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凭实力在两年内亏掉1000万的?”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昔日网红奶茶品牌圆真真的创始人谢瑶,在社交平台上讲述自身失败经历,“42岁负债200万”、“从CEO到摆地摊”都是她的标签。
在依旧火热的新茶饮赛道里,圆真真早已成了褪色的故事。顶峰时期,圆真真在全国曾有近300家连锁门店,但现在,仅剩下20余家加盟店。而曾经的竞争对手茶百道和书亦烧仙草,一个正赴港上市,另一个门店已突破7000家。
圆真真是如何没落的?3月21日,红星资本局专访了创始人谢瑶,从乘着风口而上创业,公司年入千万,到关闭所有直营门店摆地摊。短短5年间,谢瑶经历了大起大落,她直言自己失败是因为“不要脸,没脑子,飘了”。
顶峰时近300家店
年流水近4000万元
2018年,在头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带领下,新茶饮赛道迎来了高速增长,网红品牌涌现,资本争相入场。当时,谢瑶在某地考察市场时,发现酒店对面一条100米的街上开满了奶茶店,认定“这个行业还有机会。”
谢瑶决定追赶风口。2019年初,拿着50万元启动资金,谢瑶在成都开了第一家圆真真,旁边就是茶百道。当时珍珠奶茶热度正高,她自创“手作珍珠”为卖点,但前几个月销量和反响并不好。
一个月后,谢瑶拿到了一笔来自朋友的天使轮融资,紧接着开了第二家店。她开始仔细打磨品牌,将店员手搓珍珠的窗口放在门店的醒目位置,传递奶茶“现做现煮”概念,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2019年的奶茶赛道竞争十分激烈,但圆真真凭借着差异化走出了一条路。来自天眼查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新增注册奶茶企业超过23000家,创下历史新高。到了2019年12月,圆真真门店已经增长到了十多家。
与此同时,风投纷纷找上门。据谢瑶讲述,她先后接触了十几家专业投资机构,其中不乏知名资本,但股权问题成了不小的阻碍。天眼查显示,圆真真关联公司共有9位自然人股东。“不少投资人让我整理股权,但我不能在发展好了之后,就让一开始信任我的朋友们下车,我也给不了数倍的回报”,谢瑶表示,最终因为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格等原因,拒绝了风投。
到了2021年上半年,圆真真在全国开出了近300家门店,谢瑶称,最高峰时,全国门店的年流水近4000万元。
“盲目”创新错失扩张机会
两年亏损1000万元
但“嚼感茶饮”的新概念没有获得消费者认可,巨额营销也没有拉动业绩增长。谢瑶发现,从2021年6月开始,圆真真直营店的业绩就有了下滑趋势。
另一边,随着门店和销售规模迅速扩张,谢瑶和团队的管理能力却没有跟上圆真真高速发展的节奏。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加盟商管理。
据谢瑶讲述,她在外地巡店时发现出餐标准和卫生等诸多问题,回来后就下定决心,不再开放四川以外的加盟。“外地加盟商太多,让我觉得管理难度增加了,管理不好就是我对品牌不负责任。”
“真是太愚蠢了”,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谢瑶对当时的做法感到十分后悔。“为了品牌升级硬生生造了一个词——‘嚼感’,丢掉了最初‘手作珍珠’的品牌概念。不开放四川以外的加盟也让我们失去了扩张规模的最佳机会。”
就在圆真真和谢瑶陷入困境停滞不前时,新茶饮赛道上的玩家们已经和其拉开了巨大的差距。2022年,茶颜悦色和霸王茶姬爆火,推动新茶饮赛道向“轻乳茶”转型,另一边,头部品牌喜茶突然宣布降价,奈雪的茶也紧随其后,竞争更加激烈。
此后,圆真真的加盟店和直营店开始陆续关门。2023年,谢瑶关掉了最后一家直营门店,公司累计亏损1000万元。
谢瑶曾尝试以摆地摊的方式重新开始。2022年下半年,圆真真直营门店陆续关门,谢瑶和仅剩的一位员工开始尝试做地摊奶茶。从年入千万的公司创始人到摆地摊,其中的落差感不言而喻。“我之前的办公室都是几十平方米,现在却狼狈地推着地摊车,从库房走到夜市,说不心酸都是假的”,谢瑶对红星资本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