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JWT往事,无法复制的智威汤逊

一家百年厂牌被时代卷走,扬起了风沙,黄尘落地后我们看到了无数发着光的JWTer(JWT人的称呼)。从智威汤逊走出来的他们,身上总是带着笃定和踏实,眼里闪着对创意的执念。他们说智威汤逊是一棵树,曾为他们遮风挡雨;更是一个家,给予他们无限温暖。

数英Editor采访花絮照

2010年,再次回到智威汤逊,她说那是回家的感觉。

2016年,已是CD的许梦鹿第二次离开,这次很彻底,因为再过两年JWT不复存在了。

在这些东西中间,散布着各种风格强烈的个人用品,杯子、玩具摆件、机车头盔……我感受到的是强烈的生活气息。这里的人喜欢这个地方,也成为了这个地方的一部分。

后来我开始每天围着Diana念:“什么时候加班啊?为什么还不加班啊!怎么加班就加这么一小会儿……”她说,小师妹有毛病的。(JWT有好几个Melo的厦大师兄师姐,Melo年龄最小,所以大家都这么叫她。)

接地气。不装。

智威汤逊里看着像“双胞胎”的同事们,当时Melo的team

公司有很多有趣的人,比如天涯莲蓬鬼话著名写手,二手书店老板,翻译家,网红小店老板……但是他们从不标榜自己与众不同。

智威汤逊人大多踏实低调,鲜少浮夸,非常金牛座作风(因为两个领导Mayan、Tom是金牛座)。Mayan劳双恩每天第一个来,背着手在没什么人的办公室里溜达,像一个晨练的阿伯,看到早来蹭公司资源的实习生就停下来聊两句家常。Tom唐锐涛,中文很好,比起很多来国内胡吃海喝的老外,他踏实诚恳得像白求恩。

过了几年,JWT来了一群TBWA的人,是当年阿迪达斯金狮团队的人。Yang,Elvis,给金牛座的JWT注入了非常不一样的新鲜气息——著名的夜店风装修,吸引了很多有趣的人,大家后来也一起拿了很多奖。当时我们都说,JWT从《生活大爆炸》变成了《绯闻女孩》,连Mayan都带上了耳钉……

这两种风格的智威汤逊我都很怀念。

夜店风的JWT

首先智威汤逊是一个对新人极度友好的公司。

很多人觉得我是一个非常策略导向的文案,这是智威汤逊给我夯实的基础。每个老智威汤逊人肯定都记得他们的第一个培训,Tom带着奇怪口音的那句话:“洞察,不是观察”。

JWT有一套自己的策略工具,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策略方法论其实都是照搬这套。很多人诟病4A所有项目从策略开始是小题大做。我本人也觉得很多策略deck几十页导出一个结论确实有点故作姿态,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洞察。最短平快的项目,哪怕一句headline也应该有策略思维。

“一句话能讲清楚吗?一句话讲不清楚的idea肯定不对。”“为什么要这样执行?背后思考是什么?好玩有很多种,为什么是这种好玩不是那种好玩?这种好玩背后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2004年,我第一次进入智威汤逊,四年后,我离职去了W+K。

2008年那次离职,是我职业生涯最纠结的一次辞职,我还记得在辞呈里写到,“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那种感觉就像短暂离家,出去历练一下后就会再回来。我老板胡岗当时对我说:

“你要是去其他地方,我肯定劝你,但去W+K我不拦着。W+K和JWT就像武当和少林,你从少林去武当看看也没什么不好。但我相信JWT永远是让你最快乐的地方。”

胡岗在智威汤逊待了二十三年,2019年离开。J.WalterThompson是智威汤逊的老船长,中国的老船长是Mayan,还有已经离开的Tom。还有各种大副,二副,三副,水手……有的人上船,觉得不合适,只是一个跳板,就走了,有的人忠心耿耿地留了很多年。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2018年JWT被合并,这让我非常震惊和伤心。虽然也快四十的人了,总天真地想去相信会有一些东西是永远存在的。可从大势来说,目前的行业形态是更健康的——更多灵活的热店,独立的创意,本土创意人成为绝对中坚,离开外企预算也能做出刷屏作品……

只是,整个4A的没落,没道理从JWT开始。T.T

Melo非常喜欢在JWT的沙发上盘着腿工作,很舒服、自在

另外一个东西是FrankXu(曾是智威汤逊策略部总监),在JWT150周年写给智威汤逊的信,很多JWT的人看完都非常感动:

最后我们让Melo用三个字总结下JWT,她想了很久说,三个字表达不完全。

“奥美呢?”我们问。(第二次离开JWT的她,去了奥美)

“奥美是盛唐。”她答道。

3年JWTer:Anna2015-2018,Hsien2015-2016,2017-2018Office:智威汤逊上海目前职业:独立创意热店TheRightKind创始人

93年的Anna(安娜),87年的Hsien(赵娴),一个是美国长大的上海人,一个是留英读书又来上海工作的台湾人。

两年后,这对搭档以参赛Younglions的idea为名,合伙开了一家自己的创意热店——TheRightKind。她们说这个名字有里程碑的意义,而在智威汤逊的日子帮她们打下了这座碑。

Anna:“本来我是想当Englishcopywriter,但当时公司里只需要中文文案,我的老板JustinLeung看了我的简历后,居然问我有没有兴趣做美术?我给他看的东西都是自己乱七八糟做的,我没有正规学过美术,而且专业的软件当时也不太会用,所以其实我现在也不太明白他当初为什么会看中我——不能做文案就做美术试试?我真的好想跪下来谢谢他!”

