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尧:当心理学家遇见推理小说

怎样为犯罪嫌疑人做心理画像?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魔鬼是如何炼成的?战争期间为何会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当事人却毫无负疚感?假使没有了谎言和欺骗,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吗?为什么某些人会拥有异乎寻常的超强记忆力?从蝗虫生存智慧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提高领导力?你为什么容易受人操纵?如何对付各种各样的操纵者?……

《诡异心理学》是姚尧的最新心理学著作,近日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姚尧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行为训练师,以及九型人格中的第五种也就是观察者。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喜欢凭着内心观察周围世界,是一个能从精神生活中找到巨大乐趣的简单主义者。姚尧除了擅长本专业技能,还非常喜欢文学创作,出版了经典心理学著作《重口味心理学》,也是凭借此书崭露头角,这个系列作品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解心理学,受到读者的喜欢和好评。

作家简介

姚尧

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行为训练师,九型人格中的第五种——观察者。生活在自己的内心城堡中,喜欢站在城堡的窗口观察周围世界,带着出世的心入世。一个能从精神生活中找到巨大乐趣的简单主义者。著有经典心理学著作《重口味心理学》等,擅长用读者容易理解的、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解心理学。

图书简介

《诡异心理学》

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幽默另类、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各种奇特的心理现象,如虚构症、心因性失忆症、恋物癖、精神分裂症、匿名化、双重自我、仪式性行为、操纵与反操纵等,并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通过作者独到的分析,让你理解人类某些行为背后的逻辑。

1.缓解焦虑和解决自己的“丧”

记者:《诡异心理学》是您创作的第四本心理学书籍,您希望这些心理学知识对读者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帮助?

小到平时的待人处事、生活琐碎,大到人生的关键抉择,无一不是受到心理学的支配和影响。碍于书的篇幅有限,能力也有限,没有办法彻底为大家诠释心理学这个玄妙的世界。

但我希望,我的这本书,以及书内呈现的关键的心理学知识点,可以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管中窥豹的作用,让大家了解工作和生活中一些不解的地方,原来背后是以这样一个心理学机理去运作的。能够看透自己、看透身边人,在充满“心机”的江湖社会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地自在生活。

记者:我看过一部分心理学书籍,很少有作者像您这样通过一个故事映射出心理学知识,您的创作思路源自于哪里?

姚尧:很多对心理学有初阶兴趣的朋友,当他们真正接触了“正统”心理学后,往往都会有一个巨大的落差:这跟我原来想的不一样,这不是那个“猜猜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的心理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落差?因为心理学本身同其他任何一门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严谨的——充斥着枯燥乏味的实验数据和晦涩繁芜的概念理论。这般,便一下子吓退了一大拨刚刚对心理学萌生兴趣的人。而我的这本书,正处于“想象的心理学”和“真实的心理学”之间的缓冲地带,又或者说,我是将传统的心理学以别样的方式演绎出来。

因为真爱才能让人忍受事物无聊的一面,从而走得更远且深。

记者: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读者,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您认为当下社会青年读心理学的诉求是什么?

姚尧:当下社会发展节奏迅猛,这是有目共睹的。在这种大背景条件下,人们因为生活节奏过快,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不适,大体可归结为两点:恐慌和“丧”。所以,我认为当下社会的青年人读心理学的主要诉求有两点:缓解焦虑和解决自己的“丧”。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后者。

我们都知道有体力一说,干活需要体力,运动也需要体力。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另外一个关键的能量——心力!而“丧”就是心力不足的表现。

一个人如果心力不足,小到深陷“拖延症”的怪圈,大到生无可恋、像行尸走肉一般。就像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里的情形,大概是觉得人生无望,也没有什么能够通过奋斗获取的,于是就干脆不再奋斗,变成精神上的犬儒,对待困难,无能为力,干脆想“放弃治疗”。当下社会青年读心理学的诉求,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还是不甘心如此“慢性死亡”,想提升自己的心力——才能在知道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

当然,追求心理精神上的富足的方式绝不限于某种形式,因为心理本身就是一种主观体验,换句话说“您怎么舒服怎么来”。我有一个朋友,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洗衣机洗衣服。他说坐在那里看到滚筒转动,这个过程自己好像能解决和开释内心一切苦闷,达到冥想和老僧入定的境界。你能说那一刻他的精神不富足、不安逸吗?

所以我给的学习方法,或者说建议就是:在追求心理精神上的富足时,不跟风,无谓高低,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即可。

2.人际交往不是“与人斗”而是“与己斗”

姚尧:最近听过一句话,觉得说得很好,叫:人生进入下半场,唯一的敌人只有自己。

我觉得不光下半场,甚至整个人生,“唯一的敌人只有自己”这么说也没毛病。因为人际交往不是单方面和古井无波的,而是双向互动和风起云涌的。你的反应和态度会左右对方的立场,进而又会反馈给你,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左右事态走向。举个例子,在一件事情中,某一环节,你忍住了或是没忍住,恐怕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

所以归根结底,人际交往不是“与人斗”,而是“与己斗”。社交实则是一场自己对自己的修行,虽然不易,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去控制自己。

姚尧:读书的时候,我们同学(心理学专业)之间经常会私底下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选择学心理学?得出的一致结论:精神病才会学心理学。因为有先天优势。当时这只是一种自嘲和调侃。没想到的是,临近毕业之际,真的有同学跳出来亮出“卧底”身份——心理疾病患者。我印象深的是有一个同学患有严重的强迫症,整个三年学业,他是靠药物维持下来的,真的很了不起!因为直面自己内心的痛苦绝非易事。

所以这里问我什么样的人更适合从事这个行业,要我说那就是:勇敢的人,对生命有极大热情的人,或者那些自己曾深陷心灵沼泽却又不屈服于命运的人。

记者:今年以来很多儿童教育机构都在开发心理学课程,您认为不同阶段的孩子学习心理学的重点是什么?您以后是否会给孩子开设一些心理学课程,或是给儿童出版一套心理学书籍呢?

