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符定一师生情,国内外报刊有过报道。作为符定一的子女,追忆当年父亲讲述这方面若干重大情节,真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遂奋然执笔,以为纪念。
父亲符定一1908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然后回湖南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岳麓书院都督,省立第一中学和湖南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在由父亲创办的省立一中招考新生时,国文的考题是“民国成立,百端待理,教育与实业,应以何者为重。”毛主席在文中阐明两者的重要性及其关系后,强调教育对国家富强所起的基础作用,逻辑严谨,文理豪放,名列第一。父亲喜而见之,然疑其有伪,当面再试。毛主席见老师如此重视,心情激动,提笔疾书,果然妙笔惊人,文采斐然。父亲大喜,联系自己的成长,马上意识到毛主席的将来绝非等闲,要他一定入校。入校后经常向他讲解古典文学作品,贯彻爱国主义思想。有一次父亲解释国(國)字,一人拿戈以卫家土就是国,国和持戈卫士是分不开的。随后毛主席更加勤学苦读,父亲便把自己圈点过的一部“御批通鉴辑览”送给毛主席,要他在追求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古代治理成败的历史教训。从此师生往来甚密,情谊弥笃。
1913年后,父亲当选国会议员,定居北平,暂时和毛主席分手了。1918年,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与罗学瓒等来到了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平。这两位感情诚笃的忘年师生又相聚了。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父亲对这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学生,在政治上多次给予热情鼓励,经济上也曾予以适当援助。毛主席的母亲去世时,父亲主动拿出50元银洋,作为回乡奔丧之用。
1922年湖南军阀、省长赵恒惕枪杀湖南劳工会首领黄爱、庞人铨,毛主席领导长沙6000多泥水工人大罢工,率领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成立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被选为总干事。从此毛主席触怒了赵恒惕,受到多次通缉。1925年毛主席回家养病后经长沙去广州,不料遭到赵恒惕军警的追捕。此时父亲正好回湖南省亲,闻知此事,便立即凭借自己宿儒的身份和与赵恒惕是小老乡的关系,从中疏通,力述他与毛主席的师生情谊,言毛绝非坏人,以命相保。几经周折,终于保释毛主席脱离虎口,离开湖南去了广东。1946年,父亲通过叶剑英同志与毛主席取得了联系。毛主席立即邀请父亲去延安共商大计。6月父亲飞延安,师生重逢,格外高兴,漫步宝塔山下,留影窑洞门前。返回北平以后,父亲在叶剑英同志领导下,积极参加并促进扩大反蒋统一战线。向教育界之文人学士和亲朋宣传党的政策与优良作风,人心向往。国民党看在眼中,恨在心头。1947年初终于出动军警搜查住宅,逮捕父亲。毛主席闻讯立即电请叶剑英同志亲自组织营救。
解放后父亲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出任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两人经常见面。除了正式会议外,毛主席有时到家里亲自看望父亲,父亲也被允许随时往访主席,共商国事。逢年过节毛主席没空的话,就请人代办。有一次毛主席还请邓小平同志代表他去看父亲。那时留下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其中有民国成立时的官员,也有满清遗老,还有不少一贯靠近共产党的老专家、老朋友。但大多数在政治上彷徨,生活无着,毛主席认识到团结这批人的政治意义与作用,经常利用家宴或工余“翻古”联系他们,并批示成立中央文史馆收留他们。有一次毛主席请父亲到中南海丰泽园家中作客,提出请父亲出任中央文史馆长,父亲不太愿意,说:“这个职务只要老而贫的文人当就可以了。”毛主席恳切地说:“还要才、德、资啰,需要您这样有学问和德高望重的人啊!”盛情难却,父亲愉快地就任了中央文史馆馆长的职务。
1950年湖南土改。在这前后父亲曾向毛主席建议,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应和国内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不同,可否部分实行赎卖政策。毛主席认真地听取了父亲的意见,沉默了一会,认为不能,但对个别开明的知识分子可以采取交出田契不退佃金的办法予以解决。后来衡山白果老家土改,一些中、小地富或有些历史问题的人联名写信给父亲,说明白果土改存在“左”的倾向,请父亲转陈毛主席予以解决。当时从白果逃到北京的个别地富已被押回白果,父亲知道这个问题的分量,不敢冒然行事,再三考虑,认为事关全局,不能以个人得失撒手不管。于是带上白果来信和建议找到毛主席,请求纠正土改中“左”的倾向。毛主席认真听取了父亲的意见并在父亲的建议后批示:请湖南省委处理。湖南省委据此检查了白果的土改工作,对土改工作队进行了整顿,从而纠正了一些“左”的倾向。这是解放后毛主席亲自批示纠“左”最早的几个文件之一。
1958年5月3日,父亲终因动脉硬化与肺炎等症病逝于精神病院,遗嘱要“家人团结友爱,努力工作,以期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多做贡献。”死讯传来,毛主席和党中央立即派田家英同志到家看望,决定成立以程潜为首的治丧委员会,6日举行公祭,葬于八宝山烈士公墓。当时我俩都在山西农村劳动锻炼,没有赶上仪式。家人告说公祭那天,毛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都送了花圈,吊词对父亲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周总理总结父亲一生认为有三大贡献:一是发现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有用人才之第一人;二是建党初期,支持党的活动,营救党的领袖;三是晚年参加反蒋斗争,对建设新中国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