Hsien:“哈哈哈哈,那你快跪,我给你拍下来!”

在JWT期间,两个人总躲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店里happy

Anna:“对,等到参加完戛纳的比赛后,我们俩去庆功喝酒,两个人喝得烂醉又跑去坐午夜巴士,通宵聊了一整晚。一起经历过这些事情后,我们的默契越来越好,也越来越信任对方,现在我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工作以外,我们每件事也都一起做,比如一起学自由潜水、一起去喝酒……一周喝个五六次,哈哈哈。”

Hsien:“也许就是坐了一晚午夜巴士的原因,我开始认定Anna是可以跟我一起展开更多旅程的伙伴,从戛纳回来后,我们就没再吵架,像生命共同体一样!”

“生命共同体”的Anna和Hsien

芬兰航空globalworkshop

Anna:“还记得我们一起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会,但是工作一年后,我们就代表公司去参加了比赛。这是因为JWT给了我们很多耐心,公司里的人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们的直系老板、甚至老板的老板都有教给我们很多东西。”

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合影

Anna:“印象深刻的还有我的ACDJustin,有一次我过生日,我的领导Justin送了我一瓶抗老的面霜,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大概写的是‘希望我不要跑得太快,老得太快’。我其实是一个很有企图心的人,那个时候总希望自己能成熟起来,有些着急,然而Justin就告诉我要好好享受年轻时有人替自己遮风挡雨的日子,这种被人照顾、有人依靠的感觉终将会消失不见,再也找不回来。现在回想一下,啊,真的是这样。”

一起去马来西亚workshop,Justin发了一张照片给Anna,说"Tome,you’realwaysgoingtolooklikethis."年轻的Anna和Justin

Anna:“当Justin和他的搭档SelwynLow离职的时候,我们晚上一起喝酒聊天,那时候我们才知道他们到底默默帮了我们多少事,在职场上遇到他们这样的领导,真的很难得,也很让我们感动。”(SelwynLow是Hsien当时在JWT的ACD,Anna介绍他是一个有着奇妙稳重感的人,就算天塌下来,他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他会说,“It’sjustadvertising.”)

小team聚餐

Anna:“是的,在JWT的日子也锻炼了我们的创意思路,因为这是一个相当支持创意的公司。当时大家都疯狂想拿奖,公司也非常支持。我们当时都是拿自己的客户去想稿子,只要有了idea,JWT就鼓励你去和客户提。我们之前的哥伦比亚的老板甚至会想很多办法帮我们把想法实现,这一点可能是其他公司没有的一个氛围。”

Anna:“其实我一直都有创业的想法,而且我们还很年轻,也不怕失去什么,所以就想自己试试,开自己的公司。”

Hsien:“我中间离开过JWT8个月左右,再回来后发现这个公司内部有些混乱了,一开始带我们的领导都走了,以前那种对创意很拼的氛围也没有了,这让我觉得有些陌生。当然,可能整个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所有4A都面临争客户的局面,所以JWT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公司发展的策略方向。当后来我们听说JWT被合并的消息时,感到非常遗憾,因为看到以前带这个公司辉煌的人都走了,毕竟对我们来说,JWT与其他4A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人的不同!”

Anna:“这里的人是什么感觉,JWT这家公司就是什么感觉。”

Hsien、Anna与团队的合影

采访最后,我们也让Anna和Hsien用三个词来形容智威汤逊,她们给了三个人名:

JustinLeung、SelwynLow、NormanTan。

Anna说,“JWT里的人,才能真正代表这家公司给我们的感受。这些人让我们依靠,给我们保护和鼓励,我们是在他们的照顾下成长起来的。”她们到现在还记得Mayan曾对她们说的话:"Beforeyoucancreategoodadvertising,youhavetobeagoodperson."

对Anna和Hsien来说,智威汤逊不仅是一个帮自己起飞的平台,这里的人更指引着她们为自己未来的路而坚定,不要迷失。

11年JWTer:2008-2019Office:智威汤逊上海目前职业:好旺角GMKOK创始人

“智威汤逊是我最后一家为之打工的公司。”

“一个人怎么可以在一家公司待这么久?”当他坐在自己新的办公室谈起智威汤逊时,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也在回忆中找到了答案。

学视觉传达的我,大学一毕业就去了一家知名创意热店工作,从Art开始做起。

2008年,我以前关系特别好的文案Partner,Salome来找我,问我要不要去智威汤逊,她需要一个美术搭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了解智威汤逊,但我了解我的Partner啊,我们关系很好,也知道她的实力,我知道她能带我做更多事情,于是我答应了她。

张超的Partner,Salome

就这样,我加入了智威汤逊,开始第四份工作。

很多人都说,如果没有我的Partner,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非常认同。我本身是Art,自己不太看概念,但潜移默化被她写的东西所影响,从而也补足了我一直忽视的东西。

