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写古诗词:词的分片

大多数的词分为上下两段,上一段叫上片,下一段叫下片。分成上下片的词,一般叫作“双调”,而不分段的词,就叫作“单调”。还有分三片以至四片的词,叫作三叠词和四叠词。双调词下片的第一韵,谓之过片,古人常说,过片不可断了曲意,很是重要。从第二叠起,每一叠开头的第一个韵,也都是过片。因为词有分片,每一片就相对独立,在结构上就和古近体诗有很大分别。

《鹧鸪天》是一个体格最近于七律,而又与七律不同的词牌。之所以不同,便在于词的上片、下片自有其起承垫合,上下片既独立,又有联系,像是两首七绝合在一起。如晏几道的这一首送人之作:

绿橘梢头几点春。(起)似留香蕊送行人。(承)明朝紫凤朝天路,(垫)十二重城五碧云。(合)歌渐咽,酒初醺。(起,但也承上片。)尽将红泪湿湘裙。(承)赣江西畔从今日,(垫)明月清风忆使君。(合)

对比宋代赵蕃的《留别周愚卿兄弟》:

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起)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承)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转)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合)

可以看出分了片的词,结构就与诗完全不同了。

普通的三叠词,是每一叠写一意,一叠比一叠意深。如柳永的《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起)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承)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转)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合)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起)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承)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转)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合)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起)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承)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转)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合)

上片起于孤馆中独立庭轩,承接以乡关之思,再转为对此番来到孤馆的行程的回忆,以孤馆所听到的蝉吟蛩响收束。中片以“孤馆度日如年”一句为过片,暗承上文的“一霎微雨洒庭轩”,又以“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呼应前文的“飞云黯淡夕阳间”,并引出下文,在夜里仰望银河皓月,悲不自禁。下片“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是过片,承接中片的“屈指暗想从前”,并对比今昔,将浓挚的感情投入到对往事的追悔中去。“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是从缅怀往事而回到现实,“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则是追往抚今后的孤独凄凉,是第三叠的结束,也是整首诗的结尾。

而有一种特殊的三叠词,前两片的结构完全一样,谓之双拽头,则前两片更多是并列的关系,第三叠再作总结。如姜夔《秋宵吟》:

古帘空,坠月皎。(起)坐久西窗人悄。(承)蛩吟苦,(转)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合)

引凉飔、动翠葆。(起)露脚斜飞云表。(承)因嗟念,(转)似去国情怀,暮帆烟草。(合)

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起)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承)摇落江枫早。嫩约无凭,幽梦又杳。(转)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夕恨未了。(合)

无论去掉上片,还是去掉中片,这首词都不能说变得不完整了。就因前两片是双拽头,它们之间并没有一个承应递进的关系。

四叠的词只有《胜州令》和《莺啼序》。《莺啼序》的定格是二百四十字,乃词中字数最多者,但其实写来并不难,只要掌握其结构,是每一叠自有起承转合,而在整首词中,第一叠是起,第二叠是承,第三叠是转,第四叠是合,就容易完篇了。且看由宋入元的南宋宫廷乐师汪元量的《莺啼序·重过金陵》:

【起】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起)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承)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转)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合)

【承】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起)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承)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转)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合)

【转】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起)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馀音亹亹。伤心千古,泪痕如洗。(承)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转)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合)

【合】因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沉江底。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起)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承)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真儿戏。(转)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合)

词的第一叠是整篇的起,写登览所见。这一叠中,每一韵就是一个层次,第一韵是起,谓金陵有朱楼迢递,似乎仍有昔日的繁华。第二韵是承,说倦客凭高,却有着不同的感受,槛外风光已少了佳妙的情致。第三韵转说时节已是暮春,万花飘尽,无限愁人。第四韵是首叠的合,谓青山无恙,三国六朝的英雄,却早都泯灭了。

第三叠是整篇的转,作者由吊古转为伤今。“凄凄惨惨”三句是本叠的起,这是纵情高起的写法,不经起兴而起,情感就尤其地峭拔。“慨商女”五句,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用商女的不知亡国,与作者的亡国之悲作对比,以承接上文。“乌衣巷口”三句是本叠的转,由心理活动转到写眼前景,说从前的朱门甲第,都长满了杂草。亦用刘禹锡《金陵五题》的语典:“乌衣巷口夕阳斜”和“昔时王谢堂前燕”。青芜,指杂草丛生。“临春结绮”三句是本叠的合,说豪奢的殿阁早已荒废,殿阁中的妃嫔宫人,也都白骨成灰,只有风吹白杨,发出飒飒的悲鸣罢了。结绮阁与临春阁,都是陈朝所修建的殿阁,“瑰奇珍丽,近古所未有”,刘禹锡《金陵五题》里有:“结绮临春事太奢。”

第四叠是整篇的合,写的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反思。“因思畴昔”六句是起,写晋帅王濬平吴而功高不见赏,王导对东晋有再造之功,却不如庾亮凭外戚而专权,借晋朝故事,暗指南宋用人不当,终致灭亡。

