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情书(精选12篇)

“荷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胡适的情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胡适的情书,欢迎参阅。

江冬秀不识文字,更没有办法理解胡适的思想和他做的事情的意义。晚年的胡适本来休闲得很,却基本没做出什么学术成绩,很大部分还是拜他太太所赐,家里不得安宁的麻将声,恐怕换谁都无法安心做学问,更何况是枯燥至极的《水经注》,江老太麻友三缺一的时候还经常要胡适顶上,甚至只有两个人也要玩“缺脚麻将”,胡适也只有奉陪到底,试想鲁迅连窗外猫叫春都觉得打扰了他,专门备了五十支装的铁皮香烟罐作反击的武器,胡适嫌太太和麻友们吵闹,总不能也拣个东西砸过去吧。(唐德刚《胡适杂忆》)也是胡适还算理性,像纳兰容若只因为老婆卢氏大字不识一个便让他极度郁闷,幸而卢氏先死了,不然纳兰恐怕要自己先郁闷死。当然也正因为胡适的温文尔雅,不如鲁迅来的心狠果断,到头来也算是自己收获了苦果。

韦莲司的知名度和胡适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她只是美国一个极普通的只有十万册藏书的图书馆的管理员,并且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二十二年。究根寻底,她和胡适的关系只是康奈尔大学的同学而已,但是她注定要被记录在遥远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不仅仅因为胡适,也因为那一段五十年不改的情缘。

鲁迅在迎娶朱安时,抱怨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能好好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而胡适同样面对“母亲的礼物”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胡适在写给韦莲司的信中说,“IhaveaveryverygoodmothertowhomIoweeverything。”(胡适1911月2日致韦莲司)所以“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胡适195月2日致胡近仁)

胡适的一时谦忍,韦莲司付出了一生。他们在康奈尔大学里相遇,于是彼此倾慕,胡适和韦莲司的交往,平平淡淡,默默的散发出爱的味道。没有海誓山盟,甚至连一句露骨的情话都没有,他们“行月光中”(胡适《胡适留学日记1914年11月3日》)或者“循赫贞河滨行”(胡适《胡适留学日记192月14日》),胡适为韦莲司的母亲拘管韦莲司而义正词严的写信为韦莲司争取更多的自由,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他们相恋过得痕迹,甚至胡适还有意把他们的关系仅限于朋友。但是这却不碍我们发现这段永远暗藏在胡适婚姻下或者另一段爱恋的背后。

胡适给韦莲司的信里,曾“商量定,掠地双飞”用鸟喻人,但话锋一转却变成了“何须待,销魂杜宇,劝我不如归。”的一派哀怨,胡适始终没有违背他的母亲。1915年10月,胡适寄词韦莲司《相思》,19胡适搬进了韦莲司原来的住宅,那这里他写下了中国第一首新诗《蝴蝶》,若干年后,胡适回忆起这首诗时说,“我……感触到一种寂寞的难受。”(胡适《四十自述》),周质平先生概括说,“胡适虽初尝了恋爱的滋味,却也刻意的维持住了一定的矜持。”(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

胡适如约履行了他认为“不可毁”“不当毁”“不必毁”的婚约,他对江冬秀的不通文墨感到失望,从此韦莲司成为了胡适一切诉说的对象。他的婚姻,他的白话文运动,他的寂寞,他的痛苦一切的一切,胡适都坦白的告诉韦莲司,并热烈的期待回应。

1927年胡适匆匆造访美国,再和韦莲司短暂相晤后便离开了,之后他写了一张明信片给韦,上面说,“这张明信片到达绮色佳时,我已到了太平洋岸。然而整个大陆也阻挡不了我对绮色佳的魂牵梦萦。”不知道,夕阳西下时,韦莲司接到这封“老朋友”寄来的明信片,上面的文字会让她如何反应。

4月5日,韦莲司致胡适“我不会写任何东西是对你妻子不忠实或不体贴的。……把你看作是我少有的一个好朋友,这并非对她的不忠。……你们同是不合理制度的牺牲品。”写下这些文字,她的心里如何复杂!第二天,韦莲司再一次铺开信纸,在这封信里她说,“让你走,是如此艰难,老友―――但是你留下来也不会有好的结局。”(韦莲司1927年4月6日韦莲司致胡适)多少无奈,又如何言表。

