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
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
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
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
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5、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
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6、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7、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8、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
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9、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
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10、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
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11、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
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
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
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增
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12、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
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
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
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3、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
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
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
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
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
(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
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
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14、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
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
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
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
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
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
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捉出
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15、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
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
外部性。这一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科斯提出来的的,所以被称为“科斯定理”。
16、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
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
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
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7、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
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
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18、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
常逻辑推理的现象。如在A、B、C三个
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
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
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
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
最后获胜的方案。
19、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
择最优方案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
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
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
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
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
的方案。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
去,则会出现A和B选择,A获胜,B和
C选择,B获胜,A与C选择,C获胜,
B和C选择,B获胜,……,这样不断循
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
法在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20、阿罗不可能定律:在多数规则下,一般
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
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
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
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21、政府支出相对量:是指政府支出数量与
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
22、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
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
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
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
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
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
经济活动。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
可修改编辑
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
23、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
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24、公共定价法: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对提供
某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
公共定价的具体方法有:单一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高峰负荷定价法。
25、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
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26、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
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27、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
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