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医患和谐思想探微

医患和谐是医学和医患人伦关系的本质要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古代的医患和谐思想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基于小农经济、宗法制度和“熟人社会”的社会格局,深受儒家“仁学”经典思想的影响,在“父权主义”医患关系模式中,中国古代的医患和谐思想散见于中国传统医德思想之中,主要体现在强调医生自身道德修养、自我规范以及医生对患者的责任义务等方面。梳理和探析这些思想,有助于当代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构建。

一、人命至重,济世活人:医患和谐的最高准则

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是一条至上原则,因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始终是人类终极追求的至善目标。

1.医者应做到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珍爱。医学作为一门充满人性的至仁科学,“救人生命”、“济世活人”同样成为医德思想的核心所在,医患和谐的最高准则。《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晋代医学大家王叔和在《脉经》序中写道:“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宋朝林逋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医生乃人命生死之所系”(《省心灵·论医》)。金代刘完素指出:“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自序》)。《太平圣惠方卷第一》中则写道:“道符济国,志在救人也”。

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病家十要》中也说:“医道,古称仙道,原为活人”;“医者,生人之术也”。这实际说明了医生对患者生命尊重、珍爱和医患和谐道德价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落实到从医实践中,就是要求医生必须做到“济世活人,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和“以患为本,人命至重”。

2.病家的惜生之道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共生。在诊疗过程中,患者与医生合作的自觉程度也是医患和谐的关键所在,患者“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情志配合乃至道德修养,理应成为病家应有的生命态度。否则,就可能像扁鹊所指出的“轻身重财”那样以致疾病难治。所以,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病家十要》中恳切地对病家说:“勿惜费,惜之何谓,请问君家,命财孰贵”可见,病家的惜生之道,自然有利于疾病治愈的配合促进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共生。

二、医者慈仁,患不猜鄙:医患和谐的内在要求

关于医患关系,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曾语重心长地说:“医不慈仁,病者猜鄙,二理交驰,于病何益由是言之,医者不可不慈仁,不慈仁则招非;病者不可猜鄙,猜鄙则招祸。惟贤者洞达物情,各就安乐,亦治病之一说(悦)耳。”[2]

可见,医者慈仁,患不猜鄙是医患和谐的内在要求。

1.基于慈仁、爱人的“仁”是从医者最基本的品德要求。中国自古就有“儒医同道”之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成为许多读书人的理想追求。历代多有文士跻身医道,以致有“儒医”之称。早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儒家的“仁”学就开始向医学道德渗透,无数悬壶济世的“苍生大医”从中汲取营养,留下了“杏林春暖”、“橘井留香”、“一针二命”等千古佳话。《黄帝内经》即把医学作为普渡众生的美好愿望,其《灵枢·师传》曰:“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

南齐阳泉在《物理论·论医》中更是明确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清代潘楫引陆宣公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指出:“医,仁术也……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可见,基于慈仁、爱人的“仁”实际上就是儒医的精神实质,从医者最基本的品德要求。

2.古代医家也格外重视患者对医生的态度。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对医生是否信任直接影响到诊治的效果。扁鹊就曾提出:“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明代医家龚廷贤在《万病回春·病家十要》中同样指出:“九莫信邪,信之则差,异端进语,惑乱人家”。针对患者是否如实相告病情,苏轼也曾首先指出:

“士大夫多秘其所患而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冥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医不幸而失,终不肯自谓失也,则巧饰掩非,以全其名至于不救,则曰:是固难治也。”(《东坡全集》卷七十《求医诊脉》)。换言之,患者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如实告知病情,并按医嘱服药和调节生活起居,诊疗才会准确有效。如若病家是“拘于鬼神者”或“病不许治者”,讳疾忌医、拒绝配合,不信医生,或对治疗失去信心,则“不可与言至德”、“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素问·五藏别论》)。

三、至亲之想,普同一等:医患和谐的基本前提

医患关系的指向理应是一种“为人之道”,而非仅仅是一种“为学之器”,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战胜疾病、维系健康达成道德共识的伦理共同体。至亲之想,普同一等就是对“人之为人”的“人”的尊重,体现为最基本的人道精神和平等意蕴,是医患和谐的基本前提。

1.中国古代医者普同一等的思维模式。在儒家“仁学”经典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家在“施仁爱”、“行仁术”的诊疗过程中,常常倾向于“急病人之所急”的“推己及人”思维模式,实践“仁”的基本内涵。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身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这就要求医生对患者应该不论美丑,贫富,长幼,民族等一律平等,一视同仁,把病人看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南宋医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同样要求医生“贫富用心皆一,贵贱施药无别。”[3]另据建宁府志载,宋代医生张柄,治病救人,“无问贵贱,有谒必往视之,全活甚多”。据苏州府志载,元末明初的名医刘勉曾任太医,其“生平视病者平等如一”,他说,“富者我不贪其财,贫者我不厌其求”。

2.中国古代名医至亲之想的行医规范。清代名医费伯雄也说:“我欲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清代名医王孟英说得更为全面:“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凡有求治,当不啻救焚拯溺,风雨寒暑勿避,远近晨夜勿拘,贵贱贫富好恶亲疏勿问,即其病不可治,亦须竭心力以图万一之可生。”在封建社会,我国古代医家能有这种用心皆一、普同一等的行医规范和把患者当作亲人式的医患关系是何等可贵。

四、诚意正心,重义轻利:医患和谐的关键所在

《礼记·中庸》云:“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作为中国传统优秀道德,“诚”是个体德性的内在实有。“诚意正心,重义轻利”、“淳良廉洁,不唯名利”同样是中国古代医家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医患和谐的关键所在。

