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彩票试水020模式或将终结行业暴利
在互联网彩票仍处于“冰封”状态之际,国内手机互联网彩票企业彩票365在昨日(7月21日)推出衔接投注站和用户的信息平台“彩票到家”APP。这种线上预约,线下购买的方式有意填补当前互联网彩票停售的空档期。
搭建线上桥梁
根据官方的描述,彩票到家平台类似“滴滴打车”模式,用户可在“彩票到家”手机客户端发起购买彩票预约需求,彩票投注站可看到附近用户发起的彩票预约信息。投注站通过“抢约”方式接受预约信息。随后,彩票投注站根据预约信息在彩票站打印出彩票,再免费将彩票送到彩民手中,用户现场签收彩票后,通过确认“收到彩票”完成向线下投注站付款。
“相当于我们在彩民和投注站点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对于为何会上线这个产品,彭锡涛表示,在调研中发现,投注站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用户在哪里,彩民也并不知道家附近哪里有投注站,这样的平台可以将投注站的用户范围扩大。
不过,彭锡涛也强调,和滴滴打车相似,投注站也存在“挑活”的现象,“这里也有个基础金额,一般一百元以上的订单才有人接,按照7%的佣金比例,一百块钱的订单能够赚到七块钱的佣金,在可派送的范围内,对投注站来说才有意义。”
诞生在互联网彩票政策整顿的空档期,类似这样的O2O产品不难让人觉得这只是一款过渡性产品。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彩票销售超过3000亿元,其中彩票投注站销售超过2000亿元。彩票投注站的存在,不仅解决了近百万人的就业问题,也为筹集国家公益金做出了巨大贡献。
彭锡涛告诉记者,这种产品将常态化。“我们的模式是线上销售的补充,试想一下,一旦网络销售彩票解禁对实体店会有很大的冲击,加上门店高成本压力等问题,而当前这种O2O近距离彩票形式或能求得平衡。”
探索盈利新模式
事实上,中国彩民对于彩票的购买热情并未因互联网停售而受到影响。从2001年中国足彩网诞生第一张互联网足球彩票,中国的互联网彩票已在政策监管空白地带野蛮增长了14年,目前每年已增长为接近千亿的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