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韵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春雨小诗——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春晓》。看,那情景多美妙啊,春晨,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大亮,传进耳际的是清脆的鸟鸣,突然想起,似乎在夜里听到了雨点噼啪落地的声音。想到了雨,诗人不由地担忧起来,门外那些树上的花瓣是否在风雨中纷纷飘落,一定是落了不少吧!
不仅花瓣飘落,漫天飞舞,花雨萧萧,春风拂面,还有那杨柳依依,雨后初晴,秋风瑟瑟,雨打芭蕉……古诗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风雨图画。
先让我们去沐浴那多种多样的风。唐朝诗人李峤的《风》——“飘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鞋得多么形象啊,风,可以吹落每个秋天的树叶,可以吹开阳春二月的花儿,吹过江面,掀起千尺高的巨浪,穿过竹林,千竿万竿的竹子纷纷斜倒。
看,风多么神奇!这或许就是秋天的大风。可是,风,也有另一种风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春风是多么的柔韧,多么和煦,又是多么的绿呀,她在播撒着生命。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意思是,黄僧人的墓前有滔滔的江水向东流,天气晴朗,春天像春天的人一样有些庸懒多困,仿佛倚着微风睡觉,一簇簇争相盛开的花团却不知主人是谁,是深红的美丽还是浅红的可爱?
古时的风吹动了古诗人的心境,也吹拂着我的心田。古诗中的雨更是滋润着我的心灵。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句出自唐朝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在早晨送朋友辛渐,此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冷冷的,冰冷的他感到很孤独,那山也是孤独的。通过雨写出了他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古诗人写友情经常以作背景,不同的情景和心境,那雨也是不同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告诉我们,渭诚的早上的蒙蒙细雨,打落了空中的灰尘,雨后的一切都清新起来,柳树被清洗的更加翠绿。作者借此抒发送友人出阳关时的复杂心情。可见,这家乡的雨是多情的。
还有另一种雨,那雨细绵绵,又很温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写得好唯妙唯肖,这美好的雨知道什么时节该来探访人间,那雨随着微微的暖风乘着夜色来到这里,滋润着万物,没有一点细微的声音。
读古诗,品风雨。风风雨雨,字字句句,春春秋秋,这些,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穿过时空隧道,流淌到现在和未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春雨小诗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春晓》。看,那情景多美妙啊,春晨,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大亮,传进耳际的是清脆的鸟鸣,突然想起,似乎在夜里听到了雨点噼啪落地的声音。想到了雨,诗人不由地担忧起来,门外那些树上的花瓣是否在风雨中纷纷飘落,一定是落了不少吧!
先让我们去沐浴那多种多样的风。唐朝诗人李峤的《风》飘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鞋得多么形象啊,风,可以吹落每个秋天的树叶,可以吹开阳春二月的花儿,吹过江面,掀起千尺高的巨浪,穿过竹林,千竿万竿的竹子纷纷斜倒。
看,风多么神奇!这或许就是秋天的大风。可是,风,也有另一种风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春风是多么的柔韧,多么和煦,又是多么的绿呀,她在播撒着生命。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意思是,黄僧人的墓前有滔滔的江水向东流,天气晴朗,春天像春天的人一样有些庸懒多困,仿佛倚着微风睡觉,一簇簇争相盛开的花团却不知主人是谁,是深红的美丽还是浅红的可爱?
