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彩票行业再迎变革,再出新政。
没错,彩票行业的“11月新政”来了!
分阶段有序退市
高频游戏挥手作别
10月23日,财政部官网发布《财政部民政部体育总局关于有序退市高频快开彩票游戏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20年11月1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福利彩票快开游戏、体育彩票高频游戏(含虚拟体育竞猜足球游戏)分别暂保留一款,其余的一律停止销售。2021年春节休市结束后,所有高频快开游戏全部停止销售。
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体育彩票高频游戏就要退市了!这一消息对于彩票市场意味着什么,对于体彩实体店及代销者意味着什么,对于购彩者又意味着什么?
第一阶段停售共计9款体彩地方高频游戏,包括快乐扑克、泳坛夺金、环岛赛等(含50%和59%两个返奖的游戏),涉及北京、天津、广东、黑龙江、辽宁、河北、青海、山西、浙江、甘肃、陕西、湖南、河南、浙江舟山、云南、山东、海南等17个省市,停售江苏虚拟足球游戏。
总之,从今年11月1日到明年春节期间,体育彩票高频游戏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国体育彩票史以及购彩者心中的一段回忆。
调整返奖比例和投注限额等
竞彩游戏调整涉及三个环节
具体来说,竞彩新规实施后,主要变化有四方面:
一是竞彩游戏返奖奖金比例由71%调整为70%,公益金提取比例由20%提高到21%。
三是竞彩游戏单票购买金额不得超过6000元(原为9999元)。加快推进大额投注实名制,单人单日累计投注金额超过1万元(不含)的,要求购彩者预约和实名登记。
四是竞彩游戏单日单台终端机实行限额销售。
“加快推进大额投注实名制,单人单日累计投注金额超过1万元(不含)的,要求购彩者预约和实名登记”的要求,则是在制度上为体彩实体店及代销者监督购彩者理性购彩并尽到相应责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
“防风险”仍是重中之重
两个“新政”异曲同工
彩票行业的“11月新政”,让人们不禁想起对我国彩票业发展至今仍发挥着影响的“211新政”。
2017年,中国体育彩票首次提出建设“负责任、可信赖、健康持续发展的国家公益彩票”的发展目标。2018年,全国体彩系统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又提出了“防风险、转方式、增后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这一制度性思路中,“防风险”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部委于去年年初联合出台“211新政”,引领我国彩票事业发展驶入关键的政策变革期。当年,中国体育彩票借助全国统一发行25周年之东风,更是致力于加快推进“两个转变”:一是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二是从简单追求销量和速度向追求质量和社会效益转变。
不可否认,在近年来的高频快开和竞猜游戏销售中,出现了一些大额投注、非理性投注的情况。因此,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彩票新规的出台非常有必要,将有助于保障我国彩票事业在安全、健康、稳固的轨道上行驶。
彩票行业“11月新政”的到来,说明体育彩票在责任建设过程中,防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仍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政关键词
“减法”背后的“加法”
今年的“11月新政”,与2019年的“211新政”既一脉相承,又是一个“新落点”,是彩票宏观政策延续性的体现,再一次彰显了我国彩票事业发展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
减什么?减风险!
当然,凡事蕴含辩证法,有“减”就有“加”。我们发现,在“11月新政”下,在减少隐患、减少风险、减少不规范彩票行为的同时,也“增加”了一样东西———责任彩票建设的含金量。
“11月新政”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做了很多“减法”,但从深层看,“加法”才是题中之义。通过一系列政策、规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体育彩票市场的安全性能增加了,事业行稳致远的可能性增加了,责任彩票建设的含金量增加了,体彩公益的底色和亮色增加了,代销者和购彩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系数增加了。
我国彩票事业发展,其核心属性在于公益性。在这个过程中,彩票事业发展需要更多的人以理性购买彩票的方式参与到公益中来。倡导理性购彩、多人少买,突出彩票的娱乐属性而非投资手段,警惕沉迷、过度购彩甚至借款购彩,都是体育彩票努力传达的购彩理念,也是国家公益彩票与赌博、私彩的本质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