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言语理解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Abstract:Untilnow,themanagementsciencetheresearchtechniquetobepossibletodivideintothespeculationresearchandthescientificresearchtwokinds.Thisarticlewillcarryonthecomparisontothesetwokindofresearchtechnique'scharacteristic,andunifiesProfessorQianaYing'sarticle"UnderstandingModernEconomic"chatsownunderstandingandtheponder.
关键词:思辨研究科学研究
Keywords:Speculationresearchscientificresearch
一、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二、科学研究方法
三、思辨研究方法
思辨研究方法则是涉及人的价值观和偏好的领域以及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有时候只能依仗于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思辩方法的特征和科学方法恰好相反,不强调客观性和实证性,所得到的结论不必建立在直接观测和经验得基础之上,也不用服从所谓的权威,对结果和实际事实之间的许多中间层次,研究者自己也说不清楚,无法清晰表达思考的过程和步骤。这些特点带来思辩结果的歧义性和不可检测性。比如我们看到的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论文,如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就是用思辨的方法完成的。可以看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公式把作者的思考最清晰的反映出来,而且也便于后来的研究者推敲改进。相比之下,思辨的研究方法则需要较强的创造思维和跳跃性思维,但它通常是人类伟大灵感的产物,最有可能创造新知识。
四、结论
现在一方面要多阅读经典文献,在与管理大师的思辨对话中,激荡智慧和灵感的火花,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应着力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用好现代数学工具和信息技术,把其他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应用到管理学的研究中来,建立一套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另外,不论是运用哪种研究方法,管理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情境因素,管理学中研究的人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理人或社会科学中的人群,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而且管理的外界情境也在不断变化,这不仅要求研究者拥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也要求研究者善于思辨,善于捕捉直觉和灵感。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2]马成,王国进.当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评述.现代管理科学,2004,(3).
1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护理教育开始发展以来就一直在变革,各个护理院校都努力建设自身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医院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1996年,教育部启动本科的护理教育改革项目,这样一来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和护理院校工作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在进行护理教育改革时,尽管有很多院校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连接强度不够,但是因为学生数量多,实习基地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好这一问题。因此,必须建设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护理课程设置,合理利用临床资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来看,各个护理院校要在落实《护士条例》的前提下,按照学校自身状况,不断提高临床实践的课程,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参与临床实践,督促学生们主动学习,努力探究,积极承担责任,提高护理技能。
3建立护理院校老师参与临床实践的长效机制
4合理配置护理人才资源
5总结
作者简介:张祥龙,(济南250100)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形式显示乃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最为彻底和最富于形式自觉的方法论革新。它要应对的挑战——那托普疑难是这种挑战的一种表现——是如此根本,逼使它必须在前人觉得不可能之处来形成哲学方法。传统西方哲学的主导方法是观念化,基于杂多现象中抽象出单一观念的总体化,可以是先验主义式的,也可以是经验主义式的,再辅以寻找观念间的结合与分离之术的辩证法(它在黑格尔那里取得了“正-反-合”的概念化生命的形式)和基于语法的形式逻辑。与这种方法相对,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出现了关系先于实体(含观念实体)的形式化方法。它被观念辩证法导致的生命绝望所激怒,而在数理逻辑和相对论那里得到鼓舞。“现在是没有‘东西’那样一种东西了。”(罗素)“什么是自我?自我是一种自身与自身发生关联的关系,或者是在一个关系中,这关系自身与自身所发生的关联。”(克尔凯郭尔)但这关系又常常被沉淀为某种新的对象,不管是这关系的语义辖域,还是关系所指称的个体或绝对主体。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接触到立体几何的学习,立体几何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知识,不仅仅和三角运算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难点之一。对于如何做好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的解析方法教学始终是高中数学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函数思想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的解析方法作了主要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解析方法;研究
一、高中数学函数思想对立体几何问题的解析