张超的工作照

有意思的是,我们俩性格完全相反,她像冰,我像火,照理说不是很搭,但我们却离不开彼此。

我们在一个组里一起成长,后来都当上了ACD,等到要升CD的时候,公司说,“一个组里不能有两个CD,你们俩要么拆成两组,都做CD,要么两个人继续做ACD,待在一组。”当时我们直接回绝:“那就这样吧!继续当ACD,无所谓。”哈哈哈哈~

现在我自己出来干,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还会去问问她的想法。

21岁入行,25岁以SAD进入智威汤逊,36岁成为ECD,我在智威汤逊待了足足11年。记得很久以前吴凡(FanNg,张超在奥美时的GCD)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长期在一家公司是一件好事,因为你会在这里经历工作中所有的顺境逆境,起起落落。”

确实,我都走了一遍。如果用三个词形容智威汤逊,我会用:“Respect”、“谦卑”、“黄浦军校”。

2018年的圣诞聚餐

在智威汤逊非常风光的年头,几乎每个组都在拿Cannes。那时候连加班都很快乐,几条桌子的人一起加班讨论创意,就算不同组,大家也会互相帮忙找参考、提建议,甚至互相崇拜。那种工作的快乐,现在几乎无法复制。

团队工作照

不过也有最困难的日子,那时大家全离职了,我的组就剩下四个人。那时候集团规定不允许招人,我是CD,就硬着头皮跑去请求资助,让公司给我再申请两个美术的预算,结果真批给我了!在那之后我的团队慢慢好转,而我也感受到了什么叫“智威汤逊的支持”。

说到离职,我中间短暂地离开过一次。

为了帮同事提案,张超出演模特

我是脾气特别差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活不过一集的人,有啥讲啥,指出问题都很直接,几乎每一任离职的ECD都跟我说过同样的话:“张超,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来投诉你吗?”他们到底帮我挡了多少投诉,自己现在也不清楚,但因为他们,我真切感受到了智威汤逊对我的重视与保护,很感激。

张超和Norman陈耀福合照

2012年去新加坡的培训让我印象最深,可以说那次培训的内容全部被我听进了“脑子”里。

张超和Partner在新加坡培训

当时培训的是digital,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新兴事物。现在看当时的案例会感叹“这太简单了”,无非是用LBS技术做了一些东西,比如让大家用手机去抢一台摆在广场上的mini汽车,但放在当时却觉得很震撼。

至于为什么说那次培训全被我听进脑子里了呢?是因为培训时期我的耳朵鼓膜穿孔了,外面的声音从耳朵进来,直接在脑门中间发声!哈哈哈哈

我在智威汤逊的团队也叫好旺角(和张超的公司同名),那时我在公司实行的团队制度有两个,一是不做年费制客户,二是把所有层级打平。

团队照

我很坚持去层级化,因为我不想让团队里的人抱怨自己的能力没有被看到。

不管大家是什么title,一律带着自己的结果来开会,我很少会让CD去做汇总的工作,因为我想听到他们每个人的想法,看到每个人的能力,从而避免错失掉好的idea。当然,我对我的团队很严厉,跟他们说的最多的不是“重做”,就是“不好看”,这种话谁听多了都会受不了吧!所以也时常担心自己是不是对他们做得有些过了……

张超在智威汤逊五年时,团队用他最爱讲的“重做”做了一支视频调侃他

视频制作过程照

我的团队在我五周年的时候,给我放了这支视频,我看完心里好过了不少,很开心,觉得他们应该还是爱我的吧,笑。

我之所以会接受这次的采访,其实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个好的公司,一种好的文化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影响有多大。智威汤逊留下了很多东西,它的文化会被我们这些“智威汤逊人”传承和复制下去,也许名义上JWT已经不在了,但我们仍能在很多地方看到JWT的影子。

我确实听到过不少人叫智威汤逊“养老院”,甚至我还以此调侃过自己,毕竟智威汤逊把我养得也很“老”嘛!但细想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年纪轻轻地来,然后一待就不愿走了呢?我没待过很多4A,但我看到了身边有很多人从其他4A离开,然后回到JWT,“二进宫”、“三进宫”,这是挺奇怪的事,因为谁愿意踏入同一个“火坑”呢?对吧。

人在一家公司待得舒服,与公司的包容性、稳定性脱不开关系。

Tom(唐锐涛)和Mayan(劳双恩)这对搭档,让智威汤逊有了留住人的本事。他们一个是生意核心,一个是创意核心,两个人长期又稳定地保护了这家公司的生态平衡。不能否认,这当中有利有弊。利是保护了我们这些创意人;弊是整个公司的换血机制没有那么快,让很多新来的人无法适应这个环境。

所以这给了我一个启示,一个公司既要有很好的文化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换血量,在换血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才有办法迎合这个时代。

采访最后,在问及智威汤逊这块厂牌的消失给他带来的影响时,张超说,“当智威汤逊与伟门合并的消息一出来后,整个朋友圈都在哀叹、感伤,然而我对这件事的态度反倒是积极乐观的——变总比不变好,很多事情不破不立,智威汤逊要步入下一个阶段,我的人生也是一样。”

JWT拆LOGO那天,张超路过,带走了“J”,他说等劳双恩离职的时候,会把这个送个他。

3年JWTer:2010-2013Office:智威汤逊上海目前职业:Heaven&Hell创始人

智威汤逊上海办公室,正在辛苦工作的JWTer

2010年8月,我如愿加入JWT,遇到我的CDHattie,一位很靓的女老板,香港人,温柔儒雅。

Hattie经常对我说三句话:

“Danny,还差得远嘞!”

