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度票房迅速突破百亿的背后有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一、2011年,中国电影的日均增长银幕数高达8块——去年日均增长4.3块已经居世界之最。这个数据到了2012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379家,新增银幕1664块,每天新增银幕9块左右。目前全国处于经营状态的影院3000多家,经常性营业的影院2500家,全国银幕总数已接近11000块,中国内地银幕数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二、截止2012年12月25日,票房前十中只有《画皮2》、《泰囧》和《1942》三席,如果不是《泰囧》意外发力,连可怜的30%比例都到不了。再放眼前20名,华语电影的名额也只有可怜的五席,四分之一而已。
2012年10月,《2012:中国文化品牌评估报告》发布,报告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年产电影不足百部,国内票房不足10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791部,国内票房131.15亿元;生产电视剧469部约1.5万集,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
数量庞大的华语电影和舶来的进口电影数量对比是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但票房反而呈现出神奇反比,也折射出2012年度的内地“乱象”来。每年在院线上映的百余部国产电影只是八百部制作数量的零头,能实现院线上映并获得盈利的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寥寥几部,什么叫“始乱终弃”,乱字从头始,票房总量将在2012年攀上新高,但丝毫无法掩饰整个产业的乱象丛生。
目录
一、档期之乱为钱“转身”
一、档期之乱:
2012年“乱”字当头,最明显的乱就要数档期之乱,不管大片小片都习得一套“乾坤大挪移”,不到上映当天绝对不能确定一定能见到“庐山真面目”。而个中原因无非是制作制肘或者是出于票房考虑无二,前者以《一代宗师》为最,影迷至今只能从预告片中一窥阵容;后者则群体盛大,今年贺岁档中的《十二生肖》、《泰囧》、《大上海》无一例外均修改过上映档期。
《一代宗师》领衔“跳票军团”
“撤档王”《一代宗师》如今叫“一代失踪”最为合适,王家卫绝对是导演中的跳票大师,一次又一次的信誓旦旦,一次又一次地让观众失望而归。如果从1996年拍摄《春光乍泄》时的一时兴起,16年的漫漫长路轻松打破《2046》的5年“生产期”,绝对算是华语第一难产电影。时至今日,依然有补拍的新闻传出,不知道2013年1月8日的最新上映日期会不会“终极跳票”,有网友戏称“世界末日都过了,我们依然在等待”,但从终极预告片透露的片段来看,墨镜王依旧值得等待。
“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一代宗师》身后也不乏追随者,最近陷入“水军门”的《王的盛宴》最开始是要和冯绍峰、刘亦菲主演的《鸿门宴》“一宴双吃”上映的,但由于导演陆川在开拍数月之后重新推翻之前的美术设计,后期制作被各种延期,从2011年拖延至2012年11月才姗姗来迟,不想却一脚踏入“水军”,第一周票房4000万,在传说中的8000万制作费面前,基本是杯水车薪。想想陆川当年海选虞姬时夸下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海口,实在有趣。
国庆档贺岁档为钱“转身”