“铁索千寻,谩沉江底”是说王濬伐吴时,东吴在江上险碛要害之处,设铁索锁拦王濬的楼船,但被王濬以麻油大火炬烧断,遂灭吴。这是用了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的语典:“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头。”寻是八尺,谩是徒然之意。王濬后来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他的亲戚范通劝他:“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若有问者,辄曰:‘圣主之德,群帅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

庾亮与丞相王导同为辅命大臣,庾亮拥重兵出镇于外,有南蛮校尉陶称,劝王导预作抵防,怕庾亮会举兵攻打他,王导说:“吾与元规(庾亮字)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当时庾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荆州一带,拥强兵,趋炎附势者多归之。王导心内不平,但凡遇西风尘起,就举起扇子自蔽,慢慢说:“元规尘污人。”

“清谈”三句是本叠的承,用桓温和王导的典故。桓温北伐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说:“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王夷甫是晋代著名的清谈家,桓温说正因这些朝中大臣整日清谈,才使神州赤县,被胡人占据。西晋为五胡所倾覆,衣冠南渡,在江边造了新的亭子,每至暇日,相约一起到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大家都相视流泪,只有王导愀然变色,道:“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此三句借古喻今,说南宋因耽于逸乐,终至败亡。

“楚囚”二句(“叹人间”后面用顿号,不是一独立的句子。),是本叠的转。仍用新亭对泣之典,但加一“何时已”,就说明历史在重复发生,南宋并未吸收西晋的教训,而以“叹人间、今古真儿戏”的议论,寄托出质直动人的情感。

本叠的最末,用“东风”三句,融情于景,以作收束。在抒情之后写景,会有含蓄不尽的馀味,这三句不止是本叠的合,更是一篇之合,汪元量用无恙的青山,对比无数次的改朝换代,用“一”和“多”作比,自然就有了无穷的艺术张力。

THE END
1.关于烟草的诗词,描写烟草的诗词诗词分类烟草共670首 关于烟草的诗词 230浏览 0喜欢 烟草(学名:nicotiana tabacum l.)是茄科烟草属植物,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全体被腺毛;根粗壮。茎高0.7-2米,基部稍木质化。叶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矩圆形或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至茎成耳状而半抱茎。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花梗长5-20毫米。蒴果卵状或矩圆https://www.gushiciqu.com/zhuti/yancao.html
2.100首春天唯美古诗词,值得收藏!春天春思春风杨柳绿杨100首春天唯美古诗词,值得收藏!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天的美,俯拾皆是,但尤爱诗词里https://3g.163.com/dy/article/H232M8QG05439A3X.html
3.中国经典古诗词钢笔行书字帖.pdf91页中国经典古诗词钢笔行书字帖.pdf,中国经典古诗词钢笔行书字帖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819/23684007.shtm
4.“万条烟草一时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古诗词网 万条烟草一时干 发布时间: 2024-12-02 02:58:27 “万条烟草一时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万条烟草一时干”出自唐代李山甫的《柳十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tiáo yān cǎo yī shí g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http://m.ouf.cn/ju/386589
5.地理有关的古诗词谚语歌词高中知识2.求地理有关的古诗词/;谚语/;歌词/;生活中的 1 黄土高原人们,利用黄土直立不易坍塌的性质,建造了冬暖夏凉的窑洞2 新疆利用丰富的风力资源,建造了风力发电站3 沿海地区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展大规模的海产养殖4 “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我国江淮下游地区的自然现象,这一现象出现于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时 节5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799505.html
6.我的诗词洁面梨花风摇曳,如烟草色沐春风。 亭台楼榭偏扶架,城郭风烟竞彩虹。 剩有湖边添醉柳,风流遥荡恣睢中。 不知烟水何游宕,燕子今年傍谁蓬? 七绝·无题 羞花闭月艳愁烦,落雁沉鱼鸟意喧。 没乱里春情难醉,怀人蓦地诉幽怨。 七律·夜感 天命随缘莫强求,惟祈长健乐无悠。 https://www.jianshu.com/p/09eeaaafb610
7.古诗词大全100首1一6年级必背古诗爱情古诗词大全古诗词大全100首_1一6年级必背古诗_爱情古诗词大全_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古诗词八十首大全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敕勒歌北朝http://3g.ychedu.com/ywcs/QTZY/599861.html
8.古诗里的清徐文化生活在抑扬顿挫的心潮起伏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平平仄仄的格律声韵中反映了中华儿女的高尚品德。古诗词歌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古诗词赞颂了华夏的英雄儿女。古诗词可以反映全国各地,当然古诗里也能看到清徐。 清徐是由原清源县和徐沟县合并而成的。清源县春秋时期为梗阳县,隋开皇十六年改为清源县,徐沟于http://www.cuduwang.com/wap/news/?8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