“Danny,如果我找到怎么办?”

“Danny,我们是不是要Passion了?”

先说第一句“Danny,还差得远嘞!”

我想,只要跟过Hattie的人都会听到这句话,具体什么时候会听到呢?比如:你熬了一个通宵,完成了一张自认为“无与伦比”的绝世layout,拿给Hattie看,期待她会夸你两句的时候,你就会听到这句话了:“Danny,还差得远嘞!”这一句经常出现的话让我知道标准的重要,一切都还差得远嘞。

第二句“Danny,如果我找到怎么办?”

这时候一般是在找参考或者案例,当我对Hattie说:“我找了很多参考了,找遍所有网站了”的时候,就会听到这句话。有一次,我过于自信,挑战了Hattie,对她说:“好啊,那你找给我看”,而结果……你懂的,啪啪打脸。后来我才学到,她找图都用Google,外国网站,而我还停留在百度,简体字阶段。这句话让我知道,世界很大,不断扩展自己的眼界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真的能看到、学到最好的。

第三句“Danny,我们是不是要Passion了?”

每当我们空下来的时候,实际上可能就空个一天半天,Hattie就会对我们每个人说,“我们是不是要Passion?”对于有Passion的人来说,这句话充满了动力,就像冲锋上阵前吹起的号角,让你在无休无止的加班中看到一盏明灯。即便当你真的排空杂念,聚焦精力去想的时候,客户部的小伙伴总能在一处死角找到你,开心地对你说:“Danny,有个Brief,客户说明天要”。但正是有了这句话,才有了让我们完成的Passion。

现在回想,上海智威汤逊拿到的戛纳狮子中,有10只重量级的狮子都出自Hattieteam,我想,这跟Hattie为我们树立的做事标准,带队理念,精神上的激励有直接的关系。这三句话,在我做到创意总监后,也变成了我做事、带人的标准。

李丹在JWT的办公桌,桌上放着鱼缸那时的他养过旱龟、水龟,还有鱼

YangYeo(上海智威汤逊首席创意官),就是凭借Adidas的那套户外海报拿到中国第一个戛纳金狮的团队老大,也是影响我决定从北京跑到上海来发展的那个人,我记得有一次去他办公室,给他看一套平面作品,他问我:“Danny,你想拿戛纳金狮吗?”。我开玩笑地说:“其实拿不拿奖不重要,重在参与,过程比结果重要”。Yang给了我一个难忘的回答:“如果你不想拿金狮,那为什么还要做?”,那一刻,我就懵了,无言以对。后来我想明白了,你给自己设定多高的标准,就决定你该如何去做。

有一次Yang过生日,那天他正好出去提案,在他回来前JWTer带上了他的面具Yang一出电梯就看到这么多张自己的脸,着实感受到了惊喜(其实是惊吓)

第二个难忘的时刻

2012年,Mayan劳双恩成为法国戛纳创意节57年历史上,首位华人评审主席(户外类别),他要给每位获得金狮的团队颁奖,而我们组走了“狗屎运”,拿到一个户外类金狮,正是Mayan给颁的奖,我记得当时走上台的时候,脚底板是麻的,像踩着云彩。那一刻,永生难忘,自己的偶像,老板,他第一次做评审主席,我第一次走上戛纳领奖台……

2011年智威汤逊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拍的大合照(Mayan、李丹都在里面,找找看!)

2020年,我出来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创意公司并以Heaven&Hell命名,不仅是因为这个作品让我相信:无论是一个创意人,还是一个好想法,想要“上天堂”发光发亮,必“入地狱”经历磨难,我更想用一把梯子把那个时候的故事和精神延续下去,带着未来和我共事的人一同游历从地狱到天堂的创意之旅。

JWT内部的“红眼大会”,团队们会把作品贴在墙上,再由创意总监们进行投票优胜者可以被推荐参加比赛,《Heaven&Hell》便是从“红眼大会”中脱颖而出的

最后,向那个时期的智威汤逊脱帽致敬,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包容过我的人。

10年JWTer:1999-2005,2008-2013Office:智威汤逊新加坡/曼谷/上海目前职业:Anomaly上海办公室合伙人兼执行创意总监

公司人少,反而有更多的机会。我进去后直接跟着那位ECD做事。这对新人来说非常难得,在现在的4A更是少见,所以我成长得比较快。

所以,也在那个时候埋下了一颗想要去泰国发展的种子。

Elvis参加“YoungTIger”培训时的照片

后来Norman陈耀福成为了JWT新加坡的ECD,我就去请他帮忙问问,有没有交换到其他亚太地区工作的机会。几个月后我交换到了JWT曼谷,那是2003年的事情。

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泰国,不仅仅因为那边的食物、文化、城市,还因为那边的人。我刚来泰国时有些不适应,不会泰语、也没有很多朋友,有过一段比较抑郁的时期。不过在智威汤逊曼谷遇到的人,很快把我从这个状态中带了出来。