古时的风吹动了古诗人的心境,也吹拂着我的心田。古诗中的雨更是滋润着我的'心灵。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句出自唐朝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在早晨送朋友辛渐,此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冷冷的,冰冷的他感到很孤独,那山也是孤独的。通过雨写出了他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古诗人写友情经常以作背景,不同的情景和心境,那雨也是不同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告诉我们,渭诚的早上的蒙蒙细雨,打落了空中的灰尘,雨后的一切都清新起来,柳树被清洗的更加翠绿。作者借此抒发送友人出阳关时的复杂心情。可见,这家乡的雨是多情的。
还有另一种雨,那雨细绵绵,又很温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dqu;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写得好唯妙唯肖,这美好的雨知道什么时节该来探访人间,那雨随着微微的暖风乘着夜色来到这里,滋润着万物,没有一点细微的声音。
【01】梅香未尽东君至,信笔涂鸿一色新。桃李不输争斗艳,无边光景自如金。
【02】池上芙蓉秀粉妆,随风遣送满怀香。应知天下思春意,陡借清魂一缕芳。
【03】寒帘风卷叶彷徨,一季情思一季伤。莫叹人间花溅泪,山高水远任斜阳。
【04】一夜西风花千树,闻香始觉秀梅开。冬来秋去浮生梦,散作人间素笺裁。
【05】春花秋月总关情,化缕芬香伴客行。且看人间清绝处。风轻云淡古今同。
【06】雨落空阶春已暮,东风零乱百花残。衔云去雁寒烟绕,惟待归期似往年。
【07】一瓣桃花一片春,满眸俱是赏花人。轻移莲步闻香袖,怎惹相思泪满襟。
【08】扬柳垂丝轻钓月,碧天如水夜云轻。幽人又度春来日,纵笔何如泣雁鸣。
【09】云涯隐处雁无归,蓑蓑烟雨掩春晖。伊人黄昏意徘徊,千思饮尽泪双垂。
【10】鹅黄点点绣枝头,春风柔柔沐渔舟。且问月下垂钓客,几多名利上鱼钩?
【11】回眸顾盼双秋水,堪比梅花秀几分,若恨吟怀何当起,劝君莫负此中春。
【12】飞雪穿帘散素笺,相思未载泪涟涟。力争春色梨花舞,惟欠东君两对眠。
【13】窗前疏影送梅香,遍裹琼装射玉光。应料来春无限好,嫣然顾盼细思量。
【14】云若秋心夜上霜,残词断句慰情长。陈年旧事皆为客,向晚萦窗一缕香。
【15】倚窗无寐叹风寒,别绪盈怀怅意添。万物携春庭寂寂,可容残梦到江南?
【16】小苑梅开雪上装,寒姿峭骨自流芳。扶风一缕寒香数,堪比文人妙手章。
【17】双影花前待几时?行前共醉未心知。离情别绪浮生梦,烛泪潺潺两相痴。
【18】春归只待雁书传,谁解相思两向煎。望断天涯君梦远。离怀无计裹愁眠。
【19】梅开小苑醉香笼,惹慕佳人几欲同。好景谁说寻不在,花枝丽影两相重。
【20】相思一缕寄东风,信手摘来入梦中。桃李芬芳香满径,问君庭院几时同?
【21】一夜春风先著柳,寻芳犹忆与君逢。桃花香送三千里,不作征鸿报此情。
【22】孤影摇窗夜未央,长宵冷月对痴肠。琴音一曲相思起,泪更千行又万行。
【23】山雨霏霏天一色,孤翁独钓满江秋,扶风杨柳轻言语,多少新愁跃上钩。
【24】莫道尘风鬓染斑,相思不解恨情绵。东风荡漾轻云缕,最是愁人傍错缘。
【25】春来旧梦换新愁,一阕瘦词一阕忧。最是东风留不住,此生为客几时休。
【26】一朝网络偶相逢,缕缕清音韵伴行,茶酒诗词非一物,香飘万里亦想通。
【27】不见伊人笑语轩,但闻鸿信寄西山。殷勤花下轻移步,可有征雁飞忘还?
【28】绿绕人家花几树,同依万里风光住。何以得此醉中换?共享人间春好处!
【29】写尽风流写尽诗,等闲书字自成痴。长愁若作千秋去,可有来人月下思?
