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决策分析范文

期望效用理论应用于前景选择是基于下列三条原则的:

1.期望:前景的整体效用,用U来表示,就是所有结果的期望效用。

2.资产整合:如果期望资产的效用大于资产的单独效用,则这个组合是可以被接受的。

3.风险厌恶:假设人们更偏好于确定的资产。

二、经验主义效应

1.确定效应

所谓确定效应,就是在确定的收益和“打赌”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收益。用一个俗语概括就是“落袋为安”,用一句话打比方就是“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见好就收。本文列举了一些实例,说明相对于将一个最初不确定的前景改变为更加不确定的前景,将一个确定收益的前景改变为可能的前景,会产生更大程度上的愿望减少。并且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质疑。

2.反射效应

当一个人在两种损失中进行抉择时,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在确定的损失和“打赌”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这就是“反射效应”。这也就是所谓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由于人们对不确定的较大损失的偏好大于对确定的较小损失的偏好,所以期望效用理论的结果可能违背人们真实的意愿。

3.概率保险

安装防盗自动警铃、更换旧轮胎、长期吸烟者决定戒烟都可以看作概率保险。保险人通常更偏好提供范围有限的、较低或者零扣除的保单,而不是更大范围的、较高扣除的可比保单,这不同于风险厌恶。

4.隔离效应

为了使选择变得简单,人们通常会自动排除二者相似的部分,而将精力集中于二者不同的部分。而这种对待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引起不一致的偏好,因为对于同一种期望,可以将其按不同方法,分为不同种类的,共有的和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分解有时会导致不同的偏好。将这种现象称就被称为隔离效应。偏好的改变是因为对特别重大事件的喜爱,但它有可能会违反期望效用理论分析的基本假定,即不同效用之中的抉择仅被最终的概率决定。

以上几种经验主义效应都对期望效用论的可行性提出怀疑,这些效应使期望效用理论作为一种描述性模型看来是失效了得。

三、前景理论的提出

前景理论是描述性的一个决策性模型,它首先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可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部分。在编辑阶段,人们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则主要依赖价值函数(value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function)对信息进行判断。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确定收益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对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所以,人们在面对收益时往往是小心谨慎的,不愿承担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会不甘心,所以容易激进冒险。人们对损失和收益的敏感程度不同,损失时的痛苦感会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喜悦。

1.价值函数

价值的载体是财富或福利的变化,而不是最终拥有多少。人们在面对收益时规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则偏爱风险,而损失和获得又都有相对于的参照点,所以,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所选取的观点,会改变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

比如M公司面临两种投资决策,投资方案A会获得肯定的盈利400万,投资方案B有50%的可能性盈利600万,50%的可能盈利200万。这时候,若公司的盈利目标比较低,比方说是200万,那么方案A看起来会多赚了200万,而B则是只会刚好达到目标,或者多盈利400万。A和B看起来都是获得,这时候员工可能不愿冒风险,而更倾向于选A方案;而如果公司的目标定得较高,比如说600万,那么方案A就像是少赚了100万,而B可能刚好达到目标,或者少赚400万,这时候两个方案都会损失,所以员工反而会抱着试试也可能可以达到目标的心理,更倾向选择有风险的B方案。可见,公司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进而改变员工对待风险的态度。

2.权重函数π(p)

在前景理论中,每一个结果的价值都要乘以决策权重。人们会倾向于高估低概率的事件、低估中高概率的事件,在中间阶段人们对概率的变化则相对不太敏感。对极低概率的事件赋予0的权重,而对概率极高的事件赋予1的权重。

设立一个决策权重函数概率p的非线性函数,该函数单调上升,它给小概率事件较多的权重,给大概率事件特别小的权重。

决策权重函数具有以下特点

(1)决策权重不是概率,不符合概率公理。

概率公理:一次随机抽样中最容易出现的事件是概率最高的事件。也可以反过来表述为:一次随机抽样中概率最高的事件是最容易出现的事件。

(2)π(p)是p的增函数,且π(0)=0,π(1)=1,可见不可能事件的偶发性被忽略,而且度量是标准化的。

(3)决策权重更倾向于高估小概率的事件(π(P)>P)和低估高概率的事件(π(P)

