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禅一味,还是茶禅一味,喝酒的与喝茶的谁厉害?

酒禅一味,还是茶禅一味,喝酒的与喝茶的谁厉害?

横茶说禅

文/严学章

那天下午,我在莺河生肖农业创意园工地上干活,弄大门口的雕塑,太阳特别火,天气特别热,虽然啃了好几块西瓜,就是不解渴,蹲下起来,两眼直发黑,简直有些中暑的前兆。当时,我抹着汗,张着嘴,想象着眼前若能横一茶案,冷一壶茶,让老蟹做牛饮,该是何等畅快。

老蟹生来不胜酒力,这一辈子是做不了酒徒的,只是偏爱喝茶,可以天南海北地横行不霸道,做茶客。看眼下,文人墨客相邀相聚,要么横一书案,轮流登场,写上一通;要么横一茶案,不分座次在一块,喝上一通;要么写罢茶罢,择一酒楼,一般是圆桌打围,醉上一通;若主人有意,酒罢,还可到歌舞厅里,喊上一通。比如我这次来莺河时路过襄阳,就在松竹轩里,如此这般,一通一通。

说到做到。到襄阳的第一天,早上,在一桥头吃了牛肉面,喝了黄酒,便赶到松竹轩。松竹轩靠樊城江边,在米公祠与一桥头中间,闹中取静。松竹轩三字由汉上书画大伽周韶华题写。轩主李长青(真一),牵着小黄狗,引着一行进得轩里,看了需要布置字画的位置和大小。欲写,可没有纸墨。王君堂说,附近自己的写字讲习所有。于是一行人,拿了松竹轩的茶,来到讲习所。这半日,喝着李长青松竹轩的茶,用着王君堂写字讲习所的纸墨,弄了几幅关于茶的书法。内容皆是现场自编的,形式皆是随意的,书写皆是自由的,真乃茶客松竹轩,自在一上午。

今日,莺河这里下大雨,工地上进不去,我躺在石墩桥农家客栈,翻着那天上午为松竹轩写的几幅字,字的工拙暂且不论,但就那文字内容,全是横茶说禅的蟹味。看今朝,大凡茶楼,一般都挂有四字:禅茶一味。本老蟹,基本不写这四字,别人嚼过的馍,剩下的茶,总感无味。老蟹横茶说禅,当是茶禅异味,茶蟹一味,茶蟹禅全然的自家味。噫!吹牛。各位看官,且让老蟹把那天上午的几张茶字呈上,与各位高人理论理论,请多多批评,多多指正。

第一幅,条幅:

有松有竹有茶韵,

即佛即仙即真一。

这幅要挂在松竹轩进门处,本来是可以写成对联的,这内容也像对联,却写成条幅。对联讲平仄对仗,不自由,弄的不好,就有挑刺的,弄成条幅,别人无法说,再者,那个地方,适合挂条幅。这幅字重在点题,表明松竹轩是喝茶的地方,特别是点出了松竹轩的主人,真一,真一这字号,很禅道。

在老蟹看来,中国的茶文化茶道,灵魂在人。喝茶,喝的是人文。喝什么茶不重要,与谁在一起喝茶很重要。人不投机,再好的茶也喝不出好味道。这李长青真一先生,原本经营房地产,却偏偏喜欢字画,喜欢收藏。襄阳的字画收藏,真一是筚路蓝缕的开创者,引领者。襄阳市的很多文化活动,特别是书画活动,真一是投资者,参与者。特别是,真一与老蟹,是义气相倾,在襄阳,真一是最懂老蟹的企业家收藏家之一。他在主持米公祠工作时,凡大一些的活动,老蟹全被邀请参加。当然,凡是真一主持的书画活动,老蟹也都二话不说地给予支持。茶禅禅茶,在悟。茶聚茶散,在缘。写茶书茶,在情。这次松竹轩老蟹参禅,真一泡茶,便能脱口而出:有松有竹有茶韵,即佛即仙即真一。

第二幅,喝在当下。四个大字,跋了长款:

喝不喝茶,是蟹与老蟹的根本区别。乙亥年夏月,老蟹在松竹轩喝茶,终于喝出一壶蟹味。

喝在当下,取意活在当下,就茶性而言,就是要趁热喝,当下喝,茶凉了就不好喝,隔夜茶最好不喝。剩饭剩菜,可以放在冰箱里,改天热了再吃;剩酒,可以倒回瓶子里,以后再饮;唯有茶,要现泡现喝。所以,喝茶,具有特别的当下性。老蟹在松竹轩,究竟怎样喝出了一壶蟹味?那便是,在创作上,由感而发即兴而为的当下性。这次松竹轩即兴茶禅书写,只是老蟹书画创作的一个缩影。许多时候,许多好的创作,都是临时即兴的,往往拿起笔来写上第一字的第一笔,第二字还未想好,等第一个字写完,第二字或第二句,便顺势而出了。当下性,是鲜活的生命,是流淌的。艺术创作的当下性,与喝茶的当下性,天然一致。所以,茶禅,亦通书禅,通画禅。不是老在讲茶禅一味吗?本质上讲,茶禅书禅画禅,原本一味,而当下性,才是原汁原味的真味。

第三幅,四尺斗方,茶酒两个大字上下斜排,跋了很长一段文字,不打草稿,直接拿毛笔顺口溜:

真一是一横,

老蟹是横一。

一横与横一,

此处得天机。

横行当如酒,

霸道不是茶。

横行休霸道,

且与真一多品茶。

泡一壶茶,

恰好我在恰好你来。

磨半砚墨,

不关云散不关风起。

这样子面对真一,围着茶与酒绕来绕去,绕成一个圆形。我常想,茶与酒,是中国人的两大饮品,都很中国很文化,为什么只见人写茶禅一味,而没见人写酒禅一味,难道酒不通禅?茶与酒,难道不能禅融?

