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酒”如何排名?酒友给出答案,很中肯,但多数人不懂董酒茅台白酒郎酒酿酒

酒,五谷之精华,天地之灵气,人类智慧之结晶也。

昔者,杜康造酒,流传千古。《短歌行》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此乃曹操之吟咏,道尽酒之解忧忘愁之妙用。

古人以酒祭天敬祖,祈福禳灾,酒香袅袅,上达苍穹,下通幽冥,尽显华夏民族之虔诚与敬畏。

酒宴之上,宾主尽欢,觥筹交错,礼仪之邦之风范,于斯可见。

及至唐宋,诗词歌赋,无不涉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其《将进酒》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豪情万丈,奔放不羁,酒成为诗人抒发情感、寄寓抱负之媒介。

苏轼亦好酒,其《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酒问月,抒发对人生、宇宙之思索,意境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元明清以来,酒之品类更趋繁多,酿造技艺日益精进。

茅台、泸州老窖、西凤等名酒,享誉四海,为酒中之上品。

酒肆茶楼,遍布城乡,文人墨客,常聚于此,品茗论诗,把酒言欢,酒文化之氛围,愈加浓厚。

酒不仅成为人际交往之媒介,亦是艺术创作之灵感源泉,诸多佳作,皆因酒而生,因酒而传。

至近代以来,虽历经沧桑巨变,酒文化之精髓,依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酒之于国人,已非单纯之饮品,乃是一种文化之象征,一种情感之寄托,一种精神之慰藉。

于喜庆之时,以酒助兴;于离别之际,以酒饯行。

今天跟诸位聊聊中国的十大名酒!

您知道,中国十大“名酒”如何排名?酒友给出答案,很中肯,但多数人不懂!

1:茅台酒。中国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的瑰宝,乃中国大曲酱香型白酒之鼻祖,亦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共耀全球。

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时期,使者自夜郎国带回“枸酱酒”,汉武帝饮后大赞“甘美之”,此即为茅台酒之滥觞。

茅台酒之特点,尤为显著。

其酒液晶莹透明,微黄如琥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细品之下,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和谐相融,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层次分明,丰富多变。

初入口时,绵软柔和,满口生香,继而微甜带酸,余味悠长,如丝如缕,缠绵悱恻。

饮后令人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赤水河畔,品味着岁月的醇厚与自然的馈赠。

谈及茅台酒之口感,实乃妙不可言。

其酒度低而不淡,纯洁微黄,柔绵醇厚,既不刺喉,又不打头,饮之令人陶醉。

入口时,先是感受到一股淡淡的甜味,继而转为微酸,最后留下的是悠长的酱香余韵,仿佛人生百态,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2:五粮液。四川宜宾的琼浆玉液,可追溯至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彼时即以多种粮食酿造,香气馥郁,为人称道。

至北宋年间,宜宾大绅士姚君玉于“重碧酒”基础之上,集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与小米五种粮食之精华,辅以当地安乐泉水,精心酿制而成“姚子雪曲”,此即为五粮液之雏形。

及至明初,陈氏家族承继此业,将配方中小米替换为玉米,独创“陈氏秘方”。

至清末民初,邓子均购得“温德丰”酒坊,更名为“利川永”,并于1909年携酒参加宴会,经晚清举人杨惠泉提议,正式定名为“五粮液”,自此名扬四海。

酿造过程历经选粮配料、磨粉制曲、酿造发酵、开窖取酒等多道工序,尤以发酵期长、工艺独特著称,如“跑窖循环”、“续糟发酵”等,皆为其传统技艺之精髓。

此等精心酿造,使得五粮液酒体色泽清澈透明,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恰如文人墨客笔下之佳句,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3:剑南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传统名酒,源自四川省绵竹市剑南镇,其历史可追溯至千年之前。

早在唐代,剑南春便以“剑南烧春”之名闻名遐迩,被载入《旧唐书·德宗本纪》,誉为宫廷御酒,成为中国唯一载入正史的当代名酒,亦是大唐唯一尚存的名酒。

剑南春采用五粮酿造,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经小麦制曲,泥窖固态低温发酵,精心勾兑而成。

其酒体芳香浓郁,纯正典雅,醇厚绵柔,甘冽净爽,余香悠长,香味谐调,酒体丰满圆润,具有典型独特的风格。

这得益于剑南春古老的窖池群,尤其是“天益老号”古窖池。

历经1500余年的连续使用,富集了丰富的酿酒微生物,使得剑南春酒中生成了近2000余种呈香、呈味物质,赋予了它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品尝剑南春,如同开启一场味蕾的盛宴。

