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诗(精选5篇)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苧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五载(746年),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一宴次会中陆羽随伶人作戏,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研习儒学。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并赠以"白颅乌犎"(即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崔国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这亲的名人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

公元775年(天宝十四年),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陆羽自幼随积公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学早就发生浓厚兴趣。湖州又是名茶产地,陆羽在这一带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这一时期他结识了著名诗僧皎然。皎然既是诗僧,又是茶僧,对茶有浓厚兴趣。陆羽又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术的薰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这人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一生仕途坎坷,这首《汲江煎茶》便是他被贬在儋州时所作。

一日,顺手拿起一本《苏轼诗选》,随手一翻,便翻到了这诗,细细品读过后,大惊:没想到苏轼也是一烹茶好手!

提到茶,猛然想起一首歌,叫《奈何》,是一友给我听的,清澈的男声,淡淡的,很是好听。

歌词是这样的:烹一抹,洞庭波

佐壶中茶香唤奈何

煎青芽,焙文火

借与清风三分春色

雨肆弦,花惊落

一怀心绪点不破

倾杯尽,盏边祸

茗香只在唇间过

留不得

......

伴山阿,听雨落

看几处春花淡着墨

未续完,茶犹热

饮下轻压江湖苦涩

雨声小,弦惊落

一怀心曲弹不破

倾杯尽,无需多

拱手欣然谢相酌

擦肩过

世浮沉,茗香浓几分

杯盏深,相酌莫相问

拂衣袖,人散徒留余温

茶未冷,与我静待何人

绝非为了凑字数而抄上这一段歌词,实在是这个词配上这诗,确实精妙。“未续完,茶犹热。饮下轻压江湖苦涩”不同的是,苏轼压下的是朝廷的苦涩,是被贬的苦涩。

被贬的苏轼,一日甚是无聊,无事可做,便于夜晚去江边汲水,想给自己煎碗茶喝。

要想烹出好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这个道理苏轼自然是懂得。于是他独自来到江边取水,明月皎皎,月影映照江面,似给江水披上薄纱,他用大瓢舀水,江中月影似乎被他用瓢装盛着,随着江水落入壶中。

开始煎茶了,“小杓分江入夜瓶”,陶瓶中的茶水渐渐烧开冒出的烟雾萦绕在房间里,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

其实写到这里突然有些怀疑,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当时苏轼被贬,哪里来的这么好的茶叶呢?有人说这或许是他随身带的茶叶,也有人说这是苏轼的一误

笔,其实不管怎样,读诗便是读诗,我只是一个读者,写得好便行,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呢?“雪乳已翻煎处脚”多么可爱的场景,小时候自己试着烹茶,看着壶中白沫时浮时沉,就觉得那白沫就像一叶在奔涌的江水中漂泊的白色小舟,江上狂风大作,掌舵人正与江水对抗着。嗯,那时自己还小,现在想来,孩童的想法好不可爱。

茶终于煎好了,开始斟茶了。“松风忽作泻时声”倒茶水的声音就像风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虽有些夸张,但在我脑海中却想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用来形容倒茶声的句子了。连斟茶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如“松风忽作”,一个那样宁静的夜晚,一个那样幽僻的地方,突然觉得苏轼写这句的目的是为了一抒愤慨:自己有学问,有胆识,却被贬至这幽僻之地,叹老天不公啊!!!

城中厚重的钟声传出,带着岁月的沉淀,一下一下的,敲在自己的心上。卢仝说:“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苏轼将壶中之茶一饮而尽,喝完后,自觉无聊,无友相伴,甚是寂寞。只好独自迎着狂风赏月,听着城内钟声。那样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在那时,陪伴他的却只有月亮、狂风、钟声和喝剩下的茶水......

