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市盈率=∑(收盘价×发行数量)/∑(每股收益×发行数量),统计时剔除亏损及暂停上市的上市公司。
市盈率使用最近一期年度报告财务数据计算,公司净利润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报数据更新时点统一为每年5月1日,即在每年5月1日前采用第N-2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5月1日(含)之后一并更新为第N-1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
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管理部:市场整体市盈率用于衡量一组股票价格高低的整体水平,通常整体市盈率有三种算法:总股本加权法、算术平均法、中位数法。总股本加权法是以股票的总股本作为权重,对每只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进行加总计算,即一组股票的总市值除以总收益。算术平均法是取多只股票市盈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法则是多只股票市盈率排序后取中间的那个数值。三种算法各有优缺点,总股本加权法容易受到大股本股票的影响,算术平均法容易受到微利股票的影响,而中位数法容易受到样本数和样本分布的影响。目前,深交所对外发布的板块市盈率采用的是总股本加权法,证监会、上交所、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境外信息商在计算整体市盈率时,大都也采用这种算法。
市盈率(Price-to-EarningsRatio,缩写P/E或PER)等于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即市价盈利比率,其经济学含义是“按当前的每股收益分红,以当前股价买股票多少年以后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亏损公司即每股收益为负的公司不计算市盈率。
每股收益又可以分为上年每股收益(上一年度每股赚多少钱)、滚动每股收益(最近四个季度每股赚多少钱)、预测每股收益(未来一年每股赚多少钱),按照这三种每股收益计算出来的市盈率分别称为静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在证监会2013年颁布的《证券期货业统计指标标准指引》中,这三种计算标准都被罗列在内。一般而言,国内交易所多使用第一个指标,信息商多使用第二个指标,而国外分析师则比较喜欢用后一种指标。因为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期对股价走势影响最大,而过去的数据只能反映历史。下面是计算方法:
1.市场的投资者预测未来的盈利增长速度快,给予该股票较高的估值。
2.该企业一向盈利稳定,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一次过的特殊支出,降低了本年度的盈利,但从长期不影响盈利。
3.市场出现泡沫,股票正以超过其内在价值的价格在交易。
4.企业具有特殊的优势,强大的技术壁垒,能在行业激烈竞争中持续盈利。
1.市场预测未来的盈利会下降,投资者提前给予该股票较低的估值。
2.该企业在去年出现过一次性的特殊收入(投资收入、资产变卖、国家补贴),暂时提高了去年的盈利,使得静态市盈率降低。
3.市场低迷,股票的价值被低估。
4.企业缺乏成长性,分红力度不佳,投资者则会选择更活跃企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参会代表表示,上交所的研究表明,新股发行改革实施以来,新股上市后市盈率水平本身就体现出和整体市盈率水平趋同的态势,新股上市后1年左右,市盈率水平都出现回归。数据表明,新股在上市后1年左右,市盈率水平出现回归:新股发行市盈率相对行业市盈率折价率在15%以上的上市公司,上市后走势明显强于所在行业的走势,1年后领先行业17.03%,其发行时的折价基本消失。该人士指出,这些数据说明,新股在挂牌交易后的1~2年间,其估值存在一个回归过程,即趋向其所在行业整体估值水平。新股上市以后估值水平回归的这个现象说明,行业市盈率对市场已形成重要的“标杆”作用。
根据中证指数的统计分析,在香港市场上,新股发行市盈率较市场平均水平高约36.75%,而同期A股新股发行市盈率较同期市场市盈率水平高125.66%;在香港市场上,46%的港股新股与其行业平均水平的市盈率差距不足30%,67%的新股与其行业平均水平的市盈率差距不足50%。而在更加成熟的美国市场上,总的来看,中资概念股首发市盈率均值与行业市盈率较为接近,大部分公司首发市盈率接近或者低于行业市盈率,除了软件与服务,消费者服务、媒体等行业的部分公司首发市盈率较高外,比如当当网发行市盈率为873倍,奇虎360为530倍,大部分行业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与该行业平均市盈率基本相当。
上图所示为上证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深圳成指的平均市盈率、中小板指数市盈率、创业板指数市盈率同期走势图。图中计算所得平均市盈率采取的是股本加权平均法,股本加权平均法的缺点是计算结果会受到大股本股票的影响。上证平均市盈率中股本分布并不均匀,所以可以看到近15年来底部区间市盈率都在创新低。而深证A股市场与中小板市场最近10年来的三个重要底部的市盈率非常接近,表现出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