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限为90分钟,总题量为100道,满分为150分。2015年-2022年共搜集到16套题,其中:2015年-2019年上半年8次(2017下未搜集到)考试中常识判断2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20题,判断推理35题,数量关系10题,资料分析15题;2019年下半年—2022年9月7次考试中常识判断2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25题,判断推理35题,数量关系5题,资料分析15题;2022年11月12日的考试数资部分有了变动,其中数量关系增加为10题,资料分析则减少为10题。
常识篇
一、知识模块及题量分析
二、重点知识模块分析
(一)政治常识
(二)法律常识
(三)人文常识
(四)科技常识
(五)地理常识
三、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
从题型上看,近年来《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常识判断题型变化较少,以综合表述题和单一考点题为主。综合表述题是指针对一个考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的题目,题干常见表述为“下列关于XX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关于XX,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综合表述题的四个选项可以设置的比较发散,
有利于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单一考点题是围绕某一具体知识点或某种现象命题,考查角度也相对简单,比如“下列关于嫦娥五号的说法,错误的是”(2021年上半年),“关于电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1年上半年)。综上分析,《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常识判断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宽泛,涵盖面广、知识点多。值得一提的是,常识判断并非单纯考查考生的记忆力和知识储备,相反,常识判断考查的是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综合能力。复习的时候,一是要根据自己报考的岗位类型,明确考查重点,有的放矢地复习,比如,人文和科技都是A类试卷中常识判断的重点,那么,攻克了这两部分,就等于取得了一半的胜利;二是要记忆基本的、高频的知识考点,如人文常识中的诗词歌赋、诸子百家、建筑园林、中医药等反复考查过的考点,要牢记于心,因为同一个知识点会反复考查。记忆方法可采用刷题、直接背诵复习材料等适合自己的方式,同时注意日常的积累;三是注重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选项漏洞,推断正确答案,切忌一味死记硬背。
言语篇
一、言语基本考情分析
二、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逻辑填空
通过对联考A类近五年的言语真题数据汇总得知,逻辑填空在2019年下半年之前题量较为稳定,每年均考查10题,占言语科目考试题量的50%,但是从2019年的下半年开始,数量增加到了15道,占到言语考试题量的五分之三,需要高度重视。其中,实词填空近三年来考查力度相对较高,大家应加以重视和练习。逻辑填空在解题过程中,着重从语境分析和词的辨析两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语境分析
词的辨析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题量稳定在5-8道,中心理解题在阅读理解中的占比较大,小伙伴们备考时应有所侧重,重点题型重点把握。
中心理解题
中心理解题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备考的难点。对于这类题目,做题时,一定要“关键词”结合“行文脉络”,双管齐下,特别是文段出现多个关联词时,一定要结合行文脉络找出文段的中心句。在平时做题时,一定不要只分析正确答案,还要注意迷惑选项,对出题人常挖的坑,如偏离主题、无中生有等要学会判断,这样才能在考试时避免“掉坑”。
细节判断题
标题填入题和词句理解题
标题填入题和词语理解题的考查题量较少,有时会考查一道或者不考,从解题角度来说,已标题填入题的原型依然为中心理解题,注意把握文段的核心话题;词语理解题则要注意定位原文,根据其所在的不同位置,结合上下文作答。
(三)语句表达
在联考A类的考试当中,语句表达题量一般在3-5道,题量比较稳定,在三种题型当中,其中,语句排序题和语句填空题考查题量相对较大,考查2-4道题。接语选择题考查最少,为选考题,建议大家能掌握各种题型的基本解题方法,做好充足准备。
语句排序
语句排序题对于首句特征、确定捆绑、确定顺序、确定尾句等知识点均有考查。该题型各个考点均有很强的逻辑性、技巧性,故大家在复习中,要将各部分理论知识充分掌握并理解透彻,解题时,要善于借助选项给出的可能性,结合各知识点进行判定。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需要注意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不太确定的答案、一步锁定的答案,要验证前后语义是否符合逻辑。
语句填空
语句填空题题量在1-3道不等,2018下半年和2019下半年考查2道语句填空题,2020年下半年考查3道,2021年上半年考查2道,2022年下半年11月考察2道,其余每年均考查1道。对于这类题型,要结合横线所处的不同位置进行解题:横线在尾句,有总结或提对策的作用;横线在文段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出现在句首,起到概括全文的作用。在考试中,横线出现在中间考查较多,如果横线前后有关联词,可优先借助关联词进行解题,所填语句要与文段的话题保持一致。如2020年下半年A类第40题,横线出现在文段结尾,起到总结前文的作用。文段开篇提出翻译工作需具备严谨的工匠精神,随后指出由于市场需要和数字技术发展,出现了快餐式翻译和人工智能翻译,最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强调这种翻译新形态并不能替代严谨的学术翻译,尤其是富含艺术想象力的文艺翻译。故文段为“总—分—总”结构,横线处所在语句通过“所以”总结全文,重点论述翻译工作仍需保持严谨的工匠精神,对应C项。
接语选择
判断篇
一、判断基本考情分析
根据2018-2022年事业单位联考A类真题分析,事业单位联考A类判断推理部分的考查会涉及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这四个模块,总题量为35道题。其中,图形推理考查5道题目,定义判断考查10道题目,类比推理考查10道题目,逻辑判断考查10道题目。
相比其他模块,题量较大、解题思维灵活是判断推理模块的主要特点,但是因其逻辑性强,容易保持较高的正确率,所以需要引起考生的重视。
(一)图形推理
事业单位联考A类近五年的图形推理每次均考查5道题,出题形式主要涉及一组图、两组图、九宫格和分组分类,考查内容以一般找规律为主,空间类为辅,题型相对较多,考生需要掌握好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整体来看,图形推理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基础,个别题目难度较大,但若是熟悉特征图亦有思路可循。所以,各位考生在备考图形推理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各种规律的特征图,辅以大量刷题,方可从容应对考试。
必考知识点:数量规律