1933年,胡适再一次造访北美大陆。一封信致韦莲司后,韦莲司连复了三封长信。胡适抱怨在美国的忙碌和疲乏,韦莲司小心翼翼的告诉胡适怎么才能到达绮色佳,最后她说,她深知胡适的忙碌,因此她对胡适的来访“toexpectnothing!”我很难想象韦莲司此刻的心情,是宽容,是理解,但为什么会包含那么多的心酸!韦莲司告诉胡适,“你的来访,对我而言,有如饥者之于食,而对你,则能留下一些宁静的回忆。是值得来得。”

终于,胡适来到了绮色佳。他们的重逢是件美妙的事情。在胡适离开后,韦莲司给胡适的信中说,“ButIloveyouasneverthoughtitpossibletodo,-Infact,HuShih,thereseemswaitingsucharichnesstoexplorethatIfeelanotherlifeisdueustogiveustime-HowstupidIhavebeen.Admriingyoubeyondallmen,……HavingleanedasItoldyou,that(sometimessrossedout)anunscalablestonewall,ifoneceasesbeatagainstitandlookdeterminedlyelsewhere,willsometimessuddenlycrumbleanddisappear,Ihaveavertedmyeyesfromthetimeandspacethatloomsbetweenus.”(韦莲司1933年9月27日致胡适)

在9月25日的信里,重逢后的韦莲司说出了迟到二十年的话,在给胡适的信里,她说,“胡适,我爱你!我不喜欢悄悄说,……你应该爱我,有时,你的爱就像阳光中的空气围绕着我的思想,见不到踪影,但我必须相信它的存在。我们如何公诸于世,而不引起别人厌恶要是我们真能完全生活在一起,我们会像两条溪流,共同奔向一个山谷。”

胡适的回应,我没能找到,但胡适在之后一首诗中写到,“应念贞赫江上,有个同心朋友,相望尚依然。”朋友,他的原稿是“伴侣”。不能相濡以沫,只能相望。胡适和韦莲司,一望一生。

胡适后来出任美国大使,韦莲司给予了胡适足够的鼓励。胡适在韦莲司生日送给了韦莲司三块刺绣,韦莲司抚摸着这些刺绣,她说,她感到了胡适的爱。1946年胡适离任,他在巴拿马运河上写信给韦莲司,交代了自己的情况,在结尾胡适说,“我会从中国写信给你。怀着爱,一如既往。”

1958年,韦莲司在江冬秀生日之前准备了份礼物,煞费苦心的在一套银制餐具上镌刻下中文的“冬秀”,事后她回忆了那个刻字的工艺人的神态,“他从来没有刻过中文!”

1962年,胡适在台病逝。韦莲司把一生的积蓄捐出来作为胡适著作的出版和翻译,虽然只有数千美元。

1971年,韦莲司在远离故土的巴贝多逝世,这是她远离回忆的唯一方法。

胡适经典名言

1、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2、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3、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颖处存疑。

4、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想怎么收获就怎么栽。

5、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6、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7、Youcannotbeatsomethingwithnothing。

8、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织梦好,好织梦

9、发明不是发财,是为人类。

10、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11、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12、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

13、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

2、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胡适

3、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胡适

4、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胡适《梦与诗》

5、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胡适《梦与诗》

6、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7、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四十自述》

8、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9、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胡适

10、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11、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想怎么收获就怎么栽。

12、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

13、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下山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胡适《秘魔崖月夜》

14、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待证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如此方才可以渐渐养成人类的创造的思想力,方才可以渐渐使人类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方才可以渐渐解放人类对于抽象名词的迷信。胡适

15、一句好坏可以影响无数人,一句坏话可以害死无数人。

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昵称`儿,学名洪U,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

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1.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2.少说点空话,多做点实事。

3.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4.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5.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6.Youcannotbeatsomethingwithnothing.

7.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8.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9.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

10.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11.现在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12.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13.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4.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15.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16.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17.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18.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19.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20.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21.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22.其实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系,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天伦”。

23.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24.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

25.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

26.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新生活

哪样的生活可以叫做新生活呢?