PYoot是一位强硬的人,但不强势,他会以一个朋友的方式跟我们相处。当时我的脾气还是有点大的,有时候想创意想到一半不开心,就直接回家了,他知道了也不生气,就跑过来和我聊,看他怎样能够帮助我。有时,我们觉得工作太累了,PYoot就说,那我们去海边吧。于是我们就真的开车去海边,在沙滩上边休息边想idea。这种做事、做人的方式影响我很多,后来我也尽力成为这样的人。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智威汤逊的传承。

在泰国待了两年后,我又开始躁动了。

因为年纪也大了嘛,会考虑到家庭和职业成长的因素。后来Norman又给我递了橄榄枝,把我从曼谷带到了上海。不过刚到上海的时候我没有直接进入JWT,而是在其他的4A公司待了两年。2008年,我又回到智威汤逊,到了上海的office做GCD,后来成为了ECD。

在智威汤逊上海时,做了挺多让我满意的项目,也带领团队拿了一些奖,但我更有成就感的事情是,继续丰满了公司和创意部门的创意氛围、创新力和竞争力。

那时候,我发现JWT上海的团队通常都是CD去提案,下面相对junior的人很少有机会去锻炼提案的能力,所以我策划了一个活动叫做“我的30分钟”,让他们任选一个话题,在30分钟里面去跟整个部门做一个提案。这个活动通常在周四下午举办,所有创意部的人都要参加。怎么让提案的过程更有趣,怎样更有逻辑地表达出你的idea,对我来讲这就是一个创意发展的过程。还有些小朋友害怕提案,总躲在CD的后面,所以这也鼓励了他们走到前面去。

Elvis与团队的合影,因为在做福特的项目所以大家都穿红衣服

除此之外,我在智威汤逊最大的收获是遇见了很多人。在我的每一个JWT阶段,都有对我影响很深的人,像是新加坡JWT的ECDAndrew、泰国的团队、上海这边的伙伴,还有劳双恩、Norman、Yang,都让我收获许多。因为这些人,智威汤逊变成了一个大家庭,无论是在新加坡、曼谷,还是上海,智威汤逊都给我这种家的感觉,这也是智威汤逊和其他的4A公司很大的不同。

当时智威汤逊上海创意部门里比较senior的员工合影

2013年,Elvis选择离开智威汤逊,加入Anomaly。那一年,Elvis在日本开东北亚区季度会议,那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智威汤逊regional季度会议。参加会议的各亚太区智威汤逊办公室的负责人们,给Elvis举办了一个欢送会,也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回忆。我们在互联网的一个小角落找到了这张照片,发布者给它取名“JWT创意四巨头”。

从左到右:小薛(JWT北京ECD)、Elvis(JWT上海ECD)、Yang(JWT中国区CCO)、飞哥(JWT台湾CCO)

21年JWTer:1994-2015Office:智威汤逊上海

JaneZhang可以算是最早的一批本土制片人。1994年入职智威汤逊,1996年开始担任制片工作,从制片助手到制片人,再做到执行制片人(ExecutiveProducer),直到2015年从智威汤逊离职,Jane才离开制片行业。现如今智威汤逊虽已不在,但这21年间实在有很多往事,在Jane的记忆里鲜活地存在着。

智威汤逊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唯一待过的4A公司,没想到一待就是21年。

1994年我加入了智威汤逊,最开始是给当时的ECD做秘书。那时智威汤逊上海规模还不大,创意部门就20来人,也没有制片部门,所有TVC都会拿到香港制作,然后把拷贝好的磁带回上海,十分不便。

1996年,劳双恩加入智威汤逊上海,并邀请了香港一位很有经验的制片人AngelaLee来组建TVProduction部门。那时老板SoamesHines问我,“有一个职位有很多出差的机会,可以满世界飞,拍片享受美食,你有没有兴趣啊?”我听着觉得挺有趣的,刚好自己也喜欢电影,于是答应了,但其实当时我对制片工作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AngelaLee也把我安排坐在她的房间里,教我学习所有关于电视制作的知识,包括梳理人脉关系。她在上海带我的这一年,给我的制片生涯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1996年JaneZhang与劳双恩、AngelaLee在广州拍摄现场

一年以后AngelaLee离开了上海,我开始独立制片。那时候公司的客户多是国际大品牌,预算也充足,所以我就有很多机会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导演和后期公司合作,在案子中学习累积经验,磨练预判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慢慢地,我发觉自己不仅满足于跟成熟的大牌导演合作,更热衷于寻找青涩有潜力的青年导演。那时候还没使用互联网,我就尝试各种方法:朋友介绍,一一面见来拜访的制作公司,去后期公司打听……希望能挖掘到新导演,尤其是本土的青年导演。

我很喜欢制片工作,但我的制片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做了七八年之后,瓶颈出现了。

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去到一线,去制作公司实习一阵子。

2004年的某一天,我去找了老板劳双恩,他还以为我是来提加薪的呢,然后我就跟他讲,“我不是来提加薪的,也不是来提离职的,我只是想去制作公司的环境体验一下。”劳双恩听完我的想法后,也觉得有道理,就问我想要去哪家公司。我挑了一家行业里大家都很仰慕的香港制作公司——FilmFactory。

