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美女高管陈怡携款外逃再迎来新进展。近日有消息称,除了陈怡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外,上海泛鑫亦将被调查“经济犯罪”。
泛鑫昨日亦召开员工大会要求“稳住投资人的情绪”,而部分保险代理人亦被投资人要求签下欠款“白条”。
在乱局之中,300多位代理人和3000多名投资人正等待最后的结果。“若陈怡不走,把6、7和8月三个月的新单缴纳上去,公司应该会依然运行如初。”泛鑫代理人张峰(化名)对南都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他们要不断地开发新单。“2011年做到1.5亿元,2012年新单做到4.8亿元,而2013年至少要做到10亿元,才能把这个游戏玩下去。”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党志舟看到了这个游戏破灭的可能性,“终有一天,高额的佣金无法覆盖掉更多的本金和利息,这个游戏必然会破灭。”而泛鑫亦有可能面临另一种结局。昨日南都记者在泛鑫遇到音创资本的首席合伙人、董事长盛伦颜,其正在寻求跟泛鑫现任法定代表人苏雪萍的见面,声称若资产情况合适,或收购泛鑫。
投资人追讨资金
牵涉到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以及3000多位投保人的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美女高管陈怡携款外逃事件,在昨日各方都有了新的进展。
昆仑健康的胡姓接待人员表示,若有关系到购买旧保单等的复杂问题,最好向上海公安局报告;胡先生还表示,其他几家保险公司亦是如此操作。而据泛鑫保代的多位人士透露,上周五有投资人前往昆仑保险“要求全额退保”。
而另一边厢,陈怡携款外逃事发后,泛鑫保代昨日亦首次召开员工大会。据参会人士透露,内容是稳住投资人的情绪。事实上,投资人的紧张情绪在逐渐高涨。上周五和周六,均陆续有投资人前往泛鑫谈投资问题。一位女士在上周六前往泛鑫找代理人商谈时,仅提出一个关键要求“证明我的钱还在保险公司”。南都记者当场目睹其致电昆仑健康,但昆仑健康的工作人员回复称“系统在升级中,无法查到保单号”。
而更多的投资人显然在希望拿回资金。“投资人近期非常紧张,甚至要求保险代理人签署‘欠款白条’,我身边已有同事被迫签字。”泛鑫代理人张峰(化名)如此表示。
理财协议游戏
“其实泛鑫的游戏并不复杂。”党江舟介绍称,从他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多数投资人均通过银行渠道购买了泛鑫的理财协议。泛鑫保代获得这些投资人的银行账户和个人信息后,转而代替这些投资人购买各保险公司保单,而保险公司则从银行直接扣除保费,将保单的收据交给泛鑫保代,泛鑫从保险公司获得高额的保单佣金,从而再购买保险保单,再获取高佣金。党江舟表示,他的代理人中大部分是在泛鑫模式被曝光后才拿到保单,其他少数人还没见到保单。
据泛鑫多位代理人对南都记者的表述,目前理财协议分两类,一类是银行客户经理版本的理财协议,“部分理财协议上有某些银行的抬头,不确定是否个人行为”;而另一类则是泛鑫版本的理财协议。在泛鑫版本的理财协议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对个人的,是代理人和客户签订的,代理人署名,有时盖上泛鑫公章;而另一类则是公司和个人签订,合同主体是泛鑫保代。”
据南都记者获悉,目前保单情况类别不同,可能面对的退保情况亦相差极大。据张峰介绍,有部分保单是亲签(签名)亲接(接回访),部分是亲签非亲接,同时大部分则有非亲签非亲接。“保险公司能否退保要视乎情况而定。非亲接亲签的为无效保单。而亲接亲签的则较难处理。”党江舟介绍称。
代理人的困境
事实上,在所有的保单中,亲签亲接的是泛鑫代理人持有的保单。300多位泛鑫代理人以及为数众多的兼职人员,正面临着陈怡出事后的乱局。
泛鑫的代理人层次分明。据张峰、苏华介绍,在代理人的金字塔顶部是为数不多的13位体系长官(AP),下边有多位高级区域经理(SMP),而最下边则为区域经理(MP)和未能成为MP的代理人。事实上,SMP下边有4个MP,需要指导MP团队完成每季度200万元的保单任务,而MP则需要完成50万保单的任务量。据介绍,这些普通的MP月薪为7000元。
而给予客户的理财利息收入正是从保险代理人的佣金中分割出来的。据介绍,按照不同的理财协议而言,若投资额度49万元以下的,第一年至第三年返还给客户的为8%、9%和10%;若金额为50万至99万元,头三年分别返还9%、10%和11%;100万元以上,头三年分别返还10%、11%和12%。在整体投资返还20%的基础上,除掉客户返还的部分,剩下的是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收入。“以50万元为例,一年年末能返还20%,其中10%给客户,10%代理人自己入袋。”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代理人透露,其在2010年8月知道有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的存在,2011年3月进一步了解到理财协议,当时的代理人(现在的高级区域经理,SMP)是产品的主要介绍人,2012年3月正式入职泛鑫保险代理。多位保险代理人正是在SMP的介绍下闯入泛鑫的职场,成为SMP的下属MP。
而这些普通的MP,通过亲属人脉关系以及朋友的圈子,销售数额较大的理财协议。有4位代理人表示,他们每人目前的保单都在250万元至320万元之间。“有代理人的保单做到了上亿元,且有一张最大的保单是3000万元的。他们该怎么办呢?”据某位代理人介绍,其买了3份总额在150万的理财协议。2012年3月买了50万理财协议,2012年11月再买50份,2013年3月继续买了50万元。而真正在他名下的仅为3万元的保单,其他均是多个朋友凑在一起购买的。“有个白发苍苍的阿姨还买了理财协议。”
事实上,若不是陈怡事件,泛鑫团队之间几乎不往来。“公司内部很少串团队。在泛鑫问题出现后,我们才逐渐联合在一起。”张峰表示。事实上,连发放工资都是由上头以私人方式转账至代理人的。“SMP拿到小组的月薪,然后从银行打账给MP。”多位代理人表示,他们手头上有两张银行卡,一张上交给公司,而另外一张则自己持有。“若要办理信用卡,则要从公司借出银行卡才能办理。”有代理人对南都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