如果说以上三部电影还由于不可抗力被迫撤档,那今年的国庆档、贺岁档众多电影的迅速转身,和《富春山居图》一起撤离国庆档混战的还有黄百鸣的《男人如衣服》。《环形使者》的临时加盟,不仅让《男人如衣服》直接撤离,更是让《太极1从零开始》、《二次曝光》、《铜雀台》等对手如坐针毡,最终谁都没有成为赢家。
贺岁档更是乱成一锅粥,不仅最大庄家《一代宗师》逃离12月18日,《十二生肖》从原定的2012年12月12日更改到20日,《泰囧》从12月21日提前至12日,《大上海》从原定的12月初推迟到12月21日“收官贺岁档”。
总而结之一句话,都是钱惹的祸,无一不是为了票房转身,但转身之后是否能转运,是好是坏只能听天由命。
而这个“天”,更重要是不仅是观众,更多的是要看进口大片的布局,例如8月底9月初《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超凡蜘蛛侠》、《敢死队2》、《普罗米修斯》“四星连环”,国产片集体消失,所有计划付之东流。而10月底的《谍影重重4》、新版《全面回忆》和《暮色之城4(上)》的集体出马更是逼得《寒战》、《太极2英雄崛起》不得不从“虎口”硬性撤离,和《新妈妈再爱我一次》、《天生爱情狂》等众多国产电影一起血拼光棍节,最终只有《寒战》得胜而归。
2012年乱如是,2013年更如是,《007之天幕杀机》和《霍比特人》2013年的上映档期至今未定,都为2013年的乱象埋下了恶果。要解决乱相,必须标本兼治,一手抓国产片质量,一手抓进口片档期,一招错招招错,一部挪部部挪。
二、惊悚片之热:
2012年上映的近300部电影中,有20部电影不能忽视,这20部电影票房合计25492万,比年度华语冠军《画皮2》首周票房还差4000万,虽然每部电影平均1274.6万元,大部分都在票房榜中处于中下游,但已经形成独特小股力量,不容小觑。由韩国惊悚片大师安兵基执导、梅婷主演的《笔仙》消息一传出就变成业界争议的焦点,《笔仙惊魂》基于《笔仙》的“寄生营销”引发不小口水战,《绣花鞋》依靠民间积累的惊悚口碑配搭高质量宣传物料,和林心如、莫小棋、惠英红、景岗山等惊悚片中不多见的明星阵容获得了4439万元的不菲票房。
2012年6月,国内专注于惊悚片制片、发行的福建恒业在第五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推出“H18”计划:即从8月份起,在18个月内,每个月18日面向全国院线重金打造固定推出一部惊悚恐怖类型电影,一共将推出18部惊悚类型电影。
由于大多数惊悚片制片成本不高,市场已经形成固定的观众群,国内已经有众多电影制片、发行公司已经瞄准了这块高利润区域。2012年已上映的一百万票房以上的惊悚电影已经达20部,很多惊悚片在院线上映之前已经能通过各种渠道回收制片成本,2013年《孤岛惊魂2》等惊悚片已经箭在弦上,“惊魂”招牌已经成为国内惊悚片的代名词,不知道2013年还是否能延续《笔仙》、《绣花鞋》的奇迹。
创意型惊悚:此类型在惊悚片中票房成绩和观众期待、口碑较好,有一部分利用了广为人知的惊悚元素(比如《笔仙》、《绣花鞋》)植入电影中,再利用各种宣传、发行物料将此元素不断放大,最终获得不俗成绩。另外一部分,通过宣传、发行手段将惊悚和爱情、文艺糅杂在一起,起到了相互补充、呼应的作用。
示例:《笔仙》、《绣花鞋》、《情谜》、《诡爱》
噱头型惊悚:如果说上一部分的惊悚片属于创意先行的话,那么这部分就要算噱头开道了,《笔仙》还未上映,《笔仙惊魂》用山寨抢走了2331万的票房。《十二星座离奇事件》、《半夜不要照镜子》、《夜店诡谈》都依靠电影片名忽悠了不少观众入场。
示例:《笔仙惊魂》、《十二星座离奇事件》、《半夜不要照镜子》、《夜店诡谈》
平庸型惊悚:除了创意型和噱头型,剩下的惊悚片质量就不敢恭维了,不求好口碑只要上映之后有钱赚。最大的亮点,基本只是片名。
12月14日,青春惊悚电影《碟仙诡谭》在京举行开机发布会,《笔仙》的复制大潮已经开始。
附:2012年惊悚片内地票房榜
笔仙6032
