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像一杯茶,淡雅幽香;经典像一瓶酒,韵味绵长。国学经典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结晶,是曾经鲜活生命迸发出来的智慧之光,是华夏大地久而弥坚的真知灼见,细细品味国学经典顿觉疑难问题茅塞顿开、迷惑世界豁然开朗,她是我们人生的智慧树、方向标,指引着我们胜利前行。
品国学经典,修人生之德。《大学》中有一句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做事的根本是修身,只有把自身的修养品德提升了,做到德才兼备,以德服人,才能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品德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国学经典在好学善问、温厚宽容、崇德向善、慎言敏行、仁民爱物、见利思义、勇于改过、安贫乐道、严于律己等方面为如何修身立德给出了“标准答案”。当前社会手机电脑“泛滥成灾”,网路用语层出不穷,玩游戏、看电影的人多了,静下心好好看看书的人少了。《道德经》有云:“厚德载物”,只有“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加强学习和反省,才能提升我们品行修养,我们的人生之路才能一帆风顺。
品国学经典,筑人生之基。国学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成长大有裨益,她是我们导师、益友,是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和“先锋向导”。国学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等帮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我们终身受益。如《论语》“言中信,行笃敬”,教导我们应当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三国中关羽千里走单骑忠义千秋,赵子龙大闹长板坡可歌可泣,作为我们地税人更是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地税事业。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认真学习,认真思考,掌握过硬的本领。《孟子告子下》也提示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创业的路上,乘风破浪,逆势上扬。国学经典是使人百读不厌的千秋名著,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精神盛宴,是筑牢人生之基的心灵鸡汤,品国学、颂经典日常必修。
品国学经典,悟人生之理。国学经典中有许多哲理故事的名篇,让我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原则。如《庄子则阳》所言“丘山积卑为高,江河合水则为大”、《劝学》所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量变到质变、积小胜为大胜的朴素道理;《道德经》云:“兮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告诉我们祸福是可以转换,要像“塞翁失马”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对;如《三国志》“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我们坏事虽小不能做,善事虽小坚持做;如《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恶事做多最终自取灭亡。哲理让人智慧、让人做人恰到好处,悟人生哲理,不可不学国学经典。
品国学经典,走人生之路。人生之路处处荆棘坎坷,有风雨也有阳光,有苦难更有辉煌。如何走好之路,国学经典里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好方法。《晏子春秋》有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达到目的地,走人生之路,贵在坚持;《三字经》“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明示我们习惯不同,性格命运就会发生重大变化,走人生之路,贵在养成;《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教导我们谦虚好学,时时向别人请教。走人之路,贵在学习;《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别人,走人生之路,贵在宽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走人生之路,贵在奋斗。走好人生之路,国学经典必须常学常新。
品国学,如同品人生大餐,回味无穷;颂经典,如同颂世纪华章,赏心悦目。国学经典让我们人生之路处处充满智慧,让我们的学习之帆时时顺风高扬,国学经典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