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迷失":20个词语80位同学竟无人得满分新闻中心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最近,你提笔写字是什么时候?你是否经常遇到很多听着非常熟悉的字,到手边就是写不出来的情况?你会不会觉得提笔写出的字不像字?为什么那些我们理应认识的汉字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近年来,诸如《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热播,有观众表示,这些节目本意是“唤起童年记忆”,却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汉字书写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低存在感,也引发了人们对汉字命运的忧虑——很多常用字,我们都不会写了。

汉字承载了我们的文明和智慧,不论是方正的楷书、隽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即便是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汉字正是在国人的提笔书写中得以传承,文明正是在方方正正中得以张扬,在那一笔一划中流淌着老祖先的文化血液。

小测试这些字,你会写吗?

汉字测试题:

1、鬼鬼(suìsuì)

2、迁(xǐ)

3、(yàn)品

4、(hézé)而渔

5、(zì)意妄为

6、(lànyǘ)充数

7、(qìng)竹难书

8、萎(mí)不振

9、未雨(chóumóu)

10、按(bù)就班

11、言简意(gāi)

12、(gāngà)

13、国(jí)

14、(xìehòu)

15、(lài)蛤蟆

16、脉(bó)

17、(āi)声叹气

18、(lìeqìe)

19、居心(pǒ)测

20、草(jiān)人命

正确答案:

1、鬼鬼祟祟

2、迁徙

3、赝品

4、涸泽而渔

5、恣意妄为

6、滥竽充数

7、罄竹难书

8、萎靡不振

9、未雨绸缪

10、按部就班

11、言简意赅

12、尴尬

13、国籍

14、邂逅

15、癞蛤蟆

16、脉搏

17、唉声叹气

18、趔趄

19、居心叵测

20、草菅人命

测试地点:江陵中学高二(11)班

测试人数:50人

最好成绩:正确写出26个字

最差成绩:正确写出13个字中学生至今仍然是汉字书写的主力人群之一,即使如此,在此次测试中,50位同学没有一位能将20个词语全部书写正确,正确率最高的有7位同学,仅写错一个字。成绩最差的同学,正确写出了13个字。

错误率较高的词:

趔趄、言简意赅、恣意妄为

“趔趄”这个词语在仅提供拼音的情况下,高达42人写不出来,还有6位同学写错,正确书写的只有2人。除此之外,“言简意赅”的“赅”、“恣意妄为”的“恣”,错误率也较高。而脉搏的“搏”字,有的同学写成了“博”,有的同学写成了“膊”。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使用传统字典,改为使用电子字典、电子词典,这种通过捷径学习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书写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有专家提议培养学生使用纸质字典的习惯。首先,发现问题——查阅字典——理解——记忆——运用,这是一套系统的流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在翻阅字典的过程中,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能了解这个字、词所有的解释。这样印象更深,也能更好地理解所要查的字或者词,写的时候当然也不容易忘。电子词典虽然快,但学生往往看到一个解释就觉得完成了任务,不求甚解,弄个一知半解,经常是查了忘,忘了查,缺少纸质字典那种学习的感觉。

测试地点: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中文5141班

测试人数:30人

最差成绩:正确写出10个字针对大学生的测试,记者本想随机挑选一个班级进行测试,由于担心测试结果过于不理想,最终还是选择了对汉字掌握较为熟练的中文专业的学生,没想到依然没有学生全部写对,最好成绩为正确写出26个字,最差成绩为正确写出10个字。

错误率较高的词:鬼鬼祟祟、言简意赅、癞蛤蟆

相比较于中学生,参加测试的大学生的错误相对来说不是很集中,但是一些常见字,还是有不少学生写错。错误率较高的词语有鬼鬼祟祟、言简意赅、癞蛤蟆。

今天,你写字了吗?

当人们的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打之后,一排排汉字跃上电脑屏幕;“低头族”、“拇指族”动动手指,一个个汉字就出现在手机上。曾经,上衣口袋别着一支钢笔,是多么有面子的事。现在再这么做,走在大街上,肯定会被别人当作异类。在手机和电脑高度普及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输入”而不是“书写”的方式,他们要做的就是鉴别哪个字是自己需要的,更有甚者,字里行间满是别字、错字,他们也习以为常。提笔写字?好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调查对象:冉哲

江陵中学语文老师

主要书写量:备课、板书、批改作业

在人们的印象中,老师提笔写字的机会比较多,因为上课的时候要在黑板上书写,平时还要备课,自然要经常写字。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虽然至今老师们依然坚守着书写这块阵地,不过相比较于10多年以前,书写量也有了一定的减少。

冉哲表示,现在授课时虽然还是以板书为主,有时候多媒体也会作为教学辅导在课堂上应用,播放一些课件或者教学电影,但相比较于自己中学时代的老师们,现在的书写量确实有所减少。除去课堂教学和备课外,平时动笔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调查对象:熊春雪

小桔灯培训学校书法老师

主要书写量:备课、板书、练字

调查对象:吴浩

如今,电脑已经成为很多人必备的工具,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电脑来完成,每天连动笔的机会都没有。

提笔忘的不仅仅是字

当提笔忘字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忘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汉字,还有汉字背后的笔顺、释义以及横、竖、撇、捺架构起来的深厚文化内涵。

笔顺规则,你真的知道吗?

