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我抵达美丽的伊朗,开始履新。刚一抵达机场,前来迎接的伊朗朋友就为我递上一杯热热的红茶。我很高兴地了解到伊朗与中国一样,都是懂茶爱茶的国度。中国茶类众多,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各有拥趸,而伊朗人民偏爱油润浓郁、色如琥珀的波斯红茶。“沏一杯热茶迎客”是两国共通的待客之道。茶不仅相伴两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已融入了两种文明的基因。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中国是茶的故乡,从中国飘出的袅袅茶香,沿着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芬芳了伊朗这片土地。中国茶叶传到伊朗已近千年,波斯语中“茶”的发音与汉语很相似,这也正是古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印证。中国茶馆和伊朗茶室都注重营造“人在草木间”的自然氛围,一壶茶伴着花草和流水才格外惬意,这恰恰体现了两种文明共同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在岁月的长河中,伊朗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和品茗传统。伊朗著名诗人苏赫罗布塞派赫里曾这样描述伊朗的茶饮习俗:“生活离不开爱,就像茶离不开方糖。”饮茶时将方糖放入口中“含糖吸茗”是伊朗别致的品茶方式,再佐以清甜可口的伊朗甜品,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雅趣。小小一杯茶折射出中伊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画卷,两国人民以茶会友、因茶结缘,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又努力寻求各种文明间的最大公约数;既重视文明传承,又鉴往知来,合力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中伊之间的茶故事正因交流而多彩,茶文化也因互鉴而丰富,两国人民也因茶拉近了心的距离。
丝路跨越千年,茶香绵延万里。小小茶叶跨越国界,连接着“相距万里”的中国与伊朗,讲述着交流互鉴的美好情谊。作为第15任中国驻伊朗大使,我愿在任内与伊朗各界朋友共同努力,推动中伊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助力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