我想来想去,只有一句话。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

你听了,必定要问我,有意思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呢?

我且先说一两件实在的事情做个样子,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前天你没有事做,闲的不耐烦了,你跑到街上一个小酒店里,打了四两白干,喝完了,又要四两,再添上四两。喝的大醉了,同张大哥吵了一回嘴,几乎打起架来。后来李四哥来把你拉开,你气忿忿的又要了四两白干,喝的人事不知,幸亏李四哥把你扶回去睡了。昨儿早上,你酒醒了,大嫂子把前天的事告诉你,你懊悔的很,自己埋怨自己:“昨儿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呢?可不是糊涂吗?”

你赶上张大哥家去,作了许多揖,赔了许多不是,自己怪自己糊涂,请张大哥大量包涵。正说时,李四哥也来了,王三哥也来了。他们三缺一,要你陪他们打牌。

你坐下来,打了十二圈牌,输了一百多吊钱。你回得家来,大嫂子怪你不该赌博,你又懊悔的很,自己怪自己道:“是呵,我为什么要陪他们打牌呢?可不是糊涂吗?”

诸位,像这样子的生活,叫做糊涂生活,糊涂生活便是没有意思的生活。你做完了这种生活,回头一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干呢?”你自己也回不出究竟为什么。

诸位,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

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

人同畜牲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你到万牲园里去看那白熊一天到晚摆来摆去不肯歇,那就是没有意思的生活。我们做了人,应该不要学那些言牲的生活。畜牲的生活只是糊涂,只是胡混,只是不晓得自己为什么如此做。一个人做的事应该件件事问得出一个()“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为什么不干那个?回答得出,方才可算是一个人的生活。

我们希望中国人都能做这种有意思的新生活。其实这种新生活并不十分难,只消时时刻刻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就可以渐渐的做到我们所说的新生活了。

诸位,千万不要说“为什么”这三个字是很容易的小事。你打今天起,每做一件事,便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不把辫子剪了?为什么不把大姑娘的小脚放了?

为什么大嫂子脸上搽那么多的脂粉?为什么出棺材要用那么多叫化子?为什么娶媳妇也要用那么多叫化子?为什么骂人要骂他的爹妈?为什么这个?为什么那个?――你试办一两天,你就会觉得这三个字的趣味真是无穷无尽,这三个字的功用也无穷无尽。

诸位,我们恭恭敬敬的请你们来试试这种新生活。

我的母亲分析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先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第1~4段)。

开头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这两句交代了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的原因和母亲的原因。正是这两个原因,养成了“我总是文绉绉的”性格。在这样的性格的基础上,再加上“社会环境”对我的认同和期望,更加强化了我要“装成先生的样子”。文中写道:“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其中写了一件“掷铜钱”的事,很好地表现了孩童在受到大人调侃时的心理反应。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用了“野蛮”这个词,并无贬意,“野蛮的孩子”主要是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第2段,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这一段,通过具体的几件小事,既写出了自己爱学习的性格,也写出了孩童时代对游戏的向往。这一段突出表现了对儿童游戏的追念和缺少儿童游戏生活的惋惜。

第3段,主要写作者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一次是在族长们的反对下失掉了学音乐的机会;一次是在“大骂”、“撕毁”的遭遇中“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写这两件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叹惋之情,是否也透出一点“关于一个人孩提时代的教育与他未来发展关系”的思考?作者写失掉音乐和做画家的机会,是以教育家的视角来写的。细想起来,耐人寻味,对今天的教育也应该有所启迪。

1.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待“我”清醒之后,“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如果说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是非常严格的,而在做人方面的管教则近乎严厉了,而她对孩子的严厉的管教,自有自己的方法,“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这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因为,她处罚孩子,惟一的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实际上,“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这一句也是为下文安排了伏笔。