函数思想对立体几何问题进行解析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函数关系的构造,实现化难为易的目的,并借助于函数的性质和证明不等式等,做好立体几何问题的解答。如高中数学中这一例题而言:如图1所示,PA和圆O所在的平面垂直,同时圆O的直径是AB,C是圆周上的一点,若∠BAC=α,同时PA=AB=2r,对异面直线PB和AC之间的距离进行求解。
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对直线AC和PB之间距离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将直线PB上任何一点到直线AC之间距离的最小值求出,并对变量进行设定对目标函数进行建立,进而将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求出。首先就要在PB上将任意一点M取出,并保证MD和AC垂直于D,同时MH和AB垂直于H。假设MH=x,同时MH和平面ABC垂直,同时AC和HD垂直。
函数的性质加以利用,进而对立体几何做的一种解答。
二、高中数学空间几何思想解决立体几何中垂直和平行问题
对于空间几何图形的垂直关系而言,不仅仅有线与线之间的垂直,同时也存在线与面的垂直和面与面的垂直。这种向量之间的转化,主要如下所示:
三、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问题距离和夹角的利用解析
在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就要借助于距离和夹角的一些条件,进而运用向量的运算,做好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问题的求解。
点到平面的距离:点P为平面外一点,点A为平面内的任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过点P做平面π的垂线PO,记∠OPA=θ,则点P到平面的距离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问题距离和夹角的利用解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平面外一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合理计算,并对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进行计算,进而获得的一种新的求解。在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进行解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函数的思想进行解决,一旦遇到立体几何角度问题时,就要本着动态的眼光,进而对空间几何思想加以借助向量,进而使得立体几何中相对复杂的问题逐渐的简单化。
四、结语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解析中,更要借助于向量和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对几何图形中几种常见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加以建立,对当前我们所学的立体几何图形中的一些向量关系,进而在立体几何中将线与线和线与面之间的关系找出,最后就要正确合理的运用向量之间的关系,将相应的立体几何问题进行全面的解析。
参考文献
[1]刘军.无几何不数学——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19):151-151,152
[2]刘先祥.谈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J].南北桥,2014,(5):162-162
【作者简介】
高中物理解决策略方法分析训练研究对于高中物理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难以学懂的现象,这样也就降低了学生解决物理习题的效率。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学会怎样解决物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一、做好审题建模工作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三、整体法解题
对于整体法来说,主要是将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整个系统,以此来进行对象的研究以及分析,在高中物理解题中,整体法适合于力学知识的解题。在计算整体的合外力时,作为整体的作用力属于系统内力不需要进行考虑,仅仅是考虑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如在水平滑桌面上放置物品A、B,其中,mA=1kg,mB=5kg,它们之间利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细线的质量忽略,并且A与B分别收到水平佐拉利F1=10N以及水平向右拉力F2=40N的作用,那么在物品A与B之间的细线的拉力多少?
解:由于细线不可伸长,那么A与B共同加速度,为:a=这里是一个图片,对于物品A收到吸现象有拉力F以及F1作用,那么则是F-F1=mAa,可以得出F=F1+mAa=10+1×10=20N,所有F=20N。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黄砾卉,张庆林,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794-795.
关键词:交越失真;功率放大;负反馈
1引言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往往都是送到负载,去驱动如收音机中扬声器的音圈、电动机控制绕组、计算机监视器或电视机的扫描偏转线圈等一定的装置。因此多级放大电路除了应有电压放大级外,还要求有一个输出一定信号功率的输出级。这类主要用于向负载提供功率的放大电路常称为功率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装换电路,从能量控制的角度来看,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电流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
论文主要分析互补对称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讨论常见的解决方法,最后把负反馈概念引入电路中来解决交越失真,此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2交越失真产生原理
单管乙类功放电路仅在半个周期内有电流通过,尽管减小了管耗,有利于提高输出效率,但使输入信号的半个波形被削掉,存在严重的波形失真。如果用两个管子,使之都工作在乙类放大状态,但是一个在正半周期,而另一个工作在负半周期,同时使这两个输出波形都能加到负载上,从而使负载得到一个完整的波形,这样就能解决效率与失真的矛盾。电路原理图如图1(a)。
电路中T1和T2分别为NPN和PNP型管,当信号处于正半周期时,T1承担放大任务,T2截至,有电流通过负载RL;而当信号处于负半周期时,则刚好相反,T2承担放大任务,T1截至,仍然有电流通过负载RL;这样,图一所示基本互补对称电路实现了在静态时管子不取电流,而在有信号时,T1和T2轮流导通。正负半周期的等效电路分别如图1(b)和图1(c)。
图1(a)乙类推挽式原理图图1(b)正半周期等效电路图1(c)负半周期等效电路