初入口,清甜如春水,满口花香,仿佛置身于繁花似锦的花园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继而,烈酒的力量渐显,暖流涌遍全身,酒精的火苗点燃了心头的激情,令人沉醉。

4:泸州老窖。源自中国酒城四川省泸州市,乃“浓香鼻祖,酒中泰斗”。

其诞生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

公元1573年,“舒聚源”作坊选用泸州城外五渡溪黄泥,在龙泉井侧建窖酿酒。

并创研出“万年母糟,续糟配料,泥窖生香,密封发酵,看花断酒,窖藏老熟,小桶勾兑,大罐扯匀”的纯古法传统酿造技艺,由此开启了泸州老窖的辉煌篇章。

泸州老窖之酒,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实乃酒中之上品。

其酿造工艺独特,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泥窖发酵”的方式,注重窖泥的养护和窖池的管理,确保每一滴酒都达到最高品质。

泸州老窖的泥窖池,历经数百年微生物群落的演化,赋予了泸州老窖独特的风味。

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复杂而协调,既有果香、花香,又有谷物香,口感醇厚、层次丰富。

初入口时,或许有些许辛辣,但随即化为绵柔的甜感,回味中带着一丝清爽,令人陶醉。

5:汾酒。源自山西省汾阳市的杏花村,此地自古以来便是酿酒的圣地。

其诞生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晚期,距今已有4000年左右之悠久历史。

早在南北朝时期,汾酒便因其卓越品质成为宫廷御酒,备受北齐武成帝之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声名远播。

宋代以后,蒸馏技术之引入,更是让汾酒从黄酒类华丽转身,成为今日之清香型白酒典范。

汾酒之名,素有“杏花村酒”、“老白汾”之美誉,其工艺精湛,源远流长。

酒液清澈透明,气味芳香馥郁,入口醇厚绵柔,落口甘甜悠长,素有色、香、味三绝之美称。

品尝汾酒,犹如品味一段历史,那酒香仿佛能穿越时空,将人带回那个酒香四溢的古老年代。

每一滴汾酒都经过精心酿造,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蒸二次清,保留了原料之营养成分,使得酒体更加纯净,清香典雅,绵甜甘冽。

其口感淡雅而不失劲道,柔和中带着醇厚,正如生活之滋味,丰富而又多彩。

6:西凤酒。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之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亦是华夏四大名酒之一,其历史之悠久,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晚期。

孕育于6000年前的炎黄文化时期,历经周秦之抚育,唐宋之辉煌,明清之滋润,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涅槃新生,改革开放以来更显辉煌。

晚商牧野之战后,周武王以故乡之秦酒犒赏全军,又以柳林酒举办建国登基大典;秦统一六国后,秦酒更是成为秦皇宫之御用佳酿,备受帝王青睐。

汉代,秦酒更名柳林酒,声誉远播,张骞出使西域时,柳林酒作为国礼,随商队穿越丝绸之路,传至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唐代,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途径凤翔柳林镇,为柳林酒之香所醉,吟诗赞叹,此酒遂再成御酒。

宋代苏轼任凤翔签书判官时,亦曾畅饮柳林美酒,留下千古佳句。

西凤酒之特点,尤为独特。

其酒液无色透明,清澈如水晶,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

入口时,醇厚丰满,甜润而不腻,清芳甘润,细致入微,仿佛能品出粮食之精华与天地之灵气。更有那浓郁的果香与花香交织其中,芳香扑鼻,令人陶醉。

7:古井贡酒。源自安徽省亳州市的瑰宝,乃中国白酒之翘楚,素有“酒中牡丹”之美誉,亦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

其诞生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彼时曹操将家乡亳州特产的“九酝春酒”及其酿造方法进献于汉献帝刘协,自此,古井贡酒便踏上了皇室御酒至民间佳酿的辉煌征程。