写母亲对儿子的“严”和“爱”,不仅有简明的叙述,而且有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不许我上床去睡”以及“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两件事,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2.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性格品质。这些方面的性格品质,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1)除夕时,不仅要“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而且最为烦难的是还要打发大哥因吸鸦片、赌博而招致的一大群债主,因为是新年,母亲“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作者写道:“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这似是一笔带过的交代,但深想一下,母亲做得多么不易!(3)大嫂和二嫂斗气,摆脸色,打骂孩子来出气,对此,母亲是“忍”和“让”,“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而她的“法子”,既不是说清楚,也不是争胜负,而是“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这是一位心地清明、是非分明、情感丰富的女性,也是一位忍辱负重、仁爱宽厚的女性。这种隐忍和善良,能惊天地,泣鬼神,难怪在这样的哭声中,总有一位嫂子端来热茶,劝一会──这来劝母亲的正是近来怄气的那个,并且换得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的日子。

3.写母亲“很有刚气”的一面。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但“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一个“无正业的浪人”五叔,“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母亲“气得大哭”,“当面质问”,“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平常看来,这算不上多大的人格的侮辱,但作为一名年轻的寡妇,在当时来说就大有捍卫名节的必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对于晚辈们妯娌之间的怄气,实在忍不住了,她也只是“声音很低”地哭,而为这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却“气得大哭”了。

最后一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作者写道:“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一段里,作者尽管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但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40岁的胡适,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有幸和胡适交往,或读过他传记的人,都会感觉到他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美好品质。但作者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却极为低调。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体现了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这一点正是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仿佛是与知心朋友话往事,拉家常,听凭心泉自然流淌。但细细品读起来,文中还是有艺术技巧可寻的,比如,文中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母亲对我要求极其严格,而待人又极其宽容;对大哥大嫂二嫂极为和善、忍让,而涉及自己的人格,又非常认真,毫不马虎,等等。

二、问题研究

练习说明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设置这三道小题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且这三小题是逐层深入的。第1小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第2小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第3小题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1.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2.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设置本题是希望学生通过关键词语的品味,来进一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设置本题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会反思,获得教益,并通过这一练习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教学建议

一、学习本文之前最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二、本文写的是“我的母亲”,这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尽管时代不同,“母亲”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每个时代都相通的。所以,教学本文,要适当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三、作者的母亲,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但也有与新时代女性不相吻合的种种成分。这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二、胡适的母亲(易竹贤)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绩溪县中屯人。

出上庄,过杨林桥,东北行十里许,即到中屯。顺弟的父亲是村里的农民,名叫冯振爽,小名金灶。青年时参加过太平军,随军里的裁缝学得一手好裁缝手艺。他平日勤耕苦作,农闲时便给人家做衣裳什物,为人勤俭正直,人称金灶官。

金灶的妻子第一胎生下个女儿。在旧社会,重男轻女,女孩子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农家更特别希望有劳动力。因此,金灶给女儿取名“顺弟”,即含着顺下来生个弟弟的吉利意思。果然第二胎生了个儿子,以后又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一家六口,生活虽然艰难,却也和睦亲爱,自有一种天然纯朴的快乐。

但冯金灶心里总压着一块石头。祖上传下来的老屋,在太平天国那几年的战火里毁坏了。他发誓要重振家业,在那老屋的地基上建造一栋更大更讲究的新屋。然而谈何容易!金灶夫妇苦做省吃,木料砖瓦还是一点也没有着落,没有钱!

顺弟年齿渐长,懂事也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早。她长得──

圆圆的面孔,有一点雀斑,头发很长……面貌并不美,倒稳重得很,不像个庄稼人家的孩子。

在家里,她上侍父母,下扶弟妹,手脚勤快,为人也贤慧,最得父母钟爱,村里人都说金灶修得了个好女儿。顺弟也很体贴父母。望着父亲梦想新屋而忧愁的面孔,她常恨自己不是个男子,不能帮助父亲劳动,赚钱,建新屋。

顺弟16岁的这年春天,上庄的星五嫂来到中屯金灶家,给顺弟说媒,说的便是她家的大侄儿,人称“三先生”的胡传。

这一年,胡传已经48岁了。前妻曹氏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他在外边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打算续娶个填房。

金灶夫妇听了星五嫂的来意,当下心里为难。一来,怕攀不上做官人家,将来反让旁人笑话;二来,三先生比顺弟大32岁,又是填房,怕女儿不愿意;三来呢,三先生已有一大堆儿女,大女儿大儿子都比顺弟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晚娘不容易做,怕害了女儿一辈子。因此,金灶便对星五嫂说,这件事须同女儿商量,把媒人打发走了。