由于三极管PN结的压降,图1(a)所示的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并不能使输出波形很好地反映输入的变化。由于没有直流偏置,管子的基极电流必须在大于某一数值(即门坎电压,NPN硅管约为0.6V,PNP锗管约为0.2V)时才有显著变化。当低于这个数值时,T1和T2都截至,和基本为零,负载RL上无电流流过,出现一段死区,这就是交越失真产生的基本原理。为了验证交越失真的存在,利用simplorer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电路和交越失真波形分别如图2(a)、2(b)所示。
仿真参数设置为:电压源E2、E3分别为±9V偏置电压,E1为正弦信号,频率50Hz,幅值1V;两个三极管为对称的不同类管子;电阻R2=R3=10K,负载电阻取100Ω。仿真波形如图5(b),从图5(b)可以明显看到交越失真的存在,在过零点附近都会由于三极管的PN结的影响,存在一段负载没有电流流过放大器件的状态,因此交越失真将影响输出波形的质量。
(a)仿真电路图(b)仿真结果图
图2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交越失真仿真图
3传统解决交越失真的方法
为了克服交越失真的影响,前人已经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是都是立足于通过电路改进的方式来实现。常见的解决方法为: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法和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甲乙类互补对称法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T3组成前置放大级,T1和T2组成互补输出级。静态时,在D1、D2上产生的压降为T1、T1提供了一个适当的偏压,使之处于微导通状态。由于电路的对称,静态时,,。有信号时,由于电路工作在甲乙类,即使很小,基本上也可以进行线性放大。
图3的缺点就是其偏置电压不易调整,改进电路如图4所示,在图4中流入T4的基极电流远小于流过R1、R2的电流,则由图可以求出,因此,利用T4管的基本为一固定值,只要调整R1、R2的比值,就可以改变T1、T2的偏压值,此法在集成电路中经常应用。
图3甲乙类双电源互补电路图4改进电路设计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本质与上述方法一样,只是用电容C和一个电源Vcc来代替原来的+Vcc和-Vcc的作用,电路原理图见文献[1],但此法也存在负载电阻端得不到足够的电压变化量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电路中引入R,C等元件组成的所谓的自举电路。电路的复杂度比双电源法更高,并且调节度难以把握。
从上述的电路可以看出,传统解决交越失真的方法复杂,电路调节度难以把握,不宜电路设计者实际调试实现。
4基于负反馈的解决方法与仿真验证
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功放的输入信号一般都是有运算放大器提供。基于负反馈原理来稳定输出的电路只有两种形式,区别就在于负载是否接地,下面以负载悬空类来研究,来说明负反馈解决交越失真的原理。对于负载接地类分析方法原理相同,可以类推。
负反馈工作原理可用图5来说明,当前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低于三极管PN结电压时,三极管不能导通,电路处于交越失真状态。负反馈信号线采样电压为零,由于运算放大器工作于差动放大,负反馈线上的反馈信号则会使运算放大器自动调整放大系数,来增大输出电压,三极管立刻导通,保证输出与输入的线性关系;当电路正常工作时,若负载发生小的扰动,则反馈线会将扰动电压反馈给运算放大器,由于采用的是负反馈,则放大器会自动朝相反的方向调整增益来抵消扰动的影响。因此负反馈还可以增加电路的稳定性,增强抗干扰能力。所以采用负反馈法不仅能够解决交越失真问题,同时也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实现简单,调节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后面的仿真和实验也将证明这一结论。
图5负反馈解决方案原理图
为了验证上述分析的正确性,采用simplorer软件来仿真,仿真电路和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仿真参数设置为:限流电阻R1=100Ω,电阻R2=R3=R6=12K,负载可以在200Ω以下变动取值,采样电阻取10Ω;偏置电压分别为;输入电压采用工频50Hz的正弦信号,幅值取为0.326V。
根据仿真结果图6(b)可以得到,通过负反馈法可以解决交越失真的影响,同时可以增加电路的稳定性,使负载电阻只要不大于200Ω,电路都能够使输出与输入保持线性关系。
根据图6(c)防真结果还可得,由于负反馈的作用,结点N002处的电压波形已经不再是正弦波,而是在绝对值等于0.6V处发生跳变,保证了结点N002处电压绝对值不会低于三极管PN结压降,从而保证三极管时刻处于导通状态,这也证明了上面负反馈原理分析的正确性。
图(a)仿真电路图
图(b)负载波形图图(c)三极管基极电压波形
图6负反馈仿真电路和仿真结果图
5实验研究
为了进一步研究负反馈方法的正确性,在实验室用运算放大器AD624和C9014、C9015三极管搭建了实验电路,电路原理如图7所示。其中Vi为信号输入端;负反馈信号线直接与AD624的负反馈引脚10相连。引脚10是AD624内部差分输出放大器负反馈输出端,一般情况下与输出端直接连接,Ri为调节运放增益电阻。
图7实验电路原理图
实验时负载电阻接15K的电阻,采样电阻RL用可调电阻,输入信号采用:频率1KHz、幅值为20MV的正弦波,实验测量采用力科7000M示波器,测量结果如下图8所示。
图8实验测量结果
根据图8实验结果得到,负反馈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交越失真问题,且方法简单,对电路参数要求低,效果好,可以推广到其它功率放大电路中。
6结论
论文把负反馈原理引进功率放大系统来解决交越失真问题,与传统解决交越失真的方法相比,电路复杂度远远降低,调节简单方便,同时还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电路实用价值,在一般的功放电路设计中可以推广使用。
[1]康华光,陈大钦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何金茂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1~14.
[3]郁汗琪,施伟编.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及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35~38.
关键词: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接轨培养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护理教育的层次也在不断完善,护理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与此同时,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的加大,护患关系也越来越向人性的化的新模式发展[1]。近年来,我校护理专业在实验教学中结合上述情况,对教学与临床的顺利接轨找问题想办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应用之间存在的脱轨问题及原因
1.1学生临床见习难度大,理论和实践结合机会少
