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
百年中山路留下了太多历史老品牌、老店铺的故事,这段顺口溜说的就是青岛的老字号。每一个老字号都是这个行业曾经的代表,当年盛极一时的行业龙头。
多年前编发岛城老商号顺口溜的图文后,鲁海老师曾给我发来信息并作了解释,原来这则在老青岛中流传已久的俗语,正是鲁老先生所编创。对于老青岛来说,这则顺口溜中的老商号也确实能引领那个时代的时尚潮流、代表着旧青岛商业繁华时期的一段佳话。
今天就让我们从“头”说起,说一说咱们的百年老店——青岛“盛锡福”。
如今的青岛“盛锡福”
青岛“盛锡福”内景现状
“盛锡福”创办人刘锡三
“盛锡福”的工人在制作帽子
1911年,刘锡三还在青岛洋行打工时,就回乡在天津开设了“盛聚福”帽庄。1925年更名为“盛锡福”,“盛”字取自兴隆昌盛之意,“锡”字是创办人刘锡三名字中的一字,“福”是取其幼时乳名“来福”中的一字。
可以说,“盛锡福”虽然创建于天津,却孕育于青岛,刘锡三正是因为在青岛的洋行工作,从中发现商机并从此走上了开创民族产业的道路。
“盛锡福”以“发展中华国货,努力本国工业”为经营理念,产品获得过多次国际大奖,享誉海内外。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盛锡福”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沈阳、青岛和武汉等地设立20多家分店。在世界列强争相控制中国市场的时候,“盛锡福”的产品在当时的欧美各国争得了一席之地,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一些社会名流也纷纷为盛锡福题写书额。其中主要有宋哲元题写的“祖国之光”、“国货先声”、“名驰中外”;秦德纯题写的“冠冕群伦”;北平商会会长邹泉荪题写的“冠冕吾华”等等。其中著名的还有于右任为天津“盛锡福”题写的匾额,以及吴佩孚为青岛“盛锡福”题写的匾额。
青岛“盛锡福”店外悬挂的店招牌匾
青岛“盛锡福”最初并不是在中山路上,1947年6月6日,“盛锡福”青岛发行所在河北路32号创立,隶属盛锡福天津总号,初建时共有14人,经理刘少卿、副经理张林生,店员来自个地区的分号,天津盛锡福帽庄青岛发行所属商业性质,主要经营礼帽、草帽、四季帽等。货源大部分由天津盛锡福帽庄提供,少许是在其监督下由青岛盛锡福制作。院内为生产车间。1948年,青岛发行所设立了两个人的加工厂,以反旧礼帽为主业同时加工压型夏季草帽。从此,它便兼备了生产,经营两种职能,成为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后在中山路设立销售店。
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盛锡福帽厂商标。
1956年,青岛盛锡福与青岛双凤帽社、华东缝纫厂、泰记帽社合并,实现公私合营,归属青岛轻工业局管理。同时与天津盛锡福总号分离,定名为青岛盛锡福帽厂。公私合营后,增添了草帽机和压力机,生产草帽全面出口,主要销往泰国、东南亚等国家,1960年增加皮帽生产,全部销往前苏联。1962年,青岛会隆缝纫厂又并入盛锡福帽厂,此时,又被划归青岛市鞋帽服装公司领导。
1967年,青岛盛锡福帽厂更名为国营青岛帽厂。同年为扩大草帽生产,将草帽生产车间迁至威海路207号。1972年企业改属青岛市二轻局服装皮革工业公司。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青岛盛锡福帽厂原名,中山路141号称为青岛盛锡福帽厂商场。
网友提供的”盛锡福“帽子图片
青岛“盛锡福”生产多种花色品种的四季帽子,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货真价实而著名,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青睐。
为进一步扩大经营,1977年,由山东省外贸工艺品公司拨款20万元,在威海路207号扩建厂房,增加出口产品生产能力。1981年,试制成功帽胎、礼帽成型工艺,填补了山东省空白。
青岛盛锡福帽厂“环球”牌帽子商标
1984年9月“环球牌”缝制女帽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85年12月“环球牌”缝制女帽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6年“环球牌”太阳帽、月球帽被评为“全国部优产品”;1990年9月“环球牌”缝制帽被评为纺织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90年12月“环球牌”女帽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4年10月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部评为“中老年服装鞋帽设计创作奖”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帽子市场更加严峻。为扩大经营、拓展经营场所,企业对青岛盛锡福帽厂商场也进行了翻建扩建。1986年将河北路车间改造为“青岛盛锡福旅社”。1997年10月把旅馆的部分门头房改造为“盛锡福实业公司饭庄”。1986年,全国盛锡福帽业联合会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武汉、南京六地区盛锡福代表经过认真讨论和民主协商,正式成立了全国帽业联合会理事会,由北京盛锡福帽厂厂长杜玉荣为理事长,青岛盛锡福帽厂李振林为秘书长。
1988年2月27日,位于中山路的老字号“盛锡福”帽厂实行公开招标个人承包,由李振林中标,为青岛市纺织服务行业第一个实行内部招标的国营企业。1993年,报市经委批准更名为“青岛盛锡福实业公司”。
“盛锡福”这个百年历史老字号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始终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以合理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
虽然坚守中山路近百年的时光,但同其他几家老店一样,随着市场的萎缩,“盛锡福”店面也在不断地缩小。
如今,“盛锡福”三个大字在中山路依然醒目,虽然已回不到旧时那个辉煌的时代了,但依然在许多老青岛的心中有着别样的情怀,也希望这个百年老字号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将这个历史金字招牌做得更好。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