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经》的一些重复句子的考订开心书院顾瑞荣

关于《道德经》的一些重复句子的考订

圣代同学学习《道德经》非常用心,发表了一遍研读心得。如下:

从听《道德经》第一课算起,今天正好是第四十天。《道德经》本来就玄之又玄,加上版本甚多,文字颇有出入,真是“末俗纷纭更乱真”啊。我们学用的是通行的王弼本,曾搜集过好几个电子版的王弼本,却发现虽然都叫王弼本,但其中标点、注音甚至文字都还是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学习,自己也花了些力气去对比和完善,贴在博客里随时进行修改。

近来诵读时发现,惜墨如金的老子在号称五千字的《道德经》里面,竟有五处重复的话语。究竟是老子有意强调,还是两千五百年的岁月变迁中传抄有误,颇感费解。就目前的浅薄理解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暂时把这五处对应的九个章节列出来(第56章有两处重复,分别对应第4章和第52章),大胆假设一下,标出自己认为应该删除的重复部分,然后小心求证,请教顾老师、学友们以及各位高人明师指点,在此先行拜谢!

以下是圣代提供的材料,划掉的部分,是圣代按照自己的理解所做的。我就在每章下面加注说明是否可删。

第一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通“沉”chén)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顾注:【渊兮似万物之宗】后面应该接【湛(通“沉”chén)兮似或存】;而且,【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应该是有关修道的内容与境界,是人的状况,这与这一段总体上讲“道”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此应该是可删的。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sè)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顾注:第五十六章的【塞(sè)其兑,闭其门】可以存在,这与下四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一致的内容。所以不一定没有这两句。而且,竹简本甲下有此句,完全连接后四句。不可删。

第二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顾注:竹简本中,有【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所以按照竹简本,此句不可删。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顾注:帛书甲乙本无此两句,所以在此倒是可删的。

第三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顾注:【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一段中,通行的王弼本没有【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而从上下文看,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非常合理的。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顾注:第六十四章,竹简本甲与丙都有这几句,所以,不可删。

所以,以上二章,仅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为重复之句。一是在上下文中通顺,二是有竹简本的支持,所以都不可删。

“不慎终也”,是多余之句。王弼本中本来没有。

第四处:【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顾注:第三十章,竹简本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所以,不可删。

顾注:第五十五章,竹简本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没有“不道早已”。

第五处:【塞(sè)其兑,闭其门】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顾注:【塞(sè)其兑,闭其门】与【开其兑,济其事】完全对应。所以在此合理。而且,竹简本都有。

顾注:第五十六章的【塞(sè)其兑,闭其门】也可以存在,这与下四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一致的内容。所以不一定没有这两句。而且,竹简本甲下有此句,完全连接后四句。不可删。

总体而言,这些问题,仅在王弼本,或许可以依据我们的理解来做这样的判断以及删除。但是,严格考订,则需要研究帛书本、竹简本,以及即将面世的北大本等才能完全确定。

THE END
1.最美的煽情句子(精选11篇)关于将“国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这是翟鸿“大师”用来招募企业高管学员的一个响亮招牌。在他的讲演中,充斥着批判西方经济模式的慷慨陈词,并充满激情似乎向着地球人宣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老子的《道德经》将取代西方现代化管理!”但是,在对“国学”运用于企业管理的高调赞誉声中,我们仍然听不到有关多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gozy8ge.html
2.道德经全文道德经中最唯美的句子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道德经全文_道德经中最唯美的句子_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解释《道德经》被误传两千年,今天终于被揭露出来!道德经·第一章【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时期译文对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http://ls.ychedu.com/QTZY/595236.html
3.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精选18句),句句值得收藏17. 「道法自然。」——这句话启发我们,自然的法则就是最高的法则,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 18.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提醒我们,战争的形式和水流的形态都是多变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灵活应对。 这些句子不仅在古代具有深刻的哲理,在现代生活中也同样能够给我们启发和指导。https://www.xx5515.com/juzi/660378c73884b34e7a250101
4.道德经经典名句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道德经经典名句大全,下面这些句子是道德经中最理智的10大名句,喜欢的赶紧收藏哦。 一、道德经经典名句 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https://www.wed114.cn/wiki/article_13037.html
5.道德经中有关道的句子道德经中有关道的句子道,可道,非恒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功遂身退,天下之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知https://www.yxfsz.com/view/1686306647176220673
6.道德经中(以下句子的意思)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中(以下句子的意思)急!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d874260abb5f7dd5da715a87755473a2.html
7.道德经个性签名句子顺应自然道德经中的智慧个性签名所谓“道德经个性签名句子”,就是将《道德经》的精髓融入到一句话或短语之中,这些句子既能表达个人特质,又能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们通常简洁明了,便于记忆,却蕴含深远意义。 例如,“知足常乐”这句话,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当你感到烦恼时,可以反复告诉自己:“知足常乐”,让https://www.nxvejqqfd.cn/dao-jia-si-xiang/214566.html
8.道德经中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持续整理中)最新更新时间:2021年4月24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https://www.jianshu.com/p/a68fd018b0ec
9.道德经中的智慧如何让个性签名句子充满哲理与深度个性签名句子作为一种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方式,在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上越来越受欢迎。然而,不少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将深刻的思想或哲学概念融入到简短而精炼的句子中。这时,古代智慧如《道德经》就提供了一种灵感源泉,可以帮助我们创作出既有哲理又富有个人色彩的个性签名句子。https://www.lbizomgyw.cn/dao-jia-ren-wu/21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