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的诗句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芒鞋冲雨上茶园,绿发晞风正少年——宋·项安世《查元信饷日铸茶因用其韵感叹旧游》
2、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宋·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3、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宋·苏轼《安国寺寻春》
4、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唐·李涛《春昼回文》
5、我已疏茶碗,君今减酒杯——宋·范成大《留游子明》
6、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宋·范成大《夔州竹枝歌九首其一》
7、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宋·朱敦儒《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8、酒醉茶醒,饥餐困睡,不把双眉皱——宋·马天骥《城头月(赠梁弥仙)》
9、春园遗母亲烧笋,夜榻留僧自煮茶——宋·王禹偁《寄献润州赵舍人》
10、儿童葺茶舍,妇女赛蚕官——宋·陆游《春晚杂兴》
11、云门糊饼赵州茶,里许明明著得些——宋·释正觉《送慧禅人往上江糴麻米》
12、把钓溪头蹋湍濑,煎茶林下置风炉——宋·陆游《初夏杂兴》
13、磬口山茶绿萼梅,深红浅白一时开——明·唐寅《题画廿四首其一》
14、碛马塞鸿忘旧梦,建茶闽荔富新诗——宋·方回《次韵送郝同知还闽二首其一》
15、真茶泛云液,一欢可延年——宋·杨亿《建溪十咏其四陆羽井》
16、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唐·崔橹《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
17、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宋·周必大《入直》
18、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宋·苏辙《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其一》
19、饼忆莼羹美,茶思岳瀑煎——唐·贯休《和韦相公见示闲卧》
20、旧酒春同盎,新茶雪不如——宋·曹彦约《湖庄杂诗》
1、野兴几多寻竹径,风情些小上茶楼——宋·林逋《黄家庄》
2、竹鸡绝叫茶生笋,梅子微酸酒熟蓝——宋·洪咨夔《谨和老人明朝中春二首其一》
3、问话僧寻蜀,多茶椀似卢——宋·赵蕃《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
4、雷吐英英茶爪露,暖班茁茁蕨拳伸——宋·释正觉《雨晴偶作示禅者》
5、睡起唤茶犹未醒,强将物色与诗裁——明·易恒《睡起》
6、一茶可款从僧话,数局争先对客棋——宋·戴复古《汪见可约游青原》
7、杯茶盏水也风流,莫负了、桂时菊候——宋·陈著《鹊桥仙·次韵元春兄》
8、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宋·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9、留得三分春意和,茶醾犹可入吟哦——宋·于石《次韵宏父初夏》
10、花沟安钓艇,蕉地着茶瓶——明·止庵法师《竹亭》
11、拟去竹坞间,煎茶炷新料——宋·曾几《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
12、纸帐蒲团香淡碧,竹炉茶灶火深红——元·丘处机《望江南鸣鹤馀音卷之二》
13、大声坎坎打天鼓,小声呜呜煎春茶——明·兰江濋公《登车行》
14、为撇瓮面醅,为煎鹰爪茶——宋·梅尧臣《次韵和刘原甫紫微过予饮酒》
15、蠹根停雪水,曲角积茶烟——唐·周贺《玉芝观王道士(一作章道士房)》
16、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唐·张籍《赠姚合少府》
17、洗砚鱼吞墨,烹茶鹤壁烟——宋·魏野《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18、莫笑后庵茶,閒中好滋味——宋·张伯玉《后庵试茶》
19、亏陶家、茶鼎寂寥——宋·姚云文《玲珑玉(半闲堂赋春雪)》
20、旋点新茶消睡思,不将_醁恼诗肠——宋·卢炳《浣溪沙·水阁无尘午昼长》
1、花沟安钓艇,蕉地着茶瓯。——《德祥》
2、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吃茗粥作》
3、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山家》
4、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寻戴处士》
5、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苏轼》
6、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陆游》
7、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山泉煎茶有怀》
8、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寒夜》
9、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冼玉清》
10、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文征明》
11、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
12、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送王郎》
13、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西塔寺陆羽茶泉》
14、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幽居初夏》
15、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春昼回文》
16、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阮郎归·立夏》
17、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无闷·催雪》
18、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与赵莒茶宴》
19、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首夏山中行吟》
20、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