权重函数可以解释人们面对80%的概率赢300,以100%的概率赢200时,人们往往选择后者的现象。80%的概率因权重函数而使真实概率减少,而100%的概率却不变,人们趋于选择确定性的结果。

权重函数还能够对一些常见的经济行为提出较合理的解释,比如人们喜欢购买彩票,即使赢得大奖的概率极低;人们也可能会过度支付车辆运输保险费。

四、对前景理论的讨论

1.风险态度

在前文所提的阿莱斯实例中所观察到的偏好占优形式可以得出:只要两个结果的v比率受到各自的π比率的限制,那么期望效用理论就会以上述方式被违背的。

在给定损失概率超估时,就可以根据前景理论来证明为什么常规保险的偏好胜过概率保险的,即如果(-x,P)与(-y)是无差异的,那么(-y)的偏好胜过(-x,P/2;-y,p/2;-y/2;1-p)。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生产厂家、卫生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即使有些企业不会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损害社会利益,也应该把未来世代的利益与风险承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伦理审视,有效降低伦理风险。所以,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价值评估,审视食品安全对社会可能带来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建立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预防机制与反馈机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所产生的负效应。

一、食品安全风险和风险评估

二、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理性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也不断受到重视,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理性与以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为核心的价值理性,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在人文主义的视野里,科学知识尽管逻辑严密、系统有序,但它并不能给人以思想和价值的判断,科学只能助长人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过分强调科技理性或价值理性都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分离不仅会带来两种文化主体的知识缺失,还可能产生伦理风险。

因此,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投资带来的系列风险是不言而喻的:一种是第三支付方因为资金链断裂或者被冻结,导致支付风险;另一种是第三支付方挪用自己的沉淀资金经营投资,则会导致因经营投资失误而产生风险,例如第三支付方为了既能规避风险又能获得更高融资收益率,就会采取非法融资和非正规的资金运作;第三种是大量沉淀资金增大了洗钱、套现、赌博、欺诈等非法活动的风险。因此,如果对第三支付方风险行为监管不力,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第三支付方可以处理自己的沉淀资金;但在自由市场不能进行有效配置时,政府实施监管通常被认为是必须的。那么,对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风险监管就是为了使沉淀资金首先配置给合理合法的使用者,使流量资金从恶意使用者流向高效益合法使用者,从而控制风险资金的投资。

文献回顾

对于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李二亮(2006)认识到第三支付平台的在途资金管理问题,指出在途资金的流动性与风险性,以及对银行支付系统效率的影响。最近,随着对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风险管理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从不同角度着眼研究沉淀资金的监管问题。范如倩(2008)针对第三支付业务存在的沉淀资金洗钱风险行为,提出了“同户名绑定、虚拟账户分类、支付中介专户托管”的建议。

另外,从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上,朱绩新(2010)从第三支付监管的国际经验出发,认为监管部门要引导第三方支付企业,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经营模式。徐勇等(2010)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在B2C和C2C的应用情况,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沉淀资金和交易双方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提出一些创新的解决办法,如进行流程优化、资金托管与保险担保结合等,最后分析创新办法的应用价值和改进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

从沉淀资金风险监管上,(2010)从专业化支付服务的角度对非金融机构进行研究,阐述我国客户备付金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完善备付金制度、增强第三方支付机构内部控制能力以及构建客户备付金外部监管体系等建议。苏晓雯(2012)针对第三方在线支付沉淀资金问题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其微观形成机理及风险管理,并提出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的沉淀资金风险管理措施。

上述文献对支付第三方沉淀资金风险产生、监管的研究涉及较广,成果也较为丰富,然而,对第三支付方风险行为缺乏定量分析,对沉淀资金监管思想局限于金融性管理上,缺乏统筹管理思想。因此,本文基于博弈论理论对第三支付方风险行为进行均衡决策分析,并根据风险监管形成的内在博弈过程,对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风险监管进行设计研究,以期为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风险监管提供建设性的监管思路。