晚饭后,金灶夫妇把上庄三先生要娶填房,星五嫂来说媒的事,对女儿说知。又说,做父母的也心里为难,要女儿自己拿定主意。顺弟听了,低着头,半晌不肯开口,但心里却在紧张活动。三先生她是见过的,人家都说是好人。她想,做填房,可以多要聘金;前妻儿女多,又是做官人家,聘金财礼应该会更好看些。这是她报答父母的好机会,可以帮助父亲建起他一生梦想的新屋。于是,顺弟暗暗下了决心,应承了。

八字开过去了,与胡传的八字合过了;礼单送过来了;二月订亲,三月迎娶,农家姑娘冯顺弟,便变成了上庄胡传家的官太太。中屯冯家也造起了一栋新屋。

婚后的第二年,胡传便把冯顺弟接到上海同住。第三年冬天,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小胡适;不过那时还不叫“胡适”,而叫“儿”。他是胡传最小的儿子,顺弟惟一亲生的一点骨血。

小儿出世后刚满90天,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到一八九三年春天,冯顺弟便带着一家子,抱着小儿,去台湾投亲,在胡传做官的台南和台东,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很快乐的团居生活。那时已年过50岁的胡传,在公务之暇,剪一些红纸方笺,用毛笔端端正正写上楷字,教年仅20的冯顺弟认字。他们两人又一起教刚过两岁的小儿也开始咿哑识字,父亲当教师,母亲既是学生又兼助教。这老夫少妻稚子三口,享受到了人间最神圣的天伦之乐。到离开台湾时,母亲认了近千字,小儿也认了七百多字。

幸福是那样短暂,瞬息即逝,悲痛却来得那样突然,沉重。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胡适母子刚离开台湾,回到绩溪故乡不久,就传来了他父亲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这家庭的巨变和不幸,在胡适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最初的记忆: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凄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胡适的母亲遭到这般沉重的打击,当时还只有22岁多两个月零17天,虚龄也只23岁!她在人生的途路上还刚刚迈开几步,刚刚尝到一点生活的甜蜜,便青年丧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19三子胡洪死。

19父冯振爽死。

19妹冯玉英死。

弟冯诚厚死。

19长女胡大菊死。

长子胡洪骏死。

1917年长孙胡思明死。

年纪轻轻的弟妹儿孙,这样接连死去,不断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其中以她弟弟的病和死,情状最为惨苦。中屯流行血吸虫病。她的弟弟诚厚,幼习药业,农忙时回家种田,感染上血吸虫病。玉英妹死后不久,诚厚的病势转重,腹胀不消,又不忍让年老的母亲知道,便到上庄姐姐家来治病。胡适的母亲服侍汤药,夜不解衣。诚厚的病情却不见好转。她恐怕弟弟有个三长两短,老母亲的暮年就更难堪了。听乡间传说割股可以疗病,一天夜里,她便焚香祷告天地,用快刀从自己左臂上割下一块肉来,煎在药里。弟弟吃不下去,她又将肉烤焦,夹在锅巴中,让弟弟吃了。姐姐如此至诚,但和愚昧相结合,自然不可能起死回生。诚厚终于抛下年老的母亲,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撒手而逝,只给人世间又增添一个寡妇,三个孤儿。顺弟怎能不十分悲恸呢!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有她亲生的一点骨血──她惟一的儿子胡适。只因为这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儿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为了这点骨血的将来,她愿意忍受一切,献出自己的一切,并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儿子的将来应该是怎样的呢?她具体不知道,只是希望儿子学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她常对儿子述说他父亲的种种好处,叮咛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尽管她和丈夫只过了六年三个月零21天,她对胡传的思想事业也不真正了解,但她虔诚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爱她的丈夫,可以说是一个丈夫至上主义者。胡传亲手写的那些红纸方字,她也终生保存着,视为她与丈夫、儿子三人“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记念”。在她的心里,丈夫胡传简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诚唠叨的述说与叮咛,逐步在儿子的心里也树起了这尊偶像。

