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关系

对联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术语所说的平仄与对联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联平仄关系,希望大家喜欢。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表平声,△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对联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词性相当是结构相称的.基础,结构相称是节奏相应的基础,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础。两个基础要素则自不必说.

总之,对联格律六要素,关系到一副对联是否成其为合格对联的问题。对此,楹联界还是有必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并明确加以界定。

作者认为,对联的基本格律,除上述六要素外,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即六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现分别简述如下:

1.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其平仄格式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认为,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以及对联句式的复杂性等因素,其句脚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

(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

(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又能包容在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两种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变格,共三种格式。按“忌同声落脚”的规则,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种格式皆为合格,且无须分正格与变格。

2.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下)

另外,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对于孤仄,实际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附带指出,依作者上述定义,孤平或孤仄的现象,实际上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槃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就是重字相对。但是,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字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之忌。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

6.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

综观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作者认为,由于现代文学的主流是散文体(或者说自由体),其总趋势也是进一步向散文化方向发展。处于时代潮流中的对联,不可能摆脱这种影响。因此,对联的基本格律,虽然不能被人为地废除和否定,也确实有宽松、灵活、变通的必要和客观趋势,特别是在其平仄方面。但不管怎样,语言之声调是一个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对联的平仄要求,尽管可以宽松些,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为地加以取消。同时,由于对联的平仄要求,是在继承传统诗律的基础上发展变通而来,对此,楹联界目前的看法还不尽一致,就更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探讨和界定。

一、对联上下联平仄规则有平仄和谐、与律诗的联系等,具体如下:

1.平仄和谐

(1)首先要了解平仄的意思,才能做到平仄和谐。在普通话当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第三声、第四声是仄。而在古声当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是仄。

(2)做到上下联的平仄是相反的、上下联各自句中的内容平仄交替,才能做到平仄和谐。

上下联的平仄是相反的具体内容为:对联的上下联的尾脚或联脚是平仄相反的,就是做到上联是仄,而下联为平,正如平时我们所说的仄起平收。

上下联各自句中的'内容做到平仄交替的具体内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一直交替下去。

