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巨作,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至今仍大放异彩。
毛主席将其视为“兵书”,在一些重要的书信决策中,总会引用《道德经》中的名言。马云经商数十载,唯独此书不曾离手。
鲁迅更是将其视为生命之书,放言:不读此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古今中外的名家,谈及这本书,已不再是读没读过,而是读过几遍的问题了。
即便从未读过原著的人,也一定能随口说出其中的一两句经典名言: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可以说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经》,藏尽了世间奥秘。大至天地,小至尘泥,从修身养性到处世治国,包罗万象,尽收其中。
无论成长教育、或是家庭人生,《道德经》总能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之事做起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枝末节一步步形成的。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久久为功。
凡好高骛远者,往往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最终一事无成。
反观那些成大事的人,大多都能静心下、沉下气,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最终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成就伟大事业。
有句话说的很好: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笃行,总能出奇迹。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风呼啸,也刮不了一早晨,骤雨急下,定下不了一整天。
暴风大雨虽是自然现象,但不是常态,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正能够长久的,一定是和煦微风,细密小雨。
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之道。
古人云: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为人做事要懂得留有余地,不可一时把力气用尽,因为细水才能长流。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能在结尾时,仍能保持最初的谨慎小心,就不会有失败这一说了。
对很多人来说,慎始不难,难的是慎终如始,从一而终。
为人做事,最忌心猿意马。善始善终,则无事不成,虎头蛇尾,终将一事无成。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人生所有的灾祸,都是因为不知足。人生最大的罪过,就是放纵贪欲,任其滋长。
有道是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合理的需求能催人奋进,积极向善。
可若是不知节制,放纵贪欲生长,物极必反,终将受到反噬,坠入无底深渊。
知足者富,知止者久。真正的富足,从来与外界物质无关,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丰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认识、了解别人是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明悟通达。
颜回、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因擅长经商,外交能力也很强,备受权贵追捧。
孔子于是询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更厉害?”
子贡回答:“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他说自己怎么敢和颜回相比?颜回能举一反十,而自己只能举一反二。
子贡既勇于承认颜回过人的才华,不因外界追捧而迷失自我。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以一知二,是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
这世上从不缺少妄自尊大的人,也不乏自卑自弃之人。前者不自知,贸然出击,往往败兴而归。后者低估自己,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人这一生,认识别人是智慧,悟透自己才是境界。
愿你我都能认清自己,既不妄尊自大,亦不妄自菲薄,主宰人生的舞台。
老子五句金言,句句精辟,愿你能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活出人生的诗意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