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巨奖事件”就成了各大媒体的焦点话题。整个中国都在谈论彩票,也由此引发了一场新闻大战,各种各样的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云集河南郑州和安阳,试图挖掘这张小小的纸片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新闻、质疑和猜测。
公众知情权博弈个人隐私
尽管河南省福彩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问题在于媒体以及公众急于想知道真正的中奖是谁,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这就导致了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博弈。
其实,公众的知情权只对公共财产有效。例如,对彩票奖池的知情权以及开奖过程和中奖情况的知情权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彩票中奖者中奖后的个人情况属于隐私权,除非中奖者愿意公开有关信息,否则,公众无权知晓。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解惑“三大疑点”
针对部分媒体对此次中奖者购买彩票的行为以及转引的网络上有关议论,有些问题属于专业问题,有必要加以解释。
疑点1:一张彩票上对两注同样的号码打了44倍?
这其实是一个常识问题。不经常买彩票的人也许觉得这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对于经常购买双色球的老彩民来说,采用多倍投注同一个号码是他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根据福利彩票的历史销售数据,仅2009年在二等奖的获奖者中,就多次出现了对一注号码进行多倍投注的现象。
再如,2009年8月13日晚,江西赣州南康市一位彩民获得双色球第2009094期33注二等奖,共获奖金822万多元,
又如,2009年9月27日,海口一彩民独揽双色球第2009113期35注二等奖,获得奖金578万多元。
这些例证说明,双色球彩民进行多倍投注是一个经常性的购彩习惯。
疑点2网帖“提前预言”?
有些人质疑这次中奖被提前预告了,起因是9月21日发布在百度双色球贴吧上一个帖子,其标题为“中了三亿怎么花”?内容只有一句话,“拿三百元打一组号一百五十倍”。并因此认为帖子中提到的中奖金额以及投注方式,都与这次安阳彩民中的大奖的特征基本吻合。
其实,这种质疑非常牵强。在各个网站彩票论坛上以及彩票频道的所谓预测分析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说法。例如,我们用关键词:“双色球预测井喷”在百度上进行搜索,就会找到新浪体育上的两条预测分析。
一条是2009年08月15日20:55分新浪体育发布的题为“双色球21注542万或引连续井喷周日可供56注500万”的分析。
按照类似的思维进行推理,上述两条分析是不是更有先知先觉?准确度更高?
疑点3:双色球开奖程序“公正存疑”?
双色球是中国最知名的彩票品牌,其销售量近年来节节攀升,目前已经占到整个中国彩票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是中国最成功的彩票品种。
我个人认为,双色球的开奖是严格的、公正的,盲目的怀疑不足取。但是,包括双色球在内我国彩票开奖方式和程序并不是最完美的和无懈可击的。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我们应该逐步实施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开奖,从制度上做到最完美、毋庸置疑。
建议成立彩监会
从1987年到2006年,全国共计发行彩票3663.16亿元,募集彩票公益金1228.1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
2007、2008两年每年的彩票发行量均在1000亿多元,2009年预计销售量在13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近三年的销售量将会超过3400亿元,接近了前二十年的销售量。这表明中国的彩票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进入了高风险运营时期,监管的难度日趋增加。
中国彩票的管理和发行制度并不完美,主要表现在监管水平不高,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彩票发行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彩票机构的公信力还不够高等方面。通过这次巨奖事件,对整个彩票事业进行一次大讨论也是好事,可助监管方厘清思路,解决问题,保证中国彩票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彩票管理条例》力度,进一步制定《彩票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第二,成立国家彩票监督委员会,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建议应迅速研究成立国家彩票监督委员会事宜,该委员会可以隶属财政部,其代表应由政府、学术机构、公众代表和彩票界的人士组成,代表国家实施对彩票业的规划和管理,改变目前监管薄弱的现状。
第三,进一步完善包括彩票发行状况、公益金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