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刷单返利类诈骗始终稳居榜首。随着反诈宣传和打击工作的深入推进,过去常见的刷单诈骗逐渐与其他类型诈骗合流,呈现出复合型诈骗的新特点,亟须引起重视。
刷单返利类诈骗多发
2023年5月,海南洋浦新英湾海岸派出所民警和银行合力,成功追回诈骗案受害者彭先生的11万余元资金。彭先生去年下载名为“臻客”的App后,被诈骗分子以刷单高返利为诱饵,骗取近80万元。
2022年5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居民宋先生在线聊天交友时,对方向其推荐了一款App,表示完成App上“接单员”的任务即可返利。宋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先后转账10次累计17万余元,才发觉被骗。
上述刷单返利类诈骗目前在全国各地多发。公安部数据显示,此类诈骗约占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危害突出。
复合型诈骗的特点
记者采访公安机关了解到,当前,刷单返利类诈骗迭代升级,向复合型诈骗演变。
“刷单+色情”诈骗
海口市王先生近期报案称:自己收到一条短信,称可观看色情视频,并附网络链接。起初小额转账均收到返利,但大额转账后,对方以各种理由不给提现,共计被骗19万元。
三亚市公安局民警李想表示,诈骗分子发布招嫖信息或视频交友等信息,都是在为电信诈骗“引流”,诱骗受害人跌入“桃色陷阱”,进而实施诈骗。
“刷单+杀猪盘”诈骗
去年3月,四川省绵阳市卢女士报警反映,自己通过婚恋App认识了一名自称是移动公司管理人员的男子,对方对她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很快,他们便建立起“恋爱”关系。一天,该男子称有内部渠道可以通过购入充值卡刷单获取可观收益。“热恋”中的卢女士决定和“男友”共同投资赚钱,多次向“男友”提供的刷单平台转账共46万元,可“男友”随后销声匿迹。
“刷单+假网警”诈骗
海口市民李某因刷单被骗28万余元,忙到网上一“报案平台”维权。自称“国家反诈中心”的“王警官”热情地跟李某打招呼,让其发去个人信息、聊天记录等。“王警官”告诉李某,“对方账户已冻结,现在你只需缴纳11980元验证你的安全账户即可退款。”李某深信不疑,马上转账11980元,却发现“王警官”将他拉黑。
受骗者难以启齿不敢报案
一线民警表示,刷单诈骗与黄赌等结合,让一些受骗群众难以启齿,不敢报案;刷单诈骗与投资理财结合,则增加了劝阻难度。“有的受骗者在警方劝阻时,认为警察不懂投资,耽误自己赚钱;有的表面答应,转身又把钱转给诈骗分子。”三亚市公安局反诈民警金兰说。
刷单诈骗魔力何来?
而完成这些任务每次都能获取2-10元不等的报酬,虽然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钱,最后却能让被害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这背后到底有何魔力?
一、小利诱惑
董某尝试性的做了45单,都拿到了佣金,不久对方便开始怂恿她接“优质联单任务”,也就是刷大单,但是与之前的小单不同,这种单需要自己垫付资金。
被害人心理分析:董某的心理防线在成功地赚取几百元的报酬之后开始土崩瓦解,她的欲望也逐渐膨胀。
二、巨额投入
此时早已被欲望冲昏了头脑的董某,在老师的引导下,连续充值了四笔钱:1000元、10888元、58888元、188888元,用来在该平台下注赌博。
正当董某要提现时,客服告诉她刚才信息填写错误,导致资金冻结,需要再缴50万元的解冻费,不然前面投入的资金也无法取回。
被害人心里分析:为了挽回前期投入的资金,董某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损失进一步扩大。
三、损失惨重
董某再次充值50万元,继续跟着导师操作,其账面上的资金也不断膨胀,达到了145万元,但当其再次申请提现时,依旧失败,客服又以缴纳保证金、税费、手续费等为由要求董某继续缴费。
最后董某又多次充值数笔大额资金,但最终都没有提现一分钱,累计损失125万元。
骗局解析
刷单引流的方式:
用虚假的宣传,来引你上钩
想靠刷单赚佣金,结果只会赔本金。
在大部分刷单骗局中,犯罪分子会以“快递免费礼品、介绍高薪兼职、谎称企业垫付”的方式,来实施诈骗。每当有受害者表示感兴趣时,他们便会主动与之联系,并在后续的聊天过程中,布下一环又一环的陷阱。
刷单诈骗的套路:
形式更多变,令人防不胜防
刷单骗局的共性:
用小利的诱惑,骗你更多钱
刷单的开头也许是甜的,但结局都是苦的。
犯罪分子们为取得受害人的信任,会在前期通过派发金额小、难度低的刷单任务,让受害者成功拿到本金和佣金,从而逐步降低自身的防范意识。
随后,他们再以“提现要充值、翻倍单、系统故障”的理由,一步步诱导受害人加大本金投入,当达到一定诈骗金额后,犯罪分子便拉黑删除一条龙,彻底逃之夭夭。
切记:凡是刷单,皆是诈骗!
凡是刷单,皆是诈骗,切记莫贪小利!
我国法律明令规定,刷单是违法行为,大家千万不要对此抱有侥幸心理。
天上掉的“馅”饼,很有可能是“陷”饼,面对高利诱惑时,更应该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