世浮沉,茗香浓几分。太浓的茶,喝下去了,便觉得茶的苦涩在唇齿间游弋,倒不如想苏轼那样以活水为茶,淡淡一杯,不似白开水般无味,不像茗香般浓郁,大概我想过的一生也是这样把。

都察院监察御史正三品副部级。

监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

《新唐书·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关键词茶叶资源;开发利用;新领域;四川雅安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境内山地多,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丰富,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据记载,雅安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区,被誉为世界茶文化、茶树栽培的发源地。自古以来,雅安市积淀了丰富的茶叶资源,并不断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推动了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1丰富的茶文化资源

1.1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

相传在公元前53年,茶祖吴理真在今雅安市名山区境内的蒙顶山上种下7株茶树,开创了人工种茶之先河[1],之后茶树栽培才传至全国,传遍世界。蒙顶山之巅的天盖寺,有吴理真结庐种茶遗址。寺内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及实物。蒙顶山主峰有皇茶园。此地在唐代即产贡茶,白居易曾经诗赞“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到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被正式命名为“皇茶园”。皇茶园旁有“甘露井”,相传吴理真于此汲水种茶,并用此井水烹茶,异香诱人。蒙顶山天梯古道起点处有茶史博物馆。馆藏丰富,比如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各类名茶、边茶的实物,记载蒙顶茶的碑碣、历代形态各异的茶具等。蒙顶山茶文化遗存数量颇多,特色明显,影响力大,而且蒙顶山又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尤其适宜发展茶文化旅游业。

1.2民族茶文化交流纽带――川藏茶马古道

雅安与藏区接壤,两地交流由来已久。自从唐代起,雅安茶叶就传播到,成为藏族人民喜爱的饮料。后来由于大规模茶马贸易的发展,雅安成为中国南路边茶的茶马古道起始地[2]。从四川雅安到拉萨之间形成一条举足轻重的古代商道,即川藏茶马古道,这是汉族同藏族、羌族等民族茶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茶马古道是各族人民交流融合的光辉见证,如今茶文化旅游热正兴,茶马古道旅游也深受欢迎,可进一步挖掘资源,修复、开发、创新,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加强民族大团结,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1.3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加工与表演技艺

2待开发的茶叶资源新领域

雅安市的以上茶叶资源,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处于开发利用过程中。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提高、完善,力争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成绩。但在雅安市悠久的茶叶历史发展长河中,还有一些资源藏于深闺,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利用。

2.1保健茶的开发利用

据《天中记》记载,雅安境内有枳壳芽、笋杷芽、枇杷芽,具有治疗风疾的效果。还有皂荚芽也可入药,都在初春采摘,“和茶作之”。《雅安县志》对此加以按语:“蒙山芽茶,于春分前后早撷者,泡作纯绿色,而香味最胜,诸芽盖取其似而名,非以之和茶也”。在《名山县志》中,更进一步拓展为“有枳壳芽、枸杞芽、枇杷芽者,皆能治风气病。又有皂角芽、槐柳芽,皆上春摘,摘其芽,和茶作之”[4]。这几则记载,看似有分歧,实则有统一性。因为现代人所说的茶,分为茶叶和非茶之茶2类。茶叶以茶树鲜叶制作而成,非茶之茶是由其他植物原料加工而来的,而茶树鲜叶也可以掺进其他植物原料加工出保健茶。枳壳芽、笋杷芽、枸杞芽、枇杷芽、皂荚芽、槐柳芽均可以入药,而茶叶本身也可以入药。古时人们利用茶叶有食用、药用、饮用等多种方式,而且这些利用方式到如今依然存在,只不过饮用较为普遍而已。因此,以上《天中记》《雅安县志》《名山县志》中的记载,启示人们拓宽思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开发各种保健茶。

2.2宜茶之水的开发利用

《名山县志》记载,县城南边的紫霞山上有紫霞井,井水“甘冽宜茶”。《名山县新志》记载,百丈场后山的栖霞寺附近,有“玉液泉,烹茶芳冽,夙号名胜”[4]。可见紫霞井之水,玉液泉之水,还有蒙顶山的甘露井之水,都是宜茶之水。明代张大复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5],可见水对茶汤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人们都讲究好茶需要好水泡,不仅注重茶叶的品质,也注重水的品质。因此,也可以对雅安宜茶之水进行开发利用,将雅安的茶叶与水同时打造成知名品牌。雅安的茶叶历史悠久,蕴含了丰富的资源,深入发掘,有助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7]。

3参考文献

[1]许娟,李永.论雅安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3.