两个月后,我从香港回来了。有了这段经历,我越发觉得一个优秀的制片人要能够理解每一个人的角度,并从他们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好像是在玩跷跷板,一边翘得太高了,就要把它拉下来;一边太低了,就要抬它起来。

2001年JaneZhang在新西兰参与航拍,与当地协拍团队合影

2008年之前,智威汤逊上海的创意部主要是由劳双恩主理的,他的管理方式是家长式的,偏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讲究中庸之道。那个时候的智威汤逊就相对传统一些,安安静静的,比较低调。

2008年Yang、Elvis的加入,给智威汤逊带来了挺多不一样的元素。他们的管理方式比较活泼偏西方,也让智威汤逊时尚了起来。包括后来被叫做“夜店风”的智威汤逊上海办公室,其实就是Yang推动装修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每个人的心态都多少变得放松有趣些。

后来我离职后,还发生了一件特别让我感动的事。

我是2015年10月离开智威汤逊的,原因与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生活方式的再审视有关。然后在2016年初,智威汤逊在桂林开年会,他们还是把我叫回去了。年会上,劳双恩送了我一份礼物,是一封裱起来的手写信和一张我们刚入职智威汤逊时拍的大合照。

1996年劳双恩重组创意部时的员工合影

但其实这封信还藏着一个梗啦!很久之前,我参加过智威汤逊的一个关于管理技巧的培训,培训老师问,“你们在智威汤逊最想获得的奖励是什么?”大部分本土员工想的是物质奖励,结束时培训老师说,根据他们在其他智威汤逊办公室的调查统计,一封老板写的亲笔信才是多数JWTer最想要的。当时我是有点吃惊的,心想那些老外们怎么那么超脱。

我回来后,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胡岗(智威汤逊第一位本土创意总监),胡岗又讲给了劳双恩。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离职后,劳双恩真的把这个最大的奖励给了我。这封信直到现在都被我好好珍藏着。

2016年智威汤逊上海桂林年会时的合影

采访最后,Jane还拿出了两张在智威汤逊工作时拍的老照片,这是属于她的回忆,也是那一代人的青春。Jane说,“即使它发生了变化,我依旧是一个JWTer,Forever……”

11年JWTer:1997-1999,2000-2005,2014-2018Office:智威汤逊台北/新加坡/上海目前职业:OnBrand创始人

得知我们邀请他参与智威汤逊的专题采访时,他非常愿意,看似开玩笑却充满情感地回复:“把伤感当成浪漫来做,也挺好。”

除了市场的机会,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陈声源给我的Brief,我很喜欢。

他说“Norman,我们的业绩在台湾是第一第二的,但是我们的创意排名10多名,你的Brief就是要让台北智威汤逊的排名提升到前三。你不需要担心业务,我们生意很好。”

听到这个Brief我觉得很完美,你会特别专注,结果我们在一年内,就已经排到前三了。

在智威汤逊台湾做ECD的Norman,35岁

那个时候我记得我35岁。其实不难,因为第一,台北office还是蛮大的,有180个人,所以资源比较好。然后在台北的人都特别友善,做同事,做朋友都特别好啊,尽管我是一个空降来的leader。

后来和台湾认识的同事梁志成一起合作做了一个叫CoffeeBlablabla的咖啡品牌

所以我们的创意排名很快提升。我选择去台北,也是我在JWT11年做过的最印象深刻的决定。

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一件事。现在这样的培训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都比较“劳命伤财”,时代不一样了。

JWT台湾的年会,老板们统一男扮女装拿仙女棒的就是Norman(哈哈哈~~~)

我回来的时候很多以前的同事都在。劳双恩、唐瑞涛、包括亚洲地区和全球的老同事,我还收到很多JWT各国的前同事给我发贺电说欢迎你回来。有的同事还是我以前在新加坡JWT有碰过面的、做过workshop的、给他们上过课的,像现在有门的创意合伙人Paul等。他们说,“以前你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你讲过什么什么,我们还记得。”

这个感觉真的蛮好,有一个很强烈的家的氛围吧,熟悉的人还在,就像没离开过。因为有熟悉的人,所以才是家。我在JWT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的人。很多同事后来都变成朋友。而且在JWT的11年,也是我陪伴孩子成长的11年,所以感触蛮深的。

Norman的全家福,2001年

我在台湾的时候,劳双恩在上海,九六年我们甚至一起内部比过稿,就是上海和台北比。后来我在台北的任务完成后,我又回到新加坡,以那里为基地,负责智威汤逊东南亚六国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及越南的创意团队。而当时的劳双恩,则负责东北亚,我们曾经有四年,被叫做南侠北客。我们两个几乎把亚洲的上半部下半部都看完了。我们每一季度都会碰面,一起把亚洲做得更好。

陈耀福Norman和劳双恩Mayan

我觉得这个标签不是无中生有的,它一定有真实的成分在里面,我觉得可以分为A面和B面来说。

A面,首先我必须说在JWT里面不好的人,或者不优秀的人是没办法待那么久的,能够待下来的人基本上都有很强的归宿感,我觉得JWT人性化管理比较多一点吧,主要跟老板们的风格很有关系。