为了儿子的将来,她管教很严。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履行胡传的遗嘱,送儿子读书。绩溪上庄一带,蒙馆学金很低,每个学生每年一般只送两块银元。先生教起书来自然也不肯尽心,只教学生念死书,背死书,还动辄施以体罚。这样,学生学起来没兴趣,便常常逃学。胡适的母亲却与众不同,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据胡适回忆说: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

因此一着,先生便对胡适另眼相看,特别优待,认真地为他讲书,把一字一句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这使胡适得到莫大的好处。他后来回忆说,他“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正是他的母亲增加学金所得的大恩惠。

胡适留学美国那几年,家中经济异常困窘。几个哥哥闹着分了家。胡适的母亲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贫窘之状可见一斑。恰巧这时,族中胡守焕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胡适的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她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子设想,真可以算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然而,在儿子的婚事上,她却很不开明。她很早就为儿子包办订下了终身大事,也许是盼着早日抱孙子罢。

到19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人世的时候,虽然只活了46岁,心里却应该是感到宽慰和满足的了。她的儿子已经学成归国,当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她感到遗憾的,可能是最后没有来得及抱孙子。

(选自《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胡适至理名言

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条是容易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弃学生r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你们不要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你仍然是奴隶,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要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去露出里面他里头很鲜嫩很清的那个劲。

现在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

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

发明不是发财,是为人类。

少说点空话,多做点实事。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想怎么收获就怎么栽。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其实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系,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天伦”。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没有独立,即便是自由,最终也会变成其他人的奴隶。

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就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才是独立的精神。

胡适诗歌

你心里爱他,莫说不爱他。

要看你爱他,且等人害他。

倘有人害他,你如何对他?

倘有人爱他,要如何待他?

一九一六年九月六日

乐观

“这柯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斫倒了,

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好了!

大树被砍作柴烧,

树根不久也烂完了。

斫树的人很得意,

他觉得很平安了。

但是树上还有许多种子――

很小的种子,裹在有刺的壳里,――

上面盖着枯叶,

叶上堆着白雪,

很小的东西,谁也不注意。

雪消了,

枯叶被春风吹跑了。

那有刺的壳都裂开了,

每个上面长出两瓣嫩叶,

笑迷迷的好象是说:

“我们又来了!”

过了许多年,

坝上田边,都是大树了。

辛苦的汉,在树下乘凉,

聪明的小鸟,在树上歌唱,――

那斫树的人到那里去了?

一九一九年九月二十日

一笑

十几年前

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

我当时不懂得什么

只觉得他笑得很好

那个人后来不知怎样了

只是他那一笑还在

我不但忘不了他

还觉得他越久越可爱

我借他做了许多情诗

我替他想出种种境地

有的()人读了伤心

有的人读了欢喜

欢喜也罢,伤心也罢

其实只是那一笑

我也许不会再见那笑的人

但我很感谢他笑的真好

胡适名言

1、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咱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咱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咱们偏说一点儿病没有!却不知: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

2、大胆的假设,留意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3、要怎样收获,先那么栽。

4、此刻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但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5、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务必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发奋。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6、大胆的假设,留意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7、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8、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务必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发奋。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9、少说点空话,多做点实事。

10、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11、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那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我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期望尽我的微薄的潜质,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发奋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12、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13、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14、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15、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16、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17、把自我铸造成器,方才能够期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我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

18、把自我铸造成器,方才能够期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我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励志天下lizhi)

19、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0、此刻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但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22、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23、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

24、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我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25、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26、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1条是容易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弃学生r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27、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

28、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29、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30、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能够亡国。

31、在思想不自由的前提下,写出再多的思想批判的文字,也是没有价值的。

32、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33、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34、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35、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36、要怎样收获,先那么栽。

37、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38、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能够亡国。

39、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40、Youcannotbeatsomethingwithnothing

41、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42、其实朋友是人造的关联,是自由选取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联,是不能自由选取的“天伦”。

43、保险的好处,只是这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这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44、保险的好处,只是这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这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45、其实朋友是人造的关联,是自由选取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联,是不能自由选取的“天伦”。

46、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47、宗教处处与人类的天性相反,处处反乎人情。宗教虽没有精神上的价值,却极有物质上的用场。宗教是能够利用的,是能够使人发财得意的。宗教的兴旺,并不是正因宗教真有兴旺的价值,但是是正因宗教有能够利用的好处罢了。

