过程中,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缺乏,使年龄较大烟农劳动强度增加而影响身体健康。种烟户多是多年种植,使用传统方法烘烤,技术落后,自我防护不够。在烘烤分级过程中,受密闭环境中煤烟、湿气、熬夜等影响,烟农易患多种慢性病。
(四)烟草种植效益提升,易造成过快发展。2006年,正宁烟草丰收,种植规模大,烟叶产量也高。因销售不畅,种植户陷入困境。由于种植烤烟的比较效益高,在市场化作用下,种植户忽视风险,大量种植容易造成烟叶价格起伏较大。
五、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在国家实行烟草专营的基础上,规范烟草种植政策,加大合同种植管理力度,实施科学种植管理,提升烟草品质。加大轮茬种植力度,加快烟草种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种植补贴和烤烟棚建设等补助力度,稳定烟草种植户种植效益,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二)对烟草种植全程实施保护和扶持。严格控制播种面积,防止盲目种植造成种植农户受损。加强烟草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管控,控制农户种植成本上涨。加强烟草种植销售市场管理,防止烟草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冲击烟草业发展。加大烤烟机械化水平,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和烤制期间对身体健康影响。
(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尽管中央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政策,但由于这种流转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土地流转中合同不规范,造成土地纠纷,错过种植季节,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四)加大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医药烟草生产。随着人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发展,各国都不断加强卷烟的管控力度。在现代烟草科研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烟草提取物的医药、保健等价值及效益不断提升。在我省农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快烟草医药、保健等综合方面研究,吸引扶持资本投入,创新烟草用途转变,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等,前景广阔。
主办单位:甘肃省经济研究院(甘肃省信息中心)维护单位:国家信息系统兰州培训中心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庆阳路60号信息大厦4层业务咨询:0931-89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