其实我当时去JWT上海的时候,也带了我在Lowe的团队,三个人。那个团队是我职业生涯中印象非常深刻的,包括拿奖、拿客户,合作都特别好。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在JWT里面表现,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体系和客户规划不一样。

JWT公司的规划特别细分,不像在Lowe。我们在Lowe大概最多到70个人,平均大概50个人左右在作业,大家感情特别好。但在JWT上海不是这样的,不是说感情不好,但是因为太大了,大家分工分得比较细,然后被分配到的客户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去像在Lowe时跟我一起表现的样子。所以他们待了一年左右就都离开了,我觉得他们离开是对的。

JWT上海为Norman办的欢送会

我们在如此动荡的JWT,还要提供好的业绩、好的创意,特别特别不容易,更辛苦。

至于什么样的CEO才是优秀的。第一:他是不是可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第二,他是不是可以赢取本土客户,如果他只依赖全球网络给他的客户去经营,那你只需要一个manager,而不是CEO。至于这个职位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制度上的改变,我觉得是可以继续探讨的。

包括我离开的原因,一个是觉得我已经可以到达另一个人生阶段,我不想再跟谁报告什么了。Idon’twanttoreporttoanybody,Ijustwanttoreporttomyself.另外一个就是我不想有老板在我上面,蛮被动的,各种不可预测,你不知道你到底在为谁而战。

各种滋味在心头,JWT竟然被瓦解掉了,而且还让别的公司的名字在前面,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情。但是它已经发生了,而且这是一个被生意的策略来去改变的事实,只能够怪JWT不争气咯。

其实在JWT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JWT跟奥美总是被放在一起比较。包括我去台北JWT,也是在和台北奥美比较。虽然我们也曾一度超过他们的排名。但是最终,WPP放弃了JWT这个品牌,保留了奥美,我认为这是因为它更爱奥美这个孩子,这是感性层面上;理性层面上,可能奥美更聪明,更懂得让整个品牌更健康,更值得被保留下来。

其实宋秩铭有三次邀请我去奥美,最后各种原因都没有去成,只能说有缘无分。但他有问我一个问题:你觉得奥美和JWT有什么区别?

我当时说,“奥美很好,但是JWT中国有一样东西比你们还要好,即唐锐涛和劳双恩,一个是CCO,一个是CEO,两个老大作为Partner很有默契,在一起合作很久,整整20年,把JWT做得很好。”

这个我需要思考一下,(沉思很久,Norman给我们了三个字:「断、舍、离」),这源自日本作家、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一切从家出发,“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沒用的东西;“离”等于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JWT品牌已不存在,以「断、舍、离」表达我对JWT品牌的情感。

所以最后,Norman有帮我们争取到一份资料——JWT《先驱指标》,这是2005年JWT新任全球CCO推出的智威汤逊內部评判作品标准,从1分到10分,这个版本也是JWT合并前的最终版本,再也不会更新了。它不仅承载着百年智威汤逊的创意核心理念,更代表着国际4A的历史积淀。

8位JWTer,不同年代,各有各的往事,但其中却出现了很多相同的名字:劳双恩、唐锐涛、胡岗、Yang、Hattie、Frank、朱海良……他们都是很典型的JWTer,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无法一一采访到,这恰好也给我们留下更多关于智威汤逊的想象空间,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最后我们以张超珍藏的宝贝作为收尾——【一副以前贴在ECD办公室里的JWTer“扑克牌”】,看看其中有你认识的人吗?

看完8位JWTer的智威汤逊往事,是否有很多回忆涌上心头?

关于进入行业认识的同事、朋友,关于温暖得像家一样的团队和公司,相信大家都会有!