48、少说点空话,多做点实事。

49、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50、Youcannotbeatsomethingwithnothing

51、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52、你要看一个国家的礼貌,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生;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刻。

53、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54、你要看一个国家的礼貌,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生;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刻。

55、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56、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那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我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期望尽我的微薄的潜质,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发奋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57、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我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58、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59、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1条是容易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弃学生r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60、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61、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62、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胡适经典散文集

1.《记辜鸿铭》:

2.《庐山游记》:

昨夜大雨,终夜听见松涛声与雨声,初不能分别,听久了才分得出有雨时的松涛与雨止时的松涛,声势皆很够震动人心,使我终夜睡眠甚少。

早起雨已止了,我们就出发。从海会寺到白鹿洞的路上,树木很多,雨后清翠可爱。满山满谷部是杜鹃花,有两种颜色,红的和轻紫的,后者更鲜艳可喜。去年过日本时,樱花已过,正值杜鹃花盛开,颜色种类很多,但多在公园及私人家宅中见之,不如今日满山满谷的气象更可爱。因作绝句记之:长松鼓吹寻常事,最喜山花满眼开。嫩紫鲜红都可爱,此行应为杜鹃来。

3.《差不多先生传》: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4.《我的母亲》: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5.《追想胡明复》:

去年五月底,我从外国回来,住在沧州旅馆。有一天,吴稚晖先生在我的房里大谈。门外有客来了,我开门看时,原来是明复同周子竞(仁)两位。我告诉他们,里面是稚晖先生。他们怕打断吴先生的谈话,不肯进来,说“过几天再来谈”,都走了。我以为,大家同在上海,相见很容易的。谁知不多时明复遂死了,那一回竟是我同他的永诀了。他永永不再来谈了!

6.《追悼志摩》:

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这信里完全是青年的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觉得那没有爱又没有自由的家庭是可以摧毁他们的人格的,所以他下了决心,要把自由偿还自由,要从自由求得他们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1、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

2、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3、现在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4、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5、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

6、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7、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8、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9、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0、少说点空话,多做点实事。

11、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

12、Youcannotbeatsomethingwithnothing.

13、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14、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15、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16、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17、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18、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THE END
1.写酒醉人生的句子酒醉短句关于喝酒的经典语句 劝酒者起身敬酒 23、能喝不输,领导秘书。 24、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25、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几个就几个。 26、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27、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https://www.xdyy8.com/juzi/19636.html
2.求暗示自己又大了一岁的经典语句2、经典的条纹元素,单排扣宽松衬衫,搭配简洁大气包臀半身裙,轻松塑造完美形象,气质极好。3、浅 展开详情 黑豆的吃法及对身体的好处 竹影 1、吃法:a、黑豆海带排骨汤。黑豆淘净,以清水浸泡2小时,沥干。将排骨先用水煮开一次,烫去浮沫。洗干净之后,和浸泡过的黑豆一起放在炖锅里面。加上一些姜片,在家五六碗https://edu.iask.sina.com.cn/jy/2XejgOUmuA3.html
3.2020经典语录:聪明人的嘴藏在心里,愚蠢人的心摆在嘴里。我们就可以将阅读过程中的高质量句子摘抄下来,这样对我们学习语文十分重要,有很大的好处。https://bbs.openke.cn/thread-365565-1-1.html
4.励志文章阅读(精选6篇)1.概括文本内容;2.理解文本主旨;3.理清写作思路;4.辨析表达方式;5.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6.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7.理解、赏析重要语句;8.结合文本谈感悟。 【新题演练】 《叶嘉莹:一个人的阁楼》阅读 叶嘉莹先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了很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现在,叶先生已经是耄耋老人了。叶先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xhl610.html
5.青梅酒对《非暴力沟通》的笔记(1)青梅酒 读过 非暴力沟通 书名: 非暴力沟通 作者: [美] 马歇尔·卢森堡 页数: 190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 读书笔记 【下面的内容杂糅了知乎、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异类》、《别输在不敢提要求上》、蒋甲的《没有永远的拒绝,你只是暂时不被接受》等各种内容。】 我们提出https://book.douban.com/people/193715472/annotation/353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