“火”字该怎么写?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您真的知道它的正确笔顺吗?

一点一短撇再写“人”的笔顺规则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不习惯,但是这就是“火”字的正确书写规则。

资料显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当时的新闻出版署自1988年3月25日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后,于1997年决定对现行规范笔顺进行改善,颁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这也是唯一一次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的官方调整。

规范笔顺完善的具体内容有3个方面:一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把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7000个汉字的跟随式笔顺;二是明确了字表中“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三是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

其中,现行“敝”字笔顺依次为,点、撇、左竖、横折钩、中竖(向上出头)、〔里〕撇、点;现行“脊”字笔顺依次为,点、提、撇、点、撇、捺、竖、横折钩、横、横。而之前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的“火”、“叉”、“爽”等字的笔顺在此《规范》中也得以明确。如,“火”字笔顺依次为,点、右小撇、长撇、捺;“叉”字笔顺依次为,横撇、捺、点;“爽”字笔顺依次为,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由此可见,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些常用字的笔顺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在书写过程中以及上世纪80年代颁布的规则里面没有严格规范,而1997年的调整又鲜为人知,致使人们对于规范写法感到惊讶。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推广规范笔顺,以及基础教育中细节上的规范性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知识链接

汉字笔顺规则具体是什么样的,有学者编写了一首“笔顺歌”以帮助人们记忆正确笔顺:

写字应当讲笔顺,掌握规律笔有神。

先横后竖上到下,先撇后捺左右分。

先写中间后两边,内外先后要分明。

从外到内记得住,进了屋子再关门。

汉字笔顺的一般规则:

1.先横后竖:丰、干、开、年。

2.先撇后捺:人、木、及、衣。

3.从上到下:会、杰、意、曼。

4.从左到右:州、行、部、树。

5.先外后内:历、赴、风、同。

6.先内后外:达、建、画、函。

7.先中间后两边:水、承、率、兜。

8.先里头后封口:回、目、国、园。

汉字笔顺的特殊规则:

9.先竖后横:上、非、占、北。

10.先撇后折:匕、九、比、能。

11.先折后撇:刀、力、万、乃。

12.最后右上点:犬、求、武、成。

13.最后内部点:叉、瓦、兔、雨。

14.先两边后中间:火、脊、爽、萸。

这些字词,你真的知道它的文化内涵吗?

除了汉字的笔顺和写法,它的释义您知道吗?

“老油条”的来历

过分圆滑的人俗称“老油条”,“老油条”除了圆滑之外,还有一个特征是喜欢放空炮,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人人都很亲热,可是这种亲热透着一股子虚假,就像油条看起来胖胖的,使劲儿一挤就变成了一根麻秆。因此,对付“老油条”的最好办法就是挤出他话里面的空气,“老油条”立马就会打回原形。为什么将圆滑之辈称为“老油条”?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要一直追溯到将近一千年前!话说公元1142年,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百姓对秦桧恨之入骨,有人于是发明了一种油炸食品,捏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油炸,这两个面人代表秦桧和他老婆王氏,取名“油炸烩”,“烩”与秦桧的“桧”同音,借以泄恨,这种食品就是今天的油条。粤语和闽南方言里至今还管油条叫“油炸鬼”,“鬼”是“烩”的谐音。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建筑物

“美轮美奂”是一个成语,可是却常常被人们用错,比如有人将这个成语写成“美仑美奂”,还有人写成“美伦美奂”。这都是不对的。而且人们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也经常出错,看到这个成语中的“美”,就以为所有“美”的东西都可以用它来形容,甚至竟然还有人用它来赞叹美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建筑物身上,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用在别的场合一律属于误用。

此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晋国大夫赵武的谥号为“献”和“文”,因此称他“献文子”以示尊敬。赵武建造了一座新的房屋,晋国的大夫纷纷赶去送礼祝贺,其中有位叫张老的大夫一看眼睛就直了,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太美了!房子高大巍峨啊!太美了!房子文采华丽啊!可以在这里唱着颂歌祭祀,可以在这里哭泣举行丧礼,可以在这里聚集国人和宗族啊!”

