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刮刮乐”逐渐成为年轻人送礼新潮流,不仅出现了“刮刮乐花束”“刮刮乐礼盒”,甚至直接被用来充当礼金、份子钱。不仅如此,社交平台上有关“刮刮乐”的“挑战”活动也不计其数。为何年轻人喜欢用“刮刮乐”送礼?记者进行了调查。
做成花束、当作礼金……
“刮刮乐”礼物流行
不仅如此,“刮刮乐”爱好者们也不仅热衷于“刮”,也把“刮刮乐”“玩”成了“花”。万象城一花店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开始,店里陆续接到了许多制作“刮刮乐花束”的订单,“自己买‘刮刮乐’,我们帮忙包装成花束。”店员说,“一般都包10张或者15张‘刮刮乐’,我们再用花束点缀。会收取手工费,80元左右,花束另算钱。”
“之前来订购的顾客中,包19张、20张的比较多,太少了效果不是特别好。”龙奥北路一花店店员介绍,除了包装成花,很多人也会订购“刮刮乐”花桶、花盒等款式,“刚过去的七夕节,卖出去有六七捧‘刮刮乐花’。”
宽厚里一彩票摊位摊主乔先生今年也“被迫”拓展出了制作“刮刮乐”花束的业务。“今年情人节有老客户过来问能不能把‘刮刮乐’包成花,之前从来没人问。”乔先生说,“我们是找人帮忙做的,卖了两捧。”
彩票点经营情况参差不齐
人流量是赚钱“密码”
乔先生直言,“刮刮乐”利润较低,赚不赚钱关键看人流量。“有的店一年销售额几千万,利润能有140多万;也有的一个月就赚三四千。”乔先生介绍,自家摊位经营情况一般,平时最好的时候也就能回个本,“节假日人比较多,能卖出1万多块钱,但利润也就一千块钱左右。”
和平路一福彩店店主吴女士同样表示,客流量“很关键”,“人流量多的店,一个月能卖掉面值近一百万的‘刮刮乐’。”“每天的客流很多,生意不错。”泉城广场一彩票站工作人员说。
“提成在7%-10%。我们店拿7%的提成。”乔先生透露,具体按多少比例分成,与该点位或者商户的经营状况有关,“如果能卖到20万以上,抽成应该能提升到9%-10%。”
那么,商场内的彩票机与福彩店的经营又有何差异?对此,乔先生表示,售卖的“刮刮乐”种类都差不多。“商场里的彩票机是外包的,要付场地费,算下来前期至少投入20万左右。”乔先生说,“现在好的位置基本都被占完了。”
专家:
需理性购买,切勿沉迷
为何用“刮刮乐”送礼如此流行?
“我很享受‘刮’的过程。”市民李先生觉得,自己更看重“刮刮乐”带来的“情绪价值”,通过“刮一刮”释放压力,增添生活的乐趣。“中奖更好,不中奖也没事”,“刮的时候也很解压,中不中奖也是不确定的,有种开盲盒的感觉。”李先生说。
市民陈先生认为,“刮刮乐”礼物“有创意且趣味性十足”,“自己动手‘刮’,很有参与感”。
同时,也有人表示担忧。“‘刮刮乐’毕竟有不确定性。中奖也是有概率的,当作份子钱,万一人家‘血本无归’怎么办。”市民董小姐说。
“在当下‘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者的喜好、个性可以放大到无限大。”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表示,由于当下“刮刮乐”相对比较流行,“刮刮乐”礼物进而成了一种消费时尚。所谓消费时尚,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当多的消费者或者某些群体中普遍流行的消费趣味、消费观念和行为模式。
王忠武同样认为,“刮刮乐”礼物的出现是一种市场行为。“像‘刮刮乐’花、礼盒,也是商家为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一种销售手段。
不仅如此,“刮刮乐”礼物风靡当下,互联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记者搜索发现,各式各样的“刮刮乐”花束在社交平台中涌现,秀“刮刮乐”礼金的朋友圈、帖子也不计其数,不少人因此“跟风”选择。
“偶尔用‘刮刮乐’增添生活的趣味,这种行为还是很合理的。”不过,王忠武提醒,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购买“刮刮乐”都应当理性,切勿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