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新闻报道可发现,多地公检法机关对法条的理解和适用不一,有的地方不起诉或判决无罪,仅作行政处罚;有的地方却将其升格为刑事案件打击,甚至定罪。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厘清类似案件的边界,越来越有普遍意义。
案例:某彩票App转代销彩票涉嫌非法经营
2018年5月底,福建某彩票民营转代销平台App的运营人员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认为涉嫌的罪名是非法经营。
笔者了解到,这一平台的运作方式,是与具有体育彩票、福利彩票代销资质的北京某公司合作,该平台为北京某公司提供推广彩票的技术服务。推广的彩票均是国家一直允许发行的双色球、大乐透、3D等玩法的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
公开资料显示,警方认定该案涉案金额高于1500万元,从中非法获利100多万元。然而在代理律师看来,该案罪责认定存在争议。
争议:多地对类似案件不起诉或判无罪
这一逻辑看似很有道理,但在一些专家看来,经不起推敲。
在赵秉志看来,我国目前规范彩票业务的“国家规定”仅有《彩票管理条例》。上述案件中,福建公司仅是为北京某公司代销彩票提供技术帮助,即便其行为属于受北京某公司委托代销彩票,也不属于委托方,而是属于受托方。对于受托方的行为,《彩票管理条例》并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甚至找不到行政处罚的依据。
对于案件中可能存在的跨区域销售彩票行为,多位专家也表达了看法。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明楷表示,以上述福建案例为例,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存在超“发行方式、发行范围”问题,必须立足于行为人的行为,即彩票发行者、销售者的行为,而非根据彩民的行为。就跨地区而言,由于彩民是流动的,而且购买彩票是不记名的,因此彩民跨地区购买彩票显然是正常的,不应也不会被禁止。
事实上,这也是目前许多地方对类似案件的处理状况。据《长江日报》报道,2011年1月,某网站在未取得“网售彩票牌照”的情况下,经银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销售彩票,销售额达4.15亿余元,3股东获利1700万余元。2013年5月,警方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将本案移送审查起诉。
最终,检方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理由是认同了代理律师的意见:本案中,该企业销售的彩票全为国家发行的正规彩票,虽未依照《互联网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取得网售彩票牌照,但该行为只违反国家部委的有关规章,却不构成犯罪。
专家:行政处罚不要动辄升格为刑事责任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在烟草、彩票等特殊行业,多次出现因触犯牌照限制而行政处罚被升格为刑事责任的情况。对此,有关专家认为,烟草、彩票行业的牌照限制有一定合理性,但处罚必须严格依法,不能超越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的边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2年起,广东男子黄某注册了5家淘宝店,辗转批发烟草,但事实上,他只持有烟草专卖的零售资质,无权批发,更不能上网销售。法院终审认定其非法经营罪,判刑5年。
但这种博弈,不该由市场主体买单,更不该由提供技术服务、努力推动合规流程的个人买单。毕竟,刑法保护的只应是社会秩序,而不该是特殊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