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思想与领导艺术内训课程,何逸舟老师授课国学思想培训,领导艺术培训

【课程关键字】:国学思想培训,领导艺术培训

主要针对高层、中层管理者。

中国式管理重“道”,西方管理重“术”。管理应该做到道术并用、中西合璧。既讲制度流程规范,也必须讲德治仁政王道。法治着重于强制性规范,德治更能主动性服从!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只讲法治不讲德治,法治是无根之木;只讲德治不讲法治,德治是空中楼阁。现代管理必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而中国企业在过去学习西方管理的过程中,太多从制度、技能、方法、技巧等角度入手,这属于“术”;中国企业缺少对员工心态、价值观、人生观、名利观等方面培训的重视,这属于“道”。一个职场人士,如果很擅长“术”而缺乏“道”,这是很危险的,这也是中国企业无法长足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本课程主要以诸子百家中和管理关系最大的儒道法墨四家思想入手,来分析东方管理思想的智慧。从《论语》、《道德经》、《韩非子》、《墨子》、《易经》、《庄子》、《孝经》、《孟子》、《荀子》等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著作中,整理并挖掘其中包涵的中国式管理智慧及人生智慧,并运用大量古今中外案例,深刻阐述管理之道和领导艺术。旁征博引、纵论管理、兼说人生、条分缕析、新念迭出,本课程极受听众欢迎和推崇。

一、国学概述

1.什么是国学?国学价值何在?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

2.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

3.文化复兴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4.道术并用与中西合璧;

案例详细分析;习近平论传统文化;当今热点;新加坡的现代化;日本企业文化;富士康的管理。

二、道家思想与管理智慧

1、关于道家

1.老子这个人,道德经这本书。

2.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简介。

2、道法自然思想与现代管理法则及人生智慧

1.什么是道?什么是道法自然?

2.道法自然的管理法则

3.道法自然的人生智慧

4.老子哲学思想起源分析;

5.老子的柔性文化与管理的软实力、以及职场人士人际关系法则;

何逸舟古文字训诂;大量案例;现场互动。

3、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及职场智慧和职业精神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学习水的智慧:自我完善、胸怀宽广、积极进取、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专注执着、刚柔并济、处下不争。

3.象水一样有目标、有方向、有追求、有韧性、能担当、能奉献、不抱怨、不放弃......

4.处下不争的智慧。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人往低处走,处下方能居上。

5.如何看待职业与事业?正确定位才不会失位。

大量案例互动(略)

4、庄子思想与现代人的心灵家园

1.千古逍遥说庄子;

2.庄子逍遥游思想与人生理想及我们的名利观;

3.出世与入世的人生智慧及职场心态;

4.庄周梦蝶、濮水之辩、鼓盆而歌的人生哲学;

5.坐忘与心斋;

6.庄子思想与中国人的心灵家园;

大量案例与互动(略)

5、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1.什么是无为?从训诂学角度看老子的无为;从中国文化角度看老子无为;

2.无为不是消极思想,无为绝不是什么事也不干;

3.无为的目的是有为

4.无为就是不妄为

5.无为就是顺势而为

6.无为就是因循而治

7.有为才能有位,如何才可以有为

8.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

9.老子眼中的干部

10.管理的本质是影响他人的能力和过程。一个人如何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11.上无为而下有为

12.无为而治与员工的自动自发

13.无为而治思想总结

大量案例与现场互动:刘邦、诸葛亮、邓小平;何逸舟老师古文字训诂;毛泽东同志领导艺术;二战时期的军事案例;

三、儒家思想与管理智慧

1、儒家概述,夫子何人?

1.孔夫子的身世;

2.儒家其他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

3.儒家有哪些主要主张?

4.儒家思想是腐朽堕落的封建思想吗?

2、仁政王道与管理智慧及人生智慧。

1.何谓“仁”?孔子如何论“仁”?

2.何谓“仁政王道”?

3.孟子对孔子仁爱思想的完善。

4.仁政王道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5.仁政王道思想与西方霸道思想的差异对比分析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大量案例与现场互动、何逸舟古文字训诂。

3、德治礼治的管理手段及人生修为

1.儒家为何主张德治而不是法治?

2.儒家人性论;

3.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4.何谓礼治?

5.德治为主、礼治为辅、援礼入德、以礼辅德的管理主张;

6.政者正也、以德服人的领导艺术。

7.君子品格与仁者风范;

8.儒家思想与个人修身;

9.儒家以德治企的管理思想;

案例详解:宋江的管理艺术;三国演义中的管理案例;中国某企业的国学管理智慧;

4、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人生修为

1.何谓内圣外王?

