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为5号字,中文推荐使用宋体,字母、数字内容一律采用TimesNewRoman,标题加粗。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多倍行距1.2倍。
表格编排使用三线表,6号字。
论文采用三级编号顺序,1,1.1,1.1.1
请在投稿前参考我刊已发表论文对论文格式进行修改。
题目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鲜明而有特色,尽量不用副题名,一般限20字以内。
作者姓名著作权属于作者,作者应自始至终参加该项研究工作,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具有答辩能力,必须参与论文的撰写,必须阅读过全文,同意发表全文,并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各种责任。多作者时姓名间用逗号分开,如是单名,姓与名之间空一格。
*关于作者署名的要求
根据GB/T7713.2规定,署名作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参加主要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
(2)参加论文撰写;
(3)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负责并具有答辩能力。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3个条件的人员才能成为署名作者。请作者在投稿前确认好署名人员及其顺序,投稿后不允许再添加或修改署名作者。
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邮编,外加括号。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时,在每个单位前加注阿拉伯数字。
摘要350字左右。包括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5个要素。目的应阐明研究的背景、设想和目的;方法须包括材料或对象,应描述课题的基本设计和使用方法;结果应列出主要结果,包括主要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真实、准确、具体,所列数据经用何种统计方法处理,应给出结果的置信区间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结论总结全文,写出准确无误的观点和价值。摘要不得重复论文题目中已有的信息,一般不用参考文献,图表,数学公式等。
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隔,不要用短句。
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一致,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英文作者姓名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姓在前,名在后,姓全部大写,名每个字的首字母大写,名若为两个字,两字之间不用连字符“-”,如ZHANGJiuquan。作者为两个人以上时,作者姓名之间加“,”。
英文作者单位“单位全称,市名邮编,省名,国名”,外加括号。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时,在每个单位前面加注阿拉伯数字。
Abstract应重点包括“研究背景(现在时),目的(过去时或过去完成时),方法(过去时),结果(过去时)和结论(现在时)”5个要素。应避免要素不全和繁简失当。内容尽可能详细,字数可以多于中文摘要。尽量使用简单句,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第一句话不得简单重复论文题目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用的符号术语。缩略语、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使用简单熟悉的词,不使用华丽的词汇,不使用俚语。
Keywords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全部小写,关键词之间用“;”分隔,不用短句。
基金项目如果是基金项目,写明课题资助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前言(在论文中省略“前言”二字。)别人已经做了那些研究为什么还要继续研究目的意义理论依据不要与摘要雷同。同行熟知的、教材上能找到的就不用详述了。要开门见山,废话少说。
结果标题不要写成“结果与分析”(结果是通过观察分析得来的)。精心设计制作图或表,让规律一目了然。文字不要重复图表的内容。不要将结果与结论相混。尽量作统计分析,注意统计方法。在结果部分应避免讨论。
讨论讨论部分对主要结果进行讨论,与别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对不同点进行解释。有什么新发现能推出什么结论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讨论和前言部分是引用参考文献最多的地方。该部分不应与前言内容重复,不得重复叙述所得的结果,也不应是文献的回顾,应避免缺乏根据的过多过远的推论。对于较简单的论文,可以和结果部分放在一起。
结论对讨论部分推出的结论进行汇总,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可以写成1)2)3)等。不要用“结论与讨论”。如果无结论,该部分可以不写,或写成小结等。
图和表图题、表题要中、英文对照。图题在图之下,居中。表题放表之上,居中。图、表、照片要少而精,应有足够的信息,具有自明性,即应使读者不查阅正文即可理解表中的内容。图、表中非公知缩写应在图注和表注中说明。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示,文字部分避免罗列与图、表重复的数字。应避免不必要的图、表或图、表中的一部分,如小表格中的数据可用文字叙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表,不带竖线,可加必要的辅助横线。表内个位数、小数点、±、-、+等应上下对齐,用空白表示无此项或未测,“-”代表未发现,不能用同上、同左等词语。
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m(米),s(秒),min(分),h(小时),d(天),L(升),kg(千克),hm2(公顷)(英文论文与英文摘要中用ha),t(吨),mol(摩尔),U(酶活力单位),Mr(分子量单位),bp(碱基对)等。mL不可写成ml。浓度用mol/L或mg/L等表示,M、N、ppm、亩等已停止使用。1M硫酸改为1mol/L硫酸,1N硫酸改为0.5mol/L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