绣花鞋4439
笔仙惊魂2331
情谜2018
十二星座离奇事件1943
普罗旺斯惊魂记1400
恐怖旅馆1361
诡爱1230
半夜不要照镜子1160
青魇770
魅妆690
夜店诡谈646
守诛人254
惊魂游戏253
茱莉亚的眼睛180
查无此人164
绝录求生160
死亡迷局160
致命替身156
地狱无门145
三、票房黑马:
徐峥在之前的采访中,谈到“黑马”时表示,“大家现在都说我们是‘黑马’,我说不是,因为我们是有备而来。”2012年,大家都在期待另外一个《失恋33天》,直到12月12日,《泰囧》的上映才发现奇迹是如此轻易地被突破。
意外型黑马:今年最大的两匹“票房黑马”应该算是意外居多,《画皮2》之前大家还没有如此清晰地看到3D的力量,《泰囧》之前大家还没有如此清晰地看到贺岁档中喜剧电影的重要性。
《泰囧》:在《泰囧》上映首日获得3600万之后,将一系列纪录刷新,很多记者开玩笑地为导演徐峥拟好了“获奖感言”:感谢冯导感谢陆导。
但《泰囧》的巨大胜利在于观众的选择,12月15日周六,有数据显示“2342家影院报数,#泰囧#单日放映3.2万场,人次270万,票房8405万,以此来看,最终也就在9100万附近,不过还是创造了新的记录,11年#变形金刚3#在23日单日放映26162场取得256万人次票房1.093亿,#泰坦尼克号3D#在14日单日放映20912场取得224万人次票房1.01亿,人次都不及#泰囧#”。
这是最典型的中国式的胜利,是农村包围城市性的胜利,是贺岁档最浅显易懂的胜利,但在2012年实现起来非常地困难。2012年,我们用3D《泰坦尼克号》怀旧,在《画皮2》里读“三惑五劫”,看过《少年Pi》之后争论不休揣测李安的内心,和冯小刚一起在《1942》里冰冷入骨,但到最后还是需要《泰囧》这样的解忧药,一片解千愁。
最后,假设一下,如果《泰囧》和《十二生肖》没有换位,还会是现在的结果吗?
实力型黑马:《少年Pi的奇幻漂流》、《寒战》
《少年派》和《寒战》最大的共同点在于,胜利高于大家的期待,但并没有像《画皮2》和《泰囧》那样高出太多。
李安在电影人和媒体记者中有着一种天然的好感,他的故事绝对是心灵鸡汤的范本,我们看到的电影相信都是他变成Pi和心中的老虎搏斗之后的产物。一部好电影,但一个绝对文艺的名字,没有大明星,又有动物,以上的几点都是电影市场里尽量不去触碰的禁区,但李安一个人都占了,上映之前最大的招牌就是他自己。
大家都在以为《少年Pi》过亿就差不多的时候,目光已经转向后续上映的《1942》和《王的盛宴》,但现实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寒战》的一句“十年来最好的香港电影”,一下子就暴露了内地观众的G点。香港电影是我们很多人对电影热爱的起点,梁家辉郭富城的“双雄会”在过去的香港电影中历历在目,但现在却凤毛麟角。无间道式的警察故事,永远都是观众的菜。
而在电影上映之后,观众对《寒战》、《少年Pi》最大限度的解读,才是票房高涨的最真实原因。
真正的黑马:《晚秋》、《Hold住爱》、《我爱灰太狼》、《笔仙惊魂》、《神秘王国历险记》
黑马篇当然要有干货,相比于上面的四部电影,现在的五部才是真正的黑马。但这样的黑马只能存在与2013,明年自然有明年的黑马。
《晚秋》这样一部标准的文艺片,最终能收获近7000万的票房,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这部业内反应“闷到非常”的电影,让男观众在电影院内呼呼大睡,很多女观众是冲着帅酷的玄彬去的,在影院里也只是对两人间无言的感情、伤感的画面以及贴身的风衣犯各种花痴。如果非要找些理由来说明票房,那就是女性观众大规模入场的电影票房肯定不会差。
《Hold住爱》的成功更多的在于档期的选择,从2013年开始,七夕档会成为热点,虽然今年众多电影蜂拥光棍节并不成功,但基本不会影响明年大家对七夕高额票房的追逐。