“轮”是屈曲盘旋而上的样子,引申为高大;“奂”是文采华丽,通“焕”,因此这个成语也可以写成“美轮美焕”。

按照礼节,赵武要答谢张老,于是赵武回答道:“您说的这些事情都可以在这里举行,这就意味着我要在这里尽享天年,寿终正寝,然后到先祖的墓地去追随先人。”答谢完毕之后,赵武面向北方拜了又拜,叩头行礼。

“名堂”为何指花招

“搞什么名堂”犹如说搞什么花招,搞什么花样,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日常俗语。“名堂”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用来指代花招、花样呢?

“名堂”原来写作“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是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重大的典礼都在“明堂”举行。《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将士们打了胜仗回来后,天子亲自接见的地方就是“明堂”。有一种说法是“明堂”乃黄帝所建,是黄帝测天象、观四方和举行重大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有一种说法是周代才叫“明堂”,夏朝管它叫“世室”,商代管它叫“重屋”。《礼记》中有一篇《明堂位》,记载了周代“明堂”的样式和礼仪,但是却语焉不详,不知道“明堂”到底是什么样的建筑。齐宣王曾经向孟子询问,有人建议他拆除周王室那座华而不实的“明堂”,孟子怎么看这件事。孟子回答道:“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齐宣王说的这座“明堂”,是周武王东征时所建,汉代时还存在,后来才渐渐堙没。

汉武帝登基后,封禅泰山,在泰山发现了一座古代明堂的遗址,就想模仿古代圣君,也造一座“明堂”,可是没有人知道“明堂”的建筑样式。济南人公玊(sù)带献上了黄帝时的明堂图,图中心是一座宫殿,四面没有墙壁,以茅草覆盖,周围环水,环绕着宫墙修有往上的通道,可以沿着通道走到宫殿上面的一层楼。汉武帝就照着这个图修建了明堂。不过后代学者考证说这个明堂图乃是公玊带伪造的。

隋唐两代,帝王们都想建造明堂,自比圣君,但是众说纷纭,最终也确定不了明堂的样式。武周时期,武则天不听群臣的劝谏,按照拍马屁者呈献的《黄帝明堂经》执意建成了周边长93.3米,高91.43米的明堂,非常壮观华丽,不料七年后一把火焚毁了明堂,武则天又重建了规模更大的明堂,称“通天宫”,安史之乱中化为灰烬。修建明堂时,很多大臣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纷纷上书反对,有位大臣还写了一篇《明堂赋》,讽刺那个《黄帝明堂经》里不知道搞的是什么“明堂”,就此流传开来,人们于是把稀奇古怪、子虚乌有的东西称作“搞什么明堂”,因为“明”、“名”,同音,久而久之“明堂”就变成了今天俗语所说的“名堂”。

“汉字危机”链

提笔忘字带来的“汉字危机”不仅是现代人对汉字的遗忘,也使得一些行业陷入低谷。在网络技术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人们之间主要通过书信来交流。在那个年代,收到一封亲友来信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然而,到了如今这个信息时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之间交流的渠道越来越便捷、畅通,信件就显得非常落伍了,写信这件事就与大多数人渐行渐远。除此之外,曾经风靡的练字帖和明信片等,也随之从我们生活中慢慢逝去。

“全民寄信时代”一去不返

2008年,杨玲成为荆州邮政的一名投递员。在她的印象中,那个时候,每天投递的还是以信件为主。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天邮包里都是满的,其中多数都是信件。特别是过节的时候,信件更多。我记得2008年春节的时候,荆州中学门口的邮筒每天都装满了信件和明信片,有时候一个邮包都装不下,还要跑两趟。最多的一次,收了300多封信件。”杨玲说,即便如此,那时候信件的数量较之以前已经下滑得很多了。

邮筒最风光的日子是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那时可称得上是一个“全民寄信时代”。那时也是邮递员最辛苦和最幸福的时候,经常一打开邮筒就是满满一大堆信件。

21世纪初,网络和通讯技术刚刚起步,再加上资费比较贵,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相对平民化的信件来沟通和交流。

“现在,虽然每天我们依然都会打开邮筒,但里面几乎很少有信件了。”杨玲说。

“虽然现在也还有人写信,但这个数字相较于以前已经很少了。”杨玲说,现在她每天收发的信件多数都来自固定的人群,比如学校、部队和一些老年人等。每天投递的除报刊杂志外,多数都是挂号信或者一些商业信件,平信已经很少了。

“庞中华字贴”风光不再

在图书城从事图书销售的周平表示,现在只有小学生用的字贴销售情况还算不错,这些字贴多是以描红类为主,字体多以颜体为主,便于小学生书写。而成人用的字贴,很多商铺都不再进货,因为根本卖不动。“以前非常流行的‘庞中华字贴’,现在很少有销路,钢笔都很少有人用了,哪还有人买钢笔字贴。我店里的‘庞中华字贴’还是以前的存货,每年最多卖个3、4本。”周平说,如今大家都用电脑和手机打字,动动手指字就出来了,不管会写不会写,就连小学生都知道复制、粘贴,更别说成人了。

