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记者昨天进行了多方采访,发现尽管两家打车软件仅仅PK了两个月,但却给打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改变。甚至现在有不少乘客,一听驾驶员没装打车软件,掉头就走。
请市民“免费打车”背后是移动支付这块“肥肉”
PK持续升级
嘀嘀打车:优惠额重回10元
张晶举例说明了现场叫车和指定叫车两种作弊行为,所谓现场叫车,就是乘客已坐上车后叫车,司机应答;指定叫车则是指,乘客在叫车时明确说出司机的姓名、出租车公司或车牌号信息,然后该指定性信息的司机应答。扬子晚报记者徐晓风
快的打车:永远比同行多1元
支付宝和快的打车昨日下午宣布,从今天(18日)起升级补贴方案:使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扫码支付的乘客每单返现11元;司机用APP收款,北京、杭州、合肥三地首单奖励50元。支付宝官方微博直接声称,快的打车奖励永远比同行多1元。
奖励方案具体而言,乘客使用快的APP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立减11元;司机用快的APP收款,北京每天奖10单,高峰期每单奖励11元,非高峰期每单奖5元;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每天奖10单,高峰期每单奖10元,非高峰期每单奖5元。此外,首单北京、杭州、合肥三地奖励50元,其它城市首单奖励20元。
叫车软件PK改变了什么?本报今评“笑脸苦脸榜”
笑脸榜
1的哥的姐赚了
南京不少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多赚3000元
2乘客也省钱了
两个软件一起用,河西打到南京南站只用了3元钱
记者了解到,如果有两个手机,每个手机都装两个软件,那么就有4次省10元的机会,总共可以省40元。但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原因是的哥也要同时安装了两个软件,而且乘客喊的单都要被同一个的哥拍下,而不能是被其他的哥抢单。更重要的是,不停地换软件,许多乘客也不愿意这样操作。
3丢东西现象少了
下车都要拿着手机付账,丢手机现象少多了
4偏远地区也有车打了
大厂、板桥等地一叫一个准,还意外遏制了仙林黑车
记者在打车高峰期做过实验,发现即便是用了叫车软件,在上下班高峰期,在新街口等闹市区也叫不到车。但打车软件使用2个月后,记者发现在大厂、板桥等偏远地区,以前根本打不到出租车,全是黑车,现在一叫一个准。这是因为不少驾驶员带客到这些地区后,听到叫车信息,一般都会顺便按下,再带一个回程,避免空驶回来。
不过装了软件后,抢单“随时报”,广播路况却是听不到了。因为所有的司机都在专心听两个软件呼叫,根本没法听广播。另外记者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原先南京仙林地区出租车并不多,相反是黑车较为猖獗。但是打车软件的出现,意外遏制了黑车群体,原因很简单,司机愿意接单,乘客因为实惠所以也愿意打正规出租车。
苦脸榜
1拒载有了新理由
明明是空车,的哥却称“我被打车软件预约了”
“明明是空车,就是不停!”“好容易等来一辆车,刚想上去,谁知道驾驶员说他被快的打车的客户预约了,他要等那位客户从办公室下来,不能带我!”……年关将近,南京城内时时刻刻都是打车高峰,记者收到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不少旅客都被“我被打车软件客户约了”为理由“拒载”了。“那你也没办法,只能望洋兴叹,人家也是要讲诚信的嘛。”乘客陈先生说。
2年纪大的司机很苦恼
软件用不惯,抢拍又抢不过年轻人,生意反而差了
记者采访一些乘客了解到,许多乘客如果遇上一辆空车,以前都是直接上车,现在都会问一下:“你装上了嘀嘀软件吗?”一市民小张告诉记者,一次他拦下一辆车后,结果司机瞪了他半天,“你是不是打车啊?”小张说:“是啊。但你有没有装啊,没装我就不打了。”司机很恼火,“没有装,你不打车拦什么车,神经病。”说完开车走了。
记者了解到,自从装上这个软件后,对年长的司机都带来了影响,一方面,他们不习惯使用这种软件,多少年的打车习惯突然被改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想学一样新东西觉得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抢拍需要速度快,这一点要求比较高。“我也装过这个软件,但总是拍不上。”一位年长的司机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为了抢生意,都换了新手机,速度比较快,而我用的还是老手机,速度自然就慢。而且,即使我换上了新手机,两个软件不停地在耳边叫,我年龄大了,根本反应不过来,还是抢不过年轻人。”他向记者感慨,现在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因为大量乘客都用了这个软件,自己好像被这个时代淘汰了。
3有司机“恶意刷单”
4司乘双方容易产生不愉快
有乘客用现金给司机付小费,司机却一肚子火
以前如果乘客给司机5元钱小费,司机往往比较开心,而如今由于用了嘀嘀软件,如果你另加5元,司机可能不一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