谈及古井贡酒的历史典故,尤为引人入胜。

据传,南北朝时期,亳州减店集一口古井,井水清冽甘美,酿酒泡茶皆回味无穷。

一日,一将军战败,悲愤之余将兵器投入井中,此后井水愈发清澈透明,所酿之酒更是十里飘香,古井因此声名远播。

古井贡酒之名,便源于这口神奇的古井,其水质之佳,为古井贡酒醉美飘香之秘诀。

古井贡酒以其“色清如水晶、香醇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赢得了海内外的一致好评。

开瓶之际,一股浓郁的粮食香混合着独特的酒香扑鼻而来,令人沉醉。

轻酌一口,酒液如丝绸般滑过舌尖,绵甜之感瞬间充盈口腔,仿佛置身于春日花海之中,花香与酒香交织,让人心旷神怡。

8:董酒。源自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之佳酿,乃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与茅台并列为贵州省两大国家名酒,其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董酒之诞生,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589年),历经世代酿酒师的匠心独运与岁月沉淀,终成一绝。

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程明坤创立程氏酒坊,独创“百草入曲,两小两大,双醅串香”之酿酒工艺,形成了独特的“程家窖酒”。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教授们品饮此酒后,赞其风味独特,提议命名为“董酒”,自此,董酒之名响彻华夏。

董酒之历史典故,亦是一段佳话。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平播战争结束后,内地官兵落户贵州,带来了酿酒技艺,程氏一脉便是其中之一。

历经数代人的不断探索与改良,程氏酒坊的小曲酒以其独特的药香与醇厚的口感,逐渐在董公寺一带声名鹊起。

至康熙初年,董公寺周边已有十余家酿酒坊,其中程氏酒坊所酿之酒最为人称道。

董酒,以其“药食同源”、“酒药同源”之理念,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融合了130多种纯天然中草药,形成了独特的董香型白酒,被誉为“百草之酒”。

董酒之特点,在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与口感。

它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大小曲并用,经过“百草入曲,两小两大,双醅串蒸”的复杂工序,酒液醇厚,香气幽雅。

其口感丰富多变,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厚,还伴有淡雅舒适的药香与爽口的微酸。

初尝董酒,一股类似成熟水果的香气扑面而来,入口后,药香味明显,伴随着淡淡的草本香、焦糊香与粮曲香,诸香交织,入口顺畅,微甜略涩,回味悠长。

9:洋河大曲。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其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至今已有逾千载之悠久。

据史书记载,洋河镇自古便是酿酒胜地,两汉时期已有酿酒之传统,而洋河大曲则于隋唐之际崭露头角,至明清时更达鼎盛,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誉。

关于洋河大曲,流传着诸多历史典故。史可法曾以美酒(洋河酒)计破清兵,其智勇双全,令人敬仰;

而美人泉的传说,更是为洋河大曲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相传乾隆皇帝南巡至此,品尝洋河大曲后,赞其“酒味香醇,真佳酒也”,并御笔亲题,以示嘉奖。

洋河大曲之特点,在于其酒液澄澈透明,酒香浓郁清雅,入口鲜爽甘甜,口味细腻悠长。

其以优质黏高粱为原料,辅以小麦、大麦、豌豆培养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更以洋河镇著名的美人泉之水酿造而成,使得洋河大曲具有了“绵、柔、甜、净、香”的独特风格。

细品之下,酒香扑鼻,浓郁而不腻,入口绵柔,回味甘甜,仿佛能瞬间唤醒沉睡的味蕾,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其口感之细腻,风味之独特,实为中国白酒之翘楚,被誉为东方的洋酒,实至名归。