《我爱灰太狼》的黑马性质比较恶劣,从开始宣传的时候还在主打王宝强出演的真人电影,到最后干脆只提灰太狼了,大多数不明真相的观众还以为是《喜羊羊4》,和《笔仙惊魂》都是属于品质低劣的寄生营销。这样的手法只能使用一次,观众不会愚蠢到上第二次当。
《神秘王国历险记》的成功和《我爱灰太狼》有同样的道理,抓住了小朋友,哪怕是一小部分小朋友,在中国都是非常可观的数字。作为一部国产3维动画,《神秘王国历险记》的成功不在于内容,更多在于渠道投放的相对精准。
四、票房遗珠:
在整个市场唯票房论的前提下,大多数人只关心数字的多少,对于质量的追求基本退而其次,但我们对电影最本质的追求没有完全褪去。在电影院里那种被感染、感动的感伤是任何票房数字无法替代的。观影是一种非常私人的行为,有时候,好电影就是一个人的事儿。
2013年,有一些电影无法用数字来说明他们的成功,但毫不妨碍对他们的喜爱。
《赛德克·巴莱》
说到英雄,香港人会说小马哥,好莱坞说我们有超人、蜘蛛侠、蝙蝠侠,魏德圣用一部《赛德克·巴莱》告诉我们“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
“如果你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看见野蛮的骄傲”你可以说《赛德克·巴莱》很血腥很暴力,但不能否认赛德克人骨子里的勇气,而这一点,正是国产电影一直以来的软肋。
《神探亨特张》
虽然票房不到1000万,但金马奖最佳影片无疑是对《神探亨特张》最好的肯定,高群书找来了一帮微博红人,“凑”成了一部“法制进行时”。“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高群书用最简单的方式说出了最现实的台词,这些就够了。
《夺命金》
2000多万的票房算是一个不尴不尬的成绩,这是一部杜琪峰银河系的标准作品,刘青云、何韵诗等主演都不算大明星,一个潦倒的黑帮上班族不断遭遇意外,关联着几条人命的巨额现金折射出人生百态。庆幸的是,金马奖从导演和主演方面肯定了这部电影,算是对杜琪峰和刘青云精彩奉献的一些补偿吧。
《双城计中计》
作为导演潘安子的导演长篇处女作,《双城计中计》显得非常尴尬,主演腾格尔、翁虹、任贤齐……都不是电影常客,如此怪异的组合让观众在一开始不断跳戏。但当全片结束的时候,这些人开始活灵活现地被记住了,投资千万左右的电影在场面上丝毫不输更大规模的电影,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无敌破坏王》《勇敢传说》《守护者联盟》
皮克斯在电影圈绝对是说一不二的金字招牌,卖座系列能让影迷如数家珍,梦工厂出品也都是质量保证。但《无敌破坏王》、《勇敢传说》和《守护者联盟》的叫好不叫座,只能说明小群体的喜欢不代表普罗大众的口味和审美,故事、技术再华丽也需要接地气,这三部电影的共通缺陷都在于是动画题材,而且都是原创作品,没有《赛车总动员》和《玩具总动员》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次别离》、《艺术家》
43项大奖,奥斯卡,金球奖,柏林电影节都是这部电影质量的最好注脚,伊朗电影从来不缺精品,审查制度比内地现行的环境要严苛百倍,三十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让所有人为之汗颜。
但可能艺术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名扬四海,一种是曲高和寡,《一次别离》显然属于后者,不足500万的票房基本都是纯影迷奉献的,如何开拓不同的观众市场,并为之提供内容,是电影人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
《艺术家》最近定档12月28日,但从《一次别离》的最终成绩和两部电影的对比来看,基本会比《一次别离》的结果还要惨。
《万箭穿心》