一般认为,茶主静,禅也主静,所以便茶禅一味了。这不全面。禅的本质是空,是无我,途径是悟,或顿悟,或渐悟。清静可以抵达空无的禅境,颠狂同样可以抵达空无的禅境,正所谓殊途同归,万法归于一禅。而酒禅,往往是狂而入禅。

你看那吃酒人,狂饮狂言狂舞,是自我之棒喝,可归为狂禅。喝到火候,醉成一瘫泥,一桌子人,横七竖八东倒西歪,全忘记了天地,不知道自己是老几,寂静静寂,入禅。所以,老蟹坚定地认为,酒也通禅,酒禅一味。

如果茶禅一味是静禅,那么,酒禅一味则是狂禅,一静一狂,或一静一动,茶与酒便是一太极,我那茶酒的作品,就浑如太极般,一茶一酒,一静一动,一方一圆,法门不二,不二法门,万法归一,禅。

许多伟大的作品,源于酒神般的禅悟;许多伟大的禅悟,来自砸酒摔杯般的棒喝。不信去问王羲之的兰亭序,问李白的月下独酌,问杜甫的饮中八仙,问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这些伟大的作品是怎样整出来的,全来自酒的棒喝。今天的我们,凭什么轻视酒禅?

有人说,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层次要高,是不是,没有调查。国家领导举行国宴,碰的可是酒杯呢。一般而言,年轻气盛爱拚酒,年龄大的,火气退了些的,爱喝茶。年轻人拚酒,拚狠了,便成了“高人”(血三高),就开始喝茶了。年轻人少拚酒,多品茶;年老人品茶,再适当的喝点酒,促进血液循环。茶与酒,可以当成人生的太极,平衡生活,和谐日子,打理时光。

第四幅,放下,那长跋,就不啰嗦了。

写放

下时,有一小插曲。起初,放写成行楷,下写成草书,打三点,上面两点下面一点,写成了草书的上字,把放下写成了放上。有人提议,换一张重写?我不。我便使笔墨,把草书的上字改成现在的样子。心里嘀咕:凭啥你王羲之写兰亭,颜真卿写祭稿,都可以胡涂乱改,本老蟹就不能改吗?老蟹狂起来,也有分不清上下、搞不懂横竖的时候。

THE END
1.喝酒的文案高级感短句文案明月月光梢头清欢美酒一杯解千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成年有酒,偶尔微醺, 一人独饮,清欢自在,如此甚好。 3、 微醺的夜,杯中的酒,是故事的开场白。 今晚,与月光共饮,与自己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人生如戏,十有八酒, 你说天长,我就递酒。 5、 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 还有啤酒烧烤花生米。 https://m.163.com/dy/article/JI6P3O6C0514TRU7.html
2.经典语录:桃花酿酒,春水煎茶茶经典语录网络文章3、吃茶吃味道,看戏看成套。4、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5、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https://bbs.openke.cn/thread-348874-1-1.html
3.中秋节的灯谜范文5、谜面:非洲好汉(打一音乐人) 中秋节灯谜答案四 1、谜底:无极 2、谜底:赢在中国 3、谜底:丰(封)田 4、谜底:羽泉(全) 5、谜底:黑楠 中秋节灯谜之五 1、谜面:一碗米汤倒在头上(打一明星) 2、谜面:情愿上一辈子幼儿园(打一歌名) 3、谜面:耶稣语录(打一电影) https://www.gwyoo.com/haowen/50594.html
4.一茶一酒经典语录喝酒品茶的诗句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历代皇帝吟诗作对饮酒喝茶 在南京阅江楼藏兵洞前有朱元璋的一首诗: “采石矶分一秤砣, 长江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钩挂, 称我江山有几多。” 据传镇江北固山有乾隆提的一首诗,立意很相似: https://www.xdyy8.com/juzi/11348.html
5.千秋大业中的一壶茶,红尘万丈中的三杯酒:品味人生与世事千秋大业中的一壶茶,红尘万丈中的三杯酒:品味人生与世事,这个主题旨在探讨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怎么样在繁华的世界中找到自我。茶,代表了人生的沉静与深思,它在悠悠岁月中,承载着咱们的理想与追求;而酒,象征着人生的热烈与激情它在纷繁的世界里,见证我们的喜怒哀乐。怎样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怎样去从一杯茶或一壶https://www.07358.com/jiemo/teashengshu/493460.html
6.酒与茶散文范文6篇(全文)昨晚上课之前就想到这个题目,然而当时头脑一片混沌。因为无论是酒还是茶,它们都是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我们对二者的本性是否真的了解呢? 或许是因为见惯不怪的缘故吧,很少人能真正的切入到酒或者茶的本性,更不用说二者之间的关系了。在这里,我不想对二者作字源学和历史的考察,而是从我们熟知的角度出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czsn51a.html
7.中国民俗学四川诗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民俗的传承性 传承是民俗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化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民俗传承积极、主动,有目的的进行; 3.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某项民俗事象的核心和母题依然保留。 http://lm.cdjcc.edu.cn/zgms/contents/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