【30】青青陌上柳垂丝,写尽风流写尽诗。万绪千愁何处去,东行一夜雨先知。
【31】离情自古愁无数,墨染相思都作赋。写尽风流写尽诗,梦长路短无寻处。
【32】碧水东流送客思,春风犹怨识君迟。力邀杨柳书千恨,写尽风流写尽诗。
【33】东风遣柳送春魂,邀月请星入我樽。最是不堪尘路事,西窗留梦梦无痕。
【34】等闲书字自成痴,莫道情心献赋迟。敛尽桃花君不见,香消颜逝已风西。
【35】东风无力香尘葬,红褪蝉鸣日渐长。碧水荷塘蛙乱语,有谁知是诉离肠?
【36】桃枝掩映笑春风,万蕊千葩点点红。此景可怜谁记取,今花不似旧花同。
【37】碧水连天一色新,放观四野净无尘。客舟轻曳湖中处,更有荷香解送人。
【38】海中明月似相邻,夜伴深宵独醒人。此景自来今古是,谁言到此不伤神?
【39】高朋满座喜盈盈,白玉佳人独秀婷,一盏清茗擎在手,关河风月不胜情。
【40】竹前静坐谁家女,一阙愁词和泪舞。犹怨清风擅自来,相思都作纷纷句。
【41】暗香浮动引蝶来,纤客相逢韵满怀。最是东君留且驻,满园春色任思裁。
【42】是是非非怎个休?春花更比夏花愁。一朝颜悴谁知味?倾尽红尘换泪流。
【43】酷暑难当深闭户,鸣蝉还泣乱肠中。清风若解心头意,应遣丝凉伴客行。
【44】一树黄花一树秋,相思空绾几心愁!明年此日人谁在,莫教新词作旧游。
【45】一夜西风遍地秋,红花落尽菊花稠!年年此景拈清句,尽是香尘裹泪流。
【46】高楼立尽日黄昏,山影扶疏看未真。流景不言人事改,水开幽路几回春?
【47】网涯无路客偏行,执教相思墨韵凝。试问曲终谁记取?昙花一梦似浮萍。
【48】雨到中秋断月明,有心不教睹思情。登临未觉风烟暮,但见悲红遍地横。
【49】惜春将尽自成愁,颜瘦红残怅绪留。若可留得芳岁驻,品生共度又何求。
【50】堂前夜色几情柔,竹影摇窗送却愁。自恨不如秋里月,伴君同赴下扬州。
《答裴相公乞鹤》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警露声音好,冲天相貌殊。
终宜向辽廓,不称在泥涂。
白首劳为伴,朱门幸见呼。
不知疏野性,解爱凤池无。
《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松斋偶兴》
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
约俸为生计,随官换往还。
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
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
《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
今日洛桥还醉别,金杯翻污麒麟袍。
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
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动马头高。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
年代:唐作者:苏颋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
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本诗作者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任工部员外郎而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区别于晚唐李商隐与杜牧又称“老李杜”。这首诗,大约是作者于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杜甫率家人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部的浣花溪建了一座草堂。这样一家人终于有了安身之处。他在这里春种秋收,与当地的农民来往,生活变得平和而宁静。这使他饱经忧患、历经战乱的心,终于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祈求风调雨顺、希望生活美好的心愿,反映了喜雨降临时极为愉快的情绪。
“喜”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首联,作者起句就大力赞美这场春雨。一个“知”把雨写得充满了灵性。诗的第二句,一个“乃”字用得贴切,突出是适时的好雨。以雨的“当春乃发生”赞其好。
颈联,赞雨之所以“好”,是好在适时,好在润物。这联运用拟人手法,把雨写得有情有意。这两句诗成了历代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比喻无微不至的关爱和风细雨般的教诲。
颔联,写放眼远望,田野小路均被黑沉沉的乌云遮掩,天地间是怎一个“黑”字了得!平时波光粼粼的江面,此时只有船家渔火一点通明。此联,一“黑”一“明”,以“明”衬“黑”,说明这好雨还有得下呢,喜雨之情得以延展。
尾联,说这样的好雨,明天早上一定要到锦官城去看一看,那儿一定是花团锦簇,红花带雨,别有韵致。这就巧妙地将喜雨与春天联系起来,自然而不露痕迹。
全诗表现了诗人“盼雨——爱雨”的喜悦情怀,所以虽然全诗无一处提到“喜”字,而“喜”字早已充溢诗人的心头。
思维训练:
1.《春夜喜雨》中最能体现春雨的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润物细无声。
2.《春夜喜雨》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及时雨到来的春雨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3.《春夜喜雨》的体裁是什么?韵脚是哪几个字?