[2]陈书谦.川藏茶马古道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J].茶叶经济信息,2006(3):23-24.

[3]谭继和,唐永进.四川文化资源与文化强省建设[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55-172.

[4]吴觉农.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5]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中国茶文化经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37-438.

THE END
1.同时写茶和酒的诗句,酒和茶的诗句1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2,描写酒和茶的诗句有哪些 1.望江南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2.浣溪沙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307654_1129811409.html
2.诵读《七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据记载,“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是古人推崇的八大雅事。有诗云: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陶冶情操。 《琴》 ?一曲知音谁与共, 千秋明月自相随。 https://www.meipian.cn/5519bo9z
3.关于诗酒花茶的诗词有哪些关于诗酒花茶的诗词有: 1、书画琴棋诗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张灿《莲坡诗话》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3、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jdKEDNCPJy.html
4.与茶有关的45首古诗词茶是我们日常必备的饮品,特别是前期春节期间,肉吃多了,饮茶可以解腻,也可以温养身体。自古以来,茶与酒都是文人墨客创作期间必饮之物,历史长河上出现许多描写茶、饮茶的诗词,非常经典,意境飘渺。特选45首供大家赏析。 1.《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https://www.jianshu.com/p/ed76877bdef3
5.茶酒的诗句最经典语录形容喝酒开心的诗句关于茶比力的诗词名句: 1.茶为涤烦子,酒忧君。 2.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祖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光阴。 3.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其时只道是平常。 4.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差别。 https://www.xdyy8.com/weimei/20078.html
6.有关咏茶古诗词精选大全【#诗词鉴赏# #有关咏茶古诗词精选大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无忧考网收集整理的咏茶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有关咏茶古诗词精选 《汲江煎茶》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活水还须https://www.51test.net/show/10596276.html
7.茶诗百首古典茶文化与中国诗词的完美融合茶诗百首:古典茶文化与中国诗词的完美融合 何为“茶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和诗是两大文化瑰宝,它们似乎天生相配。从唐代开始,一些文学家将自己的作品赋予了以酒会饮为背景的情景,而到了宋代,他们转而以品茗悟道、赏花纳涂为主题,创作出了无数关于茶的佳句,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茶诗”。《 茶经》https://www.gztep.com/cha-ye-gong-xiao-zuo-yong/124521.html
8.琴棋书画诗酒茶(通用10篇)篇1:琴棋书画诗酒茶 酒茶咖啡散文 我对喝酒的记忆,是小时候我的大爷,也就是爸爸的大伯。因为我们从小就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爷爷,我们都称大爷为爷爷。 爷爷从小就给地主扛活,冬天没有棉衣棉鞋,落下了腿脚不好的毛病,每天都要喝点酒才能舒服,要不喝就难受的睡不着觉。尤其是晚上,自己坐在炕头上,地上有个红色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035qaj4.html
9.中国茶文化诗词最高境界的茶道诗句小学作文大全76、中国茶文化诗词 ,桑珠家传老经,他弹钢琴,喜欢挨着五邑君;光松下煮溪月,含露梅,脊云。 醒着睡觉,晚上判断,理清思路,帮忙画纸;春雷催仙岩笋长,雀尖龙群次之。最高境界的茶道诗句 77、六十二、香山居士字乐天,煮茗功夫应称仙。一世疏狂茶与酒,诗中意蕴已了然。 https://wap.dy090.com/a/63833.html
10.现代安化黑茶的茶诗《将进茶》赏析君不见安化黑茶万里扬,茶马古道袂云忙; 君不见八木春茶味甘霖,饼如玉盘砖成茗; 琴棋书画诗酒茶,金花开在七星灶; 人生得意把瓷净,高朋常聚茗茶待; 摇椅摆桌且为乐,笑开畅饮五百杯; 千两饼,天尖贡,将敬茶,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https://www.teapoems.com/xian/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