10:郎酒。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正式诞生于1903年。

彼时,古蔺县二郎镇的百姓发现郎泉水质甘冽,极宜酿酒,遂以当地高粱为原料,经多次发酵、蒸馏、陈酿,酿制出一种色泽清澈、酒香浓郁、酒味醇厚的酱香型白酒。

因其源自郎泉,故得名“郎酒”。

关于郎酒,流传着一段美丽的民间传说。

相传古时有一青年李二郎,为娶心爱之人赤妹子,誓以甘泉酿酒。

历经千辛万苦,终得龙王爷相助,戳石涌泉,泉水甘冽无比,所酿之酒更是醇厚无比,芳香四溢。李二郎以此美酒为聘,终得美人归。

为纪念李二郎,人们将泉眼所在地命名为二郎,酒泉为郎泉,所酿之酒则冠以“郎酒”之名。

这段传说不仅为郎酒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更使其成为了爱情与忠贞的象征。

郎酒之特点,在于其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甜味长。

其色泽微黄透明,如琥珀般诱人。开瓶之际,酱香扑鼻,浓郁而持久,仿佛能瞬间唤醒沉睡的味蕾。

轻酌一口,酒液入口柔和,醇厚而不腻,酱香在口中绽放,既有微酸的层次,又有微甜的协调,口感丰富,层次分明。

细品之下,更有一种淡淡的果香与花香交织,令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THE END
1.含酒的诗句大全关于酒的诗词大全简介:知道她不是故意的,所以才总是被吃得死死的。用她的话来说,这些都是顾老爷子的心愿,同时也是他存在过的证据。其实你舍不得我死。陆与川看着她,笑了起来,可是我终究是被详情 立即播放收藏 黑色安息日剧情简介 知道她不是故意的,所以才总是被吃得死死的。用她的话来说,这些都是顾老爷子的心愿,同时https://www.xdyy8.com/juzi/6993.html
2.关于酒的诗词佳句(经典酒诗句大全)关于酒的诗词佳句(经典酒诗句大全) ①《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②《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https://dict.shualue.com/juzi/135221.html
3.诗词中关于酒的诗句大全精彩3篇酒蕴含着中国人的感情,有人借酒浇愁,有人以酒助兴,有人把酒言欢。无数诗人以酒为题材,写下了多少人们记忆犹新的千古绝唱。诗句的字里行间都飘着阵阵酒香,这次写作文为您整理了诗词中关于酒的诗句大全精彩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同学。 http://www.paomian.net/fanwen/all/126642.html
4.关于酒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酒的古诗词大全]关于酒的古诗词2020-05-18 红色经典爱国诗词锦集三篇2024-10-18 公司成立30周年诗词朗诵(合集八篇)2024-10-10 传承中华经典诗词朗诵集合3篇2024-10-08 诗词散论缪钺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2024-10-06 同心向党我是经典传送人诗词朗诵范文(精选9篇)2024-10-06 https://www.scfaying.com/k/guanyujiudeshijugushidaquan/
5.与酒有关的经典诗词诗句大全与酒有关的经典诗词诗句大全 关于酒的经典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https://m.360docs.net/doc/0e17440165.html
6.关于喝酒的古诗词大全(3首)关于喝酒的古诗文大全,关于描写喝酒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喝酒的诗词大全http://www.gudianmingzhu.com/type/hejiu/
7.描写酒的古诗词大全5.关于酒的诗词大全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北宋-晏殊《浣溪沙》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http://juzi.yuer51.com/etagid146864b0/
8.十大最出名的饮酒诗词关于酒的古诗名句酒的经典古诗词大全→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历来为文人骚客所津津乐道,亦留下过无数的千古名篇。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了下十大最出名的饮酒诗词,上榜的有《月下独酌四首》《短歌行·其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渭城曲》《凉州词·其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这些都是关于酒的经典古诗词,一起来https://m.maigoo.com/top/430031.html
9.带有酒的诗句大全本栏目为您介绍带有酒的诗句大全。内容包括形容酒的诗句,获取更多带有酒的诗句大全的相关资讯,请站内搜索带有酒的诗句大全了解更多。http://www.5xwh.com/etagid19117b0/
10.关于酒的古诗词99首关于酒的古诗词99首 1.王翰?凉 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王维?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3.苏轼?新酿桂酒 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 酒材已遣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duanyujuci/133102307264840720.htm
11.飞花令“酒”的诗句100首,含“酒”字的诗句大全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https://www.shicile.com/feihualing/jiu
12.描写酒的诗句古诗关于酒的古诗大全诗歌作文描写酒的诗句古诗_关于酒的古诗大全 冬天已经来了,最悠闲的事,便是烤着火、喝着酒,与三五好友,谈天说地。 听说清晨的酒能满胃,深夜的酒能填满心,如果一瓶酒能咽下我所有的心酸,那么我先干为敬。 古诗词里的美酒,醉了俗身,醒了初心! 1.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https://www.027art.com/fanwen/sgzw/14638436.html
13.带有酒字的诗词8)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___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9)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___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10)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___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关于酒的诗词大全: 1)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___李颀《琴歌》 2) 料峭http://wenxue.xuexila.com/shici/zhonghuahaoshici/8997.html
14.30句关于酒的诗词2.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苏轼《渔父》 4.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陶渊明《九日闲居》 5.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韦庄《菩萨蛮》 https://www.meipian.cn/4s1gncz9
15.关于把酒的诗句,包含把酒的诗句诗词分类关于把酒的诗句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https://www.gushiciqu.com/zhuti/ju-bajiu.html
16.50句关于酒的诗词: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酒是诗词中的常客, 因为有酒, 诗词中总是充满了醉意与韵味。 下面五十句与酒有关的古诗词,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 https://m.sohu.com/a/497678580_12112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