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烟酒茶,不分家。”待人接物离不开“烟酒茶”,日常生活同样离不开“烟酒茶”。
在古代“烟”与“煙”都有,属于异体字,均指火气即烟雾。唐朝诗人王维的著名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烟”就是指“烟火”。
古文献中大量的“烟草”并非我们现在说的“烟草”。像唐代黄滔《景阳井赋》有“台城破兮烟草春,旧井湛亏苔藓新”之语,宋代陆游《小园》有“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枯阴阴一径斜”之语,不胜枚举。在古诗中“烟(煙)草”指“烟雾笼罩的草丛”,泛指蔓草。
港澳台地区抽的卷烟的“烟”写作“菸”,因为“菸”就是一种植物,这就名正言顺了,写成“烟”就是欺世盗名。
今天通常所指的“烟”就是卷烟,实际生活中有时也指“烟草、烟草业”。
几乎人人都会吟诵“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就是“酒”的代名词了。
“烟酒”的毒害其实世人都很清楚,肺癌、酒精肝、脂肪肝、心脏病、高血压等,“烟酒”是这些疾病的最大元凶。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tú)”,“荼”即古“茶”字。其实“荼(tú)”原指一种“苦菜”。
“茶”同样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公害”。本来“茶”是好东西,但随着有毒农药以及催芽素等的使用,茶叶成为毒害国人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