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25071_no_1_Black#]新蓝集团执行总裁张怡军
敏感话题一:3999为何生?
从新蓝集团执行总裁张怡军话语中感觉新蓝3999笔记本的出现应该是个“意外”,究竟意外在哪里?其实,这款所谓“新品”3999实际上就是去年夏天新蓝力推的Dfree2000,售价5680元,张怡军毫不避讳的表示Dfree2000当时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原因很复杂,它所遇到的问题与很多低价产品几乎相同,但面对的困难总要解决,在进行深入分析后,新蓝决定对Dfree2000进行重新的定位,应该向更低端的市场沉下去,因为在那里看到了更大的需求。
[#img_325072_no_1_Black#]新蓝Dfree2000A
敏感话题二:3999能用吗?
针对应用方面中关村在线笔记本频道可以给消费者一些参考建议,假设购买了3999元Dfree2000A笔记本,可以使用对配置要求略低的Windows2000操作系统和OFFICE2000,如果是流行的XP版来,由于对配置要求较高,特别是内存容量,划分给显存共享为8---16MB,如果想达到顺畅效果起码也要256MB,因此在购买了3999笔记本后也应该自行升级内存。
张怡军把Dfree2000A比作小灵通,与那些外形时尚、功能丰富的手机无法相提并论,但它提供了手机最基本的移动通信需求,而且价格低廉。由此,我们不能奢望3999笔记本能达到IBMT42的性能水平,只要满足用户对初级移动计算需要就可以了,物尽其用正是目前低价笔记本的宿求。
敏感话题三:3999能买吗?
便宜究竟有没有好货?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回答,多数消费者的共识也会是“没有好货”的肯定句。那么3999元的笔记本电脑真能买吗?新蓝如何面对大部分消费者对低价产品形成的传统看法?
“新蓝所能做到的就是在有限价格的基础上将品质做好,选择零部件也充分考虑到系统性能的发挥,此外严格的品控管理、3年整机质保等等也很重要,绝对不会因为压缩成本而降低品质标准。”张怡军对此回答非常坚定。
“消费者的观念无需改变,重要的是在于引导,3999笔记本当然不能和IBM、HP、戴尔、联想等品牌的产品去比较,因为它们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金字塔的顶端和中间部分,即便推出低价产品,也不是主营方向,对于它们来讲只是在向下延伸。打个比喻:IBM、HP有没有推出低于3999元笔记本的实力,答案是肯定有。但它们不会这样去做,因为如果这样做会影响其在中高端市场的主要业务,就好比奔驰、宝马推出与夏利价格和性能一样的轿车,那还会有很多商务成功人士对奔驰和宝马情有独钟吗?购买行为的产生有些时候是应用以外的层面,例如品牌价值等。3999笔记本确实有它生存的市场空间,而且空间很广阔。满足那些经济条件有限却又需要移动型电脑的消费者需求,比如在校大学生、刚刚参加工作的人等,即使经济实力增长后更新换代,他们所付出的成本也不会太高。”
常言道:一分钱一分货,对于3999元笔记本我们应该理智的看待,因为物有所值比物超所值来的更实际。
敏感话题四:3999能赚钱吗?
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获取利润是经营的基本目的,有一种针对3999的说法是“赔本赚吆喝”意在扩大影响力,难道新蓝真的肯做赔本买卖?张怡军并不回避这个敏感问题并直言:没有利润的笔记本新蓝是不会做的,只是赚多与赚少的区别而已。具体数字当然不会透露,但是与一台八千多元的新蓝主流机型相比,大约相当于三台3999元Dfree2000A的利润。看来3999元笔记本还是“有利可图”只是稍微辛苦一些了。
[#img_325073_no_1_Black#]
如何更好的控制成本是实现低价的关键因素,张怡军表示:“促成3999元Dfree2000A成功推出主要是靠规模效应,克服一些困难与上游供货商积极协调,加大采购量以降低配件价格,对生产经营环节严格管理等等,总之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成本,因为一旦品质不好就会让售后压力增加,综合成本反而更高。”
张怡军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成本条件允许,不排除3999元新蓝Dfree2000A会升级DVD光驱和更高容量内存。”看来这场笔记本低价戏将会成为连续剧。
敏感话题五:3999能卖火吗?
3999限量供应可以算试水成功,但真能在全面供货后赢得市场吗?新蓝方面对Dfree2000A的销售前景预估又如何呢?张怡军对此表示出十足的信心:在全力拓展零售市场的同时,新蓝还在发掘一些商用渠道的市场空间,例如在网吧行业已经初见成效。另外,在一些刚刚起步的区域性市场对笔记本电脑同样有迫切需求,总体销售比较乐观,在未来3个月,Dfree2000A的销售量应该能够达到每月1万台。
按照国内笔记本市场销售现状分析,3999元Dfree2000A如果能够达到月销万台,完全可以跻身前十名并向销售第一阵营靠拢。也许这款笔记本在扩展性方面再有所增强,例如PCMCIA插槽等等,或者为教育市场和大学生推出一些团购、系统方案,效果可能还会更好。
敏感话题六:3999能降吗?
新蓝对2999元笔记本并不愿透露过多,只是强调正在积极研发中,这让人想起了在发布会上的一段花序,一位记者朋友询问2999元笔记本将会采用何种架构芯片,并半开玩笑的说:会不会采用迅驰?张怡军的回答也颇为巧妙:采用何种芯片要根据上游供货商来决定,只要英特尔能为2999元推出合适的迅驰,不足3千元也就可以无线你的无限了。
一点题外话:3999的唯一能坚持多久
熟悉的人可能都知道,最先提出3999元笔记本概念的是号称价格杀手的神舟电脑,原本准备在2005年6月以后才会推出3999的神舟,肯定没有料到能有人会抢了它的低价风头,其实,新蓝在没有任何预见的情况下突然打出3999招牌,不仅出乎神舟意料,也让所有人感到惊诧。而神舟作为3999这部戏的原始编剧又是如何看待呢?
写在最后:
同质化竞争让如今进入笔记本市场的门槛愈来愈低,似乎你能做的我也能做,新蓝率先将笔记本拉下4000元,谁也无法保证这个唯一能坚持多久,后面还有多少竞争对手紧随其后,过不了多久3988、3980、3899都会接踵而至,竞争激烈早在意料之中,幸好作为金字塔底端有着最为广大的消费群体,即便再来几位竞争对手分割也应该能有钱赚,毕竟在处于笔记本消费起步阶段的中国市场上,广大人民群众对低价笔记本还是有着迫切需求的,只是希望低价笔记本不要让消费者说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样的话来就OK了。
3999笔记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应该是让电脑初级用户看到了移动和便捷的希望,也对整个市场进行了伸展,至少一些原本准备购买入门级台式电脑的消费者可能会提早圆了笔记本梦。而从产业发展看,3999笔记本不仅代表了新的价格底线,同时也让曾风光一时的移动PC真正的死而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