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有其宏大深远的轮廓,同时也有其入微生机的细节。从细节中可感知历史文化的生动,从“小”书中也可见“大”文化。
今天,小编为亲们带来“世说中国”丛书12种小书,与您一起去观察一个可能不曾了解过的中国文化侧面。
上新
《中国的冠婚葬祭》
古代人伦关系整体的理解描述
展现中国民风习俗的历史文化
扫码购买
目录
年中行事
灶神与杂粮面寒山寺的除夕钟声
腊月之城
喜庆的春联
桃符的起源
孔子与对联
讨个吉利的过年
街上的传统游戏
春节的由来
“年”的传说
除夕夜守岁的传说
灶王奶奶与除夕
元宵节
由泄愤生出的灯谜
十五夜的“元宵”
挂灯笼的传说
少数民族的春节
二月二,龙抬头
炒豆救龙
三月三,王母娘娘过寿辰
“三月会”的传说
清明节扫墓
清明插柳的由来
四月八日浴佛节
端午节
白蛇传
粽子与赛龙舟
招待出嫁女儿的习俗
七夕姑娘
牛郎与织女
七仙女织女
盂兰盆会
中秋节
月饼的故事
重阳节
冬至吃饺子
腊八粥
祭灶神
婚礼与葬礼
婴儿诞生
虎头鞋的传说
三媒六证
传统婚礼
盖头红的故事
三天回门
冥婚
现代婚礼
戒指的传说
祝寿
临终
为亡者烧纸的由来
讣告
迎接亡灵后再次送亡灵
可与大名队列匹敌的送葬队
土葬的规矩
现代葬礼
牌位葬礼
后记
1.《三国演义的世界》
国际知名明清小说研究专家金文京
探索一个你可能不曾了解的三国世界
一本关于《三国演义》的文化普及读物
全书围绕“三国”话题展开,涉及古时的语言与思想、人物形象、作者平生之谜、出版竞争等方方面面,是《三国演义》的一本趣味小百科。
事无三不成
书名不必说,作品开卷是“桃园三结义”,此前还有张角、张宝、张梁等黄巾三兄弟为之开道,此后还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陶恭祖三让徐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之后有妇孺皆知的“三顾茅庐”与“定三分隆中决策”,而后又有“荆州城公子三求计”、“三气周公瑾”……
2.《五胡十六国:中国史上的民族大迁徙》
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
五胡十六国
中国境内的民族大迁徙
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中国社会正是凭借多民族的活动、
融合而逐渐形成的。”
整理日本学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
五胡十六国研究
……如果打破旧有的思想壁垒,我将会感到这是一个别具魅力、满载着各种可能性的时代。并且,五胡十六国是一个包括汉族在内的多个民族在中国大地上强调自我、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社会与文化,进而形成新的中国的时代。
——三崎良章
本书是以五胡十六国时代背景为主题的学术论著。主要整理日本学界字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五胡十六国研究,将去分成草创期的五胡十六国研究、五胡十六国研究的展开以及现代的五胡十六国研究三期,且详细介绍了三个时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课题以及待突破的瓶颈。
3.《中国的神兽与恶鬼:<山海经>的世界》
(增补修订版)
以《山海经》为中心
对先秦民俗社会进行重构
以《山海经》为线索
一些浅藏灵怪,神物出没的故事
记载“外面的世界”的山川薮泽
与居住其中的超自然存在
探寻其中意义
浮现古代中华民俗的部分
《山海经》描绘的世界的基础是中国先秦时代的民俗社会。然而,问题是这些民俗生活究竟是由何人出于何种目的记录下来的,又为何会被系统化,使其范围扩大至全国?
——伊藤清司
中国古代,在人类生活的空间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孕育着无数野兽猛禽的森林、荒漠和原野,这些空间被人们成为“外部世界”。人们认为,“外部世界”中生活着超自然的恶鬼、神怪、怪兽、神兽等,它们有的善良,有的邪恶。通过对《山海经》的研究,作者诠释了中国古人对“外部世界”的想象与认知、好奇与畏惧。
4.《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
考古学家小谷仲男
以40年的考古研究成果
力图为读者揭示这个神秘民族的历史
作者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推论出月氏和贵霜王朝都是
以阿姆河流域为根据地的
同一游牧民族集团
对于月氏的研究,我并没有得出惊人的结论,但对在古代世界中链接东西地域而活跃的月氏及贵霜人的理解多少起些作用,这才是我的本意。
——小谷仲男
在这本书中,序章,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是论述中国西北边境出现的游牧民族月氏。第三章介绍在阿富汗北部发现的真正的希腊人城市阿伊哈努姆的发掘成果,同时涉及西迁后月氏的情况。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述的是在即将兴起和刚兴起后的贵霜王朝的问题。第六章和第七章是1996年作者造访苏联中亚时记得旅行日记中的要点。最后一章系从考古学的角度考察月氏,重新审视月氏与贵霜的关系。
5.《宦官史话》
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
审视中国宦官世界
宦官在中国政治的深层是如何行动的?
