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雪球上有位朋友问了下面这个问题:
这种指数走势和估值走势背离的现象,确实挺让人疑惑的,为什么不是越涨越贵,反而越涨越便宜了呢?
梅姨今天简单聊聊~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证红利指数到底是怎样的一只指数~
由它的编制方案我们看到,上证红利指数筛选出来的是股息率高、分红稳定的50只股票。所以,这只指数看重的就是股息率。
这点,从其指数的计算公式中也可以看出来:
我们看到,上证红利指数计算是按照股息率加权的方式计算的。按照这个公式,股息率越高的公司,权重占比越大,对指数价格的贡献就越大。今年那些股息率高,同时股价上涨多的股票,对指数上涨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
我们先思考一下,既然你这个指数是按股息率高低来决定权重占比的,那么我们看整个指数的估值时,按道理是不是也应该按股息率排出来的这个权重,来计算指数估值呢?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逻辑!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蛋卷基金的估值是不是按这个逻辑计算的。
蛋卷上的PE和PB都是按照成分股市值加权的逻辑算的。
虽然看蛋卷上的估值,PE只有5.65,PE百分位只有1.4%,似乎处于极度低估的状态了。但是你选股时用一套逻辑,算估值时却用另外一套逻辑,这怎么能匹配呢?
而且,今年股息率高同时上涨的公司恰恰不是市值大的那些,这就导致虽然指数上涨,但由于大市值公司的下跌,就出现了市盈率走低的情况。
是这样的,既然市值加权的估值指标不能用,那我们就尽量找到股息率加权的估值呗~
当市盈率<10时,指数低估,可以定投;
当10<市盈率<15时,指数估值合理,可暂停定投,安心持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