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赵高,最为出名的就是指鹿为马。他从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为你解析。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着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一说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尽,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尽,另立子婴(秦始皇大儿子扶苏的儿子)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赵高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蒙氏兄弟。蒙恬、蒙毅在始皇生前颇受重用,屡建奇功,在朝中也权高位尊,因此是赵高平生最忌之人。他“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胡亥的叔父知道了赵高欲杀蒙氏兄弟,赶忙进宫劝阻二世,认为诛杀忠臣乃亡国之举。无奈,利令智昏的胡亥根本听不进去,以“先帝欲立太子而蒙毅阻拦,实属危害社稷之举”的罪名,迫蒙毅自尽。随即赵高又遣使阳周追逼蒙恬,蒙恬悲愤难当,大声疾呼:“我何罪之有,无过而死乎?”遂吞药自尽。可怜一代名将没有捐躯疆场,却惨死在无耻的阉奴之手。
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李斯的罪名终于被赵高罗织而成,再也无法改变了。奔赴腰斩刑场的李斯,悔恨交加却为时晚矣。当年沙丘之谋,他如果不贪求一时私利,又何至于落得今日的下场呢?胡亥的昏庸,赵高的阴毒,都是他始料不及的。这位功过参半的丞相;临死前已敏锐地嗅到了秦必亡的气息:“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大秦的气数,在胡亥与赵高的统治下,已丧失殆尽。
1、夏朝以前属于氏族社会;
2、夏、商、周三朝属于奴隶社会;
3、秦、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朝至清朝道光这一阶段属于封建社会;
4、清朝咸丰时期至1949年这一阶段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5、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属于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历史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满清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共和政体建立。后经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内战,八年抗日,以及解放战争后,新中国的成立。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上下共有20朝代
朝代顺序: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朝、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宋朝、分为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