一部号称零差评的电影,制片人解晓东的电影一向走心,但如何让更多人看到“走心”电影是个难题。
五、伪3D横行:
2012,3D开外挂
如果说2012年什么最流行,那肯定是算3D电影了,《泰坦尼克号》9.759亿、《画皮2》7.2649亿,年度票房前两名都从3D化身上得益匪浅。《泰坦尼克号》上映时传出观众“佛山抓乳手”成为一时笑谈,而关于1998年内地上映时是否有删节也成为回忆内地电影市场初期发展的重要证据。
但3D绝对不是解决一切的灵丹妙药,包裹上3D的劣质电影甚至成为坊间笑柄,从《诸神之战》开始的“字幕最立体”愈演愈烈,观众开始对一些电影强借3D圈钱的行为深恶痛绝。不是任何一部电影都适合3D化,不管是好莱坞出品还是MadeinChina的3D电影,很多都是追逐高额票房的后期转制之作。目前3D技术尚不成熟,卡梅隆、彼得·杰克逊、徐克这样的技术狂人毕竟是少数,如果伪3D成为未来主流,将是一次不小的灾难。
不管是3D电影还是非3D电影,故事还是电影的核心,只有在好故事的基础上,3D才能发挥其加分效果,如果强行3D则有可能一败涂地,《异星战场》让迪士尼付出的高额资金和高层人事变动就是最好的例子。而《画皮2》的成功,将在华语电影中引发3D热潮,随后的《太极1从零开始》、《太极2英雄崛起》和《大海啸之鲨口逃生》就是最好的例证。2013年,3D化的电影将越来越多,如果不是从拍摄期开始就有3D制作的计划,那么最后赚的盆满钵满的就只能是后期转制公司了。
2012年3D电影票房一览:(单位:万元)
进口:
3D《泰坦尼克号》97590
《黑衣人3》51920
《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45840
《超凡蜘蛛侠》32038
《少年Pi的奇幻漂流》43250(截止12月16日)
《异星战场》26253
《普罗米修斯》22610
《马达加斯加3》21480
《诸神之怒》16504
3D《2012》12965
《无敌破坏王》6255
《快乐的大脚2》4760
《守护者联盟》2735
《勇敢传说》2625
《胡桃夹子2墨镜冒险》2130
《老雷斯的故事》1345
华语:
《画皮2》72649
《大海啸之鲨口逃生》15870
《太极1从零开始》15041
《太极2英雄崛起》12135
3D《大闹天宫》4715
《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500
六、电影好声音:
如果说2012年什么最火,那肯定是非《中国好声音》莫属,总决赛之日收视群体超过一亿,这样的热点怎会被电影宣传错过。从8月份孙红雷、杨坤、王珞丹主演的《边境风云》邀请王韵壹演唱主题曲开始,到12月12日,王乃恩宣布将演唱动画电影《洛克王国2》主题曲,《中国好声音》捧出的明星选手已经全面深入电影宣传中,音乐和电影在2012年通过《中国好声音》的纽带越绑越紧。
范冰冰、吴彦祖、Angelababy、冯德伦、苏有朋、刘亦菲这些国庆档“竞争对手”原本各自是焦点的明星,纷纷来好声音总决赛这个Party凑热闹。更有趣的是,另外一部没有派出主创参与的华语电影《危险关系》当晚更新微博:“唯一不耽误大家看中国好声音的电影,我们有节操!”此条微博累积被转发5713次,成为《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当晚的另一个亮点。
《太极2英雄崛起》上映时,华谊兄弟找来了人气选手张玮为电影演唱宣传曲,导演冯德伦也亲自为张玮配乐,算是再一次占了“好声音”的便宜。回看“好声音”选手的“触电”历程,第一个吃螃蟹的王韵壹并没有成为热点,吉克隽逸和李代沫参与的《二次曝光》从整体效果来看收效最佳,多亮为《全面回忆》演唱宣传曲,但由于是好莱坞电影,影响力有限。《富春山居图》用三宝、林夕这样的幕后大牌为“好声音”选手保驾护航,实属大手笔,但最终的效果几何还得等待电影上映之后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