事业单位联考A类每年必考数量规律的题目。数量规律中包含面、线、点、素和角等,前四种考点考查频率较高,其中,线数量中的笔画数基本每年都有考查,而这又是许多同学觉得较难的知识点,因此在后期大家一定要用心学习,学会怎么通过奇点数确定图形笔画数以及什么时候数笔画。另外,现在许多题目中不仅涉及常规考法,还出现细化考法或是与其它规律的复合考法。如:2022下半年的试题中出现线的细化考法——曲直分开做运算;2021下半年的试题中出现面的细化考法——看最大面的对称性;2021上半年的试题中出现点的细化考法——数框上的点;2020上半年的试题中也出现面的细化考法——比较特殊形状面(三角形/四边形)的数量多少;2019上半年的试题中出现点数量与对称轴数量相等的复合考法。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家要对各类考点的细化了然于胸,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打破常规思维,灵活应对各种试题。
高频知识点:属性规律、位置规律、空间类
(二)定义判断
(三)类比推理
事业单位联考A类的类比推理每次会出10道题,类比推理是用时较少的模块,但是要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并非易事,既要求考生掌握常考的逻辑关系,又需要考生具备对比择优的思维,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常考的词语间关系包括语义关系、逻辑关系、语法关系。语义关系有三种,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和比喻象征义;逻辑关系是最常考并且关系最多的,包括全同关系、包容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应关系等。语法关系是以造句的形式将题干词语联系起来而形成的关系,根据句子成分不同主要分为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主宾关系。
必考知识点:对应关系、包容关系
高频知识点:语义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语法关系
(四)逻辑判断
事业单位联考A类的逻辑判断每次会出10道题,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四个模块中知识点最多、最杂、也是最难的题型。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并非易事,考生需要准确识别题型,找到解题方法,快速锁定选项。
事业单位联考A类考试中每年必考论证类题目,并且至少考6道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论证类具体包括加强、削弱以及论证评价,对于这类题目,各位考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论证类题目解题思路:(1)看清提问:看清加强还是削弱;看清选能加强/削弱还是不能加强/削弱;看清削弱或者加强谁的观点。(2)找准“靶子”:找出论点和论据。根据提问方式和题干特征,找准加强和削弱的关键信息。(3)预想方式:找到“靶子”之后,不要急于看选项,而是应该根据“靶子”内容,预设出可能呈现的答案形式,再与选项进行对比,可以更有效的避开命题人精心设置的陷阱。(4)对比选项:识别常见错误类型,比较选项强弱力度,择优选择正确答案。跑题无关、不直接明确是最为常见的错误选项。注意:其中,论证评价类的题目是近几年来联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它在问法上与常规论证题有区别,它的典型问法为“回答下列哪个问题,对上述论证最重要”,“对于上述言论,评价正确的是”,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仍脱胎于削弱或加强题,但更加侧重考查大家分析理解文字的能力,因此,大家后续需要在学好基础题型的前提下,通过刷题或经常性地阅读文字类刊物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频知识点:翻译推理、组合排列
数资篇一、数资基本考情分析
事业单位联考A类中,其中2018年-2019年上半年数资总题量均为25题,其中数量关系10题、资料分析15题。但是,2019年下半年开始数资总题量为20题,数量关系5题、资料分析15题。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1月数资20题中数量关系10题、资料分析10题。为了提高备考效率,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提前了解考点分布、考试特点以及高频考点,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备考是必不可少的。
二、数量关系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
和差倍比问题
考查题量较大,但难度不高,所以是同学们必须争取去做、去得分的题目。一般通过给出几个主体之间倍数、比例、比值或其他等量关系,求某个主体数值,是和差倍比问题典型特征,这类题目只需熟练掌握直接代入法、奇偶倍数排除法以及基础方程便可解决。
行程问题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从近几次考试来看,排列组合问题考查基本概念(分类/分步、排列/组合)的简单题居多。因此考生应重点掌握排列组合的基础知识。由于概率问题常与排列组合结合考查,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学好排列组合是做好概率题的基础。
经济利润问题
与生活常识较为接近,因此比较容易入门,一般考查基本公式。多为通过列方程或列表法求解的简单题,也有与函数最值结合的套路题,所以在考生对这一部分需掌握基本公式以及函数最值问题的解法技巧。
工程问题
最值问题
整体难度比较低,有一定的套路。最不利构造考查较多,数列构造、基础最值也有所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最值问题的核心思想以及不同最值问题的题干特征以及做题步骤。
几何问题
三、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材料类型及备考建议2018-2022年事业单位联考A类资料分析材料类型
(二)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2018-2022年事业单位A类资料分析考点总计2018-2022年事业单位A类资料分析题型及题量考情分析
资料分析的知识点相互联系紧密,所以考生在备考资料分析时,应全方位地学习掌握资料分析的所有考点。首先应打牢基础,资料分析的基础是统计术语和计算公式等,大家一定不能忽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个学扎实了才能在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上有所提升。由以上图表可知,近五年事业单位A类资料分析题目对各个考点的考查中,除综合分析类题目外,比重问题考查最为集中,每年必考且题量较大。其考查形式以现期比重和两期比重居多,这两类考法只要掌握基本公式和解题技巧就可快速得分。基期比重考的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8年下半年考试中,基期比重在算部分量的基期时用到了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这个公式,这个公式事业单位考试中是很少考到的,大家要把其积累,以后再遇到类似考法,给出增长量和增长率,则可通过
美好的未来都是打拼出来的,功到自然成!粉笔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实现梦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