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票业,许多业内人士把一国年度彩票销售量与该国当年度GDP的比值称之为“彩票发展指数”,并认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合理的彩票发展指数为0.53%,未达到这一数值则事业尚有发展空间,超过这一数值则对经济社会有不良影响。我国2017年福利彩票加体育彩票的总销量为4266亿元,2017年的GDP则为82万亿元,二者比值为0.52%,据此,我国的彩票业显然已达到了饱和状态;然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正处于困顿状态的中国彩票业似乎也还谈不上成熟,彩票从业者们不禁要问,到底怎样看待所谓彩票发展指数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下表的这组数据。
表1:2016年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彩票销售情况
(以上彩票销售数据来自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世界彩票资料》总第93辑“2016年全球彩票销量报告”)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所谓“0.53%”的指标效应并不明显:美、英、日、德等彩票业发达的国家,其指数都与0.53%有相当的距离;同样作为彩票大国的意大利,则远远超过了这一数值。当然,在以上这些国家,博彩业的业态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彩票外还有赛马、赛狗、娱乐场等多种产业。那么,用博彩业的整体数据来换算,结果又如何呢?
表2:2016年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博彩业销售情况
显然,纳入博彩业整体数据后,“0.53%”的指标效应进一步降低。美国、英国、德国的数值均明显超出这一数值;日本甚至出现了10倍于此的极值。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呢?
第二,针对冯百鸣所长的彩票发展指数理论,也有人提出异议。一些学者认为,美英等国与我国不同,除了彩票业之外,还有赛马等众多博彩项目,甚至彩票业并非其博彩业的核心,必须将各类博彩项目统筹起来比较才有意义。毕竟,所有的博彩项目反映的都是人们对于机会游戏的消费需求,只不过这种消费需求在我国的只实践为购买彩票,而在英美等国的实现形式则多种多样。表2的数据似乎支持了他们的观点:目前美、英等国的博彩业规模是彩票业的2-3倍,后者只是前者的主要组成版块之一;而博彩业在GDP中的占比则大大超越了0.4%-0.5%的区间。
因此,综上,以彩票发行规模与GDP的比值来衡量我国的彩票业发展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如用于指导行业发展,恐怕还需改进。实际上,寻找和测算彩票发行指数的目的,都是为了把握好我国彩票业发展的“度”;而从表1、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各国彩票业的规模并无明显规律可循,其对国内彩票事业发展的借鉴作用是有限的,反而对比一下我国彩票业自身的前后发展历程,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