利用医术索取钱财的人,历来为医家们所不齿。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强调医生必须要多为患者着想,反对“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孙思邈《大医精诚》告诫医家:“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宋代名医刘昉曾说“未医彼病,先医我心”,[6]体现了为医之人的道德自觉。南宋医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出:“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7]

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中告诫为医者“三戒图财贪利”。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医家论》中说:“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清《吴鞠通行医记》写道:“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德”。清代名医费伯雄更是明确指出:“为救人而学医则可,为谋利而学医则不可。”[8]在这种医家重义轻利,充分考虑患者利益,患者对医生充满崇敬、信赖的“一对一”诊疗格局中,古代形成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五、谦和恭谨,体贴病人:医患和谐的应有之义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知道患者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他患有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患者就医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个带有认识和情感色彩的自我评价与体验过程。医生对病人及医生自己的角色的情感认同深深地影响着诊断、手术和与病人交流的方式。[9]

可见,谦和恭谨,体贴病人是医患和谐的应有之义。《黄帝内经·灵枢·师传》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以“顺其志”。《素问·宝命全形论》也把“治神”列为治病“五法”之首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强调医生在诊疗时要体贴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动态,耐心与病人交流,若能做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即可取得“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的治疗效果。孙思邈同样要求医生要做到“善言不离口,乱想勿经心,常以深心至诚恭谨于物。”(《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另据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记载,金元时期着名的医家朱丹溪医术高明,“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既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朱丹溪说“疾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因体恤到病家的苦痛,所以能风雨兼程、一心赴救。

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指出:“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享求本末,而治无误也”。清代医家石成金在所撰《长生秘诀》一书中也说:“人之性气学问,须用意涵养,必至深沉和平,乃为至妙。若夫言语锋芒太露,更加声色俱厉,未有不种世怨者。大抵和气涵于内,则悦容现于面,而婉言出于口矣。所谓和者,非独卑幼敬尊长,凡一切待人接物,皆宜守此。予有二语曰:和颜悦色、低声下气。真处世保身至秘之法,时刻不可离也。”换言之,医生对病人一定要“举乃和柔、无自妄尊”,细心体贴,以礼相待,切忌疾颜厉色和高声恶语。这也说明了古代医家在与患者交往时所具有的尊重自觉和关怀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寇宗奭.重刊本草衍义(中国医学大成第10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99.

[3][7]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80.

[4][8]费伯雄.医方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1.

[5]王孟英.言医选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29.

[6]刘昉.幼幼新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

[9]RichardGorlin.Physicians’reactiontopatients:keytoteachingHumanisticmedicine.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1983.308,18.

[10]何兆雄.中国医德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65

THE END
1.医患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4年的医患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56条医患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医患造句 1、拉萨市当雄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扎西次仁说,“更重要的是,医院省去了催病人缴费的烦恼,病人家属也很感激医院,有效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9800d43ac99800d/
2.下列哪?句不是描写庐山的诗句:C. 医患关系 D. 药品流通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硫。()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2023年二季度,全国跨省联网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减少个人垫付人均金额环比有所增加的是: A. 门诊费用跨省联网直接结算 B. 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直接https://www.shuashuati.com/ti/f729f5ed0e114b4c924c773194a23e20.html?fm=bd5434cd02ef9cc4e82c0f9172b414d8cf
3.湖南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试题(语文)90.下列选项中的句子,没有病语的一项是(B) A.我看到他从学校出来,就知道他是这学校的学生。 B.人类共同寄居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C.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D.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https://blog.csdn.net/qq_27248989/article/details/104147730
4.法律法规基础常识范文医德与医学法律的功能互补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医疗秩序的必要方式[1]。在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应加强医学生对依法行医的认知,让学生通过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医疗法律法规,既可以保护患者利益,又能维护医疗工作者的权益。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学会运用法律法规依法行医。如在诊治过程https://www.gwyoo.com/haowen/189435.html
5.处理方略范文11篇(全文)虽然现有的《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防范与处理医患纠纷、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患关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也从侵权责任角度为各种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 尚缺乏统一的卫生基本法,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患的各种权利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6ym2mbr.html
6.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经典语录句子最新章节列表描写林年的小说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小说林年经历了什么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经典语录句子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SODU 林年全文免费阅读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等级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林年百度百科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贴吧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在线免费阅读 http://www.biquhi.com/txt/45158/
7.2010年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卫生类(A级)正保会计网校34.A [解析]本题是理解题。文章通篇在讨论的是患者对医生及手术缺乏了解,及健康的医患关系应当包含患者的参与。因此A项提到的健康的医患关系只依赖医生是错误的,因此选A。 35.C[解析]本题是细节理解题。最后一段,作者提到培根是为了验证知识很重要的观点,因此他肯定是相信培根及培根的观点的,唯独不相信的是盲目https://www.chinaacc.com/new/15_2_201011/25li1101593575.shtml
8.医院服务的句子有关医院服务的句子汇总 1、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呵护每一位患者。 2、人和心诚,德高业精。 3、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精诚敬业,创新图强。 4、病人至上严谨求精。 5、营造优美环境共享健康生活。 6、以精湛技术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h744y.html
9.2022年武汉光迅科技股份限公司招聘100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84.萨斯和荷伦德提出的医患关系基本模式有( )。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主动——被动型指导——配合型D.共同参与型85.金字塔的建造者,不会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第一个作出这种预言的,是瑞士钟表匠塔·布克。1560年,他在埃及的金字塔游历时,便作出了这种预言。 对上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3355032.html
10.平淡生活创造快乐的句子经典语录[One]、形容疫情互帮互助温暖的句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都不陌生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不同,句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句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形容疫情互帮互助温暖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www.41639.com/I1CR8eim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