2.与律诗的关系

对联与律诗当中的对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也是比较适用于对联的。

如:七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拓展

1.对联上下联平仄规则有什么作用

(1)可以规范对联的书写形式,是使其更有韵味。

(2)给写对联的人了一个方向,让其更加明确所想要书写的对联。

2.常见的对联句式的对仗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五字对联排列方式有: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常见的七字对联排列方式有: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THE END
1.与…有关系用英语怎么说水滴英语作文网"与有关系"用英语可以说成"be related to/with"或者"have a relationship with"。 这个短语来源于英语中关于关系的表达,"related"或者"relationship"都表示有联系,连接的意思。 例句: The increase in crime is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crisis. (犯罪的增加与经济危机有关。) https://www.adreep.cn/gz/ask-2020361.html
2.与…有关系英文怎么写与…有关系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沪江词库精选与…有关系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英语单词怎么写、例句等信息 ally 相似短语 ally withphr. 使结盟… ally oneself with与…结盟 ally oneself to与联合[结盟] 与结婚 an ally cat放荡女人 ally arm支臂 fern allyphr. 拟蕨 https://www.hujiang.com/ciku/36407_-1108564762/
3.与有关系的英文翻译与有关系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与 有关系的英文,与 有关系翻译,与 有关系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4%B8%8E%20_2E_2E_2E%20%E6%9C%89%E5%85%B3%E7%B3%BB
4.与……有关系是什么意思与……有关系的翻译音标读音与……有关系是什么意思_与……有关系用英语怎么说_与……有关系的翻译_与……有关系翻译成_与……有关系的中文意思_与……有关系怎么读,与……有关系的读音,与……有关系的用法,与……有关系的例句 翻译与……有关系释义 connect (使)连接/接通; 把…联系起来; 联运; (使)换乘; 产生共鸣; https://www.iciba.com/%E4%B8%8E%E2%80%A6%E2%80%A6%E6%9C%89%E5%85%B3%E7%B3%BB
5.havemuchtodowith的意思havemuchtodowith的解释have much to do with 与很有关系, 与有很大关系https://www.dict.li/have+much+to+do+with/
6.与有关系的翻译是:Andthereisarelationship中文翻译英文Because my English is not good, therefore arrives here.[translate] a晚清溫州地區思想家在此議題上可能有思想承襲關係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Wenzhou area thinker possibly has the thought in this subject to carry on the relations[translate] a与有关系 With has the relations[translate]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921592
7.与有关系的英语翻译成英语与有关系相关的英语/英文短语 与有关系的英语短语 参考资料: 1.百度翻译:与有关系 2.有道翻译:与有关系获赞6次 声明: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任意转载 本文标题和链接: 与有关系的英语-翻译成英语 https://yingyu.xiediantong.com/en/f27b1df180df0387/相关阅读https://yingyu.xiediantong.com/en/f27b1df180df0387/
8.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关于2022年度关联申报和国别报告有关(一)基础信息:包括《报告企业信息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汇总表》和《关联关系表》3张表格,为必填表; (二)关联交易信息:包括《有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无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金融资产交易表》和《关联劳务表》等13张表格,为选填表,请根据实际发生关联交易的类型选择填报; https://anhui.chinatax.gov.cn/art/2023/4/25/art_9422_1068508.html
9.不与无关的人与事情有关系,1可做不可来自朱爱腾Z不与无关的人与事情有关系, 1、可做不可做的事情,不做。 2、可见不可见的人,不见, 3、可赚不可赚的钱,不赚。 4、不参加聚会,不参加一帮傻逼的他讨论,不吃饭,不聊天。 5、对任何除了自己卖点以外的一https://weibo.com/6247046231/MbmKYuXcI
10.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cecb4c05a14b86260dce0b1b5908242f.html
11.没关系,人之间也有理解支持和接纳啊~(没关系,是爱情啊)剧评当你说,你很需要什么,有的人觉得你是自私——那就看看池海秀,“把妈妈卖给金社长,我才能去医大”。表面上她说是因为妈妈的出轨让她对亲密关系有焦虑症,但事实上却是因为家境穷困,而自己又有强烈的需要,现实中又发生那些牺牲和妥协,最后发展出这份愧疚感和羞耻感。但是,这真的就是自私吗?她只是需要,想为自己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552816/
12.2024年国考判断推理备考技巧:试题趋势之对应关系公务员考试网D项:先有“违规销售”,再有“停业整顿”,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且二者主体一致,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通过这道题我们发现对应关系有时并不会单一出现,同时会结合类比中其余的二级考点,这道题就是在时间顺承对应的基础上,复合二级考点两词主体是否一致。 https://www.huatu.com/2023/0414/2639635.html
13.梳理清宫戏的人物关系发现好多有趣的事不过,到了《鹿鼎记》里,感情这事儿就跟康熙没什么关系了,他变成了专注事业的、有政治理想的、个性活泼的少年,与韦小宝的关系才是主线。如果说前面两个康熙都是少年英俊的话,那么《康熙微服私访记》与《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则是中年康熙。同一个年龄段的人物性格也不相同。前者平易近人,游走民间,为人民伸张正义;https://www.cnhubei.com/xw/gn/201602/t3548109.shtml
14.“关系”“有关系”“没(有)关系”探析“有”和“没(有)”是一组反义词,但是“有关系”和“没(有)关系”这组反义短语,在词语的搭配方面并不具有对称性,本文从动词搭配、形容词搭配、数量词搭配等方面考察了“有关系”和“没(有)关系”的对称性问题。“没有关系”和“没关系”在字面意思上具有同一性,但在语法搭配方面,则具有区别性。在口语和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4106909.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