2.如何内圣外王?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三纲八目的真实含义与人生的修为;

5.仁义礼智信新论;

6.仁者风范与君子品格。

5、知行合一的处世法则与职业精神

1.何为知行合一?

2.如何知行合一?

3.知行合一的处世法则与职业精神。

大量案例与现场互动、何逸舟古文字训诂。(略)

6、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学与人生智慧

1.何谓中庸之道?被误解极深的“中庸”;

2.中庸思想为什么被我们误解?

3.中庸权变,天下达道;

4.过犹不及的管理智慧与人生智慧;

5.君子时中、君子慎独的个人修养。

大量案例与现场互动:百家讲坛的故事等;

四、法家思想与管理智慧

1、法家概述

1.法家的经典代表人物介绍

2.法家重要代表著作介绍

3.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

2、与时俱进的法家思想

1.法家与时俱进的思想

2.不谋先王而适国事的治国理念

3.上古、中古、今世治国之道的差异

4.法家思想与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渊源

大量案例、何逸舟古文字训诂。

3、法治的主张

1.何逸舟释“法”

2.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3.以法为治,重在二柄

4.赏罚之道,以刑去刑

5.法治的重点:令出必行、执行性强、执法必严、执法公正、讲求信用

大量案例:何逸舟古文字训诂;逐兔的案例;“这个可以有”的故事等

4、术治的技巧

1.“法”治之下为何要“术”治

2.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3.干部的领导艺术与员工的工作技能

4.君主用人如何不被蒙蔽

5.用人之道的七术六微

大量案例(略)

5、势治的道理

1.什么叫“势”

2.势治的要点

3.领导干部的威信如何建立

4.法家势治与儒家德治的对比

五、墨家思想与管理智慧

1、墨子与墨家

1.墨子何人?

2.神秘的墨家;诸子百家的另类

2、墨家思想与团队建设

1.兼爱思想与团队建设

2.墨家兼爱与儒家仁爱

3.非攻不是攻,论职场人际关系

4.墨家非攻与现代组织及团队建设

3、墨家思想与选人用人

1.团队混乱,首先是因为没有塑造核心

2.民主的萌芽:民主与选举

3.如何留住人才

4.论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5.墨子论执行力:上下同心与团队协作

6.墨家思想与现代组织的用人之道

4、墨家思想与执行力

1.国家治理不好是因为有人相信命运

2.命运不是失败的借口

3.墨家思想与现代组织及团队的执行力建设

5、墨家思想与现代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塑造

1.鬼神是否存在?鬼神的作用是什么

2.墨家思想与现代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塑造

3.墨家思想与现代组织的开源节流及工作作风建设

六、国学思想运用总结

何逸舟老师总结及赠语:(不得随意转用,需注明出处!)

上班学儒法、下班学道家;

商战学兵家、修心学佛家;

创业重墨家、立业重法家;

守业重儒家、强业重道家;

并用成大家、最终归易家。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国学总裁班客座教授;原央视『名家论坛』栏目承办机构特邀讲师;电视栏目《赢家大讲堂》主讲专家;全球通VIP大讲堂特邀主讲专家;2009“全球国学10强华人讲师”。

2009年在澳门莲花卫视及内地30多家电视台开讲《道德经》,受到热烈欢迎,同年与易中天、傅佩荣、于丹、曾仕强、钱文忠、王立群、纪连海等老师一起被新浪、搜狐、阿里巴巴、中华讲师网等单位和媒体评选为“全球国学10强华人讲师”。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黄武林老师企业经营管理实战导师20年的企业管理与创业实战经验中国企业家协会(全国性)理事北京...

