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茅台股票妥妥地上到了1000元价位以上了,有朋友看我发朋友圈后问,成都的律师状告茅台五十年欺骗消费者这个官司后面怎么样了言外之意,茅台不仅国酒商标了没了,而且年份酒也被狠狠地曝光了,怎么股价和市场价格还能够双双创新高作为普通人确实没有办法理解这种现象,一个没有王冠的茅台,一个高端年份产品被律师起诉要求赔偿道歉的茅台,怎么能够带病创新高呢
1、从一句话开始,拉开年份酒热的神秘面纱
要想了解年份酒的问题,首先要从一句话开始!年份酒被企业用来大肆营销,大概是因为这句中国传统酒文化里的至理名言“酒是陈的香”。酒好,必须要经过年岁存放,这已经成为了中国老百姓自上而下无需教育的共识,在这种共识下,年份酒因此能够被放大,成为酒好坏的评判标准。虽然国家机构已经废除了年份酒的生产许可,但是企业还能用数字和字母,如v6、v9、5y、8y、10y等区隔产品,虽然去掉了年份,消费者依然把这些数字化加字母的产品,当成年份酒购买和认知。
其核心在于,消费者酒文化中酒已经有“酒是陈的香”的文化印记,此外经过行业的反复教育,普通消费者心智中已经形成了年份酒=好酒的概念,够年份的酒才够好的基本认知。因此,虽然国家不允许用年份的概念了,但是市场依然年份酒横行,而且经久不衰。
究其根本,中国消费者对于白酒消费的品类第一性认知:酒是陈的香。所以才有了中国年份酒的繁荣,也有了中国白酒除了饮用价值外,多了一个金融价值。成为了液体黄金,存着放着可以始终保值增值。
2、从科学角度分析,白酒“越陈越香”的先决条件和科学依据是什么
4、年份酒国内外标准对比
国际标准:对于年份酒有严格的限制,法律规定:自酒蒸馏之日起,在橡木桶中储存2年半以上的可以叫VO、VS,储存4年半以上的叫VSOP,蕴藏期六年以上叫NAPOLEON干邑,储存8年半以上的叫XO。比如人头马公司的路易十三,酒龄都在40年以上。同时,国外也允许不同储存年份的酒可相互混合,但混合之后只能按照最低酒龄来分级。
国内现状:年份酒究竟始自何时据悉,最早打酒龄酒(陈酿)概念的人是古井贡的王效金,但古井贡并没有因为王效金的“这一发明”而在白酒市场中淘到真金,倒是一批后来者掏空了消费者的腰包。
在国内年份酒并没有严格的规范,大抵是一个营销概念,这是企业区分产品登记的一种方式,从星级三星五星的分级方式随着古井贡年份原浆的热卖,国内年份酒营销因此蔚然成风。与传统的星级区分方式相对应,年份酒成为了企业产品线区分方式。
5、市场对年份酒有哪些误区
那个律师勇敢地挑战了茅台的权威,确实值得大家鼓励。与此同时,因为有他为消费者“伸张正义”,让我们更加了解年份酒,而且让我们更了解市场对于年份酒的有哪些误区
首先误区一:年份酒就是存够足年份的酒,即5年的酒就是五年的年份酒,10年的酒就是十年的年份酒。从消费者的认知来说,确实因该是这样。但是市场正如茅台解释的那样,五十年茅台只要在品质达到要求的基酒里加入一点五十年的“调味酒”,就能够生产出五十年的茅台酒。自然就是有这么奇特的魅力,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人们发现,在新酒里加上老酒,一点点老酒,就能够让新酒变得醇厚绵长。因此长期以来,酒企已经形成了共识,年份酒只要在品质好的基酒里加上足够年份的调味酒就能够叫年份酒了,而不是需要所有的酒都要到足够的年份。
其次误区二:年份酒越老越好。就像那位老兄状告茅台一样,50年的茅台就应该所有的酒都是放了五十年,放了五十年以上的酒肯定比在够品质茅台基酒里加上50年茅台调味老酒品质跟好。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白酒不是越来越好,任何酒都不是越老越好,企业要老酒主要是用来画龙点睛用,而不是用来作为主要生产原料,如果50年茅台都用来生产50年茅台酒,那么任何酒厂都不可能做出年份酒来。
年份酒不是越老越好,15年以内的高度白酒已经是白酒饮用价值的极限,超过15年以上的陈年老酒,基本上是用来做调味酒用,本身的饮用价值还不如10年甚至五年的白酒。那么有人会问,现在老酒市场那么火就是说那些老酒都不能喝吗其实白酒是文化消费,消费者饮用的是这种感觉,因此有些人愿意收藏和饮用老酒,这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而且当前市场上真正用来消费的老酒,其实大多数都是复古仿制的老酒,其本质还是新酒装老老瓶。
6、年份酒的出路在哪里
年份酒作为酒企产品线划分方式之一,未来随着市场的越来越成熟,消费者对于年份酒的越来越多的认知。目前市场呈现的年份酒的出路有三条:
第一条:曲线年份酒概念,即用数字和字母代替现在的年份概念,这是延续当前已经成熟的年份酒产品,维持市场规模不变的一种曲线年份酒概念。
第三条:科学年份酒方式,即制定严格的年份酒生产标准流程,比如说5年的年份酒,必须用多少5年基酒才能够当成年份酒出厂。这需要在国家行业标准层面去定义,才能真正达到全社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