第三支付方风险监管博弈分析

(一)假设条件与符号表示

假设1:第三支付方为了实现合作的潜在收益,存在决策、行动上的思辨过程,并根据监管方的不同策略改变自己的行动。因此,如果第三支付方存在沉淀资金,就会通过高风险、高回报投资行为来补偿低价值收益的损失,但这种行为最后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时候,政府就会实施监管,因此存在第三支付方违规行为和政府代表监管之间的博弈。假设2:博弈参与方:代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部门(第I方),第三支付方和投资运作方(第II方);博弈行为:第I方为“监管”和“不监管”,第II方为“正规经营”和“违规操作”。

分析博弈假设要素,对第三支付方在实际经济行为中变化的项目参数量化,表示符号为:c-第I方的监管成本;f-第I方对第II方的罚款;y-第I方监管成功获得的收益;d-第II方被监管后的间接损失;e-第II方违规操作获得的直接货币性收益;g-第II方违规操作获得的间接性收益;p1-第I方监管的概率;p2-第II方违规操作的概率;p3-第I方对第II方监管成功的概率。

(二)均衡状态分析

通过博弈要素的符号说明,根据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的博弈过程,收益情况如表1所示。分析表1可知,第I方的收益为:SI=P2[(y+f+e-c)P1P3-cP1(1-P3)]-cP1(1-P2)P3-cP1(1-P2)(1-P3),第II方的收益为:SII=P2[(-e-d)P1P3+(g+e)P1(1-P3)+(g+e)(1-P1)];令,,得到:,。因此,博弈双方的均衡状态为(P*1,P*2)。

(三)均衡决策分析

博弈的均衡状态表示,第II方将以P*2为临界点考虑是否选择违规操作以获得额外的收益。如果第II方选择大于P*2进行违规操作,那么第I方的最优选择为监管,反之就不监管;同理,如果第I方选择大于P*1进行监管,那么第II方的最优选择为正规经营,反之就会违规操作以获得额外利益。

由均衡状态可知,在经过一轮博弈后,第三支付方会根据自身利益需求选择最优的博弈行为,以获得额外的收益;同时,这是一种均衡的权衡,博弈双方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动各自的处境,进而完善自己的战略决策。因此,无论哪方的行为都不可能永久地实现,即政府不可能永久保持监管,第三支付方也不可能永久不违规;只是在一定期间上的调整和适应,从而过渡、交替到新的状态,达到暂时的均衡结果。如果政府一直不监管,那么第三支付方将会毫无疑问地选择违规;同样若政府一直监管,其自身也将面临着持续高额的监管成本。因此,对政府而言,监管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始终保持着。由于第三支付方和政府策略集的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潜在的均衡集也随之改变,决策就会从旧的均衡变化到新的均衡。那么,第三支付方这种长期演化并成为双方博弈共识的过程,就是决策均衡。

第三支付方风险监管设计研究

(一)第三支付方风险监管主观博弈分析

决策是一种均衡现象,那么被当作一种均衡状态下的决策,其变化就可以看成是博弈的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的转移。在上述双方博弈的均衡中,作为博弈参与方的第I、II方力图改变自己的策略以获取利益,达到更好的均衡收益,并且积极主动地行动以产生新的均衡点。

在博弈均衡分析方法下,由于单个第三支付方对自己所进行的博弈结构有很强的主体判断与主观选择,其以一种协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重复观察和修正主观集合和行为规则。但是却不具备完全决定博弈规则的全部行为和过程的能力,对其他参与方的战略选择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推断。因此,第三支付方风险监管博弈结构的形成是由其主观博弈模型决定的,反映了风险监管的主要任务是对其活和适应选择的监管过程。第三支付方风险监管主观博弈图,如图1所示。

(二)第三支付方风险监管设计

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风险监管是对资金融资中产生风险的防范。博弈中产生的监管活动是监管制度必要的组成部分,以保证第三支付方安全运作,以及协调和控制第三支付方金融风险。基于风险监管的主观博弈过程,第三支付方在和监管部门的多次博弈行为之后,双方结合现实所构建的监管设计模式是:在风险监管的统一体下,对第三支付方沉淀资金的风险监管分别进行活审慎监管和适应选择稳定监管:一方面,国家设置类似经济监督委员会的审慎监管机构,负责行业组织行为的规范;明确组织活动的范围与权限,保证第三支付方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经济交往活动;另一方面,由国家的经济业务主管部门或者成立专门的部门直接进行直属监管,负责各种业务范围的申报、审核和批准过程。