THE END
1.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原则解读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原则解读 引言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宝库中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其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引用和探讨。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道德经》中的相关内容,揭示“无为而治”的哲学内涵,并探讨其对现代管理和生活的启示。https://www.kkrtggh.cn/dao-jia-jing-dian/779794.html
2.《道德经》中最顶级的八种思维,看完提升你的格局《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故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如果能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攘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感悟:我们要掌握事情发展规律,不断消除自己的主观妄念,不对事物妄加干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6/22/69534887_1140503128.shtml
3.道德经深度解读理解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它以“道”为核心,阐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强调顺应自然,不争不斗,以达到内心世界之平静与外在世界之和谐。这篇文章将从“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出发,探讨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并对此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解读。 引言 在众多精辟的话语中,有一句话让我们仿佛触及到宇宙间最本质的事实,它是:“知者不言,https://www.0enllpinf.cn/dao-jia-gu-shi/336480.html
4.人际交往黄金法则人际交往黄金法则 摘要:作为社会的人,我们一生下来就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一个人的 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对每个人的事业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事 业成败。现代市场经济中,每个人交往的圈子空前扩大,尤其是经商者更是如 此,市场经济越成熟,经济越发达,人际关系的范围就越大。 人际交往有哪些类型?按照https://m.renrendoc.com/p-11730393.html
5.道德经的真谛道德经译文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中反复强调柔弱和谦逊的力量。柔和的力量可以战胜坚强的对抗,就像水流可以侵蚀坚硬的岩石一样。这个观点强调了不要以强横的方式对待事物,而是采取柔和的态度。 无私无欲:真谛中的道家哲学强调减少欲望和个人私利的重要性。通过摒弃私欲,可以实现内心的平和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https://www.meipian.cn/4wec8czf
6.道德经的策略(精选6篇)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可概括为∶思想上清正廉洁;工作中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业务上精益求精。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故意会计信息失真大部分与会计人员职业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ho31kd3.html
7.顺应天道和谐人际探究道家的为人处世智慧简朴不是缺乏,而是一种回归到本质状态的手段。在现代社会繁华之中,我们常常迷失自我,忘记了简单生活带来的快乐。因此,将注意力集中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用简单直接的情感交流代替复杂繁文缛节,有助于建立起更加真诚的人际关系。 标签:文始真经原文及释文、道教和佛教哪个更厉害、道德经全文下载、道德经原文无删减、道教https://www.s1krlen88.cn/dao-jia-jing-dian/246208.html
8.漫谈道家思想与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构建《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的眼睛、鼻子、舌头、耳朵等等组合在一起,来感知这个世界。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对物质上的宏观世界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微观世界小至基因编辑、粒子、量子调控等的认知都达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而对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认https://www.sunease.net/news/show_2615765.html
9.阳面法则,妈妈“安”心大法这个寒假,有些妈妈又投入到与“魔兽”的“战斗”中,为孩子不做作业发狂,为孩子成天玩游戏抓狂,为孩子要这要那抓狂……做 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真有那么难? 曾经读过《家庭里的心理学》一书, 屡次被书中“阳面法则”这个概念点醒。 在《道德经》里,“阳面法则”意味着“生” 和“长”,是看到生长的力量http://www.womenofchina.com/jiatin/2024/0222/12996.html
10.《道德经妙解》读书笔记1研习《道德经》有什么好处? 1.明白宇宙的一切、万物是怎么产生的,宇宙的 运转法则是什么。 2.明白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道与我们的生命有何密切关系,让我们得以安心自在。 3.学习以大自然为师→开启高等智慧。 4.学到柔的智慧,改善家庭、亲子关系,改善人际关系、改变命运。 5.引领我们顺天之道而为。和谐的气氛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184242/
11.探索道德经的智慧从章节解析到生活实践综上所述,将《道德经》的智慧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管你是在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中遇到挑战,都可以参考这些古老但永恒的话语,为你的决策提供指导,使你的道路更清晰一些。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尝试阅读《道德经1至81章细解》,并在其中找到属于你的答https://www.o6tvofbin.cn/dao-jia-si-xiang/225032.html
12.企业家领导力提升的文化路径探索——基于老子“水”哲学视角正是《道德经》的智慧和领导之道的榜样力量培养了他们卓越的领导力进而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因为《道德经》讲的是“圣人之道”,讲的是领导者法则,讲的是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性,如何修炼自己,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够成为一个好的领导。http://www.sass.cn/109001/57399.aspx
13.道德经探究从章节解析到生活智慧在日常交流中运用“知止于可知,虑止于可虑”的智慧 沟通是一个人的能力之一,但有时候我们的言辞可能会带来误解甚至冲突。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可以借鉴道德经中的“知止于可知,虑止于可虑”这一理念。这意味着我们要明白自己的能力所限,不要盲目地伸手太远;同时,也要识别哪些事情值得担忧,并集中精力解决那些真https://www.nxvejqqfd.cn/dao-jia-si-xiang/209000.html
14.老子的养生思想7篇(全文)《道德经》中虽然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它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如:在第二十六章中老子写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释义:重是轻的基础,安静是躁动的主宰。)老子认为,在静与动的对立关系中,动是暂时的、相对的、次要的方面,而静才是永恒的、绝对的、主要的方面。这显然违背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hhhd8td.html
15.关于“《道德经》”的考点清单试题2:《道德经》主要探讨了哪些方面的哲学问题? A. 政治制度 B. 人际关系 C. 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D. 伦理道德 试题3:“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哪一章节的主张? A. 第37章 B. 第41章 C. 第17章 D. 第25章 试题4:《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含义是什么? http://mip.sdsgwy.com/article/html/604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