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交流的婚姻,注定渐行渐远来自洞见00:0012:23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姗姗朗读音频
01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闺蜜组织的聚餐,好久不见,整场用餐下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聊得热火朝天。
中途,其中一位妈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亲们,你们晚上躺在床上和自己的老公聊天吗?”
也许这个话题自带爆炸性效果,在场的几个朋友立刻开启了吐槽模式:
B朋友说:“我们家那个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的眼里只有手机,我就像卧室里透明的空气。”
C朋友说:“我老公每晚也是玩手机、打游戏,看视频,只有在准备睡觉的那一刻,慢慢扭过他那油腻的脑袋说一句:熄灯,睡觉吧。”(因为灯的开关在我的那一侧)
D朋友说:“我每次想和他聊聊今天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就怼我说:小女人的眼光,说来说去还是那些破事,有什么好聊的?”
E朋友说:“我老公喜欢晚上和我聊天,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话题,就是傻聊,但是每次都很开心。”
婚姻生活是否如意幸福,从夫妻两个人之间的聊天就能看的出来。
这几种答案里,与老公零交流或者少交流的朋友,夫妻之间有的过的如同陌生人,有的过的平淡无奇,唯有这位交流融洽的朋友,结婚七八年了,夫妻依然恩爱如初。
唯有在孩子早早入睡、家务干好、洗漱完毕之后,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才真正属于自己和对方。
聊天的过程,就是一场彼此头脑元素的交流,看似各持己见,实际上就像盖房子的过程,你贡献了砖头,我设计了图纸,最终有了一个我们都喜欢的房子外形。
02
可是,结婚之后,好像变得越来越没有话题。
他一张开口就是工作、工作,我一个门外汉根本听不懂。
我一开口就是孩子、孩子,他觉得和我也没有共同话题。
有时候,明明看到自己的伴侣也能和其他人侃侃而谈,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怎么一到我这里就变哑巴了呢
其实,聊天也是一门学问。
想要保证长久有可聊的话题,每一对夫妻都要会聊天,愿意为了聊天去主动学习一些东西。
世上没有三观完全一模一样的夫妻,如果有幸能遇到志同道合或者在同一个兴趣领域内的爱人,想通的话题自然会多一点,可聊的内容也会更广一点。
可是,绝大多数的夫妻都有截然不同的工作类型,生活态度,脾气性格,想要好好说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聊着聊着还能吵起来。
很多人这个时候就觉得,聊没用的天干嘛,自己还生一肚子气。
长久下来,彼此之间的话题也会越来越少,以至于陷入无话可说、不想说的尴尬无聊境地。
好的交流沟通,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废话”交流,健康积极的沟通方式。
它是对方愿意打开自己,愿意走向你、接近你、倾听你、理解你、关心你的过程。
如果他连话都不想和你说,又怎么会真的去关心你,理解你的所作所为呢?
就像你带了一天孩子,累的浑身难受,本想着和老公聊聊天,排解一下负面情绪。
可是他连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甚至摆出一副冷脸说:“这么多带孩子,就你整天喊着累。”
或者你在单位受了莫名的委屈,想聊天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
结果对方甩出一句:“上班累死了,你那点破事有空了再说吧。”
对方一个冷漠的“咔”,就将还没有开始的聊天扼杀在摇篮中。
记得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两个人在一起,什么都是短暂的,容颜不长久,健康不长久,唯有聊得来的心意可以让感情长久。
一次,又一次的零交流或者负面交流,只会让彼此渐行渐远。
《奇葩说》马拉西亚辩手胡渐彪说过:“比一个人孤独终老更可怕的,是跟那个让自己感到孤独的人终老。”
你以为自己找到了心灵的港湾,实际上却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
婚姻,不是一年两年的交际,它是一个漫长的陪伴过程。
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如果心与心没有互通的机会,生活也会缺少甜蜜感。
留给自己的只有压抑、孤独和深深地疲惫。
所以,很多离婚之后的人才会大声喊出:终于解脱了,对着一个木头人,还不如自己一个人生活更快乐!
夫妻之间保持有话可说的秘诀,应该是尝试着走进对方的世界。
就像网上一位已婚女士的经历一样:我和老公从认识,恋爱,到结婚,到近两年来两地生活,每天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
他是干消防工程方面的,原来我根本不懂这是啥,现在竟然能做出个简单预算了,呵呵。
他现在也对女装的面料或者化妆品能讨论一二。
所以你看,聊不聊得来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想不想和对方聊,有没有兴趣进入对方的世界。
有互动的婚姻才叫生活,没互动的婚姻只算是搭伙过日子。
舒服的交流沟通,就像蔡琴《读你》歌词中唱的一样:读你千遍都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