姚尧:不同阶段的孩子学习心理学的重点,要结合该年龄段心智发展的需要,对症下药。

举例来说——在儿童早期,或叫学步期(1岁半到3岁):

这个时期孩子心理发展的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意志的实现。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和训练孩子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而这个时期孩子认知发展的任务,是开始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智力水平达到表象水平。那么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对孩子展开相应的培训,使其认知水平达标,甚至更高。

我自己目前也在做儿童脑力开发方面的事务。但是最近越来越发现对儿童“情商”培养的重要性,这里面包括人格的发展和家庭亲子关系的指导等——情商有多重要,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每个成年人都深有体会;现在很多家庭养育孩子的方式,其实就是在毁掉孩子。

THE END
1.将无為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道德經對現代人格修養的启示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有着一部书籍,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它以“道”为核心,提倡一种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政治领域,更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修养人格,实现自我提升。 道德经中的无为之治 https://www.iith93p52.cn/dao-jia-ren-wu/228206.html
2.道德经深度解读理解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巨著之一,由老子所作,是一部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思想于一体的杰出作品。它以“道”为核心,阐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强调顺应自然,不争不斗,以达到内心世界之平静与外在世界之和谐。这篇文章将从“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出发,探讨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并对此进行现https://www.0enllpinf.cn/dao-jia-gu-shi/336480.html
3.探索道德经的智慧如何在混沌中寻找平衡与和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内容丰富深邃,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规律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以及“顺其自然”的宇宙观。它不仅是一部哲学书籍,更是一部生活指南,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智慧。 道法自然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道”,即天地之间运行的一种普遍原则。这股力量https://www.lbizomgyw.cn/dao-jia-ren-wu/245107.html
4.老子的缘起论从事相生到和谐世界老子是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道德经》是一部深刻阐述了宇宙自然法则和人生境界的经典之作。在这部著名著作中,老子提出了“缘起”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在道家哲学中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解释了宇宙万物如何生成,也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应如何建立和谐。 https://www.kkrtggh.cn/dao-jia-ren-wu/774495.html
5.走进道德经开启内心对话在浩瀚的哲学书海中,《道德经》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引领着无数探索者穿越时空的迷雾。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这本简短而深邃的小册子里,孔子之弟子惠施曾称赞:“其言大致皆然。”然而,这“大致皆然”的智慧,其实蕴含了对人类终极问题——生存、发展与和谐——深刻洞察。 https://www.s1krlen88.cn/dao-jia-ren-wu/237372.html
6.《道德经》第八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武当功夫如果从人际交往关系来看,那么人际交往之道,就是人际交往中的规律、原则、方法等,是善人的一个宝。这就很深刻了!如果我们来听听老子的谈道是大有好处的。 美国的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就认为,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他是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很重要的因素。他是怎么说的?他指出一个数字比例。他说:一个人http://www.wdgf.com/culture/djjd/2015-08-04/4029.html
7.老子人际交往中的竞争CCTV节目官网CCTV10往期 片段 分享到:手机观看 点赞收藏评论客户端看 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0年04月14日 00:10 视频简介:现代社会做任何事都存在竞争,而且竞争的石头愈演愈烈,怎样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就在他的《道德经》中为我们道出了应对竞争http://tv.cntv.cn/video/c19235/1c4e42ff7efb4423de1574b8cd37c04d
8.人生同心县小学英语课程社区这不是圆滑,是人际交往中的大智慧: 既让对方觉得自己被重视,也能帮你积攒好人缘,获得他人的帮助。 02 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 《太子少傅箴》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宁愿只和能人打一次交道,也不要与低劣的人多来往。 https://kcsq.nxeduyun.com/index.php?r=teach/post/detail&sid=810866&id=641
9.《道德经》,悟职场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意识是,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随时管理者对待下属要有亲和力。亲和力是一种爱的情感,是心与心的平等和互惠,具备良好的人际亲和力才能消除上司与员工之间的隔阂。有个人应聘某厂的厂长,在竞岗演讲中说到:我不是认为我是个能力最强的人,我不https://www.meipian.cn/2epq23a7
10.第十一讲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定位第十一讲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定位 定位中的“处下”(1)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老子的又一种人际关系中的智慧,就是与他人交往中的“定位”的智慧,这个问题很重要,定位定不好,就https://www.jianshu.com/p/9fbd18af4b5d
11.老子科教台简介: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在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它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的不多,这几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展开全部 立即观看 内容介绍更多>> 观看老子 老子谈饮食之道 http://kejiao.cctv.com/2012/12/16/VIDA13555950622613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