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疗机构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各种基于实际应用的临床术语标准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领域越来越细分,医生临床实践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医疗机构、科临床医学系统术语(SystematizedNomenclatureofMedicine,ClinicalTerms,SNOMEDCT)就是一种注重语义互操作的现代西医学临床标准术语,已得到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引进,广泛应用于电子病历书写、电子处方、医嘱录入、检验报告、文献编码等工作,证明其具备了能够满足信息化临床科研工作需求的标准化特征要素。
国际版SNOMEDCT在每年的1月和7月各更新一次。SNOMEDCT已完成了与ICD-O-3、ICD-10、LOINC和TheOmahaSystem等多种术语集交叉映射,并开展了与国际信息交换标准如HL7(HealthLevel7)、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DICOM)和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的合作。目前SNOMEDCT已发布了国际英文版、国际西班牙语版、美国版、丹麦版、加拿大英文版、加拿大法文版、瑞典版、澳大利亚版、荷兰版、英国版和乌拉圭版。
SNOMEDCT的主要内容包括概念表、描述表、关系表、历史表、ICD映射表和LONIC映射表。其中核心构成是:概念表(按层级结构组织的具有临床含义的概念表)、描述表(用于表达概念的人类自然语言表)和关系表(用来说明的两个临床概念之间的关系)。图1反应了各个表的组成和逻辑关系,其具体内涵在以下一一展开。
图1:SNOMEDCT的逻辑模型
1.本体论是SNOMEDCT的理论依据,目前形成了19个顶层概念
从2002年发布的第一版SNOMEDCT到2016年的最新版,其间虽然进行了部分顶层概念的调整,但其整体上的术语集体系的构建原则并未发生变化。SNOMEDCT术语分类体系的构建在学术上具有较为坚实,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基础。SNOMEDCT以医学本体论作为理论依据设计了临床医学术语框架体系,其术语体系在组织结构、顶级分类设定等方面能够正确地反映现代西医学自身的固有规律。
SNOMEDCT13年版新增了顶层概念“SNOMEDCT模型组件”(含4个亚类),调整后为19个顶层概念:
2.用描述表来指定术语和层级结构的关系,增强临床概念表达的灵活性
SNOMEDCT中共有3种术语描述类型,即“指定全称”(FullySpecifiedName,FSN)、“首选术语”(Preferred)及“同义术语”(Acceptable)。每个概念都有一个“指定全称”和一个“首选术语”,同义术语是除去首选术语外,其他能够描述FSN所描述概念的术语,如图2所示。
图2:单一概念的描述样例
3.通过关系表连接不同概念,形成具有内在语义关联的短句表达临床信息
关系表记录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全部语义关联组合,运用丰富的连接概念,将归属于同一概念轴和不同概念轴的概念连接起来。语义关联一方面可以用来组织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构成灵活多样的复杂概念表达方式。关联分为两类,示例如图4和图5所示:
1)|isa|关系
2)属性关系
图3:|isa|关系样例
图4:属性及|isa|关系定义样例
参考文献:
[1]STEARNSMQ,PRICEC,SPACKMANKA,etal.SNOMEDclinicalterms:overviewofthedevelopmentprocessandprojectstatus[C]//SNOMEDclinicalterms:overviewofthedevelopmentprocessandprojectstatus.ProceedingsoftheAMIASymposium.AmericanMedicalInformaticsAssociation:662.
[2]郭玉峰,刘保延,崔蒙,等.借鉴SNOMEDCT发展中医临床标准术语集[C]//借鉴SNOMEDCT发展中医临床标准术语集.中医药发展与人类健康——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论文集.
下期为大家带来临床医学术语标准化实际应用案例:英国NHS诊断数据服务案例分析!敬请期待!
关于OMAHA2016年度第二期白皮书《统一的力量:临床医学术语标准化的展望》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术语标准化有助于整合体量庞大的、分散的、非结构化的医疗信息数据。
关于临床医学术语标准情况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医疗机构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各种基于实际应用的临床术语标准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领域越来越细分,医生临床实践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医疗机构、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整合和利用因数据结构和表达的不同而无法达成。术语标准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领域内信息共享和数据有意义使用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