五言律诗。生、声、明、城。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本诗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白居易,是继杜甫与李白之后的又一个大诗人。《钱塘湖春行》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春天刚来时西湖的迷人景致,描写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一句,先点明具体地点。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登览胜地,也是西湖一个标志性景观。贾亭也是当时西湖名胜,用“贾亭”暗衬出西湖景色非同寻常。
二句,便把西湖春水推出——刚过枯水期的西湖,春水新涨,湖面如镜,映照蓝天白云。“云脚”显得低矮了许多。水色天光,波起波平,云卷云舒,将湖上早春的倩丽身影尽数勾勒,独具风韵。这是西湖的静态美。
三、四句,由静而动,由轮郭而细节。作者选择“早莺”和“新燕”,这些极具早春特色的典型事物,进行细致描绘,从莺飞燕舞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以及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情形尽情展现。莺是春天最早的“歌手”,它的歌声就是江南春天;燕是春天最早的“农家夫妇”,它们的劳作,就是春天的脚步。它们都是春天的化身。因为是“早莺”,乍暖还寒,所以会争着飞往向阳的暖树。因为是“新燕”,所以会早早飞来,啄泥衔草,营建新巢,引起人们心中的喜悦。一“早”一“新”,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早春的别致而新鲜的景致。
五、六句,“乱花”、“浅草”虽然只是一般的春景,但它们恰是作者写作角度由上而下转换后的新视点。作者抓住白堤上烂漫春花,次第开放,如茵绿草,刚没马蹄的特有景象,渲染春天带来了这种勃勃生机。对偶极工,极具表现力。
七、八句,是作者的即景寓感。那绿柳成荫的白沙堤最值得人留恋,经常到那里去游览观赏,流连忘返,总是不能满足,表现作者在西湖早春风光中无比喜悦的感受。
1.《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这个季节的景物有哪些?
早莺、新燕、浅草。
2.《钱塘湖春行》中作者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有近观,有远看,有仰望,有俯视,角度多变。
3.《钱塘湖春行》的作者要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表达自己对春光的无限喜爱之情。
4.《钱塘湖春行》的韵脚是哪几个字?
西、低、泥、蹄、堤。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本诗作者杜牧,与李商隐也合称“李杜”,为区别于李白与杜甫又称“小李杜”。《江南春》是千年享有盛名的绝句。它向我们展示的江南春天,不像一般描写江南春景的诗歌,着眼于细处,它视野开阔,意境深远。
前两句,给我们感受仿佛不是两句诗,而是一幅电影画面:先春天全景,然后是中景,接着是近景,最后定格在动静结合特写——高高的酒旗随风飘荡!这两句展示了一幅绝美的黄莺林中欢啼、绿树掩映红花、山水映照城郭、酒旗迎风招展的美丽画面。这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把江南春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彩鲜明、层次丰富、有立体感的美景全面托出。
后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庙宇,原本在一般人们心中就有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现在,如此众多的楼台殿阁,偏偏又掩映在江南特有的空蒙迷离的烟雨中。这无疑增加了一种神秘和迷离的韵致。此时,江南春景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千里胜景,而且诸多“南朝”寺宇为此增加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在悠悠时光中,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去,令人遐思无尽。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赞美和神往。
1.《江南春》选取了与《钱塘湖春行》相同的景物,这个景物是什么?
莺。
2.《江南春》的首句写晴景,末句写雨景,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作者实写广阔的江南春景,风和日丽,天气晴朗。而末句细雨绵绵是联想中的景物,是虚写,所以前后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