THE END
1.情投意合的朋友是什么词语任人唯亲:任人:任用人;唯:只;亲:关系密切,感情好。任用人不管德、才如何,只选择跟自己感情好,关系密切的。 柔情蜜意:温柔、亲密的情意。 柔心弱骨:形容性情柔和。 如胶似膝:像胶和漆一样,粘住就分不开。形容感情深厚亲密,难分难舍。 如醉如痴:像醉鬼像痴人。指人的精神状态不正常。神情恍惚。 https://www.chuzhounq.com/cycc/20882.html
2.描写友谊的成语描写友谊的成语作文描写友谊的成语作文,亲密无间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盛情款待促膝谈心情深似海拔刀相助海誓山盟心心相印刎颈之交生死之交莫逆之交志同道合忘年之交贫贱之交患难之交深情厚意深情厚谊情深似海http://m.zuowenhang.com/zuowen1694843.html
3.表示兄弟情义的成语1、如手如足:比喻兄弟的感情。2、手足之情:比喻兄弟的感情。3、灼艾分痛:比喻兄弟友爱。4、兄肥弟瘦:旧喻兄弟相爱,临难争死。5、情深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http://m.7tqp.com/news_740579.shtml
4.描写人物情谊深厚的四字词语描写人物情谊深厚的四字词语更新时间:2024-12-04 05:40:37 八字精批2025流年运势八字合婚八字起名肝胆相照,情深似海,深情厚谊,莫逆之交,志同道合,推心置腹,刎颈之交,情深潭水,形影不离,情同手足,肝胆相照,两肋插刀,手足情深,亲密无间,情深谊长,管鲍之交,高山流水,倾盖如故,万古长青,白首同归。http://m.rili11.com/xw1388085/
5.形容友情坚固的词语其他 四个字意思相近的词语 魑魅魍魉:在古代特指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现指形形色色的坏人;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风花雪月:原指四时的自然美景,后指内容空洞,辞藻华丽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与花天酒地的生活;琴棋书画:在http://m.qicaisi.com/bk-2117862.shtml
6.友谊用什么词形容?2025最新描述朋友关系的词汇大全!友谊像什么?用比喻来形容 友谊像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进的道路! 友谊像一棵大树,为你遮风挡雨! 友谊像一股清泉,滋润你的心灵! 生活中关于友谊的例子 我从小和我的邻居小明一起长大,我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虽然我们现在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但我们的友谊依然像当年一样深厚。每年我们都会抽出时https://www.shicehao.com/96773408a9df.html
7.四个字形容天蝎座的性格,太准啦!四个字形容天蝎座的性格,太准啦! 占星看另一半星座配对星座年运新星座配对 天蝎座:性感傻气 你能够很轻松的就感觉到天蝎座的性感气质,但是也能够很轻松的感觉到这个人的傻气让你很无奈,天蝎座的特质就是性感和傻气的奇妙结合。(完) 2025运势http://m.rlw17.com/riwzixun/23667/
8.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高中知识二、女生形容自己性格的四个字词语有哪些 多重性格、乐天达观、成熟稳重、幼稚调皮、温柔体贴 活泼可爱、普普通通、内向害羞、外向开朗、心地善良 聪明伶俐、善解人意、风趣幽默、思想开放、积极进取 小心谨慎、郁郁寡欢、正义正直、悲观失意、好吃懒做 处事洒脱、疑神疑鬼、患得患失、异想天开、多愁善感 淡泊名利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936993.html
9.趣味心理测试请按照直觉在下面图四个字中选一个,看看目前有没有人在暗恋着你: “偷”“暗”“恋”“我” 选“偷”者:代表的意思是“人在余旁,不言可喻”,因为偷是“人”站在“俞”,余:自己的旁边,而且用嘴巴说出来就变成“喻”,了解之意表示你已经知道有人喜欢你,而且在自己旁边。 http://zt-xljk.hbuas.edu.cn/info/1010/1009.htm
10.停云落月的意思停云落月是什么意思1.遗漏:这里~了两个字,应该添上。 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在家里了。 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在后面。 [lào] 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 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他二三两银子。 https://chengyu.100xgj.com/ci/27c13553
11.《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8篇(全文)(二)人际关系平和诚信 在“天下为公”的社会里,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无忧,地位平等,无胁迫的可能,无依附的必要。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社会成员之间无须互相欺诈、压迫,也就很容易建立起友善关系。以“讲信修睦”四字概括,当无问题。 (三)普遍而深入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大同社会的成员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kjwscxo.html
1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演讲稿(二)人际关系平和诚信 在“天下为公”的社会里,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无忧,地位平等,无胁迫的可能,无依附的必要。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社会成员之间无须互相欺诈、压迫,也就很容易建立起友善关系。以“讲信修睦”四字概括,当无问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g49i9e9.html
13.寓意好运的四个字有哪些(带来好运的四字祝福)资讯以下是一些寓意好运的四个字词语: 象征吉祥如意类 吉祥如意:“吉祥” 代表吉利、祥瑞,“如意” 则表示顺遂心意。这个词语在祝福他人或者用于喜庆场合时,表达了对美好、顺遂生活的期望,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够按照心中所想的顺利进行,是非常经典的表示好运的词汇。 http://zx.misterrobot.cn/zx/202410/t20241028_45042.shtml
14.俩开头成语俩开头成语四个字俩开头成语是指以“俩”字开头的成语,常见的有“俩全其美”、“俩肋插刀”等。而以四个字开头的成语也有很多,如“四海之内”、“四通八达”等。下面将以这四个成语为主线,写一篇关于友谊和合作的文章。 在人际关系中,友谊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俩全其美,即指两全其美,让双方都能得到满足。友谊就是这样一种关http://www.m.0632fc.cn/news/20250.html
15.又顺利又有财气的网名女四个字,又顺利又有财气的网名要注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选择与自己八字喜用神相配合的行业、职业或事业,并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关系。https://ask.zol.com.cn/x/15552257.html
16.气谊相投成语造句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气谊相投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融洽、相互理解、彼此欣赏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关系亲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默契,或者是两个人相识不久就能够互相了解并且相处得很好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颜渊篇》,其中有一段对话是孔子对颜渊说:“吾与尔有https://www.chazidian.com/r_chengyu_2c9be1781c773bb905f749621ae1c35f/
17.头条文章③「偏财」不像「正财」那么在乎钱,同样在月柱天干,「正财」就会像个守财奴,恨不得把每一分钱都分成八瓣来看。而「偏财」就完全不同,对待金钱的态度要开放得多,比较爱玩也会玩,也善于把钱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出手相对来说比较大方,善于用钱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基本上也都会是一个社交达人。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35776943636938
18.四个字唯美诗意网名(4个字清新淡雅网名)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四个字唯美诗意网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https://www.de1919.com/article/20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