在当今社会,护患关系悄然的发生着改变,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很多医院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不愿接收实习学生。另外,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也经常出现患者拒绝接受学生进行的体格检查和尚不算熟练的医技操作,这就导致护士生在病人在患者身上的体验式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1.2实验教学条件难以达到临床仿真效果
(1)临床模拟教学硬件配置赶不上临床发展。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很多设备的更新换代远远超出了学校教学配置,护理实验教学条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临床实际工作需要。
(2)缺乏专门的教材和客观统一的考核标准。长期以来,我院护理实验教学缺乏专门的教材。教师一般都是自编为主,每一个带教教师都有不尽相同的临床经验,实验授课的侧重点和示范手法会有所区别,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别外,护理实验教学也缺乏规范统一的考核标准,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正学习效果。
1.3欠缺与病人交流的能力,面对临床工作有胆怯心里
现在医院都是采用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强调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概念,与患者的正常交流、沟通能力直接决定着医患关系的走向[2]。很多学生不知该怎样与患者交流,甚至一些学生不能体谅患者,产生沟通障碍乃至医患矛盾,这也是很多医院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的主要原因。
2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应用接轨的几点方法
2.1打造全真护理模拟实训基地
护理教育这门学科实验项目多,要求高,对设备依赖性强。只有学生能动手、常动手、勤动手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自2008年起,我校陆续投入巨额资金打造专业全仿真型护理实训基地。各类先进仪器比照临床配置,如电动吸引器、心肺呼吸机、动态心电监护仪等。在外科护理实验室又建立了全仿真手术实验室,全部设备基本按照三甲医院普通手术室配置。当学生步入实训中心,安静、清洁、专业的医疗用具一应俱全、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仿佛置身于临床情境,这无疑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操作信心,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经过严格训练,学生在刚进入临床工作的初期,技能操作正规、无菌观念强,较其他院校学生显得稳重、自信、干练,受到了所在医院的领导、工作人员及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2.2编撰统一护理实验教材
2.3构建统一、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核标准
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不应是单方面以理论为主的评价,应从学、说、做等多方面着手考察,诸如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能力,病情判断及护理诊断的准确性,对待患者的态度,专科护理操作实施的正确与否,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等等,当然也包括医技试题的应对能力[3]。基于上述几点,我们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每个学生在基础知识、心理护理、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打分。
2.4丰富和更新实验内容
整合临床护理实验教学内容,根据不断发展的临床需要,优化重组临床护理技能课,改变传统内、外、妇、儿等学科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教学的历史。选取临床因设备更新而导致技能更新的改进方法,通过教师演示,深入学习掌握临床进展。在传统理论与现在临床实际发展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2.5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及医患沟通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用临床思维方式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设置不同临床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所学知识与护理技能进行操作。如,护士给患者下导尿管,术后患者,截瘫患者,昏迷患者的不同处理方式,让学生尽早的融入到实际工作情境中,向学生灌输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
邀请临床医护人员及毕业学生为在校护生讲述切身工作经验及体会,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内、外、妇、儿等学科的典型病例,有教师设置小情景,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演绎临床工作中医患交流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为日后具体工作打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基础。
2.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力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培养原则,在一方面聘请临床高年资医护人员来我校作报告、甚至是兼职教师,担任一定数量的临床课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每学期,我校总会选派大量青年教师进入医院临床一线工作学习,进而积累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和见识,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护理实验教学要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下,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前,建立起对未来工作的认知和信心,培养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沟通能力,及早适应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时代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服务于社会的优质护理人才。
参开文献
[1]马小琴,沈勤高,等.护理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7,21(7):1771-1772.