1.活审慎监管。由政府经济行为监管部门对第三支付方的经济交易行为进行专项督导、检查,明确第三支付方活以及参与经济行为的重点领域;对第三支付方过多的经济行为交叉有效地抽查,并对有违规的行为进行罚款、吊销牌照等处罚。活审慎监管可以对第三支付方组织行为置于监管的范围,也减少了洗钱、套现、赌博、欺诈等非法活动的风险。

2.适应选择稳定监管。通过央行的金融监管组织对第三支付方的适应选择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规定业务准入标准、业务量、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操作细则等条例,明确交易行为、过程和责任的法律性,把第三支付方的业务纳入到央行的业务监管范围内。这样就可以监管第三方支付方是否试图超出主攻业务,其游资是否投资于其他行业。

风险监管设计是博弈双方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政府有计划干预“行为”的结果,剥离了业务与行为的撮合风险盈利。这样的风险监管设计基于第三支付方主观活和最优适应选择的监管,即使在缺乏政府监管的状态下,单个第三支付方也不具备超额利益趋向的违规,集中反映了彼此在博弈行为中的有效选择共识,解决了第三支付方不得不趋利经营和政府不得不稳定监管的矛盾性问题,不仅对第三支付方,而且对国家和整个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都是积极向上的。

参考文献:

1.李二亮,朱琦伟.第三支付平台中的在途资金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6(3)

2.范如倩,石玉洲,叶青.第三支付业务的洗钱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上海金融,2008(5)

3.朱绩新,章力,章亮亮.第三支付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金融,2010(12)

1培训的风险

培训对企业而言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同其它的资本投资一样,既有收益,亦会有风险。因为风险和收益是共存、不可分割的。就企业而言,培训风险在于:

1.2投资客体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存载于人体中,与承载者不可分割的。承载者个人的经历、个性、思想、偏好等及激励程度与奖惩制度的科学性等会影响其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

1.4对象选择不当企业选择人员并对其加大培训投入,但其人力资本承载者在投资回收期内发生职业流动或丧失工作能力会使投资收不回来。

2培训的必要性及防范措施

从企业角度而言,既使存在上述诸多风险,培训仍然是必要的。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转轨时期,相当一部分传统企业处于衰退阶段,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又没有来得及及时跟进,产业结构处于活跃、升级的关键期。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造成人才供给不足(注:由于外部供给不足使培训成为必要的决策分析模型请参见附录),而传统行业中低素质、低技能人才过剩。因而一方面仅靠外部来寻找再生产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可能满足不了需要且成本昂贵。另一方面,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任何人不对自己的知识及时更新,赶上时代步伐,仅让他吃老本,最终会丧失竞争力的。

所以,现在加入WTO,面临严峻的人才短缺,管理者不仅需要明确存在哪些风险,还要知道怎样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总地来说,以下几方面可有助于降低风险。

(1)对于投资的主体多元性风险,可通过划分投资领域。企业应注重投资于为企业带来收益、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性劳动技能,个人应注重投资于一般性劳动技能。

(2)对于客体的不确定性,企业应注重对人力承载者有效的激励,使人力资本得到充分发挥。个人的适度流动对社会而言可能会使人力资本得到更好的发挥,但对企业而言,就是损失,所以应通过制度安排对企业投资者予以适度补偿。比如用转嫁风险的办法受训者承担部分培训成本,或通过契约规定受训者的服务年限及离职赔偿金。

(3)对投资行为的长期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加强对政府施政行为、法律法规的研究,注意政策的变动,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注意行业的调整,投资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地跟踪行业的技术前沿,科技创新要先进,发展信息服务,以有效的信息为支撑,对投资方案作充分地论证,防止盲目投资。

对于有些风险,诸如员工的突然死亡或新技术的创新等是不可抗的,我们无能为力。但对于人员的流失可以通过一些制度上的安排来减少风险。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决策是培训时怎样防范或减少人才流失的风险。根据贝克尔模型,人力资本投资者包含了企业和受训者,且将在职培训分为一般技术在职培训和特殊技术的在职培训。下面就这个决策问题也分为一般技术在职培训和特殊技术的在职培训两种情况作一分析。