他们又如何运动这个国家?
将宦官的生活、宦官的历史
权势、清代宦官的终结
宦官中的名人、秘闻一一掘出
“宦”字据《说文解字》是宝字盖(官厅)和“臣”字结合的会意文字,其本义是任(职)和学(习)。因此,宝字盖(官厅)和臣结合起来,就是学习如何侍奉君主,即官吏的见习,转而指普通官吏,后来却成为在宫廷中使唤的被阉割男子的称呼了。
宦官的起源
宦官的历史极其古老,殷代(公元前1751年-前1050年)就已经让异民族羌人做宦官,在古书中可以看见寺人、奄人、奄官、中官、内官、内侍、内监等。
跟师父学
6.《妓女与文人》
一本书考察妓女的历史
及其与士大夫的关系
从中国的古籍小说及民间传说中
引用文人和妓女之间特殊精神上
的和肉体上的依存关系的事例
对这种奇特的社会关系进行了解析
她们是精于世故却也婉约深情的青楼女,他们是富于诗书却也缱绻多情的青衫客。
他们交往于酒肆歌楼,以诗歌互递情谊,其中鼎鼎大名者,如薛涛与元稹,鱼玄机与温庭筠,李师师与周邦彦,柳如是与钱谦益,更是留下了诸般传说。
妓女名称的由来
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妓”字:“妓,妇人小物也。”也就是意指卑下微贱的女人。“妓”同样是从有“技”的妇人而派生来的。在中国,人们对妓女的技艺方面格外重视,这是妓女名称由来的原因之一,这与重视教养主义的文化方式有极大的关系。
妓女的类别
自春秋时代开始妓女即存在于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后世根据妓女所属的场所,将妓女大致分为宫妓、家妓、营妓、官妓、民妓5种类型,并大多以此相称。
妓女的技艺
妓女的技艺包括各个不同的方面,最主要的是音乐和舞蹈。妓女的歌舞、奏乐等技艺基本上在各朝代音乐所的管辖之下。
妓女不仅要能歌善舞,在酒宴上富于言谈和机智应对的应酬能力也是评价妓女的重要方面。
7.《中国的海贼》
从古代开始到近现代时期
发生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海贼
海盗、洋盗等活动进行研究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贼
航海女神妈祖
对于在中国水上航行的帆船的人们不可缺少的是对妈祖的信仰。妈祖是保护海上、水上航行安全的女神。
妈祖在历代王朝都加以保护,尤其是在明代,妈祖作为天妃而受到祭拜。郑和到印度洋的大航行,也对妈祖给予的海上航行保护进行感恩祭拜。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妈祖被加封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
8.《中国说话文学之诞生》
从先秦到六朝
追寻中国“小说前史”
“说话”这一日语,对应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故事”或“传说”的意思,可解释为自古代“传承下来”或“流传下来”的故事或传说。因此,对于日本文学研究领域来说,使用“说话”更为妥当,更易为接受。
中国说话文学诞生于六朝初期,本书探讨的范围截至六朝结束前,也就是所谓的“小说前史”。
9.《中国烟草的世界》
由“烟草”这一独特视角
展现中国世俗社会的一个切面
管窥中国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嚼火寒能却,长吁意似酣。良霄人寂寞,借尔助高谈。”
于中国人而言,烟草虽是“舶来货”,却深入于每日的寻常生活。
烤烟、一晒烟、香料烟,其品类丰富繁多;水烟、鼻烟、莫合烟,其享用花样百出;南洋、朝鲜、俄罗斯,其传播迂回漫长。
10.《缠足史话》
探明缠足这种奇异风俗产生的社会因素
第一次尝试从男女关系的角度
来考察中国缠足习俗的历史
本书试图探明缠足这种奇异风俗产生的社会因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缠足的产生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作为缠足社会背景的男女关系的历史。
11.《刻在石头上的世界》
石头上的中国——通过画像石
穿越时光,体验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
看画像石的时候,(人们)自然会问:到底是什么人在做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人物的性别、标志着人物身份的穿戴、手里拿的东西、乘坐的东西以及画中器物的用途等等。
(炊事)
中国各地出土了大量雕刻着画像的石灰岩或砂岩的石板。其中大部分在年代上属于公园1、2世纪,即东汉时期。这些刻有画像的石头被称为画像石。
图8中臼右边的劳动场景是把用臼捣过的谷物盛在很深的竹筐里,再一点点地倒出来,靠风把谷粒和谷壳分开。左边的男人操作的是大型的扇子,在棍棒的一侧装有扇叶,棒子的下端立在地面上,左右摇动上面以扇风。图中劳动的人们的发髻向上竖着,据说这是四川省土著居民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