【关键词】言语理解;听力教学;应用
0引言
1言语理解与英语听力理解活动过程的比较分析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言语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等过程。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信息的处理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据此,心理语言学家Carroll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信息处理的核心过程就是信息在感觉记录器(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短时记忆(起中央处理器的作用)及长时记忆中及其相互之间的加工过程。感觉记录器对言语信息进行选择性听辨,将听到的信息送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对信息进行语义编码后送入长时记忆。这个过程要受到环境及控制过程中的方式、策略等影响。从言语理解过程来看,听辨和理解是语言活动的基础。这一理论是与听力教学实践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个部分。
言语理解是借助语言材料建构意义的过程。言语理解可以分为言语听辨过程和话语理解过程。那么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1语音听辨
1.2词汇理解
1.3句子及语篇理解
句子理解是在语音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听者依据一定的句法关系,建立句子的结构,构造相应的命题,从而找到句子的意义。在日常语言处理中,理解句子结构本身并不是目标,它仅是获取意义过程的一部分,理解语篇才能掌握全部意义,但要完全了解语篇的意义还需要听者具有一些语言知识和对世界的知识。有研究表明,人在听力活动中的辨音能力和逻辑认定能力与心理上的定向准备状况有关。当能够预知即将听到的信息范围时,头脑中该范围的知识储备无意中被激活,这样有备而听会有助于辨清语音和认准听力内容之间的关联程度。一般说来,一个人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越强,他的听力也就越好。在听取语篇信息时,通过开篇句来迅速认定所听材料的信息背景,对于更好地听懂全篇有重要意义。
2言语理解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言语理解中的信息输入、处理、输出等过程体现在英语听力的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等题型中,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信息提取的训练。具体应用体现在以下题型:
2.1英语四六级的短文填空中,主要体现了语篇理解里上下文的联系对所听到的同音词的选择中。由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同音词的辨析以及学生在语境中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2短对话中往往考查我们是否能领会所听到的句子的隐含意义,而长对话则考查句子的表层含义。所以,要加强学生对句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2.3短文理解中充分体现了言语理解里思维的分析、概括的运用。因此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训练也是必要的。
2.4新闻听力中由于新闻的体裁特点决定了主要内容分布在语段的首尾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体裁指导同学对重点部位进行理解。
3总结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
【关键词】组合结构桥梁;施工监控;监控;方法
1.引言
2.组合结构桥梁施工控制方法
2.1对于组合结构桥梁的施工控制,常规的悬拼、悬浇及吊装等方法施工桥梁的监控方法不能完全适用,所采用的方法应与该类桥梁的结构特点及施工工艺相应适应。对于组合结构,其主体承重结构为钢结构,桥面板为混凝土结构,其上部结构的施工一般分为主体结构施工和桥面安装等两个大的阶段,其施工控制具有如下特点:
(1)主体结构施工过程的控制与钢桥施工具有相似之处。
(2)主体结构(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较成桥时不利,确保稳定性尤为关键。
(4)施工控制内容及指标均较多,各控制指标间相互耦合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