3.1一般在职培训划分投资领域可有效地减少风险,即让企业投资于特殊技术培训而员工则投资于一般技术培训。贝克尔认为,对于一般技术在职培训,它可以使所有或许多企业都有可能从中获益,提供该培训的企业全无特殊优势或额外利润,因而企业只有在不承担培训费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对员工提供培训。因为企业承担了培训费用,必然要求得收益,即未来员工的边际产出要大于其工资,企业才能获得收益。但员工接受培训,提高了生产率,也要求与其生产率相当的工资,否则会威胁离职,因其受训的是一般技术培训,在别的企业也能有相同的生产率,可以得到与生产率相当的工资。因而。此时,提供培训的是个人,与企业无关,员工承担所有的培训费用,收益也全部归员工所有。它与其它的个人投资人力资本没有实质区别。

对一般在职培训来说,作者认为,其实企业亦可承担部分费用,这有两点理由。

一是可以在招募时对员工产生吸引力。二是企业承担的这部分费用是可以得到回报的。

由于在培训期间员工是通过接受低于其边际产出率的工资来承担培训费用的,员工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

但费用到底有多少才能使企业不必担心员工会在培训后追求工资等于边际产出而流失呢对一个员工来说,流失时,要考虑很多成本的,只要其边际产出与工资差额不足以弥补其流失成本时,员工是不会作出离职决定时,这也给企业提供一个承担费用的可选择的边界。

假设员工是完全理性的,即所谓的经济人假设。对于员工,离职的成本有:实现流动而付的成本、信息费、交通费及安家费C。;员工放弃现有职位带来的机会成本C2;离开熟悉工作环境、亲朋好友所带来的心理失落C3;不确定因素如失业、伤病等带来的成本。当对某一时期t而言,只要,即员工预期在本企业的工作期限内边际产出与工资差额的现值之和大于其离职成本时,员工就有可能作出离职决定。MPt为员工在t时期的边际产出,W为员工在t时期的工资。由于

其中K为培训费用,MPo—Wo为培训期间员工承担的培训费,MP,一Wt为培训后t时期员工承担的培训费,即员工在培训结束后以低于边际产出的工资来支付企业在培训期间为员工承担的培训费用。因而对企业来说,只要员工培训后在预期的工作期限内不离失的话,企业是没有损失的。

对于企业为员工承担的费用即培训后的员工承担的费用是受到其流失成本的限制的,上限是流失成本。企业可以在它承担的费用和员工培训期间承担的费用之间的比例作些调整。它承担的费用比例大些,则员工培训期间承担的费用比例就可小些,增加招聘时的吸引力;员工培训期间承担的费用比例大些,企业的负担可小些。此时,企业承担费用的举动完全是出于吸引新人加入到企业中来这一目的的,而且企业也可收回这部分成本费用的。

3.2特殊在职培训对特殊在职培训,贝克尔认为,它只对或者说主要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利,企业要全部或部分承担这类培训的费用。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企业进行培训的均衡条件为

对于进行特殊技术在职培训的企业来说,MP0和w为其它企业工人的边际产出和工资,而MPI—Wt则为其培训收益,C为企业所花费的培训成本。

因而最好地办法则是企业与受训者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投资收益在这两个投资者之间分配。企业可以支付低于其边际产出的工资,这样企业就可获得回报。个人若不满意于工资低于边际产出而流失的话,由于其受到企业的特殊培训所花费的成本在其它企业很难收回,会受到损失的,因而最好的选择是呆在原来的企业,不光可收回成本,还可得到收益回报。