为什么,我们连字都不会写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五千年来薪火相传,汉字经历了五千年的演变发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汉字的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代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手机的普及却使人们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

“不摸笔”是时代造成的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大众对汉字书写的依赖度出现下降,不规范使用汉字以及“提笔忘字”的现象比比皆是。

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朱楚宏表示,我们正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特别是无纸化办公的推广,许多人放弃或者极少使用手写这一最古老的书写方式。手机和电脑又提供了这样的捷径,输入声母,字就出来了。使用电脑打字,工作效率显然要比手写的高,一些文书,手写可能会出现错别字,用电脑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而且平时要交的材料,都要求是打印版的,也就没有手写的必要了。渐渐地,人们就会忘记汉字的书写。长期如此,语言、文字和书写运用的能力就会出现退化,以前掌握的一些字、词也慢慢会出现淡忘的情况。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用书信等传统方式进行交流,无形中加剧人们对“手写”的陌生和不适应。“在网络和手机没有普及的时代,大家通过写信交流,就连谈恋爱,都要写封情书。”朱楚宏说,虽然如此,这种现象也不必过度担忧,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一批作家提倡‘换笔’,他们放弃手写书稿改用电脑打字,并将此作为进步的表现。”朱楚宏说,如今电脑写作已经成为大多数文字工作者的主要途径。

提笔忘字难以避免

对于现代人来说,提笔忘字现象并不陌生,长期不读书不写字,再写字时就难免记忆短路。即便是那些长期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因为生活的变迁,也会把早年掌握的一些汉字淡忘。只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提笔忘字现象变得更普遍更频繁起来。现在的社会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加务实起来,因此手机和电脑就成为首选的替代品。

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中国的汉字危机。国家语委正在试点推行汉字水平考试方案,与普通话水平考试并行。中央电视台的《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收视率持续走高,也可以充分体现民心民意。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基,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只要汉语不亡,汉字是不会消失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持乐观态度。不过,为了提高自身素养,少一些提笔忘字的尴尬,人们还是应该多多亲近汉字。要提高汉字书写运用能力,就得靠多写和多看。多看文学经典,经典作品里的语言流畅优美,文字生动丰富,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倡学生手写汉字。此外,提笔忘字的时候,可以通过字典查询。平时多写字,比如手机有手写功能的,尝试动手书写,少用键盘输入。

少些功利,多些传承

朱楚宏指出,文字只有在应用中才会发展。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结,是中华文明基因传承的载体。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汉字走过了大一统时期也走过了社会动荡天下分割的时期,不仅没有衰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经过岁月的洗礼熠熠生辉。汉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现代人应该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不丢弃前人的优秀传承。

记者手记

横、竖、撇、捺……一本米字格作业簿,小手握着笔,在灯下一笔一画地书写,这大概是我们对汉字最初的记忆了。有人说,汉字是一个民族性格的直接体现,汉字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会为人处世的过程。在追求效率的当今社会,我们过分地依赖于键盘,以至于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在不需要追求效率的情况下,多提笔写字,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寄上一张贺卡,让别人从你笔下的文字获得一种久违的感动和温暖。这不只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主管: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荆州市委外宣办荆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END
1.2003年考研英语真题答案及解析它放入句中表示“同时他们也应当对这些年轻人如何最好地 2 这些变化加 以思考” 。 例句补充: I gave much thought to what he said yesterday.(我对他昨 天说的那番话做了许多思考) ; The book gives you a good idea of life in ancient Greece. (这本书能让你对古希腊的生活有一些了解 ); Everyon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624/20/82785916_1086092021.shtml
2.四字词语大全四字词语查询四字成语大全第196页输入你想查询的词语 首页 词典在线查询 四字词语大全 词语接龙大全 abab式词语大全 abac式词语 aabc式词语 aabb式词语 按词语结构查词: ABB式 ABCC式 AAB式 形容人物的词语: 外貌 神态 品质 动作 女人 老师 形容人多 英雄人物 描写天气的词语: 雨 雪 风 云 雷 描写景色的词语: 山 水 月亮 大海 太阳 https://www.hujiang.com/cidian/sizideciyu_196/
3.英语词根词缀总结整合版词根词缀大全use:用, abuse:远离用,不好好使用,滥用,抓住根本, 其他意思都是根据不同场景对词的延伸,根据上下文变换意思,让文章变得更圆润 Ab|duct /?b?d?kt/ v. 绑架,劫持 education:e-,ex-,向外,duct,duc-牵引,ation表名词,向外牵引,教育 produce:pro-向前,duc-牵引,向前牵引,生产,画面感:工厂流水线上的https://blog.csdn.net/qq877507054/article/details/82909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