THE END
1.双色球中奖概率是怎么算的方法技巧 双色球中奖概率是怎么算的 清算 1 2024-12-01 08:00 双色球中奖概率是怎么算的 对于福彩双色球,最诱惑我们的无非就是它那巨额的奖金,但每期中的大奖着确实寥寥无几,对于双色球的中奖概率有多少,怎么算的,相信很多人心中都存有很大的疑惑和不解,以下小编通过数学知识,为各位做下具体分析! 在计算https://m.17500.cn/arts-m/sdetail-11222043.html
2.3d最精准计算方法分析法大乐透期第三个是热门号码法。这个方法呢,适用于喜欢追号的朋友。大家都知道啊,在彩票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热号不出,冷号不止。所以呢,对于那些一直很热门的号码,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一段时间,说不定哪天它就回了头呢! 第四个是和值分析法。和值指的是三个号码相加的总和,而 9 到 18 之间的和值才是最稳定的。所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DNGH9P0556AN1Y.html
3.彩票最准确计算方法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想要提高彩票中奖的准确性吗?了解彩票最准确计算方法,学习彩票预测的技巧和策略,计算彩票中奖的概率,提升您的中奖机会。在这里,我们分享彩票中奖计算方法,帮助彩民们更好地参与彩票游戏,提高中奖率。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7171688.html
4.3d和值怎么计算最准确–手机爱问3d和值怎么计算最准确P*** 举报 全部回答 谁*** 2023-03-07 0 0 3D彩票是一种数字彩票,每个彩票有三个数字组成。和值是这三个数字的总和。计算3D彩票和值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三个数字相加即可。例如,如果彩票号码为1、2和3,那么它们的和值为1 + 2 + 3 = 6。 当然,如果你想更准确地计算3Dhttps://m.iask.sina.com.cn/b/5afOSflGTNh.html
5.玄学测算神奇的测算方法玄学对彩票有多大帮助? 嗯,这真的很有帮助,因为我认识的朋友通过各种形而上学的占卜方法有数百或数千个例子,但他们从未赢得过数万个例子。我认为这件事的操作有一些“天意”,也就是说,当你计算彩票时,它是一个数字。在彩票中,受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另一个数字可能会出现,如果这种变化是准确计算的,也许是真的https://www.sxsjjy.com/view/130002
6.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省福彩中心于每次星级评定开展前确定并公布各市星级达标比例,作为开展星级评定时的评级依据。星级评定依据的所有福利彩票销量均以省福彩中心销售系统中数据为准。 3.市星级达标比例分档计算方法: (1)各市销售场所考评期站均销量(以下简称“站均销量”) 本市站均销量=本市所有销售场所在开展年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http://www.gdfc.org.cn/datas/content/content_245252.html
7.大乐透计算器超级大乐透中国体彩网首页中国体育彩票客服热线:95086 手机版 查询期数:2414024139241382413724136241352413424133241322413124130241292412824127241262412524124241232412224121241202411924118241172411624115241142411324112241112411024109241082410724106241052410424103241022410124100240992409824097240962409524094240932409224091开奖号码:03061523310112 https://www.lottery.gov.cn/tool/dltjsq.jspx/
8.大乐透选号计算方法关注3个公式专题:彩票技巧 大乐透选号计算方法 关注3个公式 对于大乐透如何选号,可根据以下三个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1、计算平均值 将大乐透前区号码相加,和值除以6,所得数值按四舍五入进行选取,得出的数值为大乐透均 值。 一般2个号码相加的平均和值是36,与它相邻左右两边的和值分别是35、37。这3个平均和值 https://www.ydniu.com/info/dlt/cpjq/624907.html
9.统计教学方法的创新(精选十篇)统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1 1电力行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意义 由于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电力数据统计工作就变得十分关键,甚至已逐渐成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政府部门也同样可以根据电力统计数据来实施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电力行业的统计数据可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4c09c8.html
10.深度解析Solidity的17个坑及超详细避坑指南很多方法都可以帮助避免智能合约中潜在的重新入口漏洞。 第一种方法是,当发送以太币到外部合约时,使用内置的transfer()函数。Transfer()函数只发送2300个gas,这不足以使目的地址/合约调用另一个合约(例如,重新进入发送中的合约)。 第二个方法是,在以太币被从合约(或任何外部调用)发送出去之前,确保所有改变状态变量https://www.jianshu.com/p/7d207bdb8b9c
11.乐透型彩票计算方法本人研究 26-36 选 7、33 选 6 加蓝球[双色球]、15—25 选 5,三 D,排列三,排列五等乐透 型彩票已有数年之久,虽未中得 500 万,但小奖不断,几年下来,利润也有八十多万元。笔者 利用公式计算法、外推法、因果法测号,如果三种方法同时命中一个号码,那这个号码就必出无 疑!数年来堆积起来的演